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767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按键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键以及包括该按键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终端功能的增多,往往要求终端上的一个按键能够实现多种功能。目 前,实现一个按键多个功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软件实现,例如,一个按键 按一下是挂机,按两下是锁键盘,长按是关机,而这些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软件识别,但在 按键的按压动作上始终是一种动作;另一种是通过机械结构去实现,例如一种滑动式按键, 可通过在3个档位间滑动实现3种功能开机,锁键盘,关机。但是,本发明人在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上述两种实现方式都存在明显 的缺点,即容易出现误操作。第一种实现方式是一个功能对应一种操作,但各种操作都是通 过按压按键实现的,只是按压的次数和时间长短不同,所以容易出现误操作。例如,用户在 挂机时,因为按压按键的时间稍长,结果成了关机的操作;或者用户本想锁键盘,但是两次 按压按键的时间间隔稍长,结果终端无法识别。第二种实现方式同样存在上述问题,例如, 用户原本要锁键盘,但是用力稍大,结果一下滑到了关机位置。上述问题会对用户体验带来 了很大的影响,同时降低了用户的操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按键及移动终端,支持一个按键 实现多种功能,同时,有效避免用户的误操作,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包括设置于终端边角或侧边的按键主体11,用于供外力至少从两个方向对其进行按压 操作;分别设置于按键主体11的背面、以及侧面的软胶卡扣12,用于在外力按压按键主 体11时,挤压按键板21上的锅仔片22 ;在所述外力撤消时将按键主体11弹回原位。优选的,所述按键主体11设置于终端的侧边,用于供外力从两个方向对其进行按 压操作;软胶卡扣12分别设置于按键主体11的背面、以及与所述终端上设置所述按键的 侧边平行的侧面;所述终端与两个软胶卡扣12正对的面分别设有两对扣位23,用于固定所 述软胶卡扣12。优选的,所述按键主体11接受外力从两个方向对其进行按压操作,所述两个方向 分别为与设置有软胶卡扣12的两个面垂直的方向;所述终端与两个软胶卡扣12正对的面分别设有两对扣位23,用于固定所述软胶 卡扣12。优选的,按键主体11设置于终端的边角,用于供外力从三个方向对其进行按压操 作;[0013]分别设置于所述按键主体11的背面、以及彼此相邻的两个侧面的软胶卡扣12,用 于在外力按压按键主体11时挤压按键板21上的锅仔片22 ;在所述外力撤消时将按键主体 11弹回原位。优选的,所述按键主体11接受外力从三个方向对其进行按压操作,所述三个方向 分别为与设置有软胶卡扣12的三个面垂直的方向。优选的,所述终端与三个软胶卡扣12正对的面分别设有三对扣位23,用于固定所 述软胶卡扣12。优选的,所述软胶卡扣12为“山”字型,在其两臂形成凹槽;所述扣位23为“L”型, 一端固定在终端上,另一端卡设在软胶卡扣12两臂的所述凹槽中。优选的,所述软胶卡扣12由弹性材料制成;在外力按压按键主体11时,软胶卡扣 12受力产生形变,其中间的凸点挤压按键板21上的锅仔片22。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的边角设有本实用新型提 供的按键。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31的边角上具有与所述按键形状相同的凹槽32,用 于安装所述按键。优选的,所述凹槽32的底部、以及与按键上设置有软胶卡扣12的侧面对应的侧壁 上分别设有通孔33,用于供按键上的软胶卡扣12的凸点从中穿过,与外壳31内容纳的按键 板21上的锅仔片22接触。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及移动终端,一个按键可以允许用户从三个方向对其 进行按压,以实现不同的功能。该按键及移动终端可以有效避免用户的误操作,提高用户的 操作效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为终端边角的 扣位示意图;图北为软胶卡扣示意图;图3c为软胶卡扣与按键板示意图;图3d为软胶卡 扣、按键板及锅仔片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图如为终端边角的 凹槽示意图;图4b为按键安装在终端上的外观效果示意图;图如为从移动终端的按键安 装效果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及移动终端,一个按键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同时对于 不同的功能需要对该按键进行不同的操作,该按键及移动终端可以有效避免用户的误操 作,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按键 包括设置于终端边角的按键主体11,用于供外力对其进行按压操作;分别设置于按键主体11的背面、以及彼此相邻的两个侧面的软胶卡扣12,用于在 外力按压按键主体11时,挤压按键板上的锅仔片,使相应的电路导通,触发终端实现相应 的功能;软胶卡扣12在外力撤消时将按键主体11弹回原位。更为具体的,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安装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 按键为矩型,安装在终端上后,没有设置软胶卡扣12的三面向外,与终端的外壳基本平齐;设 有软胶卡扣12的三面与终端接触(图中未表示),使用户可以通过按键主体11向外的三个 面,分别从三个方向按压按键(如图中箭头所述的方向),触发终端实现三种不同的功能。本实施例提供的按键,可以允许用户从三个方向对其进行按压,以触发终端不同 的功能。该按键可以有效避免用户的误操作,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将更 为详细的描述该按键与终端的连接结构。如图3a所示终端边角与按键三个软胶卡扣正对 的位置分别设有三对扣位23,用于固定对应的软胶卡扣。更为具体的,如图北所示,软胶卡 扣12为“山”字型,中部设有一凸点,用于挤压按键板上的锅仔片,使相应的电路导通。软 胶卡扣12两端还各有一突出部分,软胶卡扣12中部的凸点与两端的突出部分在软胶卡扣 12的两臂形成两个凹槽。扣位23为“L”型,一端固定在终端上,另一端卡设在软胶卡扣12 两臂的凹槽中。三对扣位23通过固定按键上的三个软胶卡扣12,使按键在终端上的相对位 置固定,如图北。更进一步的,终端内部,与软胶卡扣12正对的位置设有按键板21,如图3c,按键板 21与软胶卡扣12的凸点正对的位置设有锅仔片22,如图3d。软胶卡扣12由弹性材料制 成,包括橡胶、或热塑性聚酯材料、或塑料;在外力按压按键主体11时,受力方向上的软胶 卡扣12受力产生弹性形变,中间的凸点挤压按键板21上的锅仔片22,使按键板上的电路接 通,触发终端实现对应的功能,在外力撤消后,软胶卡扣12复原,使按键恢复原位。参见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的边角处 设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特别的,如图4a所示,移动终端的外壳31的边角上具 有与按键形状相同的凹槽32,用于安装所述按键。凹槽32的底部、以及彼此相邻的两个侧 壁上分别设有通孔33,通孔33可以容纳软胶卡扣的凸点从中穿过,与外壳31内容纳的按键 板上的锅仔片接触。按键安装在终端上后,其外观效果如图4b所示,按键主体11向外的三 个面与移动终端外壳31的边角处的三个面基本平行,以保持移动终端外形的整体美观。从 移动终端的内部看该按键在移动终端上的安装效果如图4c所示,移动终端的外壳31的边 角上具有与按键形状相同的凹槽32,凹槽32的底部、以及彼此相邻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 通孔,可以容纳软胶卡扣的凸点从中穿过,与外壳31内容纳的按键板上21的锅仔片接触。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其边角上的一个按键支持用户从不同的方向对其进行按压操作,以触发终端实现不同的功能,既可以避免用户的误操作,改善用户的使用 体验,又可以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在前面两个实施例中, 按键均安装在终端的边角,支持用户从三个方向按压按键,在本实施例中,按键设置于终端 的侧边,结构略有不同,但其原理以及安装方式与前述的实施例一致。该按键如图5所示所述按键主体11用于设置在终端的侧边,供外力从两个方向对其进行按压操作。 软胶卡扣12分别设置于按键主体11的背面、以及与所述终端上设置所述按键的侧边平行 的侧面,用于在外力按压按键主体11时,挤压按键板上的锅仔片;在所述外力撤消时将按 键主体弹回原位。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安装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 供的按键与前述实施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该按键安装在终端侧边而非边角处,只能供用 户从图中箭头所示的两个方向对按键主体11进行按压操作,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按键比 前述按键相比少了一个软胶卡扣12,相应的,在终端上也就少一对扣位。本实施例提供的按 键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按键除上述区别外,其它的结构和原理、以及与终端的连接关系均 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其边角上的一个按键支持用户从不同的方向对 其进行按压操作,以触发终端实现不同的功能,既可以避免用户的误操作,改善用户的使用 体验,又可以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本实施例提供的按键,可以允许用户从两个方向对其进行按压,以触发终端不同 的功能。该按键可以有效避免用户的误操作,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 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 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终端边角或侧边的按键主体(11),用于供外力至少从两个方向对其进行按压操作;分别设置于按键主体(11)的背面、以及侧面的软胶卡扣(12),用于在外力按压按键主 体(11)时,挤压按键板上的锅仔片0 ;在所述外力撤消时将按键主体(11)弹回原 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主体(11)设置于终端的侧边,用于 供外力从两个方向对其进行按压操作;软胶卡扣(1 分别设置于按键主体(11)的背面、以及与所述终端上设置所述按键的 侧边平行的侧面;所述终端与两个软胶卡扣(12)正对的面分别设有两对扣位(23),用于固 定所述软胶卡扣(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主体(11)设置于终端的边角, 用于供外力从三个方向对其进行按压操作;分别设置于按键主体(11)的背面、以及彼此相邻的两个侧面的软胶卡扣(12),用于在 外力按压按键主体(11)时,挤压按键板上的锅仔片0 ;在所述外力撤消时将按键 主体(11)弹回原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主体(11)接受外力从三个方向对 其进行按压操作,所述三个方向分别为与设置有软胶卡扣(1 的三个面垂直的方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与三个软胶卡扣(12)正对的面分 别设有三对扣位(23),用于固定所述软胶卡扣(12)。
6.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卡扣(12)为“山”字型,在其 两臂形成凹槽;所述扣位03)为“L”型,一端固定在终端上,另一端卡设在软胶卡扣(12) 两臂的凹槽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卡扣(12)由弹性材料制成;在外 力按压按键主体(11)时,软胶卡扣(1 受力产生形变,软胶卡扣(1 中部的凸点挤压按 键板上的锅仔片02)。
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边角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 述的按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31)的边角上具 有与所述按键形状相同的凹槽(32),用于安装所述按键。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2)的底部、以及与按 键上设置有软胶卡扣(1 的侧面对应的侧壁上分别设有通孔(33),用于供按键上的软胶 卡扣(12)的凸点从中穿过,与外壳(31)内容纳的按键板上的锅仔片02)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键及移动终端,该按键包括设置于终端边角或侧边的按键主体(11),用于供外力至少从两个方向对其进行按压操作;分别设置于按键主体(11)的背面、以及侧面的软胶卡扣(12),用于在外力按压按键主体(11)时,挤压按键板(21)上的锅仔片(22);在所述外力撤消时将按键主体(11)弹回原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及移动终端,支持一个按键实现多种功能,同时,对于不同的功能需要对该按键进行不同的操作,该按键及移动终端可以有效避免用户的误操作,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
文档编号H05K5/02GK201838499SQ201020176540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6日
发明者洪文明, 谷翠娟 申请人: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