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手机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5734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手机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壳,包括用以安装至一手机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安装至所述手机的主壳体部,所述壳体还包括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主壳体部的盖板,所述盖板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盖板覆盖所述手机正面的一非显示区,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盖板暴露所述手机正面的所述非显示区。
【专利说明】
多功能手机保护壳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讯装置保护壳,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壳。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讯装置已经被大量使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特别是具有通话功能的通讯装置,例如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0003]伴随着手机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手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手机基本上都是智能手机,其屏幕大小相较于早期的手机屏幕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其功能更是愈加强大,因此也使得手机的耗电量大幅度增加。目前,手机电池的容量设计与手机内部的节能设计基本已经发展到了极致,确仍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反复插拔充电线让用户感到烦恼,智能手机的电池续航能力已经成为制约人们手机使用时间的一个重要因素。
[0004]为了让使用者能够在各种场合都能使用通话功能,无线耳机已经变成这类具有通话功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附件。无线耳机通常是由内置可充电电池供电。使用一段时间后,使用者需要使用充电器对耳机进行充电之后才能使用。另外,无线耳机的存放也是一个长期困扰使用者的问题。
[0005]手机保护壳作为手机的外壳,对于防止手机跌落而造成的损坏有着巨大的作用。随着手机不断的更新换代,各式各样的手机保护壳也是层出不穷,但传统的手机保护壳基本上只具有保护功能,其实用价值很有限。

【发明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壳,以解决至少一种前述提出的问题。
[0007]—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壳,包括用以安装至一手机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安装至所述手机的主壳体部,所述壳体还包括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主壳体部的盖板,所述盖板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盖板覆盖所述手机正面的一非显示区,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盖板暴露所述手机正面的所述非显示区。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构造成当所述盖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盖板与所述主壳体部构成三角支撑以支撑所述手机。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机的正面包括顶部非显示区、底部非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顶部非显示区和底部非显示区之间的显示区,被所述盖板覆盖的所述非显示区为所述顶部非显示区,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主壳体部的顶部;所述主壳体部包括壳体框,所述壳体框由四边合围形成符合手机形状的长方形,所述盖板转动的转轴设于所述壳体框的顶部边框上且与所述顶部边框平行,以使得所述盖板可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机的正面包括顶部非显示区、底部非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顶部非显示区和底部非显示区之间的显示区,被所述盖板覆盖的所述非显示区为所述底部非显示区,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主壳体部的底部;所述主壳体部包括壳体框,所述壳体框由四边合围形成符合手机形状的长方形,包括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所述第一边与第三边相对,所述第二边与第四边相对,所述第二边设置于所述主壳体部的底部,所述盖板包括相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为与所述壳体框的第一边转动连接的枢接部,以使得所述盖板可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二端为用以固定住所述盖板的锁扣部,所述锁扣部可释放地锁扣在所述壳体框的第三边上。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锁扣部通过磁性锁扣的方式锁扣在所述壳体框的第三边上,所述枢接部设置于所述壳体框的第一边,所述盖板上包括一第一磁吸部,所述壳体框的第三边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磁吸部吸附的第二磁吸部。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磁扣部通过卡扣的方式锁扣在所述壳体框的第三边上,所述枢接部设置于所述壳体框的第一边,所述锁扣部为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为用以与所述壳体框第三边卡扣的弹性弧形卡勾。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为纵长条状部,所述纵长条状部沿所述主壳体部宽度方向上延伸,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盖板沿所述主壳体部宽度方向横跨所述主壳体部的两相对侧边之间。
[0014]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主壳体部长度方向上,所述纵长条状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被覆盖住的非显示区的宽度。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非显示区设有按键,当所述盖板覆盖所述非显示区时,同时也覆盖住所述手机的按键。
[00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正面设有用以安装无线耳机的磁性安装部,使得所述无线耳机能够通过磁性吸附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盖板正面上。
[0017]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壳。在壳体框的一边上设置一空腔,空腔内安装充电电路板以及与充电电路板电连接的辅助电池、充电插头、耳机充电接口和若干电源接口,充电插头与安装于保护壳内的通讯装置的充电插口电连接,耳机充电接口与一无线耳机电连接,用以与外接电源电连接的若干电源接口设置在壳体框的若干边上,为用户提供多个充电插口以供选择,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充电电路板构造成用以当通讯装置的内置电池和无线耳机的内置电池其中任意一个电池的电量低于一预定阈值时控制辅助电池向其中任意一个电池充电。本发明通过设置辅助电池有效解决了通讯装置,例如手机在非充电状态下无法长时间持续工作的短板,大大提高了手机的续航能力;此外,盖板的设置解决了无线耳机存放及充电的问题,同时还可保护手机按键,防止用户误操作,给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充电电路板使得利用外接电源可对通讯装置的内置电池、无线耳机的内置电池和辅助电池同时充电,当通讯装置或无线耳机没电时,辅助电池为其提供电力,为用户省去携带多个充电器及反复插拔充电线的麻烦。本发明将保护壳的实用价值发挥到了极致。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通讯装置保护壳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通讯装置保护壳的充电装置的示意图。
[0020]图3是通讯装置安装至图1的通讯装置保护壳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中通讯装置保护壳设置盖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2]图5是无线耳机安装至图4的盖板的示意图。
[0023]图6是图4中盖板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0024]图7是通讯装置保护壳设置盖板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5]图8是无线耳机安装至图7的盖板的示意图。
[0026]图9是图7中盖板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0027]图10是通讯装置保护壳设置盖板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8]图11是无线耳机安装至图10的盖板的示意图。
[0029]图12是图10中盖板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0030]图13是图1O中于壳体框的相邻边上设置两个窗口的示意图。
[0031]图14是通讯装置组合充电的流程图。
[0032]图15是通讯装置的充电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发明可为其他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他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发明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0034]如图1至图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讯装置组合,包括具有通话功能的通讯装置10和安装在通讯装置10上的保护壳12。其中通讯装置10可以为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在下面的描述中,通讯装置10以手机10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0035]保护壳12为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保护壳12,包括用以安装至一手机10的壳体14以及安装在壳体14内的充电装置15,手机10具有充电插口。壳体14包括用于安装至手机10的主壳体部16以及可转动地连接至主壳体部16的盖板18。
[0036]盖板18可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手机10安装至主壳体部16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盖板18覆盖手机正面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盖板18暴露手机正面的该部分。具体而言,手机10的正面包括顶部非显示区20(如图6)、底部非显示区22以及位于顶部非显示区20和底部非显示区22之间的显示区24,上述手机正面的一部分可以为顶部非显示区20和底部非显示区22其中之一。在图1-6所示的实施例中,盖板18是用以覆盖或暴露该顶部非显示区20。
[0037]主壳体部16包括壳体框,壳体框由若干边合围形成,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壳体框由四边合围形成一符合通常手机形状的长方形,包括第一边28、第二边30、第三边32和第四边34,其中第一边28与第三边32相对,第二边30与第四边34相对。应当注意,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框也可由其它数目的边合围形成对应其他电子产品的其他形状。
[0038]在如图4-6所示的实施例中,盖板18设置于主壳体部16的顶部。盖板18可转动地连接至壳体框的第四边34ο具体来说,盖板18具有一转轴36,本实施例中,转轴36设于壳体框的第四边34上,且转轴36与壳体框的第四边34平行,使得盖板18可在一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盖板18覆盖手机正面的顶部非显示区2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盖板18暴露手机正面的顶部非显示区20。
[0039]在上述实施例中,盖板18的尺寸设计成只能覆盖住手机10的非显示区,因此即使合上盖板18,也不会盖住手机10的显示区24,因此用户仍然可以观看手机屏幕上的信息。或者盖板18也可以盖住手机显示区24的边缘部分,以不妨碍用户观看手机屏幕为限。盖板18为纵长条状部,沿主壳体部16的宽度方向上(也是手机的宽度方向)延伸。当位于第一位置时,盖板18沿所述主壳体部宽度方向横跨主壳体部16的两相对侧边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主壳体部16长度方向(也是手机的长度方向,即从顶部指向底部的方向)上,纵长条状部18的宽度小于或等于被覆盖住的非显示区的宽度。
[0040]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8位于第二位置时,盖板18可翻转至手机10的背面而作为手机10的支撑架,将手机10支撑在用户所需要的角度。特别是,该盖板18与主壳体部16构成一个三角支撑,将手机10支撑在一表面例如桌面上。
[0041]在如图7-12所示的实施例中,盖板18设置于主壳体部16的底部。盖板18可转动地连接至壳体框的第一边28。具体来说,盖板18包括相反的第一端38和第二端40,第一端38为与壳体框第一边28转动连接的枢接部38,第二端40为与主壳体部16锁扣的锁扣部40。其中,枢接部38设置于壳体框的第一边28上,使得盖板18可在一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盖板18覆盖手机正面的底部非显示区22,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盖板18暴露手机正面的底部非显示区22。锁扣部40可释放地锁扣在壳体框的第三边32,具体而言,锁扣部40可通过磁性锁扣的方式或者卡扣的方式锁扣在壳体框的第三边32上,例如,锁扣部40为卡扣部42或者磁扣部。
[004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手机正面的底部非显示区22设有一按键23,当盖板18设置于主壳体部16的底部,盖板18覆盖手机正面的底部非显示区22时,同时也覆盖了按键23,因此,盖板18对按键23具有一保护作用,同时也可防止用户发生误操作。
[0043]图7-9例示了锁扣部40通过卡扣的方式锁扣在壳体框的第三边32上的示意图。盖板18的枢接部38设置于壳体框的第一边28,锁扣部40为卡扣部42,卡扣部42为与壳体框第三边32配合的弹性弧形卡钩42,以使得当盖板18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弧形卡钩42钩扣于壳体框的第三边32上(图7),从而将盖板18固定于壳体框上。用户只需向外拨动弧形卡钩42即可解除盖板18的锁扣,使得盖板18可回复至所述第二位置(图9)。
[0044]应当理解的是,将卡扣部42设计为可锁扣在壳体框第三边32上的弧形卡扣42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市场需求及实际情况,卡扣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将卡扣部42设计为卡销,在壳体框的第三边32上设置与卡销配合的卡槽,以实现盖板18的锁扣,本发明不对此限制。
[0045]图10-12例示了锁扣部40通过磁性锁扣的方式锁扣在壳体框的第三边32上的示意图。盖板18的枢接部38设置至壳体框的第一边28,锁扣部40为磁扣部,磁扣部包括一第一磁吸部46,壳体框的第三边32设有与第一磁吸部46吸附的第二磁吸部48,第二磁吸部48连接至壳体框的第三边32,以使得当盖板18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第一磁吸部46与第二磁吸部48磁性吸附在一起(图10),从而将盖板18固定于壳体框上。用户只需向外拨动盖板第二端40即可解除盖板18的磁性锁扣,使得盖板18可回复至所述第二位置(图12)。第二磁吸部48也可以设置在盖板18的任何覆盖范围内,只要能与盖板18上的磁吸部吸附在一起即可。
[0046]以上大体介绍了盖板18的设置位置及其转动设置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介绍充电装置15。
[0047]所述壳体框的第二边30形成一空腔50,至少充电装置15的部分结构位于空腔50内,主壳体部16包括盖设于空腔50上的挡板51。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设计需求,空腔50也可设置在壳体框的其它任意一边或多边。
[0048]下面以空腔50形成于壳体框第二边30为例继续说明,请同时参考图1-2,空腔50所在的第二边30正对手机10的底边,空腔50位于手机10的底边和壳体框第二边30之间,手机10的底边设有充电插口 52。充电装置15包括位于空腔50内的充电电路板54以及与充电电路板54电性连接的手机连接接口 56、电源接口 58,手机连接接口 56和电源接口 58均安装在充电电路板54上。本实施例中,手机连接接口 56实施为充电插头56。充电插头56设置于充电电路板54靠近手机10的一端,电源接口 58设置于充电电路板54远离手机10的一端。充电插头56用于与安装在主壳体部16内的手机10的充电插口 52插接,电源接口 58用于与一外接电源59(如图13)电连接。
[0049]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壳体框的第二边30上设有一露出电源接口58的窗口 60,电源接口58容置于窗口60内,以使得所述外接电源59的插头插入窗口60后与电源接口 58电性连接。
[0050]应当注意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窗口58是设置于壳体框的第二边30上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窗口 60也可以设置在壳体框的其他边上,例如第一边28或第三边32上。
[0051 ]此外,目前座式手机充电器的应用越来越多,人们对手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样化,例如,人们利用手机播放电影或电视的时候,将手机横放以使得手机屏幕横屏显示显然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如果这个时候手机电量不足,或者为了保持手机具有一定电量,需要充电,窗口60设置于壳体框第二边30的保护壳12显然不能满足用户的此种需求。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与外接电源59连接的电源接口 58设置为多个,所述多个电源接口 58用于选择性地与外接电源59连接以对通讯装置10,例如手机10进行充电。壳体14包括用以环绕手机10的壳体框,所述壳体框上设有若干窗口 60,每一窗口 60与所述多个电源接口 58的其中之一对应以露出所述对应的电源接口 58 ο所述多个电源接口 58与充电电路板54电性连接,其中至少一电源接口 58安装于充电电路板54上,其他电源接口 58通过导线与充电电路板54电性连接。
[005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如图13,电源接口58和窗口 60的数量分别设置为两个。两个窗口 60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框的相邻两边上,与两个窗口 60对应的电源接口 58分别设于所述两个窗口 60。两个电源接口 58分别与充电电路板54电连接,其中一电源接口 60安装于充电电路板54上,另一电源接口60通过导线与充电电路板54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两个窗口60分别设置在壳体框的第一边28和第二边30上,两个电源接口 58分别对应上述两个窗口 60设置。具体而言,安装于充电电路板54上的电源接口 60设置于对应手机10底部的壳体框的边,即壳体框第二边30;与充电电路板54通过导线连接的电源接口 60设置于对应手机10侧边的壳体框的边,如壳体框第一边28。这样手机10就可以横着放置在座式手机充电器上使得充电器的插头插入第一边28上的窗口60内,座式手机充电器既起到支撑手机10的作用,同时还可为手机10充电。平时对手机10充电时,既可以选择第一边28上的窗口60为手机10充电,也可以选择第二边30上的窗口为手机充电,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与充电电路板54通过导线连接的电源接口 60也可以设置于对应手机10侧边的壳体框第三边32。
[0053]请同时参考图1,2及5、8、11,通讯装置组合还包括无线耳机62,例如蓝牙耳机62。盖板18包括盖板正面和盖板背面,盖板18上设有用于安装无线耳机62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盖板正面,所述安装部例如为一磁性安装部,以使得无线耳机62能够通过磁性吸附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盖板正面上。充电装置15包括用于与无线耳机62电连接的耳机充电接口 64,耳机充电接口 64与充电电路板54电性连接,耳机充电接口 64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
[0054]在图1至图6的实施例中,盖板18设置于主壳体部16的顶部,耳机充电接口64通过导线66电性连接至充电电路板54。具体而言,主壳体部16包括与壳体框连接的背板68,当手机10安装在壳体14内时,背板68用以覆盖手机10的背面,导线66安装在背板68的内表面,例如粘贴在背板68的内表面上。
[0055]在图7至12的实施例中,盖板18设置于主壳体部16的底部,耳机充电接口64通过导线70电性连接至充电电路板54。此种情况下,导线70安装在盖板18的背面72上,例如粘贴在所述背面72上。
[0056]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导线66(70)安装在背板68的内表面或者盖板背面72上仅为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线66(70)在也可以安装在保护壳12的其他位置,例如壳体部的各边上或各边内,本发明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0057]无线耳机62可拆卸地安置于盖板18的耳机充电接口64上。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耳机充电接口64为磁性吸附式的充电接口,以使得无线耳机62能够以磁性吸附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盖板18上。磁性吸附的优点是接口耐用,取下和连接耳机方便。当然,无线耳机62也可以其他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盖板18上。
[0058]请同时参考图1-3及图14,保护壳12还内置一辅助电池74,辅助电池74收容在空腔50内并与充电电路板54电连接。充电电路板54构造成用以当手机1的内置电池和无线耳机62的内置电池其中任意一个电池的电量低于一预定阈值,例如10 %时控制辅助电池74向所述其中任意一个电池充电,以提高手机10和无线耳机62的续航能力。
[0059]具体来说,充电电路板54包括供电管理模块76,供电管理模块76包括检测模块78和控制器80,检测模块78与控制器80电性连接,检测模块78用以检测手机10的内置电池、无线耳机62的内置电池和辅助电池74的剩余电量,控制器80用以控制充电电流流向。例如,当检测到手机10的内置电池电量低于所述预定阈值时,控制器80控制辅助电池74为手机10的内置电池充电;当检测到无线耳机62的内置电池电量低于所述预定阈值时,控制器80控制辅助电池74为无线耳机62的内置电池充电;当检测到手机10和无线耳机62的内置电池电量均低于自身的所述预定阈值时,控制器80控制辅助电池74同时为手机10的内置电池和无线耳机62的内置电池充电。
[0060]事实上,充电装置15的功能不止于此,当电源接口58与外接电源59电性连接时,控制器80可控制外接电源59的电流同时为手机10的内置电池、无线耳机62的内置电池和辅助电池74同时充电。应当指出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电源接口 58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时,任意一电源接口 58与外接电源59连接时,控制器80控制外接电源59对手机1的内置电池、无线耳机62的内置电池和辅助电池74同时充电。
[0061]为了实现正常通话,手机10和无线耳机62都要保持一定的电量。如果手机10电量充足,而无线耳机62电量不足,或者无线耳机62电量充足而手机10电量不足,都无法实现通话。辅助电池74的设置即是为了保证手机10和无线耳机62都同时具有一定的电量。
[0062]而且,应当认识到,手机10和无线耳机62都满电量时,手机10的通话时间和无线耳机62的通话时间是不一样的,例如手机10满电可能可以通话10小时,而无线耳机62满电可以通话2小时。如果手机10只剩下10%的电量时,可以通话I小时,而无线耳机62剩下10%电量时只能通话0.2小时。如果将两者充电的阈值都设为相同,例如10%,假设两者电量都降到10%以下,则辅助电池74对手机10和无线耳机62都要充电。但此时应该优先充电的是无线耳机62,因为无线耳机62只能继续通话0.2小时,而手机10即使不充电还可以通话I小时。因此,辅助电池74对手机10充电的第一阈值和对无线耳机62充电的第二阈值应该设置地不一样。对于目前的技术水平,满电时,手机10的通话时长一般长于无线耳机62的通话时长。因此,对手机1充电的第一阈值应该低于对无线耳机62充电的第二阈值。
[0063]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优选的是基于一预设的通话时长而定。例如,假设一通电话通常最多不超过0.5小时,则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可以按照0.5小时的电量来进行设置。对于上述举例中的手机1和无线耳机62而言,0.5小时的通话时间对应5 %的手机电量和25 %的耳机电量。因此对手机10充电的第一阈值可以设置为5%,对无线耳机62充电的第二阈值可以设置为25%。也就是说,第一阈值对应的手机10电量和第二阈值对应的无线耳机62电量对应一个相同的预设通话时长。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辅助电池74的补充电量,保证手机10和无线耳机62任何一个都能够至少实现预设的通话时长,例如0.5小时。
[0064]假设手机10电量和无线耳机62电量所能坚持的通话时长都已经低于0.5小时,比如,手机10能坚持0.4小时,无线耳机62能坚持0.2小时。此时,充电装置15可以对手机10和无线耳机62同时充电,使两者的电量上升至能够支持0.5小时的预设通话时长。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此时,充电装置15通过其检测模块78检测手机10、无线耳机62和辅助电池74三者的电量,可能发现辅助电池74的电量不足以同时将手机10和无线耳机62的电量提高到0.5小时的预设通话时长。此时,充电装置15可以控制辅助电池74向手机10和无线耳机62的其中之一或两者进行充电,使得手机10和无线耳机62的剩余电量能够坚持相同的通话时长。也就是说,考虑到辅助电池74已经不可能让两者都达到0.5小时的预设通话时长,此时目标就变成让两者能够坚持相同的通话时长。
[0065]因此,本发明也提出一种通讯装置充电系统和方法。该充电系统包括上述的手机
10、手机保护壳12和无线耳机62。如图15,该充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6]S10:—检测模块78检测到手机10的电量和无线耳机62的电量分别低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其中该第一阈值对应的手机10电量和第二阈值对应的无线耳机62电量对应一个相同的预设通话时长,且检测模块78检测到辅助电池74的电量不足以将手机10和无线耳机62都充电到实现所述的预设通话时长;
[0067]S20:—充电装置15控制一辅助电池74对手机10和无线耳机62的其中之一或两者进行充电,使得手机10和无线耳机62的剩余电量能够坚持相同的通话时长,其中该能够坚持的相同的通话时长小于所述预设通话时长。
[0068]检测模块78可以是如上述实施例中位于保护壳12的充电装置15内,也可以是手机10内的一个模块。
[0069]上述是以0.5小时的预设通话时长来举例说明的,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其它的预设通话时长。而且,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也应该是根据具体的手机10和无线耳机62来进行设置,而不应该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中列举的数字。
[0070]而且,随着电池的老化,其通话时长也可能变短。另外,不同的用户的通话时长不同,有的用户经常要连续打很长时间的电话,例如接近I小时,因此可以将预设通话时长设为I小时或1.5小时。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通话时长、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中的至少一个值可以让用户自己来修改或设置。例如,通过手机10中的软件进行设置。
[0071]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壳。在主壳体部的一边上设置一空腔,空腔内安装充电电路板以及与充电电路板电连接的辅助电池、充电插头和电源接口,充电插头与安装于保护壳内的通讯装置的充电插口电连接,电源接口与一外接电源电连接,与主壳体部转动连接的盖板上设有一与充电电路板电连接的耳机充电接口,一无线耳机可拆卸地安置于耳机充电接口上,充电电路板构造成用以当通讯装置的内置电池和无线耳机的内置电池其中任意一个电池的电量低于一预定阈值时控制辅助电池向其中任意一个电池充电。本发明通过设置辅助电池有效解决了通讯装置,例如手机在非充电状态下无法长时间持续工作的短板,大大提高了手机的续航能力;此外,盖板的设置解决了无线耳机存放及充电的问题,同时可保护手机按键,防止用户误操作,给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充电电路板使得利用外接电源可对通讯装置的内置电池、无线耳机的内置电池和辅助电池同时充电,当通讯装置或无线耳机没电时,辅助电池为其提供电力,为用户省去携带多个充电器及反复插拔充电线的麻烦。本发明将保护壳的实用价值发挥到了极致。
[0072]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壳,包括用以安装至一手机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安装至所述手机的主壳体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主壳体部的盖板,所述盖板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盖板覆盖所述手机正面的一非显示区,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盖板暴露所述手机正面的所述非显示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构造成当所述盖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盖板与所述主壳体部构成三角支撑以支撑所述手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的正面包括顶部非显示区、底部非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顶部非显示区和底部非显示区之间的显示区,被所述盖板覆盖的所述非显示区为所述顶部非显示区,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主壳体部的顶部;所述主壳体部包括壳体框,所述壳体框由四边合围形成符合手机形状的长方形,所述盖板转动的转轴设于所述壳体框的顶部边框上且与所述顶部边框平行,以使得所述盖板可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的正面包括顶部非显示区、底部非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顶部非显示区和底部非显示区之间的显示区,被所述盖板覆盖的所述非显示区为所述底部非显示区,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主壳体部的底部;所述主壳体部包括壳体框,所述壳体框由四边合围形成符合手机形状的长方形,包括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所述第一边与第三边相对,所述第二边与第四边相对,所述第二边设置于所述主壳体部的底部,所述盖板包括相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为与所述壳体框的第一边转动连接的枢接部,以使得所述盖板可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二端为用以固定住所述盖板的锁扣部,所述锁扣部可释放地锁扣在所述壳体框的第三边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部通过磁性锁扣的方式锁扣在所述壳体框的第三边上,所述枢接部设置于所述壳体框的第一边,所述盖板上包括一第一磁吸部,所述壳体框的第三边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磁吸部吸附的第二磁吸部。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扣部通过卡扣的方式锁扣在所述壳体框的第三边上,所述枢接部设置于所述壳体框的第一边,所述锁扣部为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为用以与所述壳体框第三边卡扣的弹性弧形卡勾。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纵长条状部,所述纵长条状部沿所述主壳体部宽度方向上延伸,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盖板沿所述主壳体部宽度方向横跨所述主壳体部的两相对侧边之间。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壳体部长度方向上,所述纵长条状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被覆盖住的非显示区的宽度。9.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设有按键,当所述盖板覆盖所述非显示区时,同时也覆盖住所述手机的按键。10.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正面设有用以安装无线耳机的磁性安装部,使得所述无线耳机能够通过磁性吸附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盖板正面上。
【文档编号】H04M1/02GK105915681SQ201610489255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8日
【发明人】周胜灵
【申请人】深圳市秦通通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