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液压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7196阅读:1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动液压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千斤顶。
以前所使用的手动液压千斤顶,它由底座、油缸、升降杆、贮油桶、单向阀、柱塞油泵、杠杆装置等组成,通过人力做上下往复运动而作用于杠杆装置,由杠杆装置带动柱塞油泵,而液压油在柱塞油泵的作用下形成高压经单向阀由路进入油缸,推动升降杆提升,顶起重物。这种手动液压千斤顶虽能顶起较重的物体,但使用时顶起重物的速度很慢,人也会很吃力,特别欲顶起重量很大的重物,就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背景技术之中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气动液压千斤顶,做到省时省力、功效高、安全可靠,经久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这种气动液压千斤顶包括一个机架和在机架上固装的贮油桶,有一气动黄油注油器固定安装在贮油桶上,且气动黄油注油器上的柱塞油泵置于贮油桶内,在贮油桶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提手。有一回油管其一端置入贮油桶内,另一头与回油阀相接,回油阀与气动黄油注油器上的出油口连接,出油口并通过回油阀与高压输油管的一头连接,高压输油管的另一头接液压千斤顶油缸的进油口,回油阀可以控制出油口和回油管的通断,即当回油阀关闭时,出油口与高压输油管连通,而出油口与回油管之间截断,油经进油口进入油缸内。当回油阀打开时,出油口与回油管连通,而出油口与高压输油管也连通。在油缸内设置有带活塞的升降杆,在升降杆的上部安装调节螺杆,即调节螺杆与升降杆螺旋连接,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固定有顶柄。
本实用新型相比背景技术具有如下特点;由于改手动为气动,并有效利用了液压原理,因而具有在提升重物时省时省力,功效高,同时安全可靠,经久耐用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现根据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功液压千斤顶包括机架8,气动黄油注油器1,在机架8上固定有贮油桶7,气动黄油注油器1固定在贮油桶7上,且气动黄油注油器1中的柱塞油泵6置于贮油桶7内,在贮油桶7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提手5,在气动黄油注油器1上的进气口4用来输入高压气体。有一回油管11的一端插入贮油桶7内,另一头接回油阀10,回油阀10与气动黄油注油器1上的出油口3连接,出油口3并通过回油阀10与高压输油管9的一头连接,高压输油管9的另一头接液压千斤顶油缸的进油口15,回油阀10可以控制出油口3和回油管11的通断,当回油阀10关闭时,出油口3与高压输油管9连通,而出油口3与回油管11之间截断(油经进油口进入油缸内),当回油阀10打开时,出油口3与回油管11连通,而出油口3与高压输油管9也连通,同时在出油口3处装有单向阀19,油经油缸回流入贮油桶7内。油经进油口15进入油缸13内,在油缸13内设置有一头连接活塞16的升降杆12,在升降杆12的另一头与一调节螺杆17螺旋连接,调节螺杆17的另一端固定有顶柄18。
使用时,高压气体经气动黄油注油器1上的进气口4进入。
权利要求1.气动液压千斤顶包括机架(8),固定于机架(8)上的贮油桶(7),气动黄油注油器(1),其特征在于气动黄油注油器(1)固定在贮油桶(7)上,且气动黄油注油器(1)中的柱塞油泵(6)置于贮油桶(7)内,有一回油管(11)的一端插入贮油桶(7)内,另一头接回油阀(10),回油阀(10)与气动黄油注油器(1)上的出油口(3)连接,出油口(3)内装有单向阀(19),并通过回油阀(10)与高压输油管(9)的一头连接,高压输油管(9)的另一头接液压千斤顶油缸(13)的进油口(15),在油缸(13)内设置有一头连接活塞(16)的升降杆(12),升降杆(12)的另一头与调节螺杆(17)螺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气动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调节螺杆(17)的另一端可固定有顶柄(18)。
专利摘要气动液压千斤顶包括机架,固定于机架上的贮油桶,固定于贮油桶上且其柱塞油泵置于贮油桶内的气动黄油注油器,有一端插入贮油桶内而另一端接回油阀的回油管,连接于气动黄油注油器上出油口的回油阀,一头连接于回油阀而另一头接液压千斤顶油缸进油口的高压输油管,设置于油缸内一头带活塞而另一头与调节螺杆螺旋连接的升降杆。该气动液压千斤顶具有提升重物时省时省力、功效高、安全可靠、经久耐用的优点。
文档编号B66F3/24GK2444929SQ0022596
公开日2001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4日
发明者谢买升 申请人:谢买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