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发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9749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沙发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沙发布,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粘油时方便清洗的沙发布。



背景技术:

沙发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不可缺少的家俱,随着沙发生产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沙发布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绒面料由于其柔软、舒适、保温性能佳,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传统的沙发布包括基布层和绒毛层,绒毛层固定于基布层上,日常生活中,常常由于不慎将油渍污渍粘染在沙发上,由于传统的沙发布其基布层与绒毛层固定不可分离,油渍污渍又特别难以清洗,故通常需要将沙发布整个拆卸下来,清洗完后再重新安装在沙发上,非常不便。

申请号为201320361240.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沙发布,包括相互叠合的基布层和绒毛层,且基布层与绒毛层可拆卸固定连接。沙发布表面需要清洗时,可以将绒毛层撕下,而不需要将基布层一起拆下,待将绒毛层清洗完后,再将其与基布层固定。当沙发布只是表面绒毛层上粘有污渍时,该技术方案可以使清洗过程更加方便,但是更多时候,当油渍与污渍不慎大量倾倒于沙发上时,油渍会透过绒毛层渗透到基布层内,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绒毛层清洗一下,基布层上的油污等污渍会重新粘染于绒毛层上,导致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沙发布,当油渍等污渍不慎大量倾倒于沙发布上时,能够使清洗过程更加方便,且避免发生二次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沙发布,包括相互叠合的基布层和绒毛层,所述基布层与绒毛层之间设置有阻油层,所述阻油层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基布层与所述绒毛层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其可拆卸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阻油层由单根第一经线与单根第一纬线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线为涤纶DTY加弹丝,所述第一纬线为涤纶PBT加弹丝,且所述第一经线的密度为51-54根/cm, 所述第一纬线为31-35根/cm。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开设于所述阻油层上下表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壁与底壁上覆盖有粘扣母带,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粘扣公带。

优选的,所述绒毛层由单根第二经线与两根第二纬线交织而成,所述第二经线为DTY网络丝,所述第二纬线包括DTY网络丝与纱线,所述纱线以大化纤为芯线,所述芯线外加捻有至少一根绒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经线的密度为52根/cm, 所述第一纬线为33根/cm。

该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当油渍等污渍不慎大量倾倒于沙发布上时,通过阻油层阻止油渍渗透到基布层内,再将绒毛层连带阻油层一同撕下进行清洗,清洗完后固定于基布层上,进而避免将整个沙发布拆卸下来清洗后重新安装,同时也可以避免发生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沙发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阻油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绒毛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布层;2、绒毛层;3、阻油层;4、第一连接部;5、第二连接部;21、第二经线;22、第二纬线;221、纱线; 2211、芯线;2212、绒线;31、第一经线;32、第一纬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发明一种沙发布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沙发布,包括相互叠合的基布层1和绒毛层2,所述基布层1与绒毛层2之间设置有阻油层3,所述阻油层3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一连接部4,所述基布层1与所述绒毛层2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其可拆卸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油渍等污渍不慎大量倾倒于沙发布上时,阻油层3可以阻止油渍渗透到基布层1上,由于基布层1与绒毛层2均通过第一连接部4、第二连接部5与阻油层3可拆卸固定连接,故可以将绒毛层2连带阻油层3一同撕下进行清洗,清洗完后固定于基布层1上,进而避免将整个沙发布拆卸下来清洗后重新安装,同时也可以避免发生二次污染。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阻油层3与绒毛层2也可以固定在一起一体设置,清洗时,一同撕下清洗,但是考虑到,当油渍量很少,只有绒毛层2上粘有油渍时,大可不必撕下阻油层3,故本实施例优选为,绒毛层2与基布层1均与阻油层3可拆卸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阻油层3由单根第一经线31与单根第一纬线32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线31为涤纶DTY加弹丝,所述第一纬线32为涤纶PBT加弹丝,且所述第一经线31的密度为51-54根/cm, 所述第一纬线32为31-35根/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油层3由涤纶DTY加弹丝和涤纶PBT加弹丝交织而成,这两种材料本身均具有弹性和防油性能,油分子不能渗透到材料内部,稳定性高,第一经线31的密度为51-54根/cm,第一纬线32密度为31-35根/cm,两者高密度交织在一起,第一经线31与第一纬线32之间会形成很小的间隙,油珠颗粒较大,由于油珠表面的张力作用(油分子之间会相互拉扯抗衡),油分子不能顺利脱离油珠穿过间隙到达阻油层3内侧,进而可以使阻油层3具有非常好的防油性。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部4包括开设于所述阻油层3上下表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壁与底壁上覆盖有粘扣母带,所述第二连接部5为粘扣公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绒毛层2、基布层1与阻油层3通过粘扣带相互联结,牢固性高,拆卸与安装更加便捷。

进一步,所述绒毛层2由单根第二经线21与两根第二纬线22交织而成,所述第二经线21为DTY网络丝,所述第二纬线22包括DTY网络丝与纱线221,所述纱线221以大化纤为芯线2211,所述芯线2211外加捻有至少一根绒线2212。

上述技术方案中,芯线2211外可以加捻超过一根颜色不同的绒线2212,进而使纱线221具有不同的颜色。

进一步,所述第一经线31的密度为52根/cm, 所述第一纬线32为33根/cm。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