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智能太阳能灯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14589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智能太阳能灯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智能太阳能灯控制电路,包括充放电部分、感应部分和控制感应部分。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外部元件少,元件损耗小,充电效率高,实现高效充电;系统元器件少,系统可以直接集成到负载端,减少线缆的损耗,维护成本低;对电池的过充、过放、过流保护,让电池的寿命达到最佳;实现智能功率调节,当电池容量降低时,系统自动的降低输出电流,而非传统的PWM调节,输出纹波极小,LED灯不频闪;感应控制使输出更加合理,当周围没有人的时候可以降低输出电流,有人时可以全功率工作,相同配置下可以使得电池容量做的更小。
【专利说明】一种高效智能太阳能灯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性能的管理装置,具体是一种高效智能太阳能灯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0002]市面上的太阳能户外照明,调光单一,以时控调光为主,不能根据周期环境的亮度、周围是否有人来实现调光,更加不会根据电池容量而改变功率,对电池容量要求高。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太阳能户外照明灯内的蓄电池容易出现过充和电流过大的现象,在持续无阳光的天气下,太阳能户外照明灯内的蓄电池又会出现过放的现象,而蓄电池的过充会导致蓄电池的报废,蓄电池的过放则会导致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急剧降低。因此,对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进行管理,是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的根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智能太阳能灯控制电路,实现蓄电池的过充、过放、过流保护,同时还实现智能功率调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高效智能太阳能灯控制电路,包括充放电部分、感应部分和控制感应部分,所述充放电部分的电路包括接线板?1、集成电路[3、集成电路[7、稳压二极管、三极管和发光二极管,所述接线板?1有5个端口,所述接线板?1的2端接地,所述接线板?1的5端通过电阻册1与集成电路价的4端、集成电路[7的5端连接,所述电阻册1通过电阻册0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2端、集成电路的3端、集成电路的6端、集成电路的7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口7的1端、集成电路口7的8端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负极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通过稳压二极管09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通过电阻财、电阻册3与接线板?1的1端连接,所述接线板?1的1端通过稳压二极管201、电阻815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201、电阻[5并联,所述接线板?1的1端通过电阻尺12与接线板? 1的3端连接,所述接线板? 1的3端通过电阻[3与三极管02的?端连接,所述接线板?1的3端通过电容04接地,所述三极管02的一 ~端接地,所述三极管02的另一 ^端通过电阻[12与接线板?1的3端连接,所述三极管02的另一 ~端通过电阻四、二极管02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02的另一 ~端通过稳压二极管202、电阻尺14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202、电阻[4并联,所述三极管02的另一 ~端与三极管的6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3端接地,所述三极管的0端通过电阻阳、电阻册、电阻尺7、电阻卩8、发光二极管03、发光二极管04、发光二极管05、发光二极管06、发光二极管07、发光二极管08与二极管02连接,所述电阻阳、电阻册、电阻87、电阻狀并联,所述发光二极管03、发光二极管04、发光二极管05、发光二极管06、发光二极管07、发光二极管08并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通过发光二极管02与接线板?1的4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正极与接线板的4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正极通过电阻[8与集成电路的5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5端通过电容与集成电路的6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3的6端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负极与集成电路服的2端、集成电路服的3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1端与集成电路的8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4端与集成电路的1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5端与集成电路的3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5端、集成电路口6的6端均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2端通过电阻819接地,所述感应部分的电路包括800^61:1? 800^61:3和30461:4,所述30(^61:1参考接地,所述30(^61:4通过电容08参考接地,所述30(^44通过电阻阳与三极管的一 ~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一 ~端通过电容⑶参考接地,所述三极管的一 ~端通过电容07参考接地,所述电阻85的另一端通过电阻财参考接地,所述三极管的另一 ~端通过电容02、电容03、电容04、电容⑶参考接地,所述电容02、电容03、电容04、电容⑶并联,所述三极管的另一 ~端通过电阻83参考接地,所述3046丨3与三极管的另一 ~端连接,讯电源通过电阻[、电阻以与三极管01的?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端通过电阻以、电容参考接地,所述控制感应部分的电路包括集成电路仍、集成电路、集成电路、集成电路[5、拨码开关[6、接线板? 1和接线板?2,所述接线板?1的2端、接线板?2的3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2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仍的1端通过二极管01与电源连接,所述电源通过电容02、电阻尺50参考接地,所述二极管01通过电阻81、电阻…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3端通过电阻尺3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4端通过电阻82、电感11与集成电路的1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VI的5端通过电阻82与集成电路VI的4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VI的5端通过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VI的5端与接线板的4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1端参考接地,所述集成电路似的2端与电源乂⑶连接,所述电源似与三极管03的一 ~端连接,所述三极管03的一 ~端通过电容⑶参考接地,所述三极管03的?端通过电容07、稳压二极管21参考接地,所述电容07、稳压二极管21并联,所述三极管03的?端通过电阻817与三极管03的另一 ~端连接,所述三极管03的另一 ~端通过电阻816与电源连接,所述集成电路口2的3端与电源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3端与3046丨3连接,所述集成电路口2的3端还通过电容⑶与30(^60连接,所述30(^60参考接地;所述集成电路[4的1端与—5乂电源连接,所述集成电路[4的1端通过电容⑶接地,所述集成电路[4的2端与接线板?1的3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3端与接线板?1的5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4端与接线板?2的1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4端通过电阻821与+57电源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5端与接线板?1的1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5端还通过电容011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6端与接线板?2的5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7端与接线板?2的4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7端通过电阻820与集成电路的2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口4的8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1端与电源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1端与集成电路的8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3端通过电阻823与集成电路的4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4端通过电容014参考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5端通过电容017参考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6端通过电阻828、电容017参考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7端参考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9端与30(^612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9端通过电阻尺30与电源连接,所述电源与集成电路邪的11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9端通过电阻832参考接地,所述集成电路[5的11端通过电容016参考接地,所述集成电路口5的12端通过电阻826、电容015与集成电路邪的13端连接,所述电阻826、电容015并联,所述集成电路的13端通过电阻824、电容012与集成电路的16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口5的16端通过电阻822、电容(:10与集成电路[5的15端连接,所述电阻822、电容010并联,所述集成电路邪的15端通过电阻831、电容021、电容020参考接地,所述电容021、电容020并联,所述集成电路邪的14端通过电阻825、电容013参考接地,所述电阻尺25、电容013并联,所述集成电路的14端与30(^44连接;所述拨码开关的1端与接线板?2的1端连接,所述拨码开关的2端与接线板?2的5端连接,所述拨码开关的2端通过电阻与+57电源连接,所述拨码开关的3端、拨码开关的4端接地;电源通过电解电容接地,所述电源通过电阻827与三极管04的一 ~端连接,所述三极管04的一 ~端通过电阻以9与三极管04的?端连接,所述三极管04的?端通过稳压二极管203接地,所述三极管04的?端通过电容019接地,所述三极管04的另一 ~端与+57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04的另一 ~端通过电容018接地。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外部元件少,元件损耗小,充电效率高,实现高效充电;系统元器件少,系统可以直接集成到负载端,减少线缆的损耗,维护成本低;对电池的过充、过放、过流保护,让电池的寿命达到最佳;实现智能功率调节,当电池容量降低时,系统自动的降低输出电流,而非传统的调节,输出纹波极小,120灯不频闪;感应控制使输出更加合理,当周围没有人的时候可以降低输出电流,有人时可以全功率工作,相同配置下可以使得电池容量做的更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充放电部分的电路图;
[0008]图2是感应部分的电路图;
[0009]图3是控制感应部分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高效智能太阳能灯控制电路,包括充放电部分、感应部分和控制感应部分。
[0012]请参阅图1,所述充放电部分的电路包括接线板?1、集成电路口 3、集成电路口 7、稳压二极管、三极管和发光二极管,所述接线板?1有5个端口,所述接线板?1的2端接地,所述接线板?1的5端通过电阻册1与集成电路的4端、集成电路的5端连接,所述电阻尺61通过电阻册0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2端、集成电路的3端、集成电路的6端、集成电路[7的7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7的1端、集成电路[7的8端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负极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通过稳压二极管09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通过电阻财、电阻册3与接线板?1的1端连接,所述接线板?1的1端通过稳压二极管201、电阻[5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201、电阻815并联,所述接线板?1的1端通过电阻[2与接线板?1的3端连接,所述接线板?1的3端通过电阻尺13与三极管02的?端连接,所述接线板?1的3端通过电容04接地,所述三极管02的一 ~端接地,所述三极管02的另一 ~端通过电阻[12与接线板?1的3端连接,所述三极管0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四、二极管02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02的另一~端通过稳压二极管202、电阻814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202、电阻814并联,所述三极管02的另一 ~端与三极管的6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3端接地,所述三极管的0端通过电阻尺5、电阻册、电阻87、电阻狀、发光二极管03、发光二极管04、发光二极管05、发光二极管06、发光二极管07、发光二极管08与二极管02连接,所述电阻阳、电阻册、电阻87、电阻尺8并联,所述发光二极管03、发光二极管04、发光二极管05、发光二极管06、发光二极管07、发光二极管08并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通过发光二极管02与接线板?1的4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正极与接线板?1的4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正极通过电阻[8与集成电路的5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5端通过电容与集成电路的6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3的6端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负极与集成电路[6的2端、集成电路口6的3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1端与集成电路的8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4端与集成电路的1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5端与集成电路的3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5端、集成电路的6端均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2端通过电阻819接地。
[0013]请参阅图2,所述感应部分的电路包括30461:1、30461:3和30461:4,所述30461:1参考接地,所述3046丨4通过电容⑶参考接地,所述3046丨4通过电阻85与三极管的一 ^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一 ~端通过电容⑶参考接地,所述三极管的一 ~端通过电容07参考接地,所述电阻阳的另一端通过电阻财参考接地,所述三极管的另一 ~端通过电容02、电容03、电容04、电容⑶参考接地,所述电容02、电容03、电容04、电容⑶并联,所述三极管的另一 ~端通过电阻…参考接地,所述的3与三极管的另一 ~端连接,〖V电源通过电阻81、电阻以与三极管的?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端通过电阻82、电容参考接地。
[0014]请参阅图3,所述控制感应部分的电路包括集成电路11、集成电路似、集成电路口4、集成电路邪、拨码开关服、接线板? 1和接线板?2,所述接线板? 1的2端、接线板?2的3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仍的2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仍的1端通过二极管01与电源连接,所述电源通过电容02、电阻850参考接地,所述二极管01通过电阻81、电阻尺3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3端通过电阻83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4端通过电阻82、电感11与集成电路的1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VI的5端通过电阻82与集成电路VI的4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VI的5端通过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VI的5端与接线板的4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似的1端参考接地,所述集成电路[2的2端与电源似连接,所述电源^与三极管03的一 ~端连接,所述三极管03的一 ~端通过电容⑶参考接地,所述三极管03的?端通过电容07、稳压二极管21参考接地,所述电容07、稳压二极管21并联,所述三极管03的?端通过电阻817与三极管03的另一 ~端连接,所述三极管03的另一 ~端通过电阻[6与电源连接,所述集成电路似的3端与电源连接,所述集成电路口2的3端与3046丨3连接,所述集成电路似的3端还通过电容⑶与30(^60连接,所述800^6^1参考接地;所述集成电路[4的1端与+57电源连接,所述集成电路[4的1端通过电容⑶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2端与接线板?1的3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3端与接线板?1的5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4端与接线板?2的1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口4的4端通过电阻821与+57电源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5端与接线板?1的1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4的5端还通过电容011接地,所述集成电路[4的6端与接线板?2的5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7端与接线板?2的4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7端通过电阻尺20与集成电路的2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8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1端与电源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1端与集成电路的8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3端通过电阻以3与集成电路的4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4端通过电容014参考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5端通过电容017参考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6端通过电阻828、电容〇17参考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7端参考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9端与3046丨2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9端通过电阻830与电源连接,所述电源与集成电路口5的11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9端通过电阻832参考接地,所述集成电路[5的11端通过电容016参考接地,所述集成电路[5的12端通过电阻826、电容015与集成电路[5的13端连接,所述电阻826、电容015并联,所述集成电路邪的13端通过电阻824、电容012与集成电路的16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16端通过电阻822、电容010与集成电路口5的15端连接,所述电阻822、电容010并联,所述集成电路邪的15端通过电阻831、电容021、电容020参考接地,所述电容021、电容020并联,所述集成电路邪的14端通过电阻尺25、电容013参考接地,所述电阻825、电容013并联,所述集成电路的14端与3046七4连接;所述拨码开关的1端与接线板?2的1端连接,所述拨码开关的2端与接线板?2的5端连接,所述拨码开关的2端通过电阻町1与+57电源连接,所述拨码开关的3端、拨码开关的4端接地;电源通过电解电容201接地,所述电源通过电阻827与三极管04的一 ~端连接,所述三极管04的一 ~端通过电阻829与三极管04的?端连接,所述三极管04的?端通过稳压二极管203接地,所述三极管04的?端通过电容019接地,所述三极管04的另一 ~端与+57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04的另一 ~端通过电容018接地。
[0015]充电部分: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通过二极管02与蓄电池的正极相连,防止电流倒灌;太阳能电池板的负极通过集成电路服与蓄电池的负极相连;其外围元件少,减少了充电的损耗,提高了充电效率,实现高效充电;集成电路通过电阻818检测蓄电池的电压,当蓄电池充满时,蓄电池的电压会升高,当集成电路仍检测到蓄电池电压达到保护点电压时停止充电,防止电池长期过冲而使容量降低;同时,集成电路仍检测太阳能电池板负极和蓄电池负极间的电压,从而检测充电电流的大小,当充电电流过大时,停止给蓄电池充电;太阳能电池板的正负极间并了一个集成电路价,通过集成电路价定时的开通关断,可以让集成电路仍更加准确的检测到蓄电池的电压,过充保护更加准确。
[0016]放电部分:三极管的0端导通,实现放电;在放电的时候,集成电路[3检测蓄电池的电压,防止蓄电池过放;同理,集成电路仍检测太阳能电池板负极和蓄电池负极间的电压,从而检测放电电流的大小,当放电电流过大时,停止蓄电池充电,保护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当电池容量降低时,由于发光二极管03-08在一定稳定范围内是固定的,基于此,当电池容量降低时,流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也会减少,从而实现智能功率调节。
[0017]感应部分:由⑶、07,财、1?5组成的%震荡电路。利用板作为天线向外发射出5.86!!2的高频信号,利用多普勒效应,通过集成电路口5放大,集成电路口5的2端输出讯的数字信号到集成电路[4 ;集成电路[4的5端检测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压,从而控制系统是否放电;当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压低于判断电压时,集成电路口4的2端输出低电平,三极管02截止,三极管导通;通过拨码开关服的不同状态,集成电路[4实现时控、光控、感应控制、时控加微波控制;当集成电路14的2端输出?丽波时,可以实现调光功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在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与负极直接接入二极管09,保护不被外部静电损坏。
[0018]控制感应部分:通过集成电路仍,将电池电压升到127,再通过集成电路似稳压,给系统供电,提供系统的稳定性。
[001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外部元件少,元件损耗小,充电效率高,实现高效充电;系统元器件少,系统可以直接集成到负载端,减少线缆的损耗,维护成本低;对电池的过充、过放、过流保护,让电池的寿命达到最佳;实现智能功率调节,当电池容量降低时,系统自动的降低输出电流,而非传统的调节,输出纹波极小,[£0灯不频闪;感应控制使输出更加合理,当周围没有人的时候可以降低输出电流,有人时可以全功率工作,相同配置下可以使得电池容量做的更小。
[002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002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智能太阳能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放电部分、感应部分和控制感应部分,所述充放电部分的电路包括接线板P1、集成电路U3、集成电路U7、稳压二极管、三极管和发光二极管,所述接线板Pl有5个端口,所述接线板Pl的2端接地,所述接线板Pl的5端通过电阻R61与集成电路U7的4端、集成电路U7的5端连接,所述电阻R61通过电阻R60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7的2端、集成电路U7的3端、集成电路U7的6端、集成电路U7的7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7的I端、集成电路U7的8端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负极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通过稳压二极管D9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通过电阻R4、电阻R63与接线板Pl的I端连接,所述接线板Pl的I端通过稳压二极管ZDl、电阻R15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电阻R15并联,所述接线板Pl的I端通过电阻R12与接线板Pl的3端连接,所述接线板Pl的3端通过电阻R13与三极管Q2的P端连接,所述接线板Pl的3端通过电容C4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一 N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另一 N端通过电阻R112与接线板Pl的3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另一 N端通过电阻R9、二极管D2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另一 N端通过稳压二极管ZD2、电阻R14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ZD2、电阻R14并联,所述三极管Q2的另一 N端与三极管Ql的G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l的S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l的D端通过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发光二极管D5、发光二极管D6、发光二极管D7、发光二极管D8与二极管D2连接,所述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并联,所述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发光二极管D5、发光二极管D6、发光二极管D7、发光二极管D8并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通过发光二极管D2与接线板Pl的4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正极与接线板Pl的4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正极通过电阻R18与集成电路U3的5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3的5端通过电容与集成电路U3的6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3的6端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负极与集成电路U6的2端、集成电路U6的3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6的I端与集成电路U6的8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6的4端与集成电路U3的I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6的5端与集成电路U3的3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6的5端、集成电路U6的6端均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3的2端通过电阻R19接地,所述感应部分的电路包括Socketl、Socket3和Socket4,所述Socketl参考接地,所述Socket4通过电容C8参考接地,所述Socket4通过电阻R5与三极管Ql的一 N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l的一N端通过电容C6参考接地,所述三极管Ql的一 N端通过电容C7参考接地,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4参考接地,所述三极管Ql的另一 N端通过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参考接地,所述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并联,所述三极管Ql的另一 N端通过电阻R3参考接地,所述Socket3与三极管Ql的另一 N端连接,5V电源通过电阻R1、电阻R2与三极管Ql的P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l的P端通过电阻R2、电容Cl参考接地,所述控制感应部分的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l、集成电路U2、集成电路U4、集成电路U5、拨码开关U6、接线板Pl和接线板P2,所述接线板Pl的2端、接线板P2的3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l的2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l的I端通过二极管Dl与电源VCC12V连接,所述电源VCC12V通过电容C2、电阻R50参考接地,所述二极管Dl通过电阻R1、电阻R3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3端通过电阻R3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l的4端通过电阻R2、电感LI与集成电路的I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l的5端通过电阻R2与集成电路Ul的4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l的5端通过电容Cl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l的5端与接线板的4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I端参考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2的2端与电源VCC连接,所述电源VCC与三极管Q3的一 N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一 N端通过电容C6参考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P端通过电容C7、稳压二极管Zl参考接地,所述电容C7、稳压二极管Zl并联,所述三极管Q3的P端通过电阻R17与三极管Q3的另一 N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另一 N端通过电阻R16与电源VCC12V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3端与电源VCC-5V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3端与Socket3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3端还通过电容C5与Socketl连接,所述Socketl参考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4的I端与+5V电源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4的I端通过电容C8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4的2端与接线板Pl的3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4的3端与接线板Pl的5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4的4端与接线板P2的I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4的4端通过电阻R21与+5V电源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4的5端与接线板Pl的I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4的5端还通过电容Cll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4的6端与接线板P2的5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4的7端与接线板P2的4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4的7端通过电阻R20与集成电路U5的2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4的8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5的I端与电源VCC-5V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5的I端与集成电路U5的8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5的3端通过电阻R23与集成电路U5的4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5的4端通过电容C14参考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5的5端通过电容C17参考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5的6端通过电阻R28、电容C17参考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5的7端参考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5的9端与Socket2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5的9端通过电阻R30与电源VCC-5V连接,所述电源VCC-5V与集成电路U5的11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5的9端通过电阻R32参考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5的11端通过电容C16参考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5的12端通过电阻R26、电容C15与集成电路U5的13端连接,所述电阻R26、电容C15并联,所述集成电路U5的13端通过电阻R24、电容C12与集成电路U5的16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5的16端通过电阻R22、电容ClO与集成电路U5的15端连接,所述电阻R22、电容ClO并联,所述集成电路U5的15端通过电阻R31、电容C21、电容C20参考接地,所述电容C21、电容C20并联,所述集成电路U5的14端通过电阻R25、电容C13参考接地,所述电阻R25、电容C13并联,所述集成电路U5的14端与Socket4连接;所述拨码开关U6的I端与接线板P2的I端连接,所述拨码开关U6的2端与接线板P2的5端连接,所述拨码开关U6的2端通过电阻Rll与+5V电源连接,所述拨码开关U6的3端、拨码开关U6的4端接地;电源VCC12V通过电解电容ECl接地,所述电源VCC12V通过电阻R27与三极管Q4的一 N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一 N端通过电阻R29与三极管Q4的P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P端通过稳压二极管ZD3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P端通过电容C19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另一 N端与+5V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另一 N端通过电容C18接地。
【文档编号】H05B37/02GK204145827SQ201420536166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8日
【发明者】王兴庆 申请人:深圳源创智能照明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