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电台的pin管控制收/发信道共用电路模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44088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基于无线电台的pin管控制收/发信道共用电路模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发信道共用电路,特别是一种基于无线电台的PIN管控制收/发信道共用电路模件。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通信技术获得了惊人的发展,而无线通信技术是其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分支,无线电台在无线通信领域内起步较早,目前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铁路、气象、地震等领域。然而,目前国内大部分电台体积较大,成本居高不下。本实用新型针对电台收发信道不能共用一个信道,且收发信道不同频段不能分开控制的缺点,设计了基于无线电台的PIN管控制收/发信道共用电路模件。为我国电台小型化和低成本化的发展方向提供探索思路和实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为适应电台小型化和低成本化的发展趋势,而提供一种基于无线电台的PIN管控制收/发信道共用电路模件。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基于无线电台的PIN管控制收/发信道共用电路模件,包括有第I频段PIN管控制选通电路I,第I频段椭圆低通滤波电路2,第Π频段PIN管控制选通电路3,第Π频段椭圆低通滤波电路4,第m频段PIN管控制选通电路5,第m频段椭圆低通滤波电路6,共6部分相结合构成一个整件,其中:
[0006]所述第I频段PIN管控制选通电路I,又包含第I频段三极管控制电路11,第I频段PIN管开关电路12,三极管V5基极与MCU相连,当MCU给出第I频段导通控制信号,继而三极管V5和V3随之导通,产生导通后级PIN管开关电路阀值电平,用以确保当V5基极给出高电平控制信号,三极管V5、V3以及PIN管V1、V4导通,实现从该通路输出RX/TX信号,当V5基极给出低电平控制信号,三极管V5、V3以及PIN管Vl、V4处于截止状态,保证从其他通路输出RX/TX信号。
[0007]所述第I频段椭圆低通滤波电路2,又包含第I频段第一级椭圆低通滤波电路21、第I频段第二级椭圆低通滤波电路22、第I频段第三级椭圆低通滤波电路23,由电感、电容组组成三级低通无源滤波器,用以在TX通路起滤除第I频段高次谐波的作用,在RX通路起抑制第I频段干扰信号的作用;
[0008]所述第Π频段PIN管控制选通电路3,又包含第Π频段三极管控制电路31,第Π频段PIN管开关电路32,三极管VlO基极与M⑶相连,当MCU给出第Π频段导通控制信号,继而三极管VlO和V8随之导通,产生导通后级PIN管开关电路阀值电平,用以确保当VlO基极给出高电平控制信号,三极管V10、V8以及PIN管V6、V9导通,实现从该通路输出RX/TX信号,当VlO基极给出低电平控制信号,三极管V10、V8以及PIN管V6、V9处于截止状态,保证从其他通路输出RX/TX信号。
[0009]所述第Π频段椭圆低通滤波电路4,又包含第Π频段第一级椭圆低通滤波电路41、第π频段第二级椭圆低通滤波电路42、第Π频段第三级椭圆低通滤波电路43,由电感、电容组组成三级低通无源滤波器,用以在TX通路起滤除第Π频段高次谐波的作用,在RX通路起抑制第Π频段干扰信号的作用;
[0010]所述第m频段PIN管控制选通电路5,又包含第m频段三极管控制电路51,第m频段PIN管开关电路52,三极管V15基极与mj相连,当MCU给出第m频段导通控制信号,继而三极管V15和V13随之导通,产生导通后级PIN管开关电路阀值电平,用以确保当V15基极给出高电平控制信号后,三极管V15、V13以及PIN管V11、V14导通,实现从该通路输出RX/TX信号,当V15基极给出低电平控制信号,三极管V15、V13以及PIN管V11、V14处于截止状态,保证从其他通路输出RX/TX信号。
[0011]所述第m频段椭圆低通滤波电路6,又包含第m频段第一级椭圆低通滤波电路61、第m频段第二级椭圆低通滤波电路62、第m频段第三级椭圆低通滤波电路63,由电感、电容组组成三级低通无源滤波器,用以在Tx通路起滤除第m频段高次谐波的作用,在Rx通路起抑制第m频段干扰信号的作用;
[0012]本实用新型主要设计思想:采用PIN管开关电路和三极管控制电路,实现电台收发信道共用一个通路,简化电路结构,减少使用器件,降低研发成本,增强系统可靠性;RX/TX信号频段分布在VHF之间,若共用一个滤波电路,信号的二次谐波不能有效被滤除,进而不能保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分段滤波的方法,即把整个工作频段细分为三个频段,选择不容容值和感值的电容、电感组成椭圆低通滤波电路。RX/TX信号从该通道经滤波电路后,送至后续电路,从而安全可靠实现数据的收/发。
[0013]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
[0014]本操作方法可实现电台收发信道共用一个传输通路,简化了电路结构,减少了使用器件,使电台体积更小,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PIN管控制收/发信道共用电路原理图;
[0016]图中符号说明:
[0017]I是第I频段PIN管控制选通电路;
[0018]2是第I频段椭圆低通滤波电路;
[0019]3是第Π频段PIN管控制选通电路;
[0020]4是第Π频段椭圆低通滤波电路;
[0021 ]5是第m频段PIN管控制选通电路;
[0022]6是第m频段椭圆低通滤波电路;
[0023]11、31、51分别为是第I频段、第Π频段、第ΙΠ频段三极管控制电路;
[0024]12、32、52分别为是第I频段、第Π频段、第ΙΠ频段PIN管开关电路;
[0025]21、22、23分别为第I频段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椭圆低通滤波电路;
[0026]41、42、43分别为第Π频段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椭圆低通滤波电路;
[0027]61、62、63分别为第ΙΠ频段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椭圆低通滤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8]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
[0029]结合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第I频段PIN管控制选通电路1,第I频段椭圆低通滤波电路2,第Π频段PIN管控制选通电路3,第Π频段椭圆低通滤波电路4,第ΙΠ频段PIN管控制选通电路5,第m频段椭圆低通滤波电路6,共6部分相结合构成一个整件,其中:
[0030]所述第I频段PIN管控制选通电路I,又包含三极管控制电路11,PIN管开关电路12;且:
[0031 ] Vl—端接RX/TX信号,一端与L4、V4依次串接;
[0032]V4的1、2管脚串接后接R3、C10,并与V3的集电极相连,R3、C10另一端接地;
[0033]V3发射极外接M⑶;V3基极接R2与V5集电极相连;
[0034]Rl跨接V3基极和发射极;
[0035]V5发射极接地,基极接至外部M⑶相对应的控制管脚。
[0036]所述第I频段椭圆低通滤波电路2,又包含第I频段第一级椭圆低通滤波电路21、第I频段第二级椭圆低通滤波电路22、第I频段第三级椭圆低通滤波电路23,由Cl?C9、L1?L3组成三级椭圆低通滤波器,且:
[0037](:1、1^并联两端分别接04工5接地<2、1^1并联两端分别接06工7接地,03丄3并联两端分别接C8、C9接地,且L2、L1、L3依次串接,L2接Vl的1、2脚,L3接V2的1、2脚。
[0038]所述第Π频段PIN管控制选通电路3,又包含三极管控制电路31,PIN管开关电路32;且:
[0039]V6—端接RX/TX信号,一端与L8、V9依次串接;
[0040]V9的1、2管脚串接后接R6、C20,并与V8的集电极相连,R6、C20另一端接地;
[0041 ] V8发射极外接M⑶;V8基极接R5与VlO集电极相连;
[0042]R4跨接V8基极和发射极;
[0043]VlO发射极接地,基极接至外部M⑶相对应的控制管脚。
[0044]所述第Π频段椭圆低通滤波电路4,又包含第Π频段第一级椭圆低通滤波电路41、第Π频段第二级椭圆低通滤波电路42、第Π频段第三级椭圆低通滤波电路43,由Cl I?C19、L5?L7组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