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扳葫芦扳手与棘轮罩壳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5902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扳葫芦扳手与棘轮罩壳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对现有手扳葫芦扳手与棘轮罩壳之间连接结构的改良,属于手扳葫芦的产品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产品中,葫芦产品属于较为成熟的产品,主要包括有手拉葫芦和手扳葫芦等品种,如在中国专利公报上公开有一种手扳葫芦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03230717.9。传统的手扳葫芦结构中,扳手内板与棘轮罩壳采用直接扣合的连接结构见附图2所示,其中扳手内板1与棘论罩壳2之间存在着相互接触的摩擦面3;由于在使用过程中,扳手手柄作往复运动,使扳手内板与棘轮罩壳之间的连接部位直接产生摩擦,且因上述两种部件的材质近似,使用时间一长,便会很快磨损失效,从而降低整个手扳葫芦产品的使用寿命,增加了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改善扳手与棘轮罩壳之间连接磨损的手扳葫芦扳手与棘轮罩壳连接装置,它包括手扳葫芦体上棘轮罩壳和扳手上与棘轮罩壳相接触的扳手内板,在扳手内板的外侧设置有与棘轮罩壳相邻的加强板。
所述的加强板固定在扳手内板的外侧上,加强板的下部设置有一块按放于卡套内的耐磨环并相互接触,所述的卡套则套接在棘轮罩壳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属于对现有技术的一种改进,它能够提高扳手的强度和刚度,改善扳手与棘轮罩壳之间连接磨损,具有结构简单易行,制造成本低,效果显著等特点。


图1是手扳葫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手扳葫芦扳手与棘轮罩壳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扳葫芦扳手与棘轮罩壳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图1所示,手扳葫芦主要由葫芦体4、链轮5、扳手6等组成。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扳葫芦体4上有棘轮罩壳2,扳手6上与棘轮罩壳2相接触的扳手内板1,在扳手内板1的外侧设置有与棘轮罩壳2相邻的加强板7。所述的加强板7是固定在扳手内板1的外侧上,加强板7的下部设置有一块安放于一卡套8内的耐磨环9并相互接触,所述的卡套8则套接在棘轮罩壳2的下部。本实用新型由于增加了一个用减磨材料做成的耐磨环9,起到了轴承的作用;增加了一块硬度较高的加强板,并固定在扳手内板上随扳手一起运动,它提高了扳手强度和刚度,改善了摩擦条件;上述连接结构阻断了扳手内板和棘轮罩壳之间的直接接触,改为由减磨材料和加强板之间进行径向摩擦,以硬度较高的加强板和棘轮罩壳进行平面摩擦,它不仅比原有技术转动灵活,而且在相同条件下16万次往复试验后,无任何异常,进行拆卸检查摩擦部位只有痕量磨损。
权利要求1.一种手扳葫芦扳手与棘轮罩壳连接装置,它包括手扳葫芦体上棘轮罩壳和扳手上与棘轮罩壳相接触的扳手内板,其特征在于在扳手内板(1)的外侧设置有与棘轮罩壳(2)相邻的加强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扳葫芦扳手与棘轮罩壳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板(7)固定在扳手内板(1)的外侧上,加强板(7)的下部设置有一块安放于卡套(8)内的耐磨环(9)并相互接触,所述的卡套(8)则套接在棘轮罩壳(2)的下部。
专利摘要一种手扳葫芦扳手与棘轮罩壳连接装置,它包括手扳葫芦体上棘轮罩壳和扳手上与棘轮罩壳相接触的扳手内板,在扳手内板的外侧设置有与棘轮罩壳相邻的加强板,加强板的下部设置有一块安放于卡套内的耐磨环并相互接触,所述的卡套则套接在棘轮罩壳的下部;本实用新型属于对现有技术的一种改进,它能够提高扳手的强度和刚度,改善扳手与棘轮罩壳之间的连接磨损,具有结构简单易行,制造成本低,效果显著等特点。
文档编号B66D3/00GK2789213SQ200520038900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7日
发明者过奇荣 申请人:杭州维大力起重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