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7666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轿厢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结构,包括轿厢内厢体和轿厢外壳,所述轿厢内厢体的地面为踩踏层,在踩踏层下设置碎裂层,所述碎裂层由弹簧连接至轿厢外壳,在碎裂层的外侧边设置用于击碎碎裂层的冲击锤装置,所述冲击锤装置包括冲击锤以及连接在冲击锤施力面并具有脚踩板的弧形传动件,所述冲击锤装置位于轿厢内厢体和轿厢外壳之间,在所述轿厢内厢体上与脚踩板相应位置设置保险玻璃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电梯轿厢结构,在电梯发生坠落危险时,电梯内人员通过使用冲击锤装置撞碎碎裂层,而使弹簧直接接触踩踏层,减小电梯坠落带来的冲击力。
【专利说明】一种电梯轿厢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轿厢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升降电梯在人们日常活动中必不可少,但电梯有时也会出现种种故障,电梯的间断性下坠是较为危险的故障之一,电梯轿厢内人员容易因为剧烈振动而摔伤,造成人员伤亡。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弹簧结构的电梯轿厢。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轿厢结构,包括轿厢内厢体和轿厢外壳,所述轿厢内厢体的地面为踩踏层,在踩踏层下设置碎裂层,所述碎裂层由弹簧连接至轿厢外壳,在碎裂层的外侧边设置用于击碎碎裂层的冲击锤装置,所述冲击锤装置包括冲击锤以及连接在冲击锤施力面并具有脚踩板的弧形传动件,所述冲击锤装置位于轿厢内厢体和轿厢外壳之间,在所述轿厢内厢体上与脚踩板相应位置设置保险玻璃窗。
[0005]所述踩踏层上与碎裂层接触的面具有柔性材料层。
[0006]所述冲击锤距离碎碎裂层3cm_5cm。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电梯轿厢结构,在电梯发生下坠危险时,电梯内人员通过踩踏脚踩板带动冲击锤撞碎碎裂层,使踩踏层与弹簧接触,直接起到了缓冲效果,将事故带来的伤害降至最低,踩踏层上与碎裂层接触的面具有柔性材料层,可以防止碎裂层不必要的损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踩踏层,2-碎裂层,3-弹簧,4-冲击锤,5-弧形传动件,6-保险玻璃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0010]如图所示,一种电梯轿厢结构,包括轿厢内厢体和轿厢外壳,所述轿厢内厢体的地面为踩踏层I,在踩踏层I下设置碎裂层2,所述碎裂层2由弹簧3连接至轿厢外壳,在碎裂层2的外侧边设置用于击碎碎裂层2的冲击锤装置,所述冲击锤装置包括冲击锤4以及连接在冲击锤4施力面并具有脚踩板的弧形传动件5,所述冲击锤装置位于轿厢内厢体和轿厢外壳之间,在所述轿厢内厢体上与脚踩板相应位置设置保险玻璃窗6。
[0011]所述踩踏层I上与碎裂层2接触的面具有柔性材料层。[0012]所述冲击锤4距离碎碎裂层2 3cm_5cm。
[0013]电梯发生故障时,电梯内人员打开保险玻璃窗6,不断踩下弧形传动件5,弧形传动件5带动冲击锤4不断撞击碎裂层2,碎裂层2 —般采用钢化玻璃材料,遇到猛烈撞击会碎成玻璃渣,不会影响弹簧和踩踏层I的接触。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轿厢结构,包括轿厢内厢体和轿厢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内厢体的地面为踩踏层(I),在踩踏层(I)下设置碎裂层(2 ),所述碎裂层(2 )由弹簧(3 )连接至轿厢外壳,在碎裂层(2)的外侧边设置用于击碎碎裂层(2)的冲击锤装置,所述冲击锤装置包括冲击锤(4)以及连接在冲击锤(4)施力面并具有脚踩板的弧形传动件(5),所述冲击锤装置位于轿厢内厢体和轿厢外壳之间,在所述轿厢内厢体上与脚踩板相应位置设置保险玻璃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层(I)上与碎裂层(2)接触的面具有柔性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锤(4)距离碎碎裂层(2)3cm_5cm0
【文档编号】B66B5/00GK103738813SQ201310720776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4日
【发明者】颜欢 申请人:苏州欢颜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