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油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0850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榨油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油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液压搾油机用的榨油筒。
技术背景榨油筒是液压榨油机的重要部件,榨油筒承压能力的大小,决定了出油率和出 油的质量。现有的榨油筒均是在油筒壁上开设出油槽,或在油筒壁上打出油孔,在 活塞上升挤压榨油物料时,物料在轴向挤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径向张力,使开设有 油槽或孔的筒壁产生径向变形,降低了榨油筒的抗挤压强度,因而现有的榨油筒的 抗挤压强度低,影响物料出油率。为了提高榨油筒的抗挤压强度,实用新型00246657. 0公开了一种变隙式液压榨 油机榨筒(见图l),该榨筒由定位环(1)和加强环(3)固定在榨油机上,该榨油 机榨筒(4)的筒壁上依此顺序排列着若干条油隙,油隙呈阶梯形状,下部分较宽, 中部辞职,上部较窄。这种结构虽然对增加榨油筒的抗挤压^it有一定作用,但是 在没有设置加强环(3)的地方,仍然容易产生鼓胀变形。除了抗挤压强度低以外,现有的榨油筒还有一个问题是油液露,容易产生二次 污染,从油料中被挤压出来的油超顿着油桶的外壁流出,裸露的油流容易受到周边 环境的污染,或者对周围有较高的环境清洁度要求。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液压榨油机用的榨油筒,这种结构的榨油筒具有较高的抗挤压强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 一种榨油筒,主要由外筒、脊柱和出油圈组成,其特征在于数个出油圈相互叠加,并位于外筒内与外筒同轴线 放置;在外筒内侧面与出油圈的外侧面形成的环形空间内,固定若干个轴向设置的脊柱。为了出油顺畅,所述的脊柱之间留有空隙。为了使油筒受力均匀,所述的脊柱是均匀地分布在外筒内侧面与油圈的外侧面 形成的环形空间内。在所述的出油圈中,置于最下面和最上面的出油圈通过所述的脊柱固定在外筒 上,位于最上和最下的出油圈之间的其他出油圈活动放置。 所述的出油圈的上平面设有从内向外的放射状导油槽。 所述的出油圈的上平面设有外倒角。在所述的出油圈中,置于下面的出油圈高度大于或等于置于其上面的出油圈高度。本实用新型的榨油筒具有如下优点1、 由于外筒不开设槽,其抗挤压强度大,搾油物料的出油率高;2、 在外筒抗挤压强度提高的同时,出油圈也同时承受部分径向挤压力,搾 油筒的其抗挤压强度高进一步提高,榨油物料的出油率高随之进一步提 高;3、 由于出油圈是叠加放置,出油圈之间的间隙是四周不间断的,不会象轴 向设置的油槽容易堵塞,因而出油畅通;4、 该外筒是不开设油槽的封闭的圆筒,油是在外筒内向下流出,油不会被 周围环境污染。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l、现有技术的变隙式液压榨油机榨筒结构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搾油筒的结构图;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示意图;图5、显示出油圈外倒角的剖视图;图6、下出油圈高度大于上出油圈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榨油筒的结构图,一种榨油筒,主要由外筒1、脊柱2和出油圈3组成,数个出油圈3位于外筒1 内,各出油圈3相互叠加放置,数个出油圈3叠加的高度与外筒1的高度相当,各 出油圈3并与外筒同轴线放置;在外筒1的内侧面与所有出油圈3的外侧面形成一 环形空间,数个脊柱轴向固定在该环形空间内。各脊柱2的长度与外筒的高度相当。由于榨油筒在工作时一般是竖直放置,因脊柱2也是竖直放置,在固定脊柱2 时,保持各脊柱2之间留有空隙,被榨出来的油顺着该间隙流出。各脊柱2连接外筒和各出油圈,在,齐压物料的过程中,受挤压的物料施加向外 的径向力于各出油圈3,该挤压力的一部分通过各脊柱2传递到外筒1上,夕卜筒l 和各出油圈3同时受力。为了把各出油圈3的径向力均匀地传递到外筒1上,将脊 柱2均匀地分布在外筒1内侧面与油圈3的外侧面形成的环形空间内。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脊柱为方形 金属材料。根据需要,也可以把金属材料切割成横截面为梯形的条形。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的脊柱2'为圆钢条, 为了增加圆钢条2'与外筒1内侧面和袖圈3的外侧面接触面积,在施工时,可将 圆钢条的接触处切削,使接触处变成一接触面,增强焊接强度。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为具有倒角的单个出油圈 的结构图,所述的出油圈3'与的上平面设有外倒角。这种倒角使脊柱2与出油圈3' 之间留有出油空间。榨出的油是从上下迭加的两出油圈3'之间的间隙流出,没有 倒角的出油圈在与脊柱2接触,间隙小,影响油流出的速度。在切削出倒角后,出 油圈3'的四周都不会受到脊柱2的阻挡;还有是因倒角, 一方面縮短了间隙的长 度,二是倒角面是向下的,因而油流的更顺畅。调整倒角的角度和大小,还可以将各出油圈的上平面切成由伞形面和小环形面, 即出油圈上平面的夕卜侧是从内向外是下倾面,方便油流出。在榨油时,ffi活塞是从下向上移动,在开始阶段,置于油筒中的油料受的压 力较小,尚不足以压榨出液体油,所以最下的出油圈32可以设置较大的高度。随着 ffi活塞的上升,油料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出油也越来越多,位于中部位置的出油 圈的高度比最下的出油圈的高度小,因而有较多的出油缝隙,便于液体油流出。在油筒上部,出油最多,因而出油圈的高度最小,出油缝隙最多。如图6所示,为下 出油圈高度大于上出油圈的剖视图,位于最下面的出油圈31与位于其上的出油圈32相比,具有较大的高度。位于中部的出油圈32与位于上部的出油圈33相比,具 有较大的高度,换而言之,位于上部的出油圈33与位于中部的出油圈32相比,具 有较小的高度,因而有更多的出油缝隙。
权利要求1.一种榨油筒,主要由外筒、脊柱和出油圈组成,其特征在于数个出油圈相互叠加,并位于外筒内与外筒同轴线放置;在外筒内侧面与出油圈的外侧面形成的环形空间内,固定若干个轴向设置的脊柱。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油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脊柱之间留有空隙。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榨油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脊柱是均匀地分布在外筒 内侧面与油圈的外侧面形成的环形空间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榨油筒,其许寺征在于所述的脊柱为圆钢条。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榨油筒,其净寺征在于所述的脊柱为方钢条。
6. 根据权利要求l、 2、 3 、 4或5所述的榨油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油圈的 上平面设有从内向外的放射状导油槽。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搾油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油圈的上平面设有外倒角。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榨油筒,其许寺征在于所述的外倒角为圆形角。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搾油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出油圈中,置于最下面和最上面的出油圈通过所述的脊柱固定在外筒上,位于最上和最下出油圈之间 的其他出油圈活动放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榨油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出油圈中,置于下面的 出油圈高度大于或等于置于其上面的出油圈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榨油机用的榨油筒,该榨油筒主要由外筒、脊柱和出油圈组成;数个出油圈相互叠加位于外筒内,并与外筒同轴线放置;在外筒内侧面与油圈的外侧面包围形成的环形空间内,固定数个轴向设置的脊柱。该榨油筒具有其抗挤压强度大,榨油物料的出油率高,油不会被周围环境污染的优点。
文档编号B30B9/26GK201361994SQ20092014463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4日
发明者田洪全 申请人:田洪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