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计校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5901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度计校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在挖泥船输泥管系中测量泥浆浓度的密度计的校验装置。
背景技术
采集泥浆浓度数据用的密度计是检测挖泥船施工效率的主要设备。密度计由安置放射线源的屏蔽铅室、探测器和信号转换器构成。装有铯137放射源的铅室和探测器分别置于输泥管相对的两侧,铅室激发的γ射线束通过泥管时被介质吸收而衰减,入射到探测器,探测器把γ射线的强弱转换为电脉冲的脉冲率,该电脉冲信号经过转换器处理转换成直流信号,并输出相应的密度信号供指示器显示。
挖泥船密度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其校验比较复杂,专业人员需用特定的钢板放在放射源的输出口,钢板到位后,由检测模块记录下接收探头的信号强度。这样反复几次后才可确认参数,而且密度计安装在泵的出口处,安装的位置高,人员调试不仅比较麻烦而且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给密度计配设一种便捷、准确的校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底座、伺服电机、圆锥齿轮组件和位置传感器组成,其特征是底座上连有安装伺服电机的支架,伺服电机轴端装圆锥齿轮组件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成转盘状,转盘中心带有转轴,支承转轴的支架固定在底座两边,转轴与轮齿之间的圆盘面划分成检测校验的6个位置区,各位置区分别布设校验钢板,其中一个位置区为射线通孔,转盘边沿连有与位置传感器的槽形光耦耦合的信号圈,信号圈上制有与盘体上各校验钢板中心对应的定位孔和编码孔,位置传感器固定在转盘下方的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可将底座固定在屏蔽铅室中的放射源与泥管的管壁之间。校验时,操作人员在操纵室按下清水调整按钮,将输泥管内充满清水,转盘通孔正对放射线中心为转盘正常工作位置,由检测模块记录下接收探头的信号强度,随后,按下校验钢板调整按钮,将转盘上不同厚度的钢板加载到放射源的出口,当校验钢板中心转到放射源出口时,位置传感器将钢板厚度的编码信号传至检测模块,并由检测模块记录下射线通过转盘上加载钢板时输出的信号强度。即可根据清水输出的信号强度及加载不同厚度钢板输出的信号强度修正密度关系特性曲线。本校验装置没有因安装位置高造成的不便,而且校验准确,可以避免反复调试的麻烦,不需人员去安放钢板,安全性提高。


图1表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的是图1右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在铅室中放射源与泥管之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好方式图1、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由底座6、伺服电机7、圆锥齿轮组件和位置传感器8(图2)组成,底座6一端用螺栓安装固定伺服电机7的支架9,伺服电机7轴端装圆锥齿轮组件的主动齿轮10,从动齿轮11成转盘状与主动齿轮10啮合,该转盘状盘体14中心带有转轴12,支承转轴12的支架13配有轴承,支架13下端固定在底座6两边,转轴12与齿轮11轮齿之间沿圆盘面等分成6个检测校验的位置区,其中5个位置区分布1~5cm厚度不同的校验钢板或分布1~5个1cm厚的校验钢板16,另一个位置区0为射线通孔,各位置区布设的校验钢板按0→4→3→1→2→5cm厚度分布从射线通孔沿顺时针旋向顺序排列,转盘边沿连有与位置传感器8的槽形光耦耦合的信号圈15,信号圈15上制有与盘体上各校验位置区对应的定位孔和编码孔,位置传感器8的槽形光耦装在转盘下方的底座6上。
图3表示密度计校验装置17装在铅室18中放射源19与泥管20之间,泥管20的另一侧是探测器21。
权利要求1.密度计校验装置由底座、伺服电机、圆锥齿轮组件和转盘位置传感器组成,其特征是底座上连有安装伺服电机的支架,伺服电机轴端装圆锥齿轮组件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成转盘状,转盘中心带有转轴,支承转轴的支架固定在底座两边,转轴与轮齿之间的圆盘面划分成检测校验的6个位置区,各位置区分别布设校验钢板,其中一个位置区为射线通孔,转盘边沿连有与传感器的槽形光耦耦合的信号圈,信号圈上制有与盘体上各校验钢板中心对应的定位孔和编码孔,转盘位置传感器固定在转盘下方的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度计校验装置,其特征是各位置区分别布设的校验钢板按0→4→3→1→2→5cm厚度分布从射线通孔沿顺时针旋向顺序排列。
专利摘要密度计校验装置,涉及挖泥船测量泥浆浓度的密度计的校验装置,需要解决便捷、准确校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由底座、伺服电机、圆锥齿轮组件和转盘位置传感器组成,其特征是底座上连有安装伺服电机的支架,伺服电机轴端装圆锥齿轮组件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成转盘状,转盘中心带有转轴,支承转轴的支架固定在底座两边,转轴与轮齿之间的圆盘面划分成检测校验的6个位置区,各位置区分别布设校验钢板,其中一个位置区为射线通孔,转盘边沿连有与传感器的槽形光耦耦合的信号圈,信号圈上制有与盘体上各校验钢板中心对应的定位孔和编码孔,转盘位置传感器固定在转盘下方的底座上。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密度计校验装置。
文档编号G12B13/00GK2788176SQ20052003879
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7日
发明者虞平良, 吴晨, 朱小明, 吕德祚, 金浩强, 周榕, 张戟, 侯晓明, 王培胜 申请人:上海航道局, 上海交大东伟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