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拍摄模式的切换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914691阅读:来源:国知局
匹配时,具体可以将该振动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FFT),以转换成频域,然后再进行分析,比如可以对时间、频率和幅值分别进行分析,等等,并基于该分析结果来确定是否与预设样本匹配;即“确定预设样本集合中是否存在与该振动信号匹配的样本(即步骤102)”具体可以包括:
[0036]确定该振动信号的频谱,分别对该频谱的时间、频率和幅值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确定预设样本集合中是否存在与该分析结果匹配的样本,若存在,则确定该预设样本集合中存在与该振动信号匹配的样本;若不存在,则确定该预设样本集合中不存在与该振动信号匹配的样本。
[0037]其中,该预设样本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进行设置,比如,可以通过多次采集用户敲击移动终端时所产生的振动信号,然后进行分析,得到适合该用户敲击习惯的样本信号,其中,敲击的时间和次数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进行设置。
[0038]103、确定预设样本集合中存在与该振动信号匹配的样本时,获取匹配样本对应的拍摄模式,为了描述方便,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该匹配样本对应的拍摄模式称为第二拍摄模式。
[0039]其中,该预设样本集合中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信号样本,简称样本,每种样本可以对应一种拍摄模式,这些拍摄模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进行设置,比如,可以包括拍照模式、录制模式、以及其他的模式,比如“慢动作”模式、延时摄影模式、“照片”模式、全景模式和/或“视频”模式等。而样本与拍摄模式的映射关系(即对应关系)可以由系统预先进行设置,也可以由用户自行进行设置,即在步骤“获取匹配样本对应的拍摄模式”之前,该拍摄模式的切换方法还可以包括:
[0040]接收用户的设置请求,根据该设置请求建立样本与拍摄模式的映射关系;
[0041]则此时,步骤“获取匹配样本对应的拍摄模式,得到第二拍摄模式”可以包括:基于该映射关系获取匹配样本对应的拍摄模式,得到第二拍摄模式。
[0042]其中,根据设置请求建立样本与拍摄模式的映射关系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可以根据该设置请求直接接收用户输入的样本与拍摄模式的对应关系,或者,也可以提供相应的拍摄模式供用户选择,然后接收用户基于选中的拍摄模式所输入的样本,或者,也可以在用户输入样本后,提供相应的拍摄模式供用户选择,再基于该选择建立输入样本与选择的拍摄模式之间的映射关系,等等,即例如,步骤“根据设置请求建立样本与拍摄模式的映射关系”具体可以包括:
[0043]根据该设置请求获取用户输入样本,并获取用户基于输入样本选择的拍摄模式,建立该输入样本与选择的拍摄模式之间的映射关系。
[0044]104、将该第一拍摄模式切换至第二拍摄模式。
[0045]例如,若第一拍摄模式(即当前拍摄模式)为拍照模式,而第二拍摄模式为录制模式,则此时,可以将拍照模式切换至录制模式。
[0046]又例如,若第一拍摄模式(即当前拍摄模式)为拍照模式,而第二拍摄模式为延时摄影模式,则此时,可以将拍照模式切换至延时摄影模式,以此类推,等等。
[0047]由上可知,本实施例采用在第一拍摄模式下,获取用户通过敲击移动终端所产生的振动信号,然后,确定预设样本集合中是否存在与该振动信号匹配的样本,若存在,则获取匹配样本对应的拍摄模式,得到第二拍摄模式,并将该第一拍摄模式切换至第二拍摄模式,从而实现对拍摄模式进行切换的目的;由于该方案可以通过敲击移动终端来实现拍摄模式的切换,比如,从拍照模式到录制模式,或从录制模式到拍照模式,等等,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点击屏幕上特定位置的切换按键来进行切换的方案而言,可以大大简化用户的操作,不仅可以减少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率,而且,也更便于实现单手操作。
[0048]实施例二、
[0049]根据实施例一所描述的方法,以下将举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50]在本实施例中,将以该拍摄模式的切换装置具体集成在移动终端中,且以通过麦克风来获取振动信号为例进行说明。
[0051 ]如图2所示,一种拍摄模式的切换方法,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0052]201、在第一拍摄模式下,移动终端通过自带的麦克风获取用户通过敲击移动终端所产生的振动信号。
[0053]其中,该第一拍摄模式可以是拍照模式,也可以是录制模式,还可以是其他的模式,比如“慢动作”模式、延时摄影模式、“照片”模式、全景模式和/或“视频”模式等,为了描述方便,在本实施例中,将均以该第一拍摄模式具体为拍照模式为例进行说明。
[0054]例如,用户在利用该移动终端进行拍照的过程中,忽然希望将拍照模式切换成录制模式,则用户可以通过敲击移动终端来触发该振动信号的生成,然后,移动终端便可以通过自带的麦克风获取到该振动信号。
[0055]其中,这种敲击一般可以通过用手或通过其他硬物,比如用笔杆、钥匙等敲击移动移动终端任意位置来产生;敲击时,位置可以不作限定,比如可以是移动终端的屏幕、背面、或边框等。
[0056]需说明的是,该麦克风可以包含各种类型的麦克风,比如驻极体麦克风、硅麦克风等。如果是模拟麦克风或模拟扬声器,则可以先获取用户通过敲击移动终端所产生的模拟信号,然后通过数模转换模块将该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得到振动信号;而如果数字麦克风或数字扬声器,则可以直接输出数字信号,无需进行数模转换。
[0057]202、移动终端确定该振动信号的频谱,分别对该频谱的时间、频率和幅值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例如,具体可以如下:
[0058](I)对该振动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FFT),得到相应的频域信号,即频谱,也称为频谱信号。
[0059](2)对该频谱信号进行分析,比如可以对时间、频率和幅值分别进行分析,以输出当前动作信号,即分析结果,具体可以如下:
[0060]时间(Time)分析:可以确定该频谱信号的时间周期是否超过预设时间周期【Tl,T2】范围,若是,则说明不是正常的敲击动作,加以过滤输出NG信号(即表示不符合要求的信号),如果满足在该预设时间周期【Tl,T2】范围内,则说明符合要求,可以输出OK信号(即表示符合要求的信号)。其中,该预设时间周期【Tl,Τ2】可以基于敲击动作的特点以及移动终端的结构特点进行设置,比如,根据实际手指甲敲击手机的录音信号分析,Tl一般不大于5ms,T2 不大于 20ms。
[0061 ]频率(Frequency)分布分析:通过统计该频谱信号的各个频率的分布情况给出输出信号,如果频率分布连续且频带宽广则输出OK信号,否则输出NG信号。从实际对比来看,尤其是6Khz至最高频率(采样率频率除以2)之间,频率分布连续。
[0062]幅值(Amplitude)分析:分析该频谱信号整个频段的信号能量,如果信号能量平均值高于设定的值则输出OK信号,否则输出NG信号。
[0063]统计识别:根据时间分析、频率分析、以及幅值分析所得到的分析结果确定当前是否为敲击动作,比如,如果均是OK信号,则表示为敲击动作,而如果是NG信号,则表示不是敲击动作,等等;然后,统计敲击的间隔,如果相连两次敲击的动作过短,比如低于T3(比如50ms),考虑到人的动作没有这么快,可以确定该段频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