载波聚合中用户设备偏好的最大输出功率配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53599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载波聚合中用户设备偏好的最大输出功率配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 相关申请的夺叉引用
[0002] 本申请的申请专利范围依35U.S.C. § 119要求如下申请的优先权:2013年4 月 26 日递交的申请号为 61/816, 264,标题为"MethodofUEPmaxConfigurationfor CarrierAggregationSystem"的美国临时案,在此合并参考该申请案的申请标的。
技术领域
[0003] 本发明通常涉及无线网络通信,更特别地,涉及载波聚合中用户设备偏好的最大 输出功率配置。
【背景技术】
[0004] 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系统由于网络架构简单,具有峰值数据速 率高、延时低、系统容量大以及运营成本低的优点。同时,LTE系统还给旧的无线网络(older wirelessnetwork)提供无缝整合,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 Communication,GSM)、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和通用移动通信 系统(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ystem,UMTS)。为了满足或超过先进的国际 移动通信(Internation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Advanced,IMT-Advanced)第 4 代 (4G)标准,考虑增强LTE系统。主要的增强功能之一是支持100MHz带宽且向后兼容现有的 无线网络系统(existingwirelessnetworksystem) 〇 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 CA)用于提升系统吞吐量。使用载波聚合,高级长期演进(LTE-Advanced)系统可以支持在 下行链路(downlink,DL)中超过lGbps和在上行链路(uplink,UL)中超过500Mbps的目标 峰值数据速率。由于LTE-A系统允许运营商聚集(aggregate)若干小带宽的连续或不连续 的成分载波(componentcarriers,CC)以提供更大的系统带宽,同时,LTE-A系统还提供向 后兼容,即允许遗留用户通过使用其中一个成分载波来接入LTE-A系统,因此,这种技术具 有吸引力。
[0005]LTE/LTE-A也定义了不同的载波聚合(CA)场景。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三种载波 聚合场景的示意图,其中,不同载波上的射频信号(radiosignal)所经历的信道特性不同。 对于CA场景#2,成分载波(componentcarriers)在不同的频带(如F1和F2)。F1小区 和F2小区共存(co-located)和重叠(overlaid),但由于F2比F1的路径损耗大,F2比F1 的覆盖范围小。仅F1提供足够的覆盖范围而F2用于提高吞吐量。基于F1覆盖支持移动 性。预计F1和F2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可以聚合。对于CA场景#4,成分载波(component carriers,CCs)在不同的频段(如F1和F2)且下行传输站点(DLtransmissionsites) 不共存。F1提供宏覆盖(macrocoverage),且F2的射频拉远头(RemoteRadioHeads, RRH)来提高热点的吞吐量。F1覆盖支持移动性。预计F2的RRH小区与底层的F1宏小区 可以聚合。在CA场景#5中,成分载波(CCs)在不同的频带(如F1和F2)且DL传输站点 不共存。CA场景#5与CA场景#2类似,但CA场景#5中部署了频率选择中继器(frequency selectiverepeaters)以扩展其中一个载波频率的覆盖范围。预计同一基站的F1和F2小 区的重叠覆盖区域可以聚合。
[0006] -般来说,在具有更好信道特性的载波上的传输更利于增加系统吞吐量和降低用 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功率消耗。在LTE/LTE-A系统中,网络同时负责下行链路DL 调度和上行链路UL调度。因此,该网络应当对具有更好信道特性的载波上的DL/UL传输进 行优化。从用户设备UE的角度来看,存在与eNB侧的载波选择相关联的机制。该机制包括 报告DL信道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Information,CSI)、传输UL信道探测 的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Signal,SRS)以及用于UE最大传输功率配置的功 率余量报告(powerheadroomreport,PHR)。从3GPP规范的角度来看,通过UE最大传输 功率配置,UE有机会提高UL传输效率(频谱效率和功率消耗)。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波聚合中用户设备偏好的最大输出功率配置方法。用户设备 配置载波聚合的多个成分载波,以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服务基站通信。用户设备确定所述 多个相应的成分载波上的所述多个服务小区的信道条件。用户设备然后至少部分基于每个 成分载波所对应的信道条件中,确定每个成分载波的最大输出功率。最终,用户设备将每个 成分载波的功率余量报告传输给服务基站,其中,所述功率余量报告是根据所确定的最大 输出功率计算得来的。因此,所上报的功率余量信息依赖于信道条件,基站可以使用该信息 来促进高效的UL传输调度。
[0008] 用户设备使用功率余量机制来定期向它的服务基站提供它的功率余量,该功率余 量被定义为用户设备配置的最大传输功率(PoJ和用户设备计算的当前UE传输功率之间 的功率差值。ΡεΜΑΧ的余量的灵活性来自于不同的最大功率降低。通常来说,用户设备期望 使用实际功率降低而不是最大允许的最大功率降低,以最大化系统性能。因此,在经过必要 的功率降低后,对于ΡεΜΑΧ很有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选择范围。因此,用户设备根据相应的信道 特性,可以额外地确定其想要的功率降低以及每个载波的Ρ?χ,然后将它的功率余量信息 上报给其服务基站。通过接收基于信道的功率余量信息,除功率控制外,服务基站可以相应 地执行上行链路调度。
[0009] 在最大输出功率配置(如注水)的第一实施例中,当每个成分载波的信道带宽相 同时,对于每个成分载波CC,其最大输出功率与信道功率增益的倒数之和大致相等。若成分 载波的信道带宽不相同,则可以首先将其划分为具有相同子信道带宽的子信道。对于每个 子信道,其最大输出功率与信道功率增益的倒数之和大致相等。
[0010] 在最大输出功率配置(如二元选择)的第二实施例中,每个最大输出功率位于下 限和上限的范围内。用户设备将所述上限确定为具有较好的信道条件的第一服务小区的配 置最大传输功率,以及用户设备将所述下限确定为具有较差的信道条件的第二服务小区的 配置最大传输功率。
[0011] 在最大输出功率配置(如统计频率效率)的第三实施例中,在最大输出功率配置 的第三实施例中,每个成分载波CC对应的最大输出功率与该成分载波对应的平均频谱效 率大致成比例。
[0012] 其它实施例和优点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描绘。本内容不支持对本发明的限定。本 发明受权利要求书的限定。
【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 [0013] 本发明实施例,其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组成部分。
[0014]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LTE/LTE-A系统中三种载波聚合场景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最大输出功率控制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功率控制模块的用户设备UE和基站的简化方框 图;
[0017]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载波聚合中最大输出功率控制和最大功率降低的示意 图;
[0018] 图5A示出了 一种无CA和异频带CA的MPR举例;
[0019] 图5B示出了一种同频带连续CA的MPR举例;
[0020] 图5C示出了一种基于多集群传输的同频带连续CA的MPR举例;
[0021] 图6A示出了一种用于同频带连续CA的A-MPR的举例;
[0022] 图6B示出了一种基于多集群传输的同频带连续CA的A-MPR的举例;
[0023] 图7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基于注水的最大功率控制;
[0024] 图8示出了用户设备偏好的最大输出功率控制,用户设备偏好基于不同成分载波 的信道条件;
[0025] 图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偏好的最大输出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用 户设备偏好基于信道条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详细的参考资料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这些实施例的示例随附图示出。
[0027]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200的示意图,以说明用户设备配置的 最大输出功率控制。无线通信系统200包括基站eNB201、射频拉远头(remoteradio header,RRH)或中继器202以及用户设备UE203。使用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 CA),UE203配置了多个成分载波(componentcarriers,CCs)同时多个服务小区(serving cells)给UE203提供服务。例如,UE203由eNB201和RRH202提供服务,其中,eNB201 位于CC1的服务区小区1中,RRH202位于CC2的服务小区2中。在载波聚合CA中,不同的 成分载波(CCs)具有不同的信道特性,特别是当不同的成分载波在不同的频带或当传输站 点(transmittingsites)不相同时。原则上,在具有更好的信道特性的载波上的传输更利 于提高系统吞吐量和降低UE功率消耗。在LTE/LTE-A系统中,网络同时负责下行链路(DL) 调度和上行链路(UL)调度。因此,该网络应当对具有更好的信道条件的载波上的DL/UL传 输进行优化。从用户设备UE的角度来看,在eNB侧存在促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