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光控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936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光控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控制电路结构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光控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控制电路一般都是光控或声控,声控电路的使用范围比较广,而且对 声音要求并不高,而光控电路对光的敏感强度要求非常高,而且电路十分复杂,出现故障的 机率也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故障率低的结构简单的自动光控电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开关、电阻、电容、整理 桥、稳压管、二极管、集成电路、继电器、光敏元件、灯及可变电阻,其结构要点第一电阻同第 一电容并联并分别接整流桥的正交流输入端、电源正极及灯的一端,整流桥的正直流输出 端通过第二电阻分别同稳压管的负极、第二电容的正极、光敏元件、集成电路的脚8及脚4, 整流桥的负电流输出端分别同稳压管的正极、第二电容的负极、第三电容、集成电路的脚1、 可变电阻、二极管的正极及继电器相连,光敏元件的另一端分别同集成电路的脚6、脚2及 可变电阻相连,集成电路的脚5同第三电容相连,集成电路的脚3分别同二极管的负极及继 电器的另一端相连,整流桥的负交流输入端分别同电源负极及开关的一端相连,开关的另 一端接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包括开关、电阻、电容、整理桥、稳压管、二极管、集成电路、继电器、光 敏元件、灯及可变电阻,所以结构简单,并且其连接关系不复杂,故障率就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包括开关K、电阻Rl、R2、电容Cl、C2、C3、整理桥DB、稳压管Dl、二极管D2、 集成电路IC、继电器RK、光敏元件RGJT L及可变电阻RP,第一电阻Rl同第一电容Cl并联 并分别接整流桥DB的正交流输入端、电源正极及灯L的一端,整流桥DB的正直流输出端通 过第二电阻R2分别同稳压管Dl的负极、第二电容C2的正极、光敏元件RG、集成电路IC的 脚8及脚4,整流桥DB的负电流输出端分别同稳压管Dl的正极、第二电容C2的负极、第三 电容C3、集成电路IC的脚1、可变电阻RP、二极管D2的正极及继电器RK相连,光敏元件RG 的另一端分别同集成电路IC的脚6、脚2及可变电阻RP相连,集成电路IC的脚5同第三电 容C3相连,集成电路IC的脚3分别同二极管D2的负极及继电器RK的另一端相连,整流桥 DB的负交流输入端分别同电源负极及开关K的一端相连,开关K的另一端接灯L。
所述的集成电路IC可采用NE555C集成电路。
权利要求
一种自动光控电路,包括开关(K)、电阻(R1、R2)、电容(C1、C2、C3)、整理桥(DB)、稳压管(D1)、二极管(D2)、集成电路(IC)、继电器(RK)、光敏元件(RG)、灯(L)及可变电阻(RP),其特征在于第一电阻(R1)同第一电容(C1)并联并分别接整流桥(DB)的正交流输入端、电源正极及灯(L)的一端,整流桥(DB)的正直流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R2)分别同稳压管(D1)的负极、第二电容(C2)的正极、光敏元件(RG)、集成电路(IC)的脚8及脚4,整流桥(DB)的负电流输出端分别同稳压管(D1)的正极、第二电容(C2)的负极、第三电容(C3)、集成电路(IC)的脚1、可变电阻(RP)、二极管(D2)的正极及继电器(RK)相连,光敏元件(RG)的另一端分别同集成电路(IC)的脚6、脚2及可变电阻(RP)相连,集成电路(IC)的脚5同第三电容(C3)相连,集成电路(IC)的脚3分别同二极管(D2)的负极及继电器(RK)的另一端相连,整流桥(DB)的负交流输入端分别同电源负极及开关(K)的一端相连,开关(K)的另一端接灯(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光控电路,其特征在于集成电路(IC)采用NE555C 集成电路。
全文摘要
一种自动光控电路是涉及控制电路结构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光控电路。本发明就是提供一种故障率低的结构简单的自动光控电路。本发明包括开关、电阻、电容、整理桥、稳压管、二极管、集成电路、继电器、光敏元件、灯及可变电阻。
文档编号H05B37/02GK101998716SQ200910013010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0日
发明者武文林 申请人:武文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