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壳体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18967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壳体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壳体以及电子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具备发热元件的电路板;所述外壳的整体或部分由感温变色材料制成,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开关、控制器以及散热器;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若干导热件,且所述导热件分别与所述发热元件和所述外壳接触,其中,所述导热件包括:金属内管体以及间隙设置的金属外管体,所述内管体中填充有石墨微粒。本实用新型使导热件的导热效果大幅度提高,即使在紧凑空间内使用也可以良好导热,明显改进了电子设备的散热效率,避免电子设备工作温度过高,从而保证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电子设备壳体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壳体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及人类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发展出许多的电子产品,例如最常见的电脑、移动电话、PDA、掌上型游戏机及平板电脑等,其基本上属于一种电子处理装置,而相关的电子输入装置则为薄型键盘、触控板或轨迹球等组合装置,有关电子处理装置及电子输入装置间可采用有线或无线的传输技术,而常见的有线传输技术为利用USB或PS2传输线的数据输入方式,至于无线传输技术为利用无线射频(RF)或蓝牙模块以对电子处理装置进行无线通讯及数据传输作业;众所周知的是电子设备在使用时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必须特别注意散热问题,使其产生的热量快速被排除,如此不仅能让电子
[0003]设备运转更为顺畅,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0004]电子设备在工作时,如果工作状态不正常,会发生过热的现象,容易造成危险。尤其是对于手持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其过热造成的危害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比如充电过程中发生异常导致电池过热最终爆炸伤害用户。针对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可以及时提醒用户,同时散热性能良好的电子设备壳体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当电子设备温度过高时,可以及时提醒用户,同时散热性能良好的电子设备壳体以及电子设备。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壳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具备发热元件的电路板;所述外壳的整体或部分由感温变色材料制成,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开关、控制器以及散热器;
[0007]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若干导热件,且所述导热件分别与所述发热元件和所述外壳接触,其中,所述导热件包括:金属内管体以及间隙设置的金属外管体,所述内管体中填充有石墨微粒。
[0008]优选的,所述内管体和所述外管体之间填充导热脂。
[0009]优选的,所述内管体和所述外管体均采用纯铜制作。
[0010]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侧壁设置若干直线凹槽,在所述直线凹槽之间设有蜂巢凹槽。
[0011]优选的,所述的蜂巢凹槽为正多边形。
[0012]优选的,所述正多边形是正六边形或正五边形。
[0013]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上覆有一层纳米散热膜。
[00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电子设备壳体。
[0015]优选的,所述的电子设备是手机或平板电脑。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壳体,在电子设备因工作异常导致发热时,壳体的温度随之升高并改变颜色,便于用户及时发现电子设备过热的情况,便于用户及时启动散热器;在内管体与外管体之间的空隙中填充石墨微粒,充分利用了石墨材料远超金属的导热性能,使导热件的导热效果大幅度提高,即使在紧凑空间内使用也可以良好导热,明显改进了电子设备的散热效率,避免电子设备工作温度过高;外壳的内侧设置蜂巢凹槽使电子设备工作产生的热量快速地发散到空气中,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快速降温,从而保证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壳体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中外壳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附图标记为:
[0021]10.外壳,20.发热元件,30.电路板,40.纳米散热膜,50.导热件,51.内管体,52.外管体,53.石墨微粒,54.导热脂,60.直线凹槽,70.蜂巢凹槽,80.控制开关,90.控制器,100.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清楚易懂,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般替换也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其次,本实用新型利用示意图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例时,为了便于说明,示意图不依照一般比例局部放大,不应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3]上述及其它技术特征和有益效果,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壳体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壳体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中外壳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如图1、2所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壳体,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内设有具备发热元件20的电路板30 ;所述外壳10的整体或部分由感温变色材料制成,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开关80、控制器90以及散热器100 ;所述发热元件20与所述外壳10之间设有若干导热件50,且所述导热件50分别与所述发热元件20和所述外壳10接触,其中,所述导热件50包括:金属内管体51以及间隙设置的金属外管体52,所述内管体51中填充有石墨微粒53。
[0025]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管体51和所述外管体52之间填充导热脂54 ;所述内管体51和所述外管体52均采用纯铜制作。
[0026]其次,所述外壳10的内侧壁设置若干直线凹槽60,在所述直线凹槽60之间设有蜂巢凹槽70。所述的蜂巢凹槽70优选为正多边形;所述正多边形是正六边形或正五边形。
[0027]此外,所述电路板30上覆有一层纳米散热膜40,可降低电路板30的热能。
[002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电子设备壳体。优选的,所述的电子设备是手机或平板电脑。
[002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壳体,在电子设备因工作异常导致发热时,外壳10的温度随之升高并改变颜色,便于用户及时发现电子设备过热的情况,便于用户及时启动散热器;在内管体51与外管体52之间的空隙中填充石墨微粒53,充分利用了石墨材料远超金属的导热性能,使导热件50的导热效果大幅度提高,即使在紧凑空间内使用也可以良好导热,明显改进了电子设备的散热效率,避免电子设备工作温度过高;外壳10的内侧设置蜂巢凹槽70使电子设备工作产生的热量快速地发散到空气中,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快速降温,从而保证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0030]虽然本实用新型主要描述了以上实施例,但是只是作为实例来加以描述,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做出多种变型和应用而不脱离实施例的实质特性。例如,对实施例详示的每个部件都可以修改和运行,与所述变型和应用相关的差异可认为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31]本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实施例,其含义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地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说明书中出现于各处的这些术语不一定都涉及同一实施例。此外,当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都认为其落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其他实施例就可以实现的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的范围内。
[0032]尽管对实施例的描述中结合了其中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宫内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之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完全可以推导出许多其他变化和实施例。尤其是,可以在该公开、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对组件和/或附件组合设置中的排列进行多种变化和改进。除组件和/或排列的变化和改进之外,其他可选择的应用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也是显而易见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设备壳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具备发热元件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整体或部分由感温变色材料制成,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开关、控制器以及散热器; 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若干导热件,且所述导热件分别与所述发热元件和所述外壳接触,其中,所述导热件包括:金属内管体以及间隙设置的金属外管体,所述内管体中填充有石墨微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体和所述外管体之间填充导热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体和所述外管体均采用纯铜制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设置若干直线凹槽,在所述直线凹槽之间设有蜂巢凹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巢凹槽为正多边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多边形是正六边形或正五边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覆有一层纳米散热膜。
8.—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壳体。
【文档编号】H05K5/02GK204231808SQ201420813333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9日
【发明者】周建美, 刘沥 申请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