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文档序号:9732496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0002]本申请主张基于2013年9月26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3-199910号的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0003]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计划(3rdGenerat1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正在研究蜂窝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入方式和无线网络(以下,称为“Long Term Evolut1n,长期演进系统(LTE)”、或“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1 Access:EUTRA,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在LTE中,将基站装置称为eNodeB(eVolVed NodeB),将终端装置称为UE(User Equipment) 1TE为将基站装置覆盖的区域以小区状配置多个的蜂窝通信系统。一个基站装置也可以管理多个小区。
[0004]LTE对应于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1n Duplex)。将采用了TDD方式的LTE也称为TD-LTE或LTE TDD。在TDD中,对上行链路信号与下行链路信号进行时分复用。
[0005]在3GPP中,研究了将业务自适应技术和干扰减轻技术(DL-UL InterferenceManagement and Traffic Adaptat1n)应用于TD-LTE中。业务自适应技术是如下的技术:根据上行链路的业务量和下行链路的业务量,变更上行链路资源与下行链路资源的比例。将该业务自适应技术也称为动态TDD。
[000?] 在非专利文献1中,使用灵活子帧(flexible subframe)的方法公开为实现业务自适应的方法。基站装置能够在灵活子帧中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接收或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在非专利文献1中,只要终端装置没有通过基站装置在灵活子帧中指示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则将该灵活子帧认为是下行链路子帧。
[0007]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内容:根据新导入的UL-DL设定(uplink-downlinkconfigurat1n)确定针对]^SQK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定时,根据最初的UL-DL configurat1n确定针对]^SQK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定时。
[0008]另外,在非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内容:(a)导入UL/DLReferenceConfigUrat1n,(b) —些子帧是为了通过来自调度的动态.调度许可/分配进行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中的任意一个而安排的。
[0009]现有技术文献[00?0]非专利文献
[0011]非专利文献1: "On standardizat1n impact of TDD UL-DL adaptat1n",Rl_122016,Ericsson,ST-Ericsson,3GPP TSG-RAN WG1 Meeting#69,Prague,CzechRepublic,21st_25th May 2012.
[0012]非专利文献2:"Signaling support for dynamic TDD〃,R1_130558,Ericsson,ST-Ericsson,3GPP TSG-RAN WG1 Meeting#72,St Julian^,Malta,28th January-lstFebruary 2013.

【发明内容】

[0013]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4]但是,在如上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没有对终端装置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时的具体的操作步骤进行记载。例如,没有对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使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收发下行链路数据时的具体的处理进行记载。
[0015]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效地进行下行链路数据的收发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0016]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7](1)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手段。即,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终端装置具有:接收部,接收第1信息、第2信息,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第3信息,在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nl-kl)中检测到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l-kl)中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下行链路子帧,对所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检测,在没有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n2-k2)中检测到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2-k2)中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特殊子帧,对所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检测;以及发送部,在子帧(nl)中发送针对在所述子帧(nl-kl)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在子帧U2)中发送针对在所述子帧(n2-k2)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所述kl和所述k2基于通过所述第2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
[0018](2)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其中,所述基站装置具有:发送部,发送第1信息、第2信息,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第3信息,在进行了通过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nl-kl)中发送了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l-kl)中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下行链路子帧,进行通过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在没有进行通过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n2-k2)中发送了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2-k2)中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特殊子帧,进行通过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以及接收部,在子帧(nl)中接收针对在所述子帧(nl-kl)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在子帧(n2)中接收针对在所述子帧(n2-k2)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所述kl和所述k2基于通过所述第2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
[0019](3)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集成电路,搭载在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其中,所述集成电路使所述终端装置执行如下功能:接收第1信息、第2信息,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第3信息,在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nl-kl)中检测到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l-kl)中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下行链路子帧,对所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检测,在没有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n2-k2)中检测到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2-k2)中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特殊子帧,对所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检测的功能;以及在子帧(nl)中发送针对在所述子帧(nl-kl)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在子帧(n2)中发送针对在所述子帧(n2-k2)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所述kl和所述k2基于通过所述第2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
[0020](4)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集成电路,搭载在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其中,所述集成电路使所述基站装置执行如下功能:发送第1信息、第2信息,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第3信息,在没有进行通过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nl-kl)中发送了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l-kl)中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下行链路子帧,进行通过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在进行了通过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n2-k2)中发送了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2-k2)中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特殊子帧,进行通过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功能;以及在子帧(nl)中接收针对在所述子帧(nl-kl)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在子帧(n2)中接收针对在所述子帧(n2-k2)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的功能。所述kl和所述k2基于通过所述第2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
[0021](5)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通信方法,是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其中,接收第1信息、第2信息,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第3信息,在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nl-kl )中检测到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l-kl)中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下行链路子帧,对所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检测,在没有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n2-k2)中检测到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2-k2)中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特殊子帧,对所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检测,在子帧(nl)中发送针对在所述子帧(nl-kl)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在子帧(n2)中发送针对在所述子帧(n2-k2)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所述kl和所述k2基于通过所述第2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
[0022](6)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通信方法,是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中,发送第1信息、第2信息,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第3信息,在没有进行通过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nl-kl)中发送了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l-kl)中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下行链路子帧,进行通过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在进行了通过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n2-k2)中发送了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2-k2)中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特殊子帧,进行通过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在子帧(nl)中接收针对在所述子帧(nl-kl)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在子帧(n2)中接收针对在所述子帧(n2_k2)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所述kl和所述k2基于通过所述第2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
[0023]发明效果
[0024]根据该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高效地进行下行链路数据的收发。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
[0026]图2是示出无线帧的结构的图。
[0027]图3是示出时隙的结构的图。
[0028]图4是示出下行链路子帧中的信号的配置的例子的图。
[0029]图5是示出上行链路子帧中的信号的配置的例子的图。
[0030]图6是示出特殊子帧中的信号的配置的例子的图。
[0031 ]图7是示出上行链路-下行链路(UL-DL)设定的例子的表。
[0032]图8是示出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第1DL参照UL-DL设定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0033]图9是示出第2UL参照UL-DL设定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0034]图10是示出通过针对其他服务小区(主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针对服务小区(副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而形成的对以及针对副小区的第2UL参照UL-DL设定的对应的图。
[0035]图11是示出第2DL参照UL-DL设定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0036]图12是示出通过针对主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和针对副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而形成的对以及针对副小区的第2DL参照UL-DL设定的对应的图。
[0037]图13是示出配置有roCCH/EPDCCH/PHICH的子帧η与配置有所述PDCCH/EPDCCH/PHICH对应的PUSCH的子帧n+k之间的对应的图。
[0038]图14是示出配置有PUSCH的子帧η与配置有所述PUSCH对应的PHICH的子帧n+k之间的对应的图。
[0039]图15是示出配置有PDSCH的子帧n-k与发送所述PDSCH对应的HARQ-ACK的子帧η之间的对应的图。
[0040]图16是用于说明下行链路数据的收发方法的图。
[0041]图17是用于说明下行链路数据的收发方法的其他的图。
[0042]图18是示出终端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框图。
[0043]图19是示出基站装置3的结构的概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5]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装置也可以设定有多个小区。将终端装置经过多个小区而进行通信的技术称为小区聚合、或载波聚合。此处,也可以在针对终端装置设定的多个小区的各自中应用本实施方式。另外,也可以在针对终端装置设定的多个小区的一部分中应用本发明。此处,将针对终端装置设定的小区也称为服务小区。
[0046]另外,所设定的多个小区包含一个主小区和一个或多个副小区。主小区是进行了初始连接建立(initial connect1n establishment)进程的服务小区、开始了连接再建立(connect1n re-establishment)进程的服务小区、或者在切换进程中指示为主小区的小区。此处,也可以在建立了 RRC连接的时刻、或者之后,设定副小区。
[004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至少应用TDD(Time Divis1n Duplex,时分双工)方式。例如,在小区聚合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多个小区的全部应用TDD方式。另外,在小区聚合的情况下,也可以汇集应用TDD方式的小区与应用FDD(Frequency Divis1nDuplex,频分双工)方式的小区。即,在小区聚合的情况下,也可以对一部分的小区应用本实施方式。
[0048]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具有终端装置1A?1C和基站装置3。以下,将终端装置1A?1C也记载为终端装置1。
[0049]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进行说明。
[0050]在图1中,在从终端装置1向基站装置3的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上行链路物理信道是为了发送从上位层输出的信息而使用。
[0051 ].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0052].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0053].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0054]PUCCH是为了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1n:UCI)而使用。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含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 1n: CSI)、表示PUSCH资源的请求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 SR)、针对下行链路数据(Transport block,Downlink-Shared Channel:DL-SCH)的ACK(acknowledgement,石角定口向应)/NACK(negative_acknowledgement,否定响应)。此处,将ACK/NACK也称为HARQ-ACK、HARQ反馈或响应信息。
[0055]PUSCH是为了发送上行链路数据(Transport block,Uplink-Shared Channel:UL-SCH)而使用。即,通过UL-SCH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经由PUSCH而进行。即,作为传输信道的UL-SCH被映射到作为物理信道的PUSCH。另外,PUSCH也可以为了与上行链路数据一起发送HARQ-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而使用。另外,PUSCH也可以为了仅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或者仅发送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而使用。
[0056]另外,PUSCH是为了发送RRC消息而使用。RRC消息是在无线资源控制(RadiοResource Control:RRC)层中被处理的信息/信号。另外,PUSCH是为了发送MAC CE(ControlElement,控制元素)而使用。此处,MAC CE是在媒体接入控制(MAC: Medium AccessControl)层中被处理(发送)的信息/信号。
[0057]PRACH是为了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而使用。PRACH是为了表示初始连接建立(initial connect1n establishment)进程、切换进程、连接再建立(connect1n re-es tab 1 i shment)进程、针对上行链路发送的同步(定时调整)以及PUSCH资源的请求而使用。
[0058]在图1中,在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不是为了发送从上位层输出的信息而使用,而是通过物理层使用。
[0059]?上行链路参考信号(Uplink Reference Signal:UL RS)
[0060]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以下两个类型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
[0061 ].DMRS(Demodulat1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
[0062].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
[0063 ] DMRS与PUSCH或PUCCH的发送有关。DMRS与PUSCH或PUCCH进行时间复用。例如,基站装置3为了进行HJSCH或PUCCH的传输路径校正而使用DMRS。
[0064]SRS与PUSCH或PUCCH的发送没有关联。基站装置3为了测定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而使用SRS。终端装置1在通过上位层设定的第1资源中发送第1SRS。而且,在通过HXXH接收到表示请求SRS的发送的信息时,终端装置1在通过上位层设定的第2资源中仅发送1次第2SRS。此处,将第1SRS也称为周期性SRS或类型0触发SRS。另外,将第2SRS也称为非周期性SRS或类型1触发SRS。
[0065]在图1中,在从基站装置3向终端装置1的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下行链路物理信道是为了发送从上位层输出的信息而使用。
[0066].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
[0067].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不信道)
[0068].PHICH(Physical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指示信道)
[0069].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0070].EPDCCH(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0071].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0072].PMCH(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物理多播信道)
[0073]PBCH是为了报知在终端装置1中共享使用的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1nBlock:MIB,Broadcast Channel:BCH)而使用。例如,MIB以40ms间隔发送。另外,MIB以 10ms周期重复发送。另外,在MIB中包含有表示SFN(Sys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