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7519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电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层电梯,其具有堆叠为上部轿厢/下部轿厢的两个轿厢制成的2层结构。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允许通过改变在两个轿厢之间的距离来调整层高的双层电梯。
背景技术
举例而言,针对这种类型的双层电梯,提出了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 No. 10-279231中所描述的技术。根据此参考,两个轿厢在外框架中布置为上部轿厢/下部轿厢,外框架具有在电梯井道中上/下移动的矩形前部形状。两个上部/下部轿厢由布置于两个轿厢之间的缩放机构(pantographic mechanism)连接到彼此。缩放机构的枢轴点布置于支承框架上,支承框架连接外框架中的左/右竖直梁的纵向方向中的中间部分。根据此参考,由驱动器件驱动上部轿厢来上/下移动,使得两个轿厢经由缩放机构而受驱动以朝向彼此或远离彼此移动,使得在两个轿厢之间的距离变化。因此,对于此参考,对应于下部轿厢的停靠楼层的层高调整两个轿厢之间的层高是可行的。发明公开技术问题由于在此参考中的缩放机构布置于双层电梯中的两个轿厢之间,在两个轿厢彼此靠近所沿的方向中限制了层高调整范围,且这种双层电梯不能在具有层高相对较小的楼层的建筑物中采用。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电梯,其特征为以下事实增加在两个轿厢彼此靠近所沿的方向中的层高调整范围,使得能增加建筑物设计自由度。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电梯,其包括一对轿厢,它们被布置成使得每个轿厢能上/下移动;驱动装置,其驱动两个轿厢中的至少一个上/下移动;以及连杆机构,其被布置成使得前述两个轿厢彼此连接且其操作以使得两个轿厢朝向彼此或远离彼此移动;其中连杆机构沿着轿厢侧部定位。因此,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连杆机构布置于两个轿厢的侧部上,使得无需具有布置于两个轿厢之间的支承框架。因此,其使得能在两个轿厢彼此靠近所沿的方向中有更大的层高调整范围。有利效果根据本发明,在两个轿厢彼此靠近所沿的方向中扩展层高调整范围是可行的,使得本发明的双层电梯也能在具有相对较低层高的建筑物中采用。因此,可显著地增加建筑物设计的自由度。


图1为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双层电梯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轿厢单元的倾斜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轿厢单元的正视图。附图标记的解释5外框架5a外框架的竖直梁6上部轿厢7下部轿厢11缩放机构(连杆机构)12第一连杆构件13第二连杆构件14第三连杆构件15第四连杆构件16第五连杆构件17第六连杆构件18销(缩放机构的枢轴点)21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至图3为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可行实施例的图。更具体而言,图1为示出双层电梯构造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装置的倾斜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轿厢单元的正视图。图1所示的双层电梯使用所谓的牵引系统。轿厢3从在曳引机1的驱动绳轮Ia 和偏转器绳轮Ib上延伸的主绳索2的一端悬挂,且配重4从主绳索2的另一端悬挂。随着驱动绳轮Ia通过附图中未图示的马达驱动旋转,轿厢单元3和配重4受驱动在电梯井道S 中移动,同时受到图中未图示的导轨引导。除了图1之外,如在图2、图3中所图示的那样,轿厢单元3主要由具有矩形前部形状的外框架5形成。包括上部轿厢6和下部轿厢7的一对轿厢布置于外框架5中,使得每个轿厢能上/下移动。外框架5具有竖直地延伸的一对左/右竖直梁fe,连接两个竖直梁 5a的上端的横梁恥以及连接两个竖直梁fe的下端的承梁5c。此处,布置于两个轿厢6、7 上的引导辊8受到引导,使得两个轿厢6、7能沿着外框架5的两个竖直梁fe上/下移动。 而且,尽管在附图中未图示,但众所周知主绳索2的一端连接到外框架5的横梁恥。两个轿厢6、7中的每一个具有内框架9,内框架9具有矩形前部形状,且轿厢腔室 10布置于内框架9内。内框架9具有一对左/右竖直梁9a,连接两个竖直梁9a的上端的横梁9b以及连接两个竖直梁9a的下端的承梁9c。作为连接两个轿厢6、7的连杆机构的一个实例,缩放机构11布置于两个轿厢6、7的内框架9的左/右竖直梁9a与外框架5的左 /右竖直梁如之间的间隙中的各个中。换言之,缩放机构11布置于两个轿厢6、7的左侧/ 右侧中的各侧上。其它连杆机构可用于本发明。两个缩放机构11具有几乎相同的组成。缩放机构11定向成使得其宽度方向对应于两个轿厢6、7的深度方向。更具体而言,两个缩放机构11具有第一连杆构件12和第四连杆构件15,它们布置成使得其中部彼此交叉,其中第二连杆构件13和第五连杆构件16分别将第一连杆构件12和第四连杆构件15的上端连接到上部轿厢6,且其中第三连杆构件 14和第六连杆构件17分别将第一连杆构件12和第四连杆构件15的下端连接到下部轿厢 7。更具体而言,第一连杆构件12布置成朝着两个轿厢6、7前部过去-即朝向两个轿厢6、7的出口 /入口侧向下倾斜,同时第四连杆构件15被布置成朝向两个轿厢6、7前部向上倾斜。在第一连杆构件12与第四连杆构件15之间的交点通过外框架5中的共同销18可旋转地连接到竖直梁fe的纵向中部。而且,第二连杆构件13和第五连杆构件16的上端通过用于上部轿厢6的内框架9的共同销19可旋转地连接到竖直梁9a的下端。此外,第三连杆构件14和第六连杆构件17的下端借助于用于下部轿厢7的内框架9的共同销20可旋转地连接到竖直梁9a的上端。因此,由第一连杆构件12和第四连杆构件15的上半部与第二连杆构件13和第五连杆构件16形成菱形。同时,由第一连杆构件12和第四连杆构件15的下半部与第三连杆构件14和第六连杆构件17形成菱形。而且,缩放机构11的第二连杆构件13与第五连杆构件16在上部轿厢6下端处在上部轿厢6的宽度方向中交迭。此外,缩放机构11的第三连杆构件14与第六连杆构件17在下部轿厢7上端处在下部轿厢7的宽度方向中交迭。此处,在销18用作枢轴的情况下,缩放机构11能移动,以在两个轿厢6、7的深度方向中延伸,同时在竖直方向中收缩,使得两个轿厢6、7朝向彼此移动。另一方面,当缩放机构11移动以在两个轿厢6、7的深度方向中收缩、同时在竖直方向中延伸时,两个轿厢6、 7远离彼此移动。在此实施例中,缩放机构11用作连杆机构以驱动两个轿厢6、7来朝向彼此或者远离彼此移动。但是,也可采用一种机制,其中省略了缩放机构11的第一连杆构件12至第三连杆构件14或者第四连杆构件15至第六连杆构件17以形成曲柄机构,且曲柄机构可用作连杆机构。此外,用于上部轿厢6的一对上/下驱动装置21布置于外框架5的横梁恥上。两个驱动装置21各具有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螺纹轴杆22。螺纹轴杆22穿过外框架5的横梁恥插入且螺纹轴杆22的下端连接到用于上部轿厢6的内框架9的横梁%。此处,当接通了驱动装置21的电马达23时,螺纹轴杆22的螺旋移动功能上/下驱动,使得上部轿厢 6受驱动以上/下移动。在具有此组成的该实施例中,当轿厢单元3操作时,根据下部轿厢7要停靠的楼层的层高来调整两个轿厢6、7之间的层高,使得两个轿厢6、7能分别在相邻楼层停靠。更具体而言,当使用两个驱动装置21来驱动上部轿厢6上/下移动时,缩放机构11操作以驱动两个轿厢6、7分别在相反方向移动,使得能快速调整在两个轿厢6、7之间的距离,即层高。此处,下部轿厢7的重量作用于缩放机构11上以使得缩放机构11在竖直方向延伸。另一方面,上部轿厢6的重量作用于缩放机构11上以在竖直方向中压缩它。因此,上部轿厢6和下部轿厢7的固有重量彼此抵消,使得驱动装置21的电马达23仅需根据在上部轿厢6与下部轿厢7之间的负载差来驱动,使得用于执行该操作的电马达23可具有较低容量。此处,缩放机构11定位成使得其并不位于两个轿厢6、7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且如附图所图示的那样,缩放机构沿着两个轿厢6、7的侧部布置且更具体地在外框架5的竖直梁fe与两个轿厢6、7之间的空间中。换言之,在两个轿厢6、7之间不存在缩放机构11 或其它构件。因此,存在缩放机构11并不限制在两个轿厢6、7彼此靠近所沿的方向中的层
高调整范围。因此,在此实施例中,在两个轿厢6、7彼此靠近所沿的方向中扩展层高的调整范围而使得双层电梯甚至能在具有相对较小的层高的建筑物中采用是可行的。因此,能通过使用双层电梯来显著地增加建筑物设计自由度。而且,通过将缩放机构11的枢轴点布置于外框架5的竖直梁fe上,不再需要用于布置于两个轿厢6、7之间的支承框架。因此,外框架5的大小可制成更小且重量更轻,使得该系统在空间减小和能量消耗方面有利。此为一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层电梯,包括一对轿厢,布置成使得各个轿厢能上/下移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两个轿厢中的至少一个上/下移动,以及连杆机构,布置成使得前述两个轿厢彼此连接且操作以使得所述两个轿厢朝向彼此或远离彼此移动;其中,所述连杆机构沿着所述轿厢的侧部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具有在外框架中上/下延伸的竖直梁的纵向中部中的枢轴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布置于所述竖直梁与所述两个轿厢之间的间隙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所述连杆机构的两端,即, 上端/下端,在所述两个轿厢的宽度方向中在所述两个轿厢处交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当所述连杆机构绕所述枢轴点扩展和收缩时,所述两个轿厢受驱动朝向彼此或远离彼此移动,且同时,所述连杆机构宽度结合所述扩展和收缩在所述两个轿厢的深度方向中增加/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所述连杆机构具有以下部件第一连杆构件,该第一连杆构件在其纵向中部处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枢轴点;第二连杆构件,该第二连杆构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杆构件的上端与所述上部轿厢;以及,第三连杆构件,该第三连杆构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杆构件的下端与所述下部轿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所述连杆机构为具有以下部件的缩放机构第四连杆构件,该第四连杆构件被布置成与所述第一连杆构件交叉且在与所述第一连杆构件交叉的部分处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连接到所述枢轴点;第五连杆构件,该第五连杆构件连接所述第四连杆构件的上端与所述上部轿厢;以及第六连杆构件,该第六连杆构件连接所述第四连杆机构的下端与所述下部轿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所述连杆机构在所述两个轿厢的宽度方向上布置于所述两侧中的各侧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所述驱动装置布置于横梁上,所述横梁连接所述外框架中的左/右竖直梁的上端且此驱动装置用于上 /下驱动所述上部轿厢。
全文摘要
提供特征在于以下事实的双层电梯通过在两个轿厢彼此靠近所沿的方向中增加层高调整范围,增加建筑物设计的自由度是可行的。布置于外框架(5)中的两个上/下轿厢(6)、(7)利用缩放机构(11)彼此连接,缩放机构(11)能实现扩展和收缩操作,且两个轿厢(6)、(7)通过缩放机构(11)驱动以朝向彼此或远离彼此移动。缩放机构(11)布置于在竖直梁(5a)与两个轿厢(6)、(7)之间的空间中且各自具有在外框架(5)中竖直地延伸的竖直梁(5a)的纵向中部处的枢轴点。由于缩放机构(11),在两个轿厢(6)、(7)彼此靠近所沿的方向中的层高调整范围不受限制。
文档编号B66B1/18GK102482047SQ200980161056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9日
发明者A·亚马达, Y·戈托 申请人:奥的斯电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