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卡鉴权方法、eSIM卡鉴权装置和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71142阅读:1192来源:国知局
eSIM卡鉴权方法、eSIM卡鉴权装置和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eSIM卡鉴权方法、一种eS頂卡鉴权装置和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用户购买手机后,可在营业厅购买SM卡(用户身份识别卡)插入手机的SM卡槽使用。用户使用的SIM卡与某一家运营商进行绑定,用户要更换运营商时就需要更换SIM卡,同时,手机终端上的SM卡数量也会受限于手机的卡槽数量,比如,目前常见的双卡双待方案。
[0003]在该方案中,由于运营商只负责S頂卡的办理,而手机的卡槽可以插入任意SM卡,导致手机中插入相应的S頂卡即可使用某一家运营商的服务,这也造成手机丢失后,被非法分子更换SIM卡即可使用,不利于手机的防盗。
[0004]另外,在相关技术中,还提出了eS頂卡(EmbeddedS頂,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卡)方案,将传统S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该芯片可以作为该手机的标识,并可用于存储数据,如:国际移动用户识别号(MSI)、鉴权密钥(KI)、MDN(手机号码)、S頂卡保密算法及密钥在内的数据内容。相比之下,传统S頂卡是通过绑定手段将用户锁定在某一个服务网络中,而集成的eSIM卡则可以使得用户避免局限在某一家运营商的服务中。
[0005]但是,目前的eSM卡在绑定与解绑鉴权方面仍旧缺少有效的防盗策略,在手机被盗后,造成用户财产损失及隐私泄露等问题。
[0006]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提升eSM卡的防盗及安全性能,保护用户的信息和财产安全。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提升eSIM卡的防盗及安全性能,保护用户的信息和财产安全。
[0008]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eSIM卡鉴权方法,包括:根据接收到的服务交互请求,验证接收到的eSIM卡密码是否与预设鉴权密码一致;当确定接收到的所述eSIM卡密码与所述预设鉴权密码一致时,允许所述eS頂卡与运营商进行服务交互。
[0009]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接收到服务交互请求,即需要进行与运营商绑定或解除绑定等的交互服务,则需要输入eS頂卡密码进行验证,只有在eS頂卡密码通过验证时,才认定该服务交互请求有效,允许eS頂卡与运营商进行服务交互。通过该技术方案,完善了 eS頂卡绑定与解除绑定的鉴权策略,在遭遇手机被盗等情况时,eSIM卡密码验证不通过则无法与运营商进行服务交互,并能够锁死eSIM卡,使手机无法使用,如果被盗的手机无法使用,则会大幅度减少手机的被盗,保护了用户的信息和财产安全,提升了用户体验。
[0010]其中,eS頂卡密码可以是数字、字母等字符,也可以是指纹、虹膜图像、声音等生物?目息O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验证接收到的eSIM卡密码是否与预设鉴权密码一致之前,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为所述eS頂卡设置所述预设鉴权密码。
[0012]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进行预设鉴权密码的初始设置,比如,在购买新手机后,开机即提示进行预设鉴权密码的初始设置,以便在日后的使用中,通过预设鉴权密码验证是否能与运营商进行服务交互。
[00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将设置的所述预设鉴权密码保存在所述eS頂卡中。
[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将设置的预设鉴权密码保存在eS頂卡中,而不是保存在终端中,这样,由于eSIM卡与终端本身为物理隔离,预设鉴权密码就不会因为手机被侵入而泄漏用户信息,从而提升了预设鉴权密码的安全性,进一步有效防止用户信息的泄露。
[00?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服务交互请求包括:eSIM卡绑定请求、eSIM卡解绑定请求、运营商更换请求、eS頂卡服务更换请求、eS頂卡服务新增请求和eSIM卡服务删减请求。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eS頂卡与运营商进行的服务交互请求包括但不限于eS頂卡绑定请求、eSIM卡解绑定请求、运营商更换请求、eSIM卡服务更换请求、eSIM卡服务新增请求和eS頂卡服务删减请求,在接收到上述类型的请求时,均需要输入eS頂卡密码进行验证,只有验证通过,才允许与运营商进行服务交互,提升了 eS頂卡与终端的安全性。
[001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当接收到的所述eSIM卡密码与所述预设鉴权密码不一致时,检测密码输入错误的次数是否超过预定容错次数;当所述密码输入错误的次数超过所述预定容错次数时,锁定所述eSIM卡,并执行预定安全保护功能。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还可以设置容错机制,例如,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设置预定容错次数,在密码输入错误的次数超过预定容错次数时,说明终端有可能已被盗或侵入,则可以锁定所述eSIM卡,保护用户的信息和财产安全。另外,执行的预定安全保护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关机、向预定联系人发送预定消息、上报终端所在的地理位置等。
[0019]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eSIM卡鉴权装置,包括:eS頂卡密码验证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服务交互请求,验证接收到的eSIM卡密码是否与预设鉴权密码一致;服务交互单元,用于当确定接收到的所述eSIM卡密码与所述预设鉴权密码一致时,允许所述eSIM卡与运营商进行服务交互。
[0020]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接收到服务交互请求,即需要进行与运营商绑定或解除绑定等的交互服务,则需要输入eS頂卡密码进行验证,只有在eS頂卡密码通过验证时,才认定该服务交互请求有效,允许eS頂卡与运营商进行服务交互。通过该技术方案,完善了 eS頂卡绑定与解除绑定的鉴权策略,在遭遇手机被盗等情况时,eSIM卡密码验证不通过则无法与运营商进行服务交互,并能够锁死eSIM卡,使手机无法使用,如果被盗的手机无法使用,则会大幅度减少手机的被盗,保护了用户的信息和财产安全,提升了用户体验。
[0021]其中,eS頂卡密码可以是数字、字母等字符,也可以是指纹、虹膜图像、声音等生物?目息O
[00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eSIM卡密码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验证接收到的eSIM卡密码是否与预设鉴权密码一致之前,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为所述eSIM卡设置所述预设鉴权密码。
[0023]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进行预设鉴权密码的初始设置,比如,在购买新手机后,开机即提示进行预设鉴权密码的初始设置,以便在日后的使用中,通过预设鉴权密码验证是否能与运营商进行服务交互。
[002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eSIM卡密码存储单元,用于将设置的所述预设鉴权密码保存在所述eS頂卡中。
[0025]在该技术方案中,将设置的预设鉴权密码保存在eS頂卡中,而不是保存在终端中,这样,由于eSIM卡与终端本身为物理隔离,预设鉴权密码就不会因为手机被侵入而泄漏用户信息,从而提升了预设鉴权密码的安全性,进一步有效防止用户信息的泄露。
[002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服务交互请求包括:eSIM卡绑定请求、eSIM卡解绑定请求、运营商更换请求、eS頂卡服务更换请求、eS頂卡服务新增请求和eSIM卡服务删减请求。
[0027]在该技术方案中,eS頂卡与运营商进行的服务交互请求包括但不限于eS頂卡绑定请求、eSIM卡解绑定请求、运营商更换请求、eSIM卡服务更换请求、eSIM卡服务新增请求和eS頂卡服务删减请求,在接收到上述类型的请求时,均需要输入eS頂卡密码进行验证,只有验证通过,才允许与运营商进行服务交互,提升了 eS頂卡与终端的安全性。
[002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检测单元,用于当接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