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轨道安全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6927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轨道安全电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带轨道安全电梯,该项新技术属国家基础(本)建设中的配套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该领域还没有这种“带轨道”装置的安全电梯新技术。而现有技术虽然在其电梯底部加有起一定保护作用的减压装置,但如果其电梯主仓体到达一定高度在突然发生向下段坠落地(底)时,而其有限保护装置是很难对主仓体起到绝对安全保护作用的。

发明内容
根据背景技术情况,本研制了这种与现有技术安全保护装置上完全不同的“带轨式安全电梯”新技术,该技术的安全程度系数可以达到百分之百。该项新技术的另一个最大优势还在于安全保护装置是不依靠任何外援的帮助——如电控、人工等,而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电梯主体及梯仓内人员自行(然)起到绝对安全保护的作用。
目的就是要通过对该项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在我国的基建配套设施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并切实解决我国现有技术在突然发生事故时安全保护性能差的这一难题。


图1为带轨式安全电梯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1轨心,2轨槽(注,1和2构成轨道整体),3左下支架,4右下支架,5左上支架,6右上支架,7轮子,8活动轴,9软拉线(金属体),10固定连梯架,11硬橡胶体垫,12平衡拉线(软金属体),13平衡动力拉线,14活动平衡棒,15固定立柱,16活动轴(与8的作用有所不同,所以未用同一代号),17固定载重支柱体,18动力引线,19固定载重金属梁;20电梯主体仓,21墙面(体)。
图2为轨道和支架及轮子的平面示意图。
(注,左右墙面上均装有这样的双轨道——其每个轨道宽约占电梯侧面的四分之一左右)。
1轨心(由半圆体组成,有大有小),2轨槽,3轮子(半圆形),4支架(偏长方体形),5同位置支架(上或下)固定连接金属梁,6墙壁。
图3为轨道切面示意图。
图中,1轨槽正面部分,2轨槽侧面部分,3槽正面内装半圆固定体,4轨心(靠左墙面处的半圆固定体),5轮子,6轮子与支架之间的固定连接梁,7两轮连接梁。
图4为一侧(右侧)的上下左右支架平面示意图。
图中,1连接固定梁(下),2连接固定梁(上),3金属软体拉线,4平衡拉线(软金属体),5平衡棒,6外上支架,7内上支架,8外下支架,9内下支架。(注靠仓门一侧为外)。
图5为梯仓体与后支架和墙体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1仓正面门,2仓中,3仓后壁(面),4固定支架(以保障仓体、下滑时的相对平稳度,有助于其它安全装置的安全保护性能的正常发挥,5轮子,6墙体(面)。
(注,主体仓后面的这个固定支架是单棒体的,而且墙壁上不需安装轨道,是较简单的装置。)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是通过对物质(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规律、特点的观察、认识和总结,而研制成的,物体在相互作用时能够产生多种力——反映力、吸引力和摩擦力。二、物体在失控情况下,由高处(或空中)向下坠落时会有这种脱离——由于向下坠落时的物体其各个表面位置所受空气的阻力(飘浮力)是不同的,又因地球对该物体的引力是不变的,在这两种条件下该物体的最终的落地点是会偏离其物体原失控点下垂的直线位置点的。例如,我们从楼顶上向下垂直扔一物体时,便会发现这一物体落地的位置总是大于其物体在楼上的失控点时与墙面的距离。而且实践证明,楼层越高,距差就越大。
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就是利用了以上证明的物体在运动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三种力”的作用和物体失衡壮态——这些规律和现象恰好在该技术当中起到积极的辅保作用。
参照附图来证明本带轨式安全电梯上的安全装置在工作时是否能够产生出以上证明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在图1中,1和2为电梯轨道组合体1为轨心,由固定的半圆体(金属和橡胶质均可)上下顺排而成,而且这些半圆体大小是不同的——每一层楼的电梯出口处位置,它的半圆体径长是相对较大一些的,因为这样可以增加与其接触体下滑时的阻力,以达到下坠梯仓体能自行(然)地在电梯口处安全停住。2为轨槽,呈凹限型状——其槽体可以稳定地将伸向它的支架体轮索住,而且轨道的槽体正凹面里也装有半圆体,这样以保障上支架体接轨轮在下滑时摩擦力的增加。
在图1中,3、4、5、6为主体仓的主保护支架;3和4、5和6、3和6、4和5的直径均大于梯仓内侧墙与墙之间的直径距离。9为软体拉线(金属质)将上下支架体连在一起,它们起的作用是连带的,上支架如果向上拉起(内拉),那下支架就会同时向外扩张(上起),这样就会同时增加支架体与轨道的摩擦力。
在图1中,7为支架与轨道接触的滑轮,其轮子为长圆型,以起到稳定在轨槽内的作用;它的轮面为弹性较强的硬橡胶体,以增加与轨道的摩擦力和耐摩力。8为支架体的中心连接活动轴,以起到使上下左右支架体各部分能够自如活动地配合。
在图1中,14是活动的平衡棒体;13为上下伸缩的平衡动力拉线;18为主梯仓动力引线;19为固定的重物及载体(金属横梁)。——甲定动力引线突然断折,那么其内侧的平衡动力线便会同时将平衡棒拉起,顺时带动起梯仓体下面的安全支架,以支架轮部接触轨心和槽凹面的半圆体,(在电梯正常工作条件下,其支架头的轮部与轨心和槽内面是保持一定距离的,以保障电梯正常运作时没有其它的附加摩擦力)。迅速托撑下滑的仓体,而且主仓体的压力越大,其支架体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就越强。甲如载体一头折断(包括平衡动力拉线),其支架体(左上和右下,左下和右上)自行结合以撑倾斜下滑的仓体。如果是载重体(包括三条动力线)同时突然很齐的断开的话,那么这时由于整个电梯体的各部位受力面是非均衡的,其便会产生失控时下行的失衡运动,也就不能行驶在垂直线上。这样再由于支架体头轮子与轨槽之间的距离是微小的,所以梯仓体一组失衡,就必将带动起支架的自行保护运动。
因此,便可得出这种“带轨道”的电梯是绝对安全的,是具有一定科学根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带轨道安全电梯,其特征在于采用电梯主体仓下方增加的保护支架与仓体两侧墙壁上安装的固定的凹限形的轨道有机结合后,能够起到对主体仓的安全保护作用。
专利摘要一种带轨道安全电梯,该项新技术是利用物质在相互作用时能够产生反映力和摩擦力及吸引力,在失控情况下,从高空下落时,由于受气体的阻力会改变它的垂直运动方向等,这两方面的规律和特点研制而成的、安全程度系数可达100%的安全电梯技术,该项新技术是利用在电梯主仓体的下方增加伸向两侧的支架保护体,并通过支架体头部的轮子与固定在梯外两侧墙面上的凹限形轨道相互作用,而产生主体仓安全所需要的摩擦力,及支架对主体仓所需要的支撑力,以达到电梯主体仓在下坠时的绝对安全值。
文档编号B66B9/00GK2625364SQ0324077
公开日2004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8日
发明者李建民 申请人:李建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