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色led的智能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61423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基色led的智能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详细地讲是一种三基色LED的智能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LED在目前还是很流行的照明方式,许多国家和政府也在大力推进LED 工程。目前许多LED照明电路采用了专门的LED驱动芯片,输出信号固定不变,在广告和娱乐等应用方面得不到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智能电子电路方式驱动多组三基色LED,在不采用复杂电路,不影响整机效率,不浪费资源的同时,可以保证LED 照明的多种变化。尤其是在以后更改LED的现实颜色和亮度等花样的时候,在不改动硬件电路的情况下,只要通过改变程序的算法就可以轻易实现。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三基色LED的智能驱动电路,其特征是 8位单片机U2的4、6、18脚接直流电源+5V,陶瓷电容器C7跨接在+5V和地之间,8位单片机U2的7脚和8脚连接石英晶振Y的两端,石英晶振Y的一端通过陶瓷电容器Cll接地, 石英晶振Y的另一端通过陶瓷电容器C12接地,碳膜电阻R6的一端接地,碳膜电阻R6的另一端接陶瓷电容器C8的一端,陶瓷电容器C8的另一端接地,碳膜电阻R6和陶瓷电容器C8 的中点连接8位单片机U2的四脚,8位单片机U2的3、5、21脚接地,8位单片机U2的12脚连接红外线接收管输入接口 CONl的输出脚,红外线接收管输入接口 CONl的中间脚接地,红外线接收管输入接口 com的输入脚通过碳膜电阻Rll的一端接直流电源+5V,同时经过陶瓷电容器C9接地,直流电源+12V经三基色LED器件LED7、碳膜电阻RR1、三基色LED器件 LED4、三基色LED器件LEDl到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NPN 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碳膜电阻R9连接8位单片机U2的9脚,同时NPN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碳膜电阻RlO接地,直流电源+12V经三基色LED器件LED8、碳膜电阻RG1、三基色LED 器件LED5、三基色LED器件LED2到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NPN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碳膜电阻R4连接8位单片机U2的10脚,同时NPN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碳膜电阻R5接地,直流电源+12V经三基色LED器件LED9、碳膜电阻RB1、三基色 LED器件LED6、三基色LED器件LED3到NPN三极管Ql的集电极,NPN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NPN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碳膜电阻Rl连接8位单片机U2的11脚,同时NPN三极管 Ql的基极通过碳膜电阻R2接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不采用复杂电路,不影响整机效率,不浪费资源的同时,可以保证LED照明的多种变化,尤其是在以后更改LED的现实颜色和亮度等花样的时候,在不改动硬件电路的情况下,只要通过改变程序的算法就可以轻易实现。

[0006]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图中 U2. 8 位单片机,Ql、Q2、Q3. NPN 三极管,Rl、R4、R5、R6、R9、RIO、Rll、RR1、 RGURBl.碳膜电阻,LEDl LED9.三基色LED器件,C0N1.红外线接收管输入接口,C7、C9、 C1UC12.陶瓷电容器,Y.石英晶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美国ATMEL公司的8位单片机U2的4、6、18脚接直流电源 +5V,陶瓷电容器C7跨接在+5V和地之间,8位单片机U2的7脚和8脚连接石英晶振Y的两端,石英晶振Y的一端通过陶瓷电容器Cll接地,石英晶振Y的另一端通过陶瓷电容器C12 接地,碳膜电阻R6的一端接地,碳膜电阻R6的另一端接陶瓷电容器C8的一端,陶瓷电容器 C8的另一端接地,碳膜电阻R6和陶瓷电容器C8的中点连接8位单片机U2的四脚,8位单片机U2的3、5、21脚接地,8位单片机U2的12脚连接红外线接收管输入接口 CONl的输出脚,红外线接收管输入接口 CONl的中间脚接地,红外线接收管输入接口 CONl的输入脚通过碳膜电阻Rll的一端接直流电源+5V,同时经过陶瓷电容器C9接地,直流电源+12V经三基色LED器件LED7、碳膜电阻RR1、三基色LED器件LED4、三基色LED器件LEDl到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NPN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碳膜电阻R9连接 8位单片机U2的9脚,同时NPN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碳膜电阻RlO接地,直流电源+12V经三基色LED器件LED8、碳膜电阻RGl、三基色LED器件LED5、三基色LED器件LED2到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NPN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碳膜电阻R4连接8位单片机U2的10脚,同时NPN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碳膜电阻R5接地,直流电源+12V 经三基色LED器件LED9、碳膜电阻RB1、三基色LED器件LED6、三基色LED器件LED3到NPN 三极管Ql的集电极,NPN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NPN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碳膜电阻Rl 连接8位单片机U2的11脚,同时NPN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碳膜电阻R2接地。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对8位单片机U2的内部编程,在8位单片机U2的9、10、 11脚输出占空比不同的方波,由三基色混合比例知识可知,不同的三基色比例可得到不同亮度级别和不同颜色的可见光。8位单片机U2是智能单片机,根据实际不同的编程可以得到随时间变化的不同颜色的变换效果。CONl是红外线接收管输入接口,8位单片机U2对其发来的命令进行解码,可得到多组不同的指令,实现了无线操作,很方便。后期如果要改变所得的颜色和亮度,不需要更改任何的硬件电路,只需利用在线编程方式更改8位单片机U2内部的程序即可。
权利要求1. 一种三基色LED的智能驱动电路,其特征是8位单片机U2的4、6、18脚接直流电源 +5V,陶瓷电容器C7跨接在+5V和地之间,8位单片机U2的7脚和8脚连接石英晶振Y的两端,石英晶振Y的一端通过陶瓷电容器Cll接地,石英晶振Y的另一端通过陶瓷电容器C12 接地,碳膜电阻R6的一端接地,碳膜电阻R6的另一端接陶瓷电容器C8的一端,陶瓷电容器 C8的另一端接地,碳膜电阻R6和陶瓷电容器C8的中点连接8位单片机U2的四脚,8位单片机U2的3、5、21脚接地,8位单片机U2的12脚连接红外线接收管输入接口 CONl的输出脚,红外线接收管输入接口 CONl的中间脚接地,红外线接收管输入接口 CONl的输入脚通过碳膜电阻Rll的一端接直流电源+5V,同时经过陶瓷电容器C9接地,直流电源+12V经三基色LED器件LED7、碳膜电阻RRl、三基色LED器件LED4、三基色LED器件LEDl到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NPN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碳膜电阻R9连接 8位单片机U2的9脚,同时NPN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碳膜电阻RlO接地,直流电源+12V经三基色LED器件LED8、碳膜电阻RGl、三基色LED器件LED5、三基色LED器件LED2到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NPN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碳膜电阻R4连接8位单片机U2的10脚,同时NPN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碳膜电阻R5接地,直流电源+12V 经三基色LED器件LED9、碳膜电阻RB1、三基色LED器件LED6、三基色LED器件LED3到NPN 三极管Ql的集电极,NPN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NPN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碳膜电阻Rl 连接8位单片机U2的11脚,同时NPN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碳膜电阻R2接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基色LED的智能驱动电路,属于照明装置领域。由8位单片机U2、NPN三极管Q1、Q2、Q3、碳膜电阻R1、R4、R5、R6、R9、R10、R11、RR1、RG1、RB1、三基色LED器件LED1~LED9、红外线接收管输入接口CON1、陶瓷电容器C7、C9、C11、C12、石英晶振Y组成。本实用新型在不采用复杂电路,不影响整机效率,不浪费资源的同时,可以保证LED照明的多种变化,尤其是在以后更改LED的现实颜色和亮度等花样的时候,在不改动硬件电路的情况下,只要通过改变程序的算法就可以轻易实现。
文档编号H05B37/02GK202160307SQ20112023805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7日
发明者王建军 申请人:威海金丰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