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起重机前大梁与梯形架固定的安全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5906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将起重机前大梁与梯形架固定的安全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港口前沿作业的大型机械,更具体地指一种将起重机前大梁与梯形架固定的安全钩。当起重机在非工作状态下,可使起重机的前大梁仰起时与梯形架安全连接。
背景技术
在港口作业中,对于前沿作业的大型机械,如起重机,因为涉及到航道和船舶的安全运行等问题,在非工作状态时,需将前大梁(伸入到航道和船舶作业范围内的部分)仰起,以方便船舶的作业等操作。另在防台风状态时,也需将前大梁仰起,以防止航道中的漂流物(如脱锚的船舶等)与码头前沿机械发生碰撞,而引起巨大的财产损失。
现在主要有两种仰起方式,一种是采用挂钩方式,即传统意义上的安全钩,它主要是利用俯仰机构将前大梁仰起在一定的角度上,再利用安全钩将前大梁和梯形架连接在一起,这种方式中,由安全钩承受前大梁的重量。具体结构请参见图1,图中,10为梯形架,11为前大梁,12为钩本体,13为配重,15为支座,16为液压推杆。当需要将前大梁11仰起固定时,用钩本体12前的钩将前大梁11钩住。此种方式,优点是作用原理简单,操作方便。缺点是在水平面上的四个方向中只固定了前大梁的一个角,在其他三个方向上属于仍然是可动的。在台风(尤其在海岛气候等情形下,瞬时风速可达78米/秒,即时速为280公里)的作用下,则有可能发生起重机的某部件或整机的损毁。
另一种是采用插销方式,它主要是利用俯仰机构将前大梁仰起在一定的角度上,再用两个插销先后动作依次完成前大梁在前后两个方向上的固定。请结合图2所示,图中,20为梯形架,21为前大梁,22为液压缸,23为推杆,55为推杆梢。此种方式的缺点是对上述的结构件的制造要求高,推杆与销孔对位繁琐,容易发生偏差,进销困难,以及频繁使用容易发生变形而导致推杆无法插入等情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传统的固定前大梁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将起重机前大梁与梯形架固定的安全钩,该安全钩结构稳定、不易损坏起重机、对位容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将起重机前大梁与梯形架固定的安全钩包括一设置于梯形架上的对中架、支架、液压推杆机构、杠杆,对中架的中部留有供前大梁伸入的间隔,支架固定于对中架上,杠杆枢设于支架上,杠杆的一端垂直连接一顶杆,另一端设有配重;液压推杆机构固定于对中架上,液压推杆机构连接于杠杆上。
所述的对中架的间隔中还水平设置对中靠板,对中靠板固定于梯形架上,对中靠板中间设有供前大梁伸入的间隙槽。
所述的顶杆下还设有能贯穿对中架和前大梁的插销。
所述的液压推杆机构包括液压缸、推杆,推杆一端与杠杆相连,另一端与液压缸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中,安全钩包括了一设置于梯形架上的对中架、支架、液压推杆机构、杠杆,对中架的中部留有供前大梁伸入的间隔,支架固定于对中架上,杠杆枢设于支架上,杠杆的一端垂直连接一顶杆,另一端设有配重;液压推杆机构固定于对中架上,液压推杆机构连接于杠杆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钩可使得前大梁在外界的作用力(如台风),仍然可牢牢地固定于梯形架上;此外,当前大梁进入了对中架的间隔时,即钩区时,在液压推杆的作用下,顶杆能使插销非常方便地插入前大梁中预留的插销孔内,使前大梁与梯形架固定。


图1为采用传统的挂钩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传统的插销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钩结构暨前大梁与梯形架固定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钩的水平设置的对中靠板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钩的对中架上的插销孔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效果,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上述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将起重机前大梁与梯形架固定的安全钩包括一设置于梯形架30上的对中架32、支架33、液压推杆机构34、杠杆35。
对中架32的中部留有供前大梁31伸入的间隔36,支架33固定于对中架32上,杠杆35枢设于支架33上,杠杆35的一端垂直连接一顶杆37,另一端设有配重38。
液压推杆机构34作为一个整体固定于对中架32上,液压推杆机构34的顶部与杠杆35相连。在液压推杆机构34的作用下,杠杆35以支架33为支点,可绕支架33转动。具体来说,液压推杆机构34包括液压缸和推杆,推杆一端与杠杆35相连,另一端与液压缸相连。
请再结合图4所示,所述的对中架32的间隔36中还水平设置对中靠板39,对中靠板39也固定于梯形架30上,对中靠板39中间设有供前大梁31伸入的间隙槽41。
所述的顶杆37下还设有能贯穿对中架32和前大梁31的插销,具体来说,对中架32和前大梁31上均开设有插销孔40(见图5)。对中架32和前大梁31插销孔均下下对齐,以便顶杆37下方的插销插入。
由上述对安全钩的结构描述可以看出,当前大梁31进入对中架32以及对中靠板38的间隙槽39内并被顶杆37下方的插销插入后,前大梁31在对中架32以及对中靠板38的作用下,前大梁31与梯形架30之间将会牢牢地钩住,外界力(如台风)很难将前大梁抬起,它避免了传统的挂钩方式所出现的前大梁常会被台风抬起的现象。同时,顶杆37下方的插销也很容易与插销孔40相对齐,不易发生偏差,进销容易,操作起来也非常方便,同时不易损坏起重机的相关部件或机构。
当然,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将起重机前大梁与梯形架固定的安全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设置于梯形架上的对中架、支架、液压推杆机构、杠杆,对中架的中部留有供前大梁伸入的间隔,支架固定于对中架上,杠杆枢设于支架上,杠杆的一端垂直连接一顶杆,另一端设有配重;液压推杆机构固定于对中架上,液压推杆机构连接于杠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起重机前大梁与梯形架固定的安全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中架的间隔中还水平设置对中靠板,对中靠板固定于梯形架上,对中靠板中间设有供前大梁伸入的间隙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起重机前大梁与梯形架固定的安全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杆下还设有能贯穿对中架和前大梁的插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起重机前大梁与梯形架固定的安全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推杆机构包括液压缸、推杆,推杆一端与杠杆相连,另一端与液压缸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将起重机前大梁与梯形架固定的安全钩,包括一设置于梯形架上的对中架、支架、液压推杆机构、杠杆,对中架的中部留有供前大梁伸入的间隔,支架固定于对中架上,杠杆枢设于支架上,杠杆的一端垂直连接一顶杆,另一端设有配重;液压推杆机构固定于对中架上,液压推杆机构连接于杠杆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钩可使得前大梁在外界的作用力(如台风),仍然可牢牢地固定于梯形架上;此外,当前大梁进入了对中架的间隔时,即钩区时,在液压推杆的作用下,顶杆能使插销非常方便地插入前大梁中预留的插销孔内,使前大梁与梯形架固定。
文档编号B66C23/00GK2776946SQ20052003897
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4日
发明者雒金贵, 李钟望, 郝筠青, 李旭 申请人:上海港机重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