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光缆故障点精确定位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68599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光缆故障点精确定位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测试技术,具体是一种对光缆故障点精确定位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维护光缆网络时,最方便、最常用的工具是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TimeDomain Reflectometer,0TDR)o光时域反射仪是通过光纤后向散射信号来分析光纤的工作状态,例如光纤链路衰减、连接点的质量、光纤长度、是否弯曲过度等等。通过分析光纤的工作状态,大致可以分析出光缆的工作状态。特别是当光缆网络出现故障时,通过分析光纤的衰减曲线可以进行故障点定位,只有进行故障点定位后,才能排除故障,使光缆网络恢复正常。故障点的快速、准确定位,对于快速排除故障来说,无疑是极其重要的。
[0003]在使用光时域反射仪对光缆故障,如光缆被折断进行故障点定位时,通过光时域反射仪测量得到的是光纤的光学长度,而不是光缆的实际长度,实际工作中,我们是通过光纤的长度和光缆余长系数估算出光缆的长度,然后通过一些特殊坐标点如距离光缆故障点最近的光纤熔接点处光缆连接盒的位置,结合估算出的该处光缆连接盒到光缆故障点距离的光缆长度,进一步判断光缆故障点的实际位置。
[0004]由于各种因素,如此估算出的光缆故障点位置与真实的光缆故障点位置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通常在50-200米之间,在光缆被机械拉断或挖断时,故障点光缆被破坏的外观特征明显,这种误差影响不大,维护人员很容易就能发现光缆故障点。但是,如果遇上的是光缆外部损伤小但内部出现断纤、断股现象,或者是过度弯曲之类的故障,故障点光缆被破坏的外观特征不明显,50-200米的定位误差就会使故障点定位难度大大增加,维护人员需要对这50-200米的光缆进行仔细观察、辨别,才能确定光缆故障点的准确位置,如此一来,寻找故障点的时间较长,为维护和抢修带来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对光缆故障点精确定位的装置,这种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准确。
[0006]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对光缆故障点精确定位的装置,包括OTDR模块、光纤起偏/检偏器、第一光开关和第二光开关,所述OTDR模块的输入/输出端与第一光开关的公共端连接,光纤起偏/检偏器的两个端口分别与第一光开关的传输端口 Pl和第二光开关的传输端口 P3连接,第一光开关的传输端口 P2和第二光开关的传输端口 P4直接相连,第二光开关的公共端连接被测光缆。
[0008]这种装置的优点是:由一个OTDR模块和一个光纤起偏/检偏器组成,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批量生产。
[0009]应用这种装置对光缆故障点精确定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I)用测试仪对故障光缆进行测试,获得故障光缆故障点到测试仪的光纤光学长度Lb,并确定Lb点距离测试仪的位置点为B点;
[0011]2)在故障光缆上选取一个参考点A,参考点A到测试仪的光缆长度为0.85xLb -0.95xLb ;
[0012]3)在参考点A处,将故障光缆弯曲一圈,并获取被测故障光缆中光纤的第一组后向散射曲线数据Dl ;
[0013]4)在参考点A处,将被弯曲的故障光缆恢复原状,再获取被测故障光缆中光纤的第二组后向散射曲线数据D2;
[0014]5)数据Dl和数据D2为被测故障光缆中光纤的后向散射幅度与时间的函数,将这两次数据进行相减运算,得到信号数据序列D,通过光在光纤中的传输速度与时间得到光纤长度,信号数据序列D的曲线用坐标方式进行显示,Y轴表示后向散射信号幅度的变化,X轴表不光纤长度;
[0015]6)从坐标原点开始,向X轴正向逐点位移计算数据序列D,当后向散射信号幅度的变化值的绝对值大于设定的阈值时,记录曲线上的阈值点,并从阈值点往坐标原点方向进行逐点位移、计算,当曲线上某一点的曲线斜率由正值变为负值或零、或者由负值变为正值或零时,则该点对应于故障光缆被弯曲处,记为c点,c点的X轴的值为光缆被弯曲处到测试仪的光纤光学长度La ;
[0016]7)比较 La 和 Lb:
[0017]如果Lb减La小于200m,则将A作为参考点;
[0018]如果Lb减La大于200m,则向B点方向移动,重新选择下一个弯曲点,重复步骤3)-步骤6),直至找到一个Lb减La小于200m的参考点A,以此参考点为最终的参考点A ;
[0019]8)以最终的参考点A、(Lb - La)值、光缆余长系数R为依据,计算(Lb - La)/(1+R)得到长度Lc,从最终参考点A向B点方向移动长度Lc,此时的位置即是故障点实际位置。
[0020]所述的测试仪为对光缆故障点精确定位的装置中的OTDR模块。
[0021]步骤I)中,将对光缆故障点精确定位的装置中的第一光开关切换到传输端口 P2,第二光开关切换到传输端口 P4,使用OTDR获得故障光缆故障点到测试仪的光纤光学长度Lb0
[0022]步骤3)中,将对光缆故障点精确定位的装置中的第一光开关切换到与起偏/检偏器相连的传输端口 P1,第二光开关切换到与起偏/检偏器相连的传输端口 P3,获取被测故障光缆中光纤的第一组后向散射曲线数据D1。
[0023]步骤4)中,将对光缆故障点精确定位的装置中的第一光开关切换到与起偏/检偏器相连的传输端口 P1,第二光开关切换到与起偏/检偏器相连的传输端口 P3,获取被测故障光缆中光纤的第二组后向散射曲线数据D2。
[0024]步骤5)中,使用对光缆故障点精确定位的装置中的OTDR模块对数据Dl和数据D2进行相减运算,得到信号数据序列D。
[0025]步骤6)中,使用对光缆故障点精确定位的装置中的OTDR模块,从坐标原点开始,向X轴正向逐点位移计算数据序列D。
[0026]步骤7)中,使用对光缆故障点精确定位的装置中的OTDR模块比较La和Lb。
[0027]步骤8)中,使用对光缆故障点精确定位的装置中的OTDR模块计算(Lb - La)/(1+R)得到长度Lc。
[0028]所述的故障光缆弯曲的曲率半径为故障光缆直径的20倍以上,50cm以下。
[0029]测量故障光缆后向散射曲线数据Dl、D2所用脉冲宽度为40ns-320ns,测量时间ls_15s0
[0030]所述的阈值为0.4dB-ldB。
[0031 ] 所述的光缆余长系数R为2%?5 %。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实施例中对光缆故障点精确定位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