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引导式激光攻击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408620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激光引导式激光攻击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激光攻击系统。

背景技术:
宇宙中小行星或其他飞行物,有时会对地球造成威胁。经常会有流星闯入大气层,形成陨石对地面造成微弱撞击。近代已经有几颗体积较大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好在有惊无险。俄罗斯科学家推算,小行星″阿波菲斯″有可能在2032年撞击地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对这一计算表示怀疑,认为相撞不太可能,指出即便到2068年,″阿波菲斯″撞击地球的几率只有三十三万分之一。不管科学家们对于″阿波菲斯″撞击地球的推算是否准确,构建应对小行星撞击的技术方案必不可少。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武器是作为攻击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小行星的首先工具之一。由于距离小行星较远,并且大气层中不同的气流层会对所发射的激光束造成难以预测的折射,并且折射情况可能瞬息万变,因此很难实现对小行星的瞄准射击。另外,由于小行星运行速度很快,即使通过已有的瞄准系统对小行星进行了瞄准,从确认瞄准,到启动激光武器完成发射,因为存在时间延迟,也很可能无法完成准确射击。除小行星外,其他构成威胁的飞行物同样存在上述问题。比如卫星,特别是已经损毁的卫星,或者其他太空垃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引导式激光攻击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激光引导式激光攻击系统包括攻击性激光器系统,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系统包括攻击性激光器、云台,以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引导激光系统,所述引导激光系统包括雷达系统,所述雷达系统包括一激光雷达系统,所述激光雷达系统连接一信号处理系统;所述激光雷达系统包括一雷达激光器和一激光雷达接收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系统,所述攻击性激光系统包括一与所述雷达激光器匹配的激光雷达接收系统,作为校准雷达接收系统;所述校准雷达接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连接所述攻击性激光器和所述云台;所述引导激光系统通过所述雷达系统寻找攻击目标,并启动所述激光雷达系统,用雷达激光器对所述攻击目标进行照射,在所述攻击目标上形成光照点,作为引导光照点;至少两个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系统通过所述校准雷达接收系统搜索带有引导光照点的所述攻击目标,从而为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控制云台将所述攻击性激光器对准所述攻击目标提供位置数据。通过上述设计,允许两个以上的攻击性激光器系统同时对准攻击目标。在发起攻击时,激光的发射功率可以达到单个攻击性激光器系统的数倍。攻击力度大大增强。可以有效克服现有的单个攻击性激光器功率小、体积大、电能集中供应难度大、布局不方便等缺点。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系统还包括一校准激光器系统,所发射的激光信号符合所述激光雷达接收系统的接收条件;所述校准激光器系统的校准激光器与所述攻击性激光器发射方向一致。在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系统瞄准所述攻击目标时,启动所述校准激光器对攻击目标进行照射,形成一光照点,作为校准光照点,所述引导激光系统的所述激光雷达接收系统接收到所述校准光照点的信号时,所述信号处理系统判断为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系统瞄准所述攻击目标。从而形成瞄准反馈。所述信号处理系统中设置有攻击性激光器系统启动数量,在有达到数量设定值个数的攻击性激光器系统瞄准所述攻击目标时,所述信号处理系统发出火控信号,以便控制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系统发起攻击。所述信号处理系统通过所述雷达激光器发射火控信号;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系统接收到所述火控信号后发起攻击。所述雷达激光器发射出的火控信号照射到所述攻击目标上,被反射后由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系统的光信号接收系统接收。进而实现火力控制。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系统的所述数据光信号接收系统可以为一装有望远镜的光学成像系统,也可以直接采用所述校准雷达接收系统。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实现用光信号发射火控信号,因为光速极快,可以使多个瞄准的攻击性激光器系统最大限度的同步工作,同步发射攻击性激光光束,进而增强攻击效力。另外,通过激光光信号发射火控信号,可以避免火控信号被截获或者干扰。所述激光雷达系统的所述雷达激光器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系统,所述信号处理系统在所述雷达激光器上加载具有频率的振荡信号。使所发射的激光信号具有频率,甚至可以携带数字信息。所述校准激光器系统,设有一产生振荡信号的振荡信号源,所述振荡信号源连接所述校准激光器,在所述校准激光器上加载所述振荡信号。加载在所述雷达激光器上的振荡信号与加载在所述校准激光器上的振荡信号频率不同。优选频率相差两倍以上。以便于区分开叠加在一起的光信号。至少两个所述校准激光器系统的加载在所述校准激光器上的振荡信号频率不同。优选频率相差两倍以上。以便于区分开叠加在一起的光信号。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系统还包括一摄像系统,所述摄像系统摄取所述校准激光器在所述攻击目标上形成的校准光照点,并成像;所述控制系统中设有一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连接所述摄像系统,并接收所成像的信号,通过所述成像的信息判断所述校准光照点的角度,并调整所述云台带动所述攻击性激光器转转动,朝向趋向所述校准光照点的角度。所述摄像系统至少两次摄取所述校准光照点,并成像,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至少两次调整所述云台。以便于逐步多级校准。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根据至少两次成像计算所述攻击目标的移动轨迹,以便于进行追踪。在启动所述攻击性激光器后,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根据所述移动轨迹继续调整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的发射方向,以便于攻击性激光更长时间照射在所述攻击目标上。所述摄像系统的视角大于5度,以便于大面积成像。所述摄像系统的视角小于20度,以便于减少数据量。可以以所述成像的信息进行粗调,然后启动所述校准雷达接收系统搜索所述校准光照点,进行细调。进而进行精确瞄准。所述校准激光器为一红外激光器。所述红外激光器的光为808~980nm的光波。以减少自然界光信号干扰。所述摄像系统为一与所述红外激光器匹配的红外摄像系统。以减少自然界光信号干扰。所述引导激光系统的所述雷达系统还包括一电磁波雷达系统,首先用电磁波雷达系统,测定目标物的大体位置;然后用激光雷达系统在电磁波雷达系统所测定目标物的大体位置的基础上,精确测定目标物位置。通过电磁波雷达系统和激光雷达系统相配合,以减少精确瞄准时间。通过激光雷达系统最好只是对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的发射方向进行微调。所述攻击性激光器与所述校准激光器共用一谐振腔。在共用一谐振腔的情况下,便于保证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的发射方向与所述校准激光器的激光发射方向精确一致。进而保证射击的精确性,以满足射击远程高速移动目标物的要求。所述攻击性激光器和所述校准激光器共用激光工作介质和激励源,所述激励源连接一功率控制系统,所述功率控制系统具有小功率工作状态和大功率工作状态;所述功率控制系统处于小功率工作状态时,产生所述校准激光器的激光信号;所述功率控制系统处于大功率工作状态时,产生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的攻击性激光束。通过相同的激光工作介质产生的激光的波长相同,因此在大气层的影响下产生的折射情况相同,以便进一步提高射击精度。所述引导激光系统的所述激光雷达系统的雷达激光器采用一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系统中的校准激光器;所述激光雷达系统的激光雷达接收系统采用一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系统中的校准雷达接收系统。从而将所述引导激光系统整合到一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系统中,以便于简化系统。至少两个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系统采用同一电源供电。至少两个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系统不采用同一电源供电,以降低单个电源负担。至少两个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系统位置相差一公里以上。以避免受到攻击时造成集中损坏,影响使用。优选至少两个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系统位置相差十公里以上。至少三个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系统排布在一公里以内,形成一攻击性激光器系统小组,以便于集中化管理,和消除因距离过远环境不同造成的影响。一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系统小组内的各个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系统的所述控制系统,连接到一所述中控系统,以便于集中管理。一所述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