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
背景技术:
[0002]在房屋建设装修时,墙壁开关、插线板等电气装置是必要的电工产品。为保证其使用安全性能及摆放美观,通常是使用一种外壳将它固定在墙壁内。目前市场上类似产品均为整体性外壳结构,一般可拆分为前盖与基盒两部分,PCB (印刷电路板)等部件分别固定在前盖与基盒上。前盖与基盒由注塑件上的凹凸卡接结构相互咬合固定,拆分时一般需借用通用工具撬开。[0003]在现场安装时必须先打开前盖,露出基盒上的固定孔,然后才能用螺钉将基盒固定在预埋底盒或表面安装底盒内;再将前盖扣装在基盒上。[0004]这种外壳结构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缺陷:[0005]1.拆开前盖后,PCB板等内部电气部分完全暴露,则会引起如下后果:[0006]-电气部分容易被工具等硬物戳碰、跌落敲击而损毁;[0007]-由于人体与工具的接触而造成元器件静电击穿损坏;[0008]-对于有强电输入、输出的设备,带电安装、维修、调试时,给施工人员造成触电隐患,如停电施工,将会影响同回路其它电器使用;[0009]-金属与装修碎屑等杂物比较容易落入设备电气部分,可能会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甚至造成电气短路损坏设备。[0010]2.拆分时容易损坏锁紧凹凸结构、外壳外沿或安装表面,不适合多次拆装。[0011]3.前盖上固定的电器部件与基盒上固定部件的电器部件之间电气连接不统一,很多是用导线、排线等软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存在如下问题:[0012]-即便是同一品牌的产品,不同型号产品的电气连接方式也可能不一样,容易造成施工人员的混乱;[0013]-前后部分很难放置明显的标示,对产品不熟悉的施工人员,在需要同时分拆多个产品安装时,很难从产品裸露的电器部件分清产品型号、序列号等;[0014]-导线或排线等软连接,很在施工过程中被拉断造成开路;而接插件硬连接,则容易造成插接错位或插针弯曲。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能够解决壳体拆开后电气部分暴露、不适于多次拆装以及电气连接不统一的问题。[0016]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包括前盖及基座;所述前盖与基座活动连接;所述前盖包括前盖面板及前盖底座,所述前盖面板与前盖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基座包括基座面板及基座底座,所述基座面板及基座底座固定连接。[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盖底座具有用于设置电气设备的凹陷部,在所述前盖底座的底板上开有用于放置电气连接件插接端的通孔。[00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前盖面板上开有螺纹孔,在所述前盖底座的4个边框上开有螺纹孔,所述前盖底座的螺纹孔与所述前盖面板上的螺纹孔相配合,用螺钉插入螺纹孔中将所述前盖面板与前盖底座固定连接。[00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面板为由4个边框组成的中空的立方体,其内部设置有基板,所述基板将所述基座面板内部的中空部分割为前凹陷部及后凹陷部。[00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盖底座的凹陷部设置在所述基座面板的前凹陷部内,所述后凹陷部用于设置电气设备;在所述基板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前盖底座的底板上的通孔相配合。[00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底座的形状与所述基座面板相配合,在其侧壁上开有多个用于穿接电气设备的通孔;在所述基座底座内设置有多个接线端子。[00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基座面板上设置有卡槽,在所述基座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基座面板的卡槽相配合的卡勾,通过所述卡勾与卡槽的相互配合,将所述基座面板与基座底座固定连接。[00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前盖的前盖底座及所述基座的基座面板上分别设置极性相吸,位置相对应磁铁,通过磁铁的吸力从而将所述前盖及基座活动连接。。[002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由于电气设备均设置在前盖及基座的凹陷部内,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在使用时,在前盖及基座上除了相互配合的插接端裸露外,其余所有的电气设备完全封闭在前盖及基座中,没有其它部件裸露。前盖及基座内部的功能部件所实现的功能是相对独立,两部分之间由统一的插接端连接,前后两部分可方便自由拆装,平时分开包装、存放,现场安装调试时再组合成一个完整设备。[0025]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前后两部分实现的功能相对独立,且电气连接统一,则可实现各设备之间前后部分互换。
[00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的示意图;[002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的前盖的示意图;[002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的前盖底座的示意图;[002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的基座的示意图;[003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的基座面板的不意图;[003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的基座面板的剖视示意图;[0032]图7为本 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的基座底座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实用新型的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适用于各种国家或行业标准的预埋盒,如86X86标准底盒。[003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3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外壳包括前盖I及基座2。前盖I与基座2可拆卸活动连接。[0036]如图2、图3所示,前盖I包括前盖面板11及前盖底座12。前盖面板11与前盖底座12可拆卸固定连接。其中前盖面板11为玻璃或水晶玻璃的触摸式面板;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前盖面板11也可以是带有开关按键的本领域通用的面板。在前盖面板11上开有螺纹孔。[0037]如图3所示,前盖底座12为带有凹陷部13的方形体,该凹陷部13用于设置PCB板、电线等电气设备。在其上边框121上开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前盖面板11上的螺纹孔相配合,可以使用螺钉的固定件将前盖面板11与前盖底座12可拆卸固定连接。在前盖底座12的底板122上开有长方形通孔123。通孔123用于设置前盖I中PCB板的插接端。[003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前盖面板11与前盖底座12还可以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的卡扣结构为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0039]如图4、图5、图6、图7所示,基座2包括基座面板21及基座底座22。基座面板21及基座底座22可拆卸的固定连接。[0040]如图5所示、图6所示,基座面板21为由4个边框组成的中空的立方体,其内部设置有基板26,基板26将基座面板21的内部的中空部分割为前凹陷部23及后凹陷部24。其中,前凹陷部23用于放置前盖底座12的凹陷部13,后凹陷部24用于设置PCB板及电线等电气设备。在基板26上开有长方形通孔25,通孔25与前盖底座12的底板122上的通孔123相配合,用于设置后凹陷部24中PCB板的插接端,该插接端与前盖I中PCB板的插接端相配合插接,从而将前盖I中的电气设备与基座2中的电气设备电连接。[0041]如图7所示,基座底座22的形状与基座面板21相配合,在其侧壁上开有多个用于穿接电线或其他线路的通孔;在基座底座22内设置有用于接线用的各种端子。在基座底座22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基座面板21相连接的卡勾;同样,在基座面板21上也设置有与该卡勾相配合的卡槽,通过卡勾与卡槽的相互配合,将基座面板21与基座底座22可拆卸的固定连接。[0042]前盖I及基座2的连接可以通过在前盖I的前盖底座12及基座2的基座面板21上分别设置极性相吸,位置相对应磁铁,通过磁铁的吸力从而将前盖I及基座2活动连接。[0043]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外壳由前后全封闭的前盖I及基座2组成,在组装生产时,先将PCB板及各种线路分别通过胶粘(如PCB板)或螺纹连接固定在前盖I及基座2的各个部件上,再将前盖I及基座2的各个部件进行扣合或者螺纹连接,使前盖I及基座2形成2个由各个构件组装成的各自独立封闭的两个部分,这样使得前盖I及基座2除了相互配合的插接端裸露外,其余所有的电气设备完全封闭在前盖I及基座2中,没有其它部件裸露。前盖I及基座2内部的功能部件所实现的功能是相对独立,两部分之间由统一的插接端连接,前后两部分可方便 自由拆装,平时分开包装、存放,现场安装调试时再组合成一个完整设备。[0044]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前后两部分实现的功能相对独立,且电气连接统一,则可实现各设备之间前后部分互换,即:[0045]同型号设备之间前后互换,方便安装与维护;[0046]组合不同型号的前部与后部,用于不同应用需求。[0047]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时,首先将基座2接线并固定在预埋或表面安装预埋盒上,将各种需要的线路等接到基座2的端子上;将前盖I推入基座2中,使前盖 I与基座2上的两个相互配合的插接端相互插接,安装完毕。[004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前盖(I)及基座(2);所述前盖(I)与基座(2)活动连接;所述前盖(I)包括前盖面板(11)及前盖底座(12),所述前盖面板(11)与前盖底座(12 )固定连接;所述基座(2 )包括基座面板(21)及基座底座(22 ),所述基座面板(21)及基座底座(22)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底座(12)具有用于设置电气设备的凹陷部(13),在所述前盖底座(12)的底板(122)上开有用于放置电气连接件插接端的通孔(123 )。
3.如权利 要求2所述的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盖面板(11)上开有螺纹孔,在所述前盖底座(12)的4个边框(121)上开有螺纹孔,所述前盖底座(12)的螺纹孔与所述前盖面板(11)上的螺纹孔相配合,用螺钉插入螺纹孔中将所述前盖面板(11)与前盖底座(12)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面板(21)为由4个边框组成的中空的立方体,其内部设置有基板(26 ),所述基板(26 )将所述基座面板(21)内部的中空部分割为前凹陷部(23)及后凹陷部(2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底座(12)的凹陷部(13)设置在所述基座面板(21)的前凹陷部(23)内,所述后凹陷部(24)用于设置电气设备;在所述基板(26)上开有通孔(25),所述通孔(25)与所述前盖底座(12)的底板(122)上的通孔(123)相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底座(22)的形状与所述基座面板(21)相配合,在其侧壁上开有多个用于穿接电气设备的通孔;在所述基座底座(22)内设置有多个接线端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面板(21)上设置有卡槽,在所述基座底座(22)上设置有与所述基座面板(21)的卡槽相配合的卡勾,通过所述卡勾与卡槽的相互配合,将所述基座面板(21)与基座底座(22)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盖(I)的前盖底座(12 )及所述基座(2 )的基座面板(21)上分别设置极性相吸,位置相对应磁铁,通过磁铁的吸力从而将所述前盖(I)及基座(2)活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壁装电气设备的分体式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前盖及基座;所述前盖与基座活动连接;所述前盖包括前盖面板及前盖底座,所述前盖面板与前盖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基座包括基座面板及基座底座,所述基座面板及基座底座固定连接由于电气设备均设置在前盖及基座的凹陷部内,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在使用时,在前盖及基座上除了相互配合的插接端裸露外,其余所有的电气设备完全封闭在前盖及基座中,没有其它部件裸露。前盖及基座内部的功能部件所实现的功能是相对独立,两部分之间由统一的插接端连接,前后两部分可方便自由拆装,平时分开包装、存放,现场安装调试时再组合成一个完整设备。
文档编号H05K5/02GK203085845SQ201320105880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8日
发明者张强, 何冰, 黄学胜 申请人:斯恩威(中国)自控系统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