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具有连接层的膜的复合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2347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包括具有连接层的膜的复合制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优先申请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10月2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072,261以及于2015年6月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169,412的优先权和权益,这些临时申请中的每一者的全部公开内容在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本申请涉及复合制品,所述复合制品包括具有整体连接层的一个或多个膜。在某些配置中,描述包括热塑性芯和安置于所述热塑性芯上的具有整体连接层的膜的复合制品。
背景技术
:用于汽车和建筑材料应用的制品典型地被设计成满足许多具竞争性且严格的性能规范。在诸如顶篷内衬等汽车应用中,广泛使用装饰性泡沫型覆盖材料。泡沫的开放性质对粘着剂提出挑战,并且材料必须粘着的衬底同样可能为多孔的。技术实现要素:在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可渗透芯层,所述可渗透芯层包含热塑性材料和许多增强纤维;安置于芯层上的膜,膜包括热塑性层和连接层,其中热塑性层中的热塑性材料的粘度大于连接层的材料的粘度;以及安置于膜上的覆盖层,其中与没有连接层的膜相比膜的连接层有效增加覆盖层与膜之间的粘着力。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热塑性层包含聚烯烃材料。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热塑性层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在一些配置中,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至少一者包含聚丙烯。在另外的配置中,第一层包含第一聚丙烯,所述第一聚丙烯包含第一熔体流动指数,并且第二层包含第二聚丙烯,所述第二聚丙烯包含第二熔体流动指数,其中第一熔体流动指数低于第二熔体流动指数。在其他情况下,连接层存在于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膜包含小于80gsm、小于70gsm或小于60gsm的基重。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膜包括五个层,例如5-层膜包含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在一些情况下,膜包括:包含聚丙烯的第一层;安置于第一层上的第二层,第二层包括连接层;安置于第二层上并且包含聚丙烯的第三层;安置于第三层上并且包括附加连接层的第四层;以及第五层,所述第五层安置于第四层上并且包含聚酰胺或共聚酰胺。在其他配置中,膜包含小于80gsm、小于70gsm或小于60gsm的基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五个层中的每一者以大致相同的厚度存在。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第三层的聚丙烯包含比第一层的聚丙烯的粘度大的粘度。在某些情况下,第三层的聚丙烯的粘度比第一层中的聚丙烯的粘度高约50%。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连接层和附加连接层包含至少一种共同的材料。在其他情况下,膜包括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包括有效提供粘着性的第一层和联接至第一层的第二非极性层。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覆盖层包含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聚氨酯、非织造材料、织造材料、织物以及膜。在一些情况下,复合材料包括安置于膜与覆盖层之间的附加层。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芯层包含聚丙烯和玻璃纤维。在某些实例中,热塑性材料以按芯层的重量计约20重量%至约80重量%存在。在其他实例中,玻璃纤维以按芯层的重量计约30重量%至约70重量%存在。在另一方面中,公开一种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可渗透芯层,所述可渗透芯层包含热塑性材料和许多增强纤维;安置于芯层上的膜,膜包括热塑性层、连接层以及粘着剂层,其中热塑性层中的热塑性材料的粘度大于连接层和粘着剂层中的材料的粘度;以及安置于膜上的覆盖层,其中与没有粘着剂层的膜相比粘着剂层有效增加覆盖层与热塑性芯层之间的粘着力。在某些配置中,膜的粘着力大体上与比较膜的粘着力相同,所述比较膜没有连接层并且包含比所述膜大至少10%的基重。在其他情况下,粘着剂层以约30gsm或更少存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覆盖层包含聚氨酯、非织造材料、织造材料、织物以及膜。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膜被配置成5-层膜,例如其中五个层中的一者包含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的5-层膜。在一些情况下,粘着剂层作为膜的外层而存在并且包含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其中粘着剂层安置于连接层上,其中连接层安置于热塑性层上,其中热塑性层安置于附加连接层上,并且其中附加连接层安置于附加热塑性层上。在其他情况下,热塑性层和附加热塑性层包含至少一种共同的材料。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热塑性层和附加热塑性层各包含聚烯烃,其中热塑性层中的聚烯烃的粘度大于附加热塑性层中的聚烯烃的粘度。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芯层包含聚丙烯和玻璃纤维。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热塑性层包含聚丙烯,粘着剂层包含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而连接层包含热塑性材料。在一个另外的方面中,提供一种复合制品,所述复合制品包括:第一可渗透芯层,所述第一可渗透芯层包含热塑性材料和许多增强纤维;第二可渗透芯层,所述第二可渗透芯层包含热塑性材料和许多增强纤维;膜,所述膜包括热塑性层、粘着剂层以及在热塑性层与粘着剂层之间的连接层,其中热塑性层中的热塑性材料的粘度大于粘着剂层和连接层的材料的粘度,其中膜布置于第一可渗透芯层与第二可渗透芯层之间以将第一可渗透芯层联接至第二可渗透芯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膜被配置成5-层膜,例如五个层中的一者包含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的膜。在其他情况下,粘着剂层作为膜的外层而存在(例如外层包含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其中粘着剂层安置于连接层上,其中连接层安置于热塑性层上,其中热塑性层安置于附加连接层上,并且其中附加连接层安置于附加热塑性层上。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热塑性层包含聚烯烃材料。在一些实例中,热塑性层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至少一者包含聚丙烯。在一些实例中,第一层包含第一聚丙烯,所述第一聚丙烯包含第一熔体流动指数,并且第二层包含第二聚丙烯,所述第二聚丙烯包含第二熔体流动指数,其中第一熔体流动指数低于第二熔体流动指数。在其他实例中,连接层存在于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膜包含小于80gsm、小于70gsm或小于60gsm的基重。在某些实例中,膜包括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包括有效提供粘着性的第一层和联接至第一层的第二非极性层。在另一方面中,复合材料包括:可渗透芯层,所述可渗透芯层包含热塑性材料和许多增强纤维;安置于芯层上的膜,膜包括热塑性层和连接层,其中热塑性层中的热塑性材料的粘度大于连接层的材料的粘度,其中膜包括三个或更多个层;以及安置于膜上的覆盖层,其中与没有连接层的膜相比膜的连接层有效增加覆盖层与膜之间的粘着力。在某些实例中,热塑性层包含聚烯烃材料。在其他实例中,热塑性层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在其他实例中,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至少一者包含聚丙烯。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层包含第一聚丙烯,所述第一聚丙烯包含第一熔体流动指数,并且第二层包含第二聚丙烯,所述第二聚丙烯包含第二熔体流动指数,其中第一熔体流动指数低于第二熔体流动指数。在一些情况下,连接层存在于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在其他实例中,膜包含小于80gsm、小于70gsm或小于60gsm的基重。在一些实例中,膜包括五个层。在某些实例中,膜包括:包含聚丙烯的第一层;安置于第一层上的第二层,第二层包括连接层;安置于第二层上并且包含聚丙烯的第三层;安置于第三层上并且包括附加连接层的第四层;以及第五层,所述第五层安置于第四层上并且包含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膜包含小于80gsm、小于70gsm或小于60gsm的基重。在其他情况下,五个层中的每一者以大致相同的厚度存在。在其他实例中,第三层的聚丙烯包含比第一层的聚丙烯的粘度大的粘度。在其他情况下,第三层的聚丙烯的粘度比第一层中的聚丙烯的粘度高约50%。在某些配置中,连接层和附加连接层包含至少一种共同的材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膜包括有效提供粘着性的第一层和联接至第一层的第二非极性层。在其他实例中,覆盖层包含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聚氨酯、非织造材料、织造材料、织物以及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材料进一步包括安置于膜与覆盖层之间的附加层。在一些实例中,芯层包含聚丙烯和玻璃纤维。在其他实例中,热塑性材料以按芯层的重量计约20重量%至约80重量%存在。在其他实例中,玻璃纤维以按芯层的重量计约30重量%至约70重量%存在。在一个另外的方面中,复合材料包括:可渗透芯层,所述可渗透芯层包含热塑性材料和许多增强纤维;安置于芯层上的膜,膜包括热塑性层、连接层以及粘着剂层,其中热塑性层中的热塑性材料的粘度大于连接层和粘着剂层中的材料的粘度,并且其中膜包括超过三个层;以及安置于膜上的覆盖层,其中与没有粘着剂层的膜相比粘着剂层有效增加覆盖层与可渗透芯层之间的粘着力。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膜的粘着力大体上与比较膜的粘着力相同,所述比较膜没有连接层并且包含比所述膜大至少10%的基重。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粘着剂层以约30gsm或更少存在。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覆盖层包含聚氨酯、非织造材料、织造材料、织物以及膜。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膜被配置成5-层膜。在一些情况下,粘着剂层作为膜的外层而存在并且包含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其中粘着剂层安置于连接层上,其中连接层安置于热塑性层上,其中热塑性层安置于附加连接层上,并且其中附加连接层安置于附加热塑性层上。在某些情况下,热塑性层和附加热塑性层包含至少一种共同的材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热塑性层和附加热塑性层各包含聚烯烃,其中热塑性层中的聚烯烃的粘度大于附加热塑性层中的聚烯烃的粘度。在某些实例中,芯层包含聚丙烯和玻璃纤维。在一些实例中,热塑性层包含聚丙烯,粘着剂层包含聚酰胺,而连接层包含热塑性材料。在另一方面中,复合制品包括:第一可渗透芯层,所述第一可渗透芯层包含热塑性材料和许多增强纤维;第二可渗透芯层,所述第二可渗透芯层包含热塑性材料和许多增强纤维;安置于芯层上的膜,膜包括热塑性层、粘着剂层以及在热塑性层与粘着剂层之间的连接层,其中热塑性层中的热塑性材料的粘度大于粘着剂层和连接层的材料的粘度,其中膜布置于第一可渗透芯层与第二可渗透芯层之间以将第一可渗透芯层联接至第二可渗透芯层,并且其中膜包括超过三个层。在某些配置中,膜被配置成5-层膜。在一些情况下,粘着剂层作为膜的外层而存在并且包含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其中粘着剂层安置于连接层上,其中连接层安置于热塑性层上,其中热塑性层安置于附加连接层上,并且其中附加连接层安置于附加热塑性层上。在其他情况下,热塑性层包含聚烯烃材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热塑性层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至少一者包含聚丙烯。在其他实例中,第一层包含第一聚丙烯,所述第一聚丙烯包含第一熔体流动指数,并且第二层包含第二聚丙烯,所述第二聚丙烯包含第二熔体流动指数,其中第一熔体流动指数低于第二熔体流动指数。在某些实例中,连接层存在于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在其他实例中,膜包含小于80gsm、小于70gsm或小于60gsm的基重。在一些情况下,膜包括有效提供粘着性的第一层和联接至第一层的第二非极性层。在另一方面中,公开一种形成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热塑性聚合物和许多增强纤维在水溶液中组合,将包含热塑性聚合物和增强纤维的水溶液混合以使增强纤维分散于热塑性聚合物中,从而提供水性泡沫分散体,将水性泡沫分散体安置至成形元件上,从所安置的水性泡沫移除液体以提供包含热塑性聚合物和增强纤维的网状物,将网状物加热至超过网状物的热塑性聚合物的软化温度,将包含热塑性层和连接层的膜安置于网状物上,其中膜的热塑性层中的热塑性材料的粘度大于连接层的材料的粘度,以及将覆盖层安置于所安置的膜上以提供复合材料。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将复合材料压缩至预定厚度以形成复合制品。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将膜的热塑性层配置成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一层配置成包含第一聚丙烯,所述第一聚丙烯包含第一熔体流动指数,以及将第二层配置成包含第二聚丙烯,所述第二聚丙烯包含第二熔体流动指数,其中第一熔体流动指数低于第二熔体流动指数。在另外的实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将连接层配置在膜的热塑性层的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在一些实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将膜的基重选择为小于80gsm、小于70gsm或小于60gsm。在某些实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将膜配置成包括五个层。在其他情况下,所述方法包括将膜配置成包括:包含聚丙烯的第一层;安置于第一层上的第二层,第二层包括连接层;安置于第二层上并且包含聚丙烯的第三层;安置于第三层上并且包括附加连接层的第四层;以及第五层,所述第五层安置于第四层上并且包含聚酰胺。在某些配置中,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三层的聚丙烯配置成包含比第一层的聚丙烯的粘度大的粘度。在一些实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三层的聚丙烯的粘度配置成比第一层中的聚丙烯的粘度高至少50%。在其他实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将连接层和附加连接层配置成包含至少一种共同的材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将膜配置成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包括有效提供粘着性的第一层和联接至第一层的第二非极性层。在某些实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将覆盖层配置成包含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聚氨酯、非织造材料、织造材料、织物以及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将附加层安置于膜与覆盖层之间。在某些实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将网状物配置成包含作为热塑性材料的聚丙烯和作为增强纤维的玻璃纤维。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方法包括将网状物的热塑性材料配置成以按网状物的重量计约20重量%至约80重量%存在。在其他实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将玻璃纤维配置成以按芯层的重量计约30重量%至约70重量%存在。在某些情况下,所述方法包括将膜配置成包括至少三个层,其中膜的离网状物最远的外层包含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在其他实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将膜配置成包括至少四个层,其中膜的离网状物最远的外层包含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在一些实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将膜配置成包括至少五个层,其中膜的离网状物最远的外层包含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在另一方面中,形成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将热塑性聚合物和许多增强纤维在水溶液中组合,将包含热塑性聚合物和增强纤维的水溶液混合以使增强纤维分散于热塑性聚合物中,从而提供水性泡沫分散体,将水性泡沫分散体安置至成形元件上,从所安置的水性泡沫移除液体以提供包含热塑性聚合物和增强纤维的网状物,将网状物加热至超过网状物的热塑性聚合物的软化温度,将包含热塑性层和连接层的膜安置于网状物上,其中膜的热塑性层中的热塑性材料的粘度大于连接层的材料的粘度,并且其中膜包括三个或更多个层,以及将覆盖层安置于所安置的膜上以提供复合材料。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将复合材料压缩至预定厚度以形成复合制品。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将膜的热塑性层配置成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一层配置成包含第一聚丙烯,所述第一聚丙烯包含第一熔体流动指数,以及将第二层配置成包含第二聚丙烯,所述第二聚丙烯包含第二熔体流动指数,其中第一熔体流动指数低于第二熔体流动指数。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将连接层配置在膜的热塑性层的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在某些实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将膜的基重选择为小于80gsm、小于70gsm或小于60gsm。在其他实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将膜配置成包括五个层。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方法包括将膜配置成包括:包含聚丙烯的第一层;安置于第一层上的第二层,第二层包括连接层;安置于第二层上并且包含聚丙烯的第三层;安置于第三层上并且包括附加连接层的第四层;以及第五层,所述第五层安置于第四层上并且包含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在一些实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三层的聚丙烯配置成包含比第一层的聚丙烯的粘度大的粘度。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三层的聚丙烯的粘度配置成比第一层中的聚丙烯的粘度高至少50%。在其他情况下,所述方法包括将连接层和附加连接层配置成包含至少一种共同的材料。在一些实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将膜配置成具有有效提供粘着性的第一层和联接至第一层的第二非极性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将覆盖层配置成包含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聚氨酯、非织造材料、织造材料、织物以及膜。在其他实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将附加层安置于膜与覆盖层之间。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方法包括将网状物配置成包含作为热塑性材料的聚丙烯和作为增强纤维的玻璃纤维。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将网状物的热塑性材料配置成以按网状物的重量计约20重量%至约80重量%存在。在其他实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将玻璃纤维配置成以按芯层的重量计约30重量%至约70重量%存在。在其他实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将膜配置成膜的离网状物最远的外层包含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将膜配置成包括至少四个层,其中膜的离网状物最远的外层包含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在其他实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将膜配置成包括至少五个层,其中膜的离网状物最远的外层包含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下文更详细描述附加的特征、方面、实施例以及实施方案。附图说明参考附图描述某些实施方案,其中:图1为根据某些实施例包括芯层和膜的制品的说明;图2为根据某些实施例包括芯层、膜以及覆盖层的制品的说明;图3为根据某些配置的双层膜的说明;图4为根据某些配置的三层膜的说明;图5a为根据某些配置的多层膜的说明;图5b为根据某些配置的多层膜的另一说明;图6a为根据某些实施方案包括两个芯层以及它们之间的膜的制品的说明;图6b为根据某些实施方案包括两个芯层并且它们之间具有膜并且芯层中的一者的表面上安置有附加膜的制品的说明;图7a为根据某些实施方案包括两个芯层并且芯层中的一者的表面上安置有膜的制品的说明;图7b为根据某些实施方案包括两个芯层并且芯层中的每一者的表面上安置有膜的制品的说明;图8为根据某些配置沿芯层的纵向(机器)方向安置于芯层的表面上的膜带的说明;图9为根据某些配置沿芯层的横向方向安置于芯层的表面上的膜带的说明;图10为根据某些实施例沿机器方向和横向方向安置于芯层的表面上的膜带的说明;图11为根据某些实施例沿机器方向和横向方向安置于芯层的表面上的多个膜带的说明;图12为根据某些实施例包括高粘度连接层的膜的差示扫描量热法曲线;图13为根据某些实施例基重为60gsm的膜的差示扫描量热法曲线;图14为根据某些实施例基重为80gsm的膜的差示扫描量热法曲线;图15为示出根据某些实施方案的制品的剥离强度的柱状图;图16为示出根据某些实施方案的复合制品在各种条件下的剥离强度的柱状图;图17为示出根据某些实施方案用于测试制品的各种设定和物理参数的表格;图18为示出根据某些实施方案制品在不同条件下沿机器方向的剥离强度的柱状图;图19为示出根据某些实施方案制品在不同条件下沿横向方向的剥离强度的柱状图;图20为示出根据某些实施例各种制品在三种不同条件下的剥离强度的柱状图;图21为示出根据某些实施例其他制品在三种不同条件下的剥离强度的柱状图;图22为示出根据某些实施例另外的制品在三种不同条件下的剥离强度的柱状图;图23为示出根据某些实施例某些制品在三种不同条件下的剥离强度的柱状图;图24和25示出了根据某些配置的不同包含制品的声吸收;图26a和26b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包括3.5mm厚芯的各种制品的剥离强度;图27a和27b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包括3.0mm厚芯的各种制品的剥离强度;图28包括示出图26a-27b的图中所用的各种测试条件的表格;图29为示出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各种顶篷内衬饰板的剥离强度的图;图30为示出图29的图中所用的测试条件的表格;图31为示出存在于图26a-27b和图30的测试样品中的特定组件的表格;图32为比较根据某些配置包括两种不同的膜x1和a1的产品的性能的图;图33为比较根据某些配置包括两种不同的膜x1和c1的产品的性能的图;图34为比较根据某些配置包括两种不同的膜x1和a1的产品的性能的图;图35为比较根据某些配置包括两种不同的膜x2和c1的产品的性能的图;并且图36为比较根据某些配置包括三种不同的膜x2、c2以及c3的产品的性能的图。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将认可的是,鉴于本公开的益处,图中的某些尺寸或特征可能已被放大、变形或以其他非常规或不成比例的方式示出以提供更用户友好的图式型式。图中的描述不指定特定厚度、宽度或长度,并且图组件的相对尺寸不旨在限制图中任一组件的尺寸。在以下描述中指定尺寸或值的情况下,所述尺寸或值是仅出于说明目的而提供。此外,为图中的某些部分画阴影并不意味需要特定材料或布置,并且即使图中的不同组件可出于区别的目的而包括阴影,如果需要,不同组件也可包括相同或类似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单数和复数术语描述某些实施方案,以提供对本文所公开的技术的用户友好的描述。如本文所描述的特定实施方案中所呈现,除非中另外指出,否则这些术语是仅出于方便目的而使用,并且不旨在限制如包括或排除某些特征的制品、复合物以及其他主题。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所描述的制品可包括彼此联接的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组件,以提供具有一种或多种所需性能特征的复合材料或制品。在某些情况下,复合制品可包括热塑性芯材料,并且所述芯材料上安置有一种或多种附加材料或组件。在一些情况下,安置于芯材料上的附加材料或组件中的至少一者可为包含连接层的膜。在一些情况下,连接层可联接至另一层,所述另一层包含比连接层中的材料的粘度大的粘度。本文中提到术语“高粘度”材料是指所述层中的特定材料的粘度高于相邻层中的材料的粘度。举例来说,在描述一个层包含高粘度材料的情况下,所述层中所用的至少一种材料的粘度高于膜的其他层中所用的材料。在一些情况下,如使用各种ipc或astm测试(例如日期为2013年的astmd1238)所测量,存在于高粘度层中的材料的熔体流动指数可为小于1克/10min,而使用用以测量高粘度材料的熔体流动指数的相同测试存在于膜的其他层中的材料的熔体流动指数可为大于1、大于2、大于3、大于4或大于5。举例来说,高粘度材料可包含比存在于膜的其他层中的其他材料的熔体流动指数小2倍、小3倍、小4倍或小5倍的熔体流动指数(当材料的熔体流动指数全部是使用相同的astm或ipc测试测量时)。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连接层可包含一种或多种聚合物或共聚物。举例来说,聚烯烃均聚物或聚烯烃共聚物可存在于连接层中。在一些实例中,均聚物或共聚物可包含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以及其组合和共聚物。如果需要,那么附加的材料也可存在于膜的连接层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高粘度连接层的存在可准许使用更厚的恒定密度的芯层。举例来说,因为芯层厚度随恒定密度增加而增加,所以在表面可能存在更少的用以粘合至另一组件的材料。这会使得剥离强度随芯层厚度增加而降低。为了避免必须增加密度来得到增加的厚度,增加的厚度还会增加总重量,可使用整体连接层来提供增强的剥离强度。虽然并不要求,但在希望增加芯层的总厚度而不改变其基重的使用中可能需要存在整体连接层。在一些情况下,高粘度层可包括高粘度聚烯烃层,例如高粘度聚丙烯。通过在膜中包括此类高粘度的层与连接层的组合,膜的基重可与没有此类高粘度连接层的膜相比有所减轻。举例来说,在使用包含热塑性芯和膜的复合制品的情况下,包含高粘度层和连接层的膜的基重可比没有此类连接层和/或高粘度连接层的膜小至少25%,并且即使具有连接层的膜的基重小于没有连接层的膜的基重,具有高粘度连接层膜的复合制品的总物理特性也可为相同的或甚至为改善的。特定而言,具有连接层的膜可具有比没有连接层的类似膜小25%、小30%、小35%、小40%或甚至小50%的基重,同时仍为复合制品提供适合的总性能特征。如下文更详细提到的,可通过测量例如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来测定复合制品的性能特征:剥离强度、声吸收、阻燃性或其他适合的物理特性。在一些情况下,包含具有连接层的膜的复合制品的剥离强度(沿横向方向、机器方向或两者)大体上与包含没有连接层的类似膜的复合制品相同,即使具有连接层的膜的总基重小于不具有连接层的膜。如下文更详细提到的,可例如通过将表面层从包含芯、膜以及表面层的复合制品剥离来测量剥离强度。日期为2004年的astmd-903描述了可使用的一种用于测定剥离强度的说明性测试。如果需要,那么可将astmd-903中所指定的试样尺寸减小至更小的试样(1英寸乘6英寸替代特定的1英寸乘12英寸)以减少需要测试的制品的量。在一些情况下,具有高粘度层和连接层的膜可具有60gsm或更小(例如30gsm(克/平方米)至60gsm或40gsm至60gsm或50gsm至60gsm)的基重。出于比较目的,为复合制品提供适合的剥离强度的典型膜可具有80gsm、100gsm或更大的基重。在使用双层或多层膜的情况下,每个层可具有或可不具有与其他层相同的基重。在一些情况下,3-层膜可包含约60gsm或更小或约80gsm或更小或约100gsm或更小的基重。在其他配置中,5-层膜可包含约60gsm或更小或约80gsm或更小或约100gsm或更小的基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膜的粘着剂层可包含约30gsm的基重,而其余的基重,例如约30-70gsm,可来自膜的其他组件。在一些配置中,膜包括高粘度层和连接层,其中的每一者包含一种或多种热塑性材料。在一些情况下,连接层的热塑性材料还可作为高粘度层中的组分或材料而存在。举例来说,第一类型的聚烯烃可存在于高粘度层中,并且相同类型的聚烯烃可存在于膜的连接层中,但粘度较低。在一些情况下,膜的连接层可包含聚烯烃均聚物或聚烯烃共聚物,例如提供所需连接层效果的聚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在存在连接层的情况下,它可存在于包含至少一个附加层(例如双层膜)或两个或更多个附加层的膜中。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所描述的膜的连接层可作为中心层存在于膜中以在膜组件之间提供增强的粘着力。举例来说,在膜采取3-层膜形式的情况下,连接层可存在于中间层中。在膜采取5-层膜形式的情况下,第一连接层可存在于外层与中心层之间,而第二连接层可存在于中心层与内层之间。如果膜中存在偶数个层,那么连接层可存在于任一所述层之间。如本文中更详细论述,膜的每个层的确切厚度可为相同的或可为不同的,并且在一些情况下,连接层包含比膜的其他层低的厚度。在一些情况下,膜可具有约60gsm或更小的总基重并且被配置成双层膜,其中双层结构的每个层贡献约50%的基重。不同层的厚度不需要相同来提供约50%的基重。在一些配置中,还可使用多层膜,其中多层膜的每个层为总膜基重提供大致相同百分比的基重。在其他情况下,膜可包括3层、4层、5层或超过5层。举例来说,膜可为多层膜,其中所述层中的一者或多者为连接层。在一些情况下,膜的一个层可包含一种或多种聚酰胺材料或包含聚酰胺材料的共聚物。如果需要,那么聚酰胺材料可为线性或环状的。举例来说,3-层膜可在所述层中的至少一者中包含聚酰胺材料或包含聚酰胺材料的共聚物。在存在包含聚酰胺的3-层膜的一些情况下,聚酰胺可为线性聚酰胺。在存在包含聚酰胺的3-层膜的其他情况下,聚酰胺可为环状聚酰胺。举例来说,可存在在膜层中的一者或多者中包含线性或环状聚酰胺或两者的3-层膜。在3-层膜中存在环状聚酰胺的情况下,在一些配置中,环状聚酰胺可为除己内酰胺外的任何环状聚酰胺。在其他实例中,4-层膜可在所述层中的至少一者中包含聚酰胺材料或包含聚酰胺材料的共聚物。在存在包含聚酰胺的4-层膜的一些情况下,聚酰胺可为线性聚酰胺。在存在包含聚酰胺的4-层膜的其他情况下,聚酰胺可为环状聚酰胺。举例来说,可存在在膜层中的一者或多者中包含线性或环状聚酰胺或两者的4-层膜。在4-层膜中存在环状聚酰胺的情况下,在一些配置中,环状聚酰胺可为除己内酰胺外的任何环状聚酰胺。在其他实施方案中,5-层膜可在所述层中的至少一者中包含聚酰胺材料或包含聚酰胺材料的共聚物。在存在包含聚酰胺的5-层膜的一些情况下,聚酰胺可为线性聚酰胺。在存在包含聚酰胺的5-层膜的其他情况下,聚酰胺可为环状聚酰胺。举例来说,可存在在膜层中的一者或多者中包含线性或环状聚酰胺或两者的5-层膜。在5-层膜中存在环状聚酰胺的情况下,在一些配置中,环状聚酰胺可为除己内酰胺外的任何环状聚酰胺。在其他配置中,具有超过5个层的膜可在所述层中的至少一者中包含聚酰胺材料或包含聚酰胺材料的共聚物。在存在包含聚酰胺的超过5-层膜的一些情况下,聚酰胺可为线性聚酰胺。在存在包含聚酰胺的超过5-层膜的其他情况下,聚酰胺可为环状聚酰胺。举例来说,可存在在膜层中的一者或多者中包含线性或环状聚酰胺或两者的超过5-层膜。在超过5-层膜中存在环状聚酰胺的情况下,在一些配置中,环状聚酰胺可为除己内酰胺外的任何环状聚酰胺。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并且参考图1,示出了复合制品的简化说明。制品100包括芯层110和安置于芯层110上的膜120。虽然图1中的简化说明示出膜120覆盖层110的整个上表面,但如果需要,那么膜120可仅部分覆盖芯层110的某一部分的表面,例如膜可覆盖芯层110的第一或顶部表面的50%或更少。在其他情况下,可将膜材料的诸多个条带放置在芯层110的表面的不同区域上。在某些情况下,芯层可包含热塑性材料,例如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纤维或两者,并且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增强纤维分散于热塑性材料中。如下文更详细描述,芯层110为典型地可渗透或多孔的并且包括大于0%的孔隙含量。在某些配置中,复合制品100的膜120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层。所述层可经由连接层彼此连接或联接,或在其他情况下,连接层可作为膜120的一个层而存在。举例来说,在某些情况下,连接层可为双层膜中的一个层或连接层可为3-层膜、4-层膜、5-层膜或超过5-层膜中的一个层。如本文中所提到,膜120可包含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例如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任选不存在任何己内酰胺。连接层可包含具有适合粘度的材料以在将附加覆盖物或表面层安置于膜层120上时为复合制品100提供所需剥离强度。举例来说并且参考图2,示出了制品150,所述制品包括芯层160、膜170以及覆盖层180。膜170的连接层可包含一种材料,所述材料可提供粘着力以将覆盖层180粘合至膜170和/或芯层160,从而为制品150提供适合的剥离强度。在一些情况下,当在周围条件下或在湿润条件下测试时,制品150沿机器方向和横向方向的剥离强度可为5-6n/cm或更大。膜170可为双层结构、3-层膜、4-层膜、5-层膜或超过5-层膜。如本文中所提到,膜170可包含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例如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任选不存在任何己内酰胺。在某些配置中,本文所描述的制品中的芯层的厚度可从约1mm变化至约10mm,例如约2mm至约8mm,例如约3mm至约6mm。芯层的基重典型地从约600gsm变化至约3500gsm,更具体地说,约600gsm变化至约2000gsm,例如约600gsm至约1200gsm或约600gsm至约800gsm。包括整体连接层的膜的厚度为典型地约10微米至约1mm,更具体地说约30微米至约500微米,例如约50微米至约100微米。包括整体连接层的膜的基重为典型地约20gsm至约100gsm,更具体地说约30gsm至约60gsm,例如约45-60gsm。在某些实例中并且参考图3和4,更详细地示出了膜的说明。参考图3,双层膜300包括第一层310和第二层320。在一些情况下,第一层310和第二层320可包含至少一种共同的材料,而在其他情况下层310、320中可不存在共同的材料。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层310、320中的至少一者包含聚酰胺材料或包含聚酰胺的共聚物,例如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任选不存在任何己内酰胺。在其他配置中,层310、320中的至少一者可充当连接层。下文更详细描述用于膜层的附加的材料。在其他配置中,层310、320中的一者或两者可包含非极性材料或可作为非极性层而存在。举例来说,在存在非极性层的情况下,所述层可包含聚烯烃,诸如聚乙烯、聚丙烯或基于其他烃(饱和或不饱和)的材料。如本文中所提到,层310、320中的一者可包含聚烯烃材料或共聚酰胺材料或在膜300中具有如连接层一般的功能的另一材料。在一些情况下,层310可有效提供粘着力(在加工温度下)以帮助将任何覆盖层或附加层(图中未示)粘合至包括膜300的复合制品。在某些配置中,层310包含一种或多种共聚物,所述一种或多种共聚物提供粘着力以将覆盖层或附加层粘合至复合制品。在一些实例中,可将层320的粘度选择为足够高,使得材料在加工温度下不过多地迁移或移动。在使用低粘度材料的情况下,材料可轻易被吸收至芯层和/或覆盖层中并且不在芯层和/或覆盖层之间提供适合的粘合度。使用高粘度层作为层320(或在层320中使用高粘度层)准许例如在层310中使用较低量的材料并且降低膜300的总基重,而不会大体上牺牲性能。虽然层310被示出为布置于层320上方,但可将所述配置颠倒,其中存在于层320中的材料可替代地安置于层310上。在某些实例中,可包括于层310中的说明性材料(在层320具有如连接层一般的功能的情况下)包括例如聚酰胺、共聚酰胺以及其他材料与聚酰胺或共聚酰胺的混合物。任选地,可存在层310、320中的一者或两者,而层310、320中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在一些情况下,聚酰胺或共聚酰胺可以较大量存在,例如以按层310的重量计50重量%或更多存在,而在其他实例中,聚酰胺或共聚酰胺可以微小量存在,例如以按层310的重量计小于50重量%存在。替代在层310中包括聚酰胺或共聚酰胺(或除层310中的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之外),如果需要,那么诸如以下材料也可存在于层310中:酯、聚酯、烯烃、聚烯烃、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乙酸酯、聚乙酸酯、氨基甲酸酯、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内酯、卤代聚合物(其可赋予连接层一些阻燃性)、弹性体(诸如天然或合成橡胶)以及添加剂,诸如增粘剂、塑化剂、uv稳定剂、抗氧化剂、颜料、染料、阻燃剂、抗静电剂、杀虫剂(例如抗细菌或抗真菌剂)、填料、晶须、粉末、粒子(例如导电粒子或非导电粒子)、增味剂、染色剂或其他材料。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膜300的每个层可以大致相同的厚度存在,而在其他情况下,层310、320中的一者的厚度可大于其他层。类似地,两个层310、320的基重可为相同的或可为不同的。在一些情况下,膜300的每个层可具有约20-30gsm的基重。在其他情况下,层310的基重占膜300的总基重的至少50%,更具体地说层310占膜300的总基重的至少60%或膜300的总基重的至少75%。在一些情况下,连接层320可占膜300的总基重的至少50%,更具体地说层320占膜300的总基重的至少60%或膜300的总基重的至少75%。这些基重值是指膜300在加工之前的基重,并且在加工包括所述膜的制品之后所得基重可变化。在某些配置中,层320可包含赋予层320高粘度的一种或多种聚合物或共聚物。在某些实例中,可将层320中所用的材料的粘度选择为使得它大于层310中的材料的粘度。可通过许多测试来测量材料的粘度,包括例如日期为2008年的astmd1084。本文中提到层的粘度是指测量存在于所述层中的材料的粘度并且当存在于膜中时未必测量层本身的粘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层320可包含一种或多种热塑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烯烃,诸如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戊烯、聚丁烯-1;或弹性体或聚烯烃的衍生物,诸如聚异丁烯、丙烯橡胶、乙烯橡胶、乙烯丙烯橡胶;以及通过诸如天然或合成橡胶等弹性体与聚烯烃的反应形成的其他聚合物。虽然不希望受任何特定理论约束,但层320通常可为非极性的、不可渗透的和/或非多孔的,使得流体不轻易传送至层310中或被其吸收。层320的不可渗透性起到减少或阻止层320吸收至制品的可渗透芯层中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将层310的材料选择为具有比层320中的材料的熔点高的熔点,使得可对膜加热以软化层320,而不会大体上软化层310。在其他情况下,层320可包括熔点低于层310中的材料的材料,以例如经由加热上面安置有膜的芯层来将层320粘合至已联接的芯层。在一些情况下,可将层320光活化以提供对下面的芯层320的粘合,并且可将层310热活化。虽然并不要求,但在将膜300安置于芯层上的情况下(图中未示),通常邻近于芯层安置连接层320,使得层320位于层310与任何芯层之间。在某些情况下,层310、320一起(在不存在作为层310、320的连接层的情况下任选地加上它们之间的连接层)可提供膜300,所述膜通常对空气、烟尘、液体或其他流体为不可渗透的,并且具有提供此类流体屏障的功能,并且可将下面的芯层粘着性地联接至复合制品中的附加层。举例来说,在加工期间,可将包括层310、320的膜放置或安置于芯层上。然后可将覆盖层放置于所安置的膜上并且邻近于层310。可将压力、热量或两者施加至制品以使膜连接层熔融(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并且通过膜300的高粘度连接层将覆盖层粘合至芯层。本文中更详细地论述了说明性压力和加工温度。视所需配置而定,层310可邻近于下面的芯层,或层320可邻近于下面的芯层。在一些情况下,层320联接至芯层,而层310联接至制品的表面或覆盖层,例如层310可包含聚酰胺,所述聚酰胺用以将膜粘合至覆盖层。在一些情况下,层310、320离芯最远(视膜300的取向而定),例如存在于可联接至另一组件(诸如表面或装饰覆盖物)的外表面上,可包含聚酰胺、共聚酰胺或其组合,例如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举例来说,层320可包含聚酰胺,而不是层310或两个层310、320可各自包含聚酰胺,诸如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例如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现参考图4,多层膜400被示出为包括三个层410、420以及430。在一些情况下,所述层中的一层为连接层而另外两个层不为连接层,例如层420可具有如连接层一般的功能。在其他情况下,所述层中的两者为连接层。在一些情况下,层410可有效用以提供粘着力(在一种或多种加工温度下)以帮助将覆盖层或其他层粘合至复合制品。可存在层430以帮助将膜400粘合至下面的芯层。如果需要,那么层420、430可包括类似材料或不同材料,例如层420和430可包含一种或多种热塑性材料,诸如聚烯烃。举例来说,层420、430可包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材料:聚烯烃,诸如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戊烯、聚丁烯-1;或弹性体或聚烯烃的衍生物,诸如聚异丁烯、丙烯橡胶、乙烯橡胶、乙烯丙烯橡胶;以及通过诸如天然或合成橡胶等弹性体与聚烯烃的反应形成的其他聚合物。虽然不希望受任何特定理论约束,但层420或层430或两者通常可为非极性的、不可渗透的和/或非多孔的,使得流体不轻易传送至层420或层430中或被其吸收。层420(或430)的不可渗透性起到减少或阻止特定层410或430(其联接至覆盖层)吸收至制品的可渗透芯层中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将层430的材料选择为具有比层410、420中的材料的粘度高的粘度。在其他配置中,层420中所用的材料可具有比层410、430中所用的材料高的粘度。在一些情况下,层420、430包含共同的材料,例如聚烯烃,诸如聚丙烯,但在不同的层420、430中材料的粘度为不同的。在一些配置中,层430包含如本文所描述的高粘度材料,而层420不包括如本文所描述的高粘度材料。在此类配置中,可将层410邻近于覆盖层放置,并且可将层430邻近于芯层放置。然而,如果需要,那么可将所述配置翻转,其中将层430邻近于覆盖层放置,并且可将层410邻近于芯层放置。在其他配置中,层420、430中的每一者可包含如本文所描述的高粘度材料,例如高粘度聚烯烃。如本文中所提到,因为术语“高”为程度术语,所以提及术语“高粘度”在本文中意味着粘度高于膜的其他层中的其他材料。在一些情况下,层430包含高粘度聚丙烯(或其他聚烯烃),而层420包含粘度比层430中的聚丙烯低的聚丙烯(或其他聚烯烃)。层410可包含聚酰胺、共聚酰胺以及其他材料与聚酰胺或共聚酰胺的混合物。举例来说,层410可包含线性或环状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任选不存在任何己内酰胺。在一些情况下,聚酰胺或共聚酰胺可以较大量存在,例如以按层410的重量计50重量%或更多存在,而在其他实例中,聚酰胺或共聚酰胺可以微小量存在,例如以按层410的重量计小于50重量%存在。替代在层410中包括聚酰胺或共聚酰胺(或除层410中的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之外),如果需要,那么诸如以下材料也可存在于层410(和/或层420、430中)中:酯、聚酯、烯烃、聚烯烃、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乙酸酯、聚乙酸酯、氨基甲酸酯、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内酯、卤代聚合物(其可赋予连接层一些阻燃性)、弹性体(诸如天然或合成橡胶)以及添加剂,诸如增粘剂、塑化剂、uv稳定剂、抗氧化剂、颜料、染料、阻燃剂、抗静电剂、杀虫剂(例如抗细菌或抗真菌剂)、填料、晶须、粉末、粒子(例如导电粒子或非导电粒子)、增味剂、染色剂或其他材料。如果需要,那么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例如线性或环状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可存在于层420、430中的一者或两者中或层410、420以及430中的每一者中。在一些情况下,层410、430离芯最远(视膜400的取向而定),例如存在于可联接至另一组件(诸如表面或装饰覆盖物)的外表面上,可包含聚酰胺、共聚酰胺或其组合,例如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举例来说,层430可包含聚酰胺,而不是层410或两个层410、430可各自包含聚酰胺,诸如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例如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在某些实例中并且参考图5a,示出了多层膜500的一个说明。膜500包括层510、520、530以及540。层520-540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可各自有效充当连接层,例如类似于层420。在一些情况下,层520-540中的至少一者为连接层并且至少一个其他层为如本文所描述的高粘度层。在某些配置中,层520为连接层,而层530为高粘度层。如果需要,那么层540可为另一连接层、高粘度层或包含其他特性和/或材料的层。在其他配置中,层520-540中的至少两者包含高粘度材料以准许这两个层充当高粘度连接层。举例来说,层520和540可包含高粘度材料,而层530可具有如连接层一般的功能。不同层中的高粘度材料可为相同的或可为不同的。如果需要,那么层520-540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为可渗透或多孔的,而其他层或层520-540可为不可渗透的。在替代配置中,层520-540中的每一者可为可渗透或多孔的,或层520-540中的每一者可为不可渗透的。在一些情况下,层520-540中的每一者可独立地包含一种或多种热塑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烯烃,诸如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戊烯、聚丁烯-1;或弹性体或聚烯烃的衍生物,诸如聚异丁烯、丙烯橡胶、乙烯橡胶、乙烯丙烯橡胶;以及通过诸如天然或合成橡胶等弹性体与聚烯烃的反应形成的其他聚合物。虽然不希望受任何特定理论约束,但可将层520-540中的每一者配置成大体上非极性的、不渗透的和/或非多孔的层,使得流体不轻易传送至层520-540中,或被其吸收。层520-540的不可渗透性可例如起到减少或阻止层510吸收至制品的可渗透芯层中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可将层510-540中的某些层中的材料选择为具有比其他层中的材料的熔点高的熔点,使得可对膜加热以软化某些层,而不会大体上软化其他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层520和540可各自包含聚丙烯,但层520中所用的聚丙烯的粘度可比层540中所用的聚丙烯高。在其他情况下,层520和540可各自包含聚丙烯,但层540中所用的聚丙烯的粘度可比层520中所用的聚丙烯高。在某些实例中,层510可包含聚酰胺、共聚酰胺以及其他材料与聚酰胺或共聚酰胺的混合物,例如层510可包含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在一些情况下,聚酰胺或共聚酰胺可以较大量存在,例如以按层510的重量计50重量%或更多存在,而在其他实例中,聚酰胺或共聚酰胺可以微小量存在,例如以按层510的重量计小于50重量%存在。替代在层510中包括聚酰胺或共聚酰胺(或除层510中的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之外),如果需要,那么诸如以下材料也可存在于层510中:酯、聚酯、烯烃、聚烯烃、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乙酸酯、聚乙酸酯、氨基甲酸酯、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内酯、卤代聚合物(其可赋予连接层一些阻燃性)、弹性体(诸如天然或合成橡胶)以及添加剂,诸如增粘剂、塑化剂、uv稳定剂、抗氧化剂、颜料、染料、阻燃剂、抗静电剂、杀虫剂(例如抗细菌或抗真菌剂)、填料、晶须、粉末、粒子(例如导电粒子或非导电粒子)、增味剂、染色剂或其他材料。如本文中所提到,层510不需要为相同的并且如果需要,那么可包括不同材料,例如不同聚酰胺、不同共-聚酰胺或不同添加剂或两者。如果需要,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例如线性或环状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可存在于层520、530、540中的一者或多者中(而不是层510中)或层510、520、530以及540中的每一者中。在一些情况下,层510、540离芯最远(视膜500的取向而定),例如存在于可联接至另一组件(诸如表面或装饰覆盖物)的外表面上,可包含聚酰胺、共聚酰胺或其组合,例如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举例来说,层540可包含聚酰胺,而不是层510或两个层510、540可各自包含聚酰胺,诸如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例如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现参考图5b,示出了包括五个层的多层膜500的另一说明。膜550包括层560-580。层560可类似于如上文所描述的层510。举例来说,层560可包含聚酰胺、共聚酰胺以及其他材料与聚酰胺或共聚酰胺的混合物,例如层560可包含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在一些情况下,聚酰胺或共聚酰胺可以较大量存在,例如以按层560的重量计50重量%或更多存在,而在其他实例中,聚酰胺或共聚酰胺可以微小量存在,例如以按层560的重量计小于50重量%存在。替代在层560中包括聚酰胺或共聚酰胺(或除层560中的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之外),如果需要,那么诸如以下材料也可存在于层560中:酯、聚酯、烯烃、聚烯烃、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乙酸酯、聚乙酸酯、氨基甲酸酯、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内酯、卤代聚合物(其可赋予连接层一些阻燃性)、弹性体(诸如天然或合成橡胶)以及添加剂,诸如增粘剂、塑化剂、uv稳定剂、抗氧化剂、颜料、染料、阻燃剂、抗静电剂、杀虫剂(例如抗细菌或抗真菌剂)、填料、晶须、粉末、粒子(例如导电粒子或非导电粒子)、增味剂、染色剂或其他材料。层560不需要为相同的并且如果需要,那么可包括不同材料,例如不同聚酰胺、不同共-聚酰胺或不同添加剂或两者。如果需要,层565-580还可包括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例如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或层580可替代地包含聚酰胺或共聚酰胺材料,例如层580可包含(替代层510中的聚酰胺或除层510中的聚酰胺之外)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在一些实例中,层565-580中的至少一者可为高粘度层,并且层565-580中的至少一者可为连接层。在一些情况下,高粘度层为层565。在其他情况下,高粘度层为层570。在其他实施方案中,高粘度层为层575。在其他实例中,高粘度层为层580。在一些情况下,连接层为层565。在其他情况下,连接层为层570。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连接层为层575。在其他实例中,连接层为层580。在某些配置中,连接层可存在于膜的各层之间。举例来说,层565和575中的每一者可充当连接层。在膜包括奇数个层的一些实施方案中,高粘度层可作为中心层存在于层状堆叠中。举例来说,高粘度层可作为层570而存在,并且任选地连接层作为层565、575中的每一者而存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层570和580可包含至少一种共同的材料,例如聚烯烃,但层570、580中的材料的粘度可为不同的,例如层570中的粘度可比层580中高或反之亦然。在一些情况下,层565-580中的每一者可独立地包含一种或多种热塑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烯烃,诸如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戊烯、聚丁烯-1;或弹性体或聚烯烃的衍生物,诸如聚异丁烯、丙烯橡胶、乙烯橡胶、乙烯丙烯橡胶;以及通过诸如天然或合成橡胶等弹性体与聚烯烃的反应形成的其他聚合物。在一些情况下,层560可包含聚酰胺,层565、575可充当连接层,并且层570、580可包含聚丙烯,其中层570中所用的聚丙烯的粘度高于层580中所用的聚丙烯的粘度。在一些情况下,层560、580可离芯最远(视膜550的取向而定),例如存在于可联接至另一组件(诸如表面或装饰覆盖物)的外表面上,可包含聚酰胺、共聚酰胺或其组合,例如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在某些情况下,图3-5b中的层中的任一者可独立地包含一种或多种材料以赋予所需特性或特征。举例来说,层310、410、510以及540独立地可包括粒子、粉末、晶须、填料、粘合剂、纤维或可赋予膜所需物理特性的其他材料。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将诸如以下的阻燃剂材料添加至层310、410、510或540中:卤化材料、磷化材料、氮化材料或其他适合的阻燃剂。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将防烟剂、除氧剂、紫外光抑制剂、染料、染色剂、颜料或其他材料添加至层310、410、510或540中。如果需要,膜的最外层(在将膜联接至芯之后远离芯的层)可包含粒子、粉末、晶须、填料、粘合剂、纤维或可赋予膜所需物理特性的其他材料。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阻燃剂材料,诸如卤化材料、磷化材料、氮化材料或其他适合的阻燃剂;防烟剂;除氧剂;紫外光抑制剂;染料;染色剂;颜料或其他材料。再次参考图1和2,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所描述的复合制品的芯层,例如芯层110或160,典型地包括一种或多种热塑性材料(例如呈粉末形式或纤维形式或其他形式的热塑性树脂)与多个增强材料(诸如增强纤维)的组合。在一些情况下,增强材料和纤维一起形成网状物,所述网状物包含多个空隙空间以赋予芯层多孔性,例如网状物由增强纤维和热塑性材料形成。空隙空间通常不增加任何重量至芯层,但可增加芯层的总厚度。在一些情况下,芯层可包含以芯层的总体积计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或超过50%的孔隙率,例如55-95%或75-95%孔隙率。在其他情况下,芯层的孔隙率可为约0-30%、10-40%、20-50%、30-60%、40-70%、50-80%、60-90%、0-40%、0-50%、0-60%、0-70%、0-80%、0-90%、10-50%、10-60%、10-70%、10-80%、10-90%、10-95%、20-60%、20-70%、20-80%、20-90%、20-95%、30-70%、30-80%、30-90%、30-95%、40-80%、40-90%、40-95%、50-90%、50-95%、60-95%70-80%、70-90%、70-95%、80-90%、80-95%或这些示例性范围内的任何说明性值。如果需要,那么芯或整个复合物的孔隙率可大于95%,例如可为约96%或97%。在某些配置中,芯层110或160可具有约0.1gm/cc至约2.0gm/cc,例如约0.1gm/cc至约1.0gm/cc或约0.3gm/cc至约1.5gm/cc或约0.5gm/cc至约1.0gm/cc或约1.0gm/cc至约1.5gm/cc或约1.5gm/cc或约2.0gm/cc的密度。可使用已知制造工艺来制备本文所描述的制品的芯层,例如湿式成网法、气流成网法、干燥掺混法、梳棉和针刺法以及用于制备非织造产品的其他已知方法。此类制造工艺的组合也为适用的。在某些实例中,芯层的热塑性材料可采取许多不同形式和配置,包括呈粉末形式或呈纤维形式的热塑性树脂。视所用加工条件而定,相较于一种形式可能需要选择另一种形式。说明性热塑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烯烃、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四氯酸丁二酯以及聚氯乙烯(增塑与不增塑)以及这些材料彼此或与其他聚合材料的掺混物。其他适合的热塑性物质包括但不限于聚亚芳基醚、聚碳酸酯、聚酯碳酸酯、热塑性聚酯、聚醚酰亚胺、丙烯腈-丁基丙烯酸酯-苯乙烯聚合物、无定形尼龙(amorphousnylon)、聚亚芳基醚酮、聚亚苯基硫化物、聚芳基砜、聚醚砜、液晶聚合物、商业上称为的聚(1,4亚苯基)化合物、高热聚碳酸酯(诸如bayer的pc)、高温尼龙以及硅酮以及这些材料彼此或与其他聚合材料的合金和掺混物。在一些情况下,热塑性材料以颗粒、纤维或粉末形式存在。粒子不需要太过精细,但比约1.5毫米粗的粒子可能是不太希望的,因为它们在用以产生均质结构的模制工艺期间不可充分地流动。使用较大的粒子可使得材料在固结时的挠曲模量。在一种选择中,粒子的尺寸不超过约1毫米。在其他情况下,热塑性材料可采取热塑性纤维的形式,诸如美国专利公布号20120065283或美国专利公布号20130244528中所描述的聚酰亚胺和聚砜材料,这些专利公布中的每一者的全部公开内容在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所描述的制品的芯层可包括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纤维。说明性纤维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玻璃纤维、碳纤维、石墨纤维、热塑性纤维、合成有机纤维(特别是高模量有机纤维,诸如对位和间位芳纶纤维、尼龙纤维、聚酯纤维)、天然纤维(诸如大麻、剑麻、黄麻、亚麻、椰壳纤维、红麻以及纤维素纤维)、矿物纤维(诸如玄武岩、矿棉(例如岩棉或矿渣棉)、硅灰石、氧化铝二氧化硅等或其混合物)、金属纤维、金属化天然和/或合成纤维、陶瓷纤维、纱纤维或其混合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在用于提供所需官能团或赋予纤维其他物理特性之前对纤维进行化学处理。聚合物芯中的纤维含量可为按聚合物芯的重量计约20%至约90%,更具体地说约30%至约70%。典型地,复合物的纤维含量在按复合物的重量计约20重量%至约90重量%之间、更具体地说在约40重量%至约80重量%之间变化。所用纤维的特定尺寸和/或取向可至少部分取决于所用的聚合物材料和/或所需要的所得复合物特性。鉴于本公开的益处,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将容易选择适合的其他纤维类型、纤维尺寸以及量。在一个非限制性说明中,分散于芯的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纤维内的纤维例如通常具有大于约5微米、更具体地说约5微米至约22微米的直径以及约5mm至约200mm的长度;更具体地说,纤维直径可为约微米至约22微米并且纤维长度可为约5mm至约75mm。在某些配置中,芯层可包括约20重量%至约80重量%的增强纤维,所述增强纤维具有高拉伸弹性模量和在约7mm与约200mm之间的平均长度;以及约20重量%至约80重量%的完全或大体上未固结的纤维或颗粒状热塑性材料,其中重量百分比是以芯层的总重量计。在另一实施方案中,芯层包括约35重量%至约55重量%的纤维。可将网状物加热至超过芯层的热塑性材料的熔点以大体上软化塑料材料并且使其穿过一个或多个固结装置,例如夹持辊、压延辊、双层带层合机、分度压力机、多层压力机(multipledaylightpress)、压热器以及用于薄片和织物的层合和固结的其他此类装置,使得塑料材料可流动并且湿透纤维。固结装置中的固结元件之间的间隙可设定为小于未固结网状物并且如果网状物是要完全固结那么大于所述网状物的尺寸,因此允许网状物在穿过所述辊之后扩展并且保持大体上可渗透或多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如果网状物是要完全固结,那么可将间隙设定为比网状物的尺寸大约5%至约10%的尺寸。完全固结的网状物意指完全压缩并且大体上无空隙的网状物。完全固结的网状物将具有小于5%的孔隙含量,例如约0%的孔隙含量,并且具有可忽略的开孔结构。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通常可对用于外部结构应用中的传统玻璃纤维复合物进行压缩流动模制并且其最终部件形状可为大体上无空隙的。相比之下,用于汽车内部应用的低密度玻璃纤维复合物在本质上通常可为半结构的并且可为多孔的和重量轻的,密度在0.1至1.8g/cm3范围内并且在成品部件的厚度中含有均匀分布的5%至95%的空隙。某些汽车规范需要轻重量、良好弯曲性、冲击性以及其他机械特性,以及良好热成形性特征和/或改善的机械特性。虽然此类重量轻的部件在内部汽车应用中可能为特别需要的,但类似复合制品还可在结构应用中获得应用,诸如板壁、夹衬板、墙板以及其他建筑产品。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外表面层或覆盖层可被安置或以其他方式存在于芯材料的一个或两个侧面或其所选区域或部分上。在一些情况下,如图2的复合制品中所示,将覆盖层联接至膜。虽然覆盖层的确切性质可变化,但在某些情况下,覆盖层可包含氨基甲酸酯、聚氨酯、织物、箔、非织造材料、织造材料、热塑性材料或其他材料。在复合制品被配置成用于机动车辆的内部应用中的情况下,可邻近于包括高粘度连接层的膜放置织物。织物可为内部汽车部件提供例如光滑并且美学观点上令人喜爱的表面。说明性内部汽车部件包括但不限于顶篷内衬、底板铺毯、缓冲材料和仪表板、座椅和椅背、内部控制台、门内衬、行李箱内衬、引擎盖内衬、吸声遮罩或材料或车辆中在操作期间不暴露于周围环境的其他部件。然而,如果需要,那么本文所描述的制品可用于外部汽车应用,诸如保险杠覆盖物、下车身遮罩、车轮内衬、行李箱内衬、隔音内衬或层等。在某些配置中,邻近于覆盖层的膜层可包含线性或环状聚酰胺或包含聚酰胺的共聚物,例如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的聚酰胺。在某些实例中,复合物可提供改善的机械特性,包括在较低基重下改善的剥离强度或在复合物中得到改良的其他适合的机械特性。虽然不要求,但可通过在本文所描述的复合制品中使用具有高粘度连接层的一个或多个膜来改善超过单个机械性质,例如本文中所提到的复合物的剥离强度增加、基重降低以及持久性增加可单个地或以彼此的任何组合的形式得到改善。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所描述的复合制品可包含玻璃毡热塑性复合物(gmt)或重量轻的增强型热塑性复合物(lwrt)。一种此类lwrt是由hanwhaazdel,inc.制备并且以商标毡出售。优选地,此类lwrt的面密度为约400克/平方米lwrt至约4000gsm,不过视特定应用需要而定面密度可小于400gsm或大于4000gs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上部密度可小于约4000gsm。在将lwrt芯与包括高粘度连接层的膜组合使用的情况下,lwrt的基重可例如不牺牲所需物理特性的情况下降至小于600gsm或400gsm。在某些实例中,通常可使用以下材料来制备lwrt复合物:切短的玻璃纤维、热塑性材料以及热塑性聚合物膜和或用玻璃纤维或诸如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碳酸酯(pc)、pc/pbt的掺混物或pc/pet的掺混物等玻璃纤维或热塑性树脂纤维制备的织造或非织造织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使用pp、pbt、pet、pc/pet掺混物或pc/pbt掺混物作为高熔体流动指数树脂。为制备玻璃毡,可将树脂、增强材料和/或其他添加剂添加或计量至配有叶轮的顶部开口混合槽中所含的分散泡沫中。不希望受任何特定理论约束,泡沫中空气捕获袋的存在可帮助分散玻璃纤维和高熔体流动指数树脂。在一些实例中,可经由分配岐管将玻璃与树脂的分散混合物泵至定位于造纸机的网部上方的流浆箱中。然后在使用真空将分散混合物提供至移动中的网筛时,可将泡沫(而非玻璃纤维或树脂)移除,从而连续制备均匀纤维湿网状物。湿网状物可在适合的温度下穿过干燥器以降低水分含量并且使树脂熔融或软化。当热网状物离开干燥器时,可通过使玻璃纤维、热塑性树脂以及膜的网状物穿过一组加热辊的辊隙来将诸如包括高粘度连接层的膜等表面层层合至网状物上。如果需要,那么还可将诸如非织造和/或织造织物层等附加层连同膜一起粘着至网状物的一侧或两侧以促成处理玻璃纤维增强毡的简易性。然后,可使复合物穿过拉伸辊并且连续切割(裁切)成所需尺寸以便随后形成最终产品制品。例如美国专利号6,923,494、4,978,489、4,944,843、4,964,935、4,734,321、5,053,449、4,925,615、5,609,966以及美国专利申请公布号us2005/0082881、us2005/0228108、us2005/0217932、us2005/0215698、us2005/0164023以及us2005/0161865中描述了关于此类lwrt复合物的制备的其他信息,包括适合用于形成此类复合物的材料和加工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可例如通过将热塑性材料(例如热塑性树脂粉末或热塑性树脂纤维)连同增强纤维一起添加至可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搅拌过的水性泡沫中来制备本文所描述的芯层。可将组分搅拌足够的时间,以形成增强纤维与热塑性材料于水性泡沫中的分散混合物。然后,将分散混合物放于任何适合的支撑结构(例如线网)上,并且然后通过支撑结构将水抽空,从而形成网状物。可将网状物干燥并且加热至超过热塑性材料的软化温度。然后,将网状物冷却并且压至预定厚度,以制备具有例如在约1%至约95%之间的孔隙含量的芯层。然后,可将具有高粘度层和连接层的膜层合至芯层,或添加至芯层,然后软化热塑性材料,从而将膜粘合至芯层。在某些配置中,可以许多方式制备本文所描述的膜。举例来说,可使用诸如吹膜挤出、薄片/薄膜挤出等塑料挤出技术来提供膜。在膜的厚度薄的情况下,吹膜挤出技术可为理想的。在需要较厚膜的情况下,薄片/薄膜挤出技术可为理想的。在一些情况下,分开制备膜的每个层并且然后将膜层层合或以其他方式彼此联接以提供包括高粘度连接层的膜。可使用空气或其他技术来扩展膜,在将膜联接至芯层之前可将其延伸或可以所需方式以其他方式加以处理。可将大的膜卷撕开以形成较小的卷,所述较小的卷可例如用于其中膜沿机器方向铺开至所形成的芯层上的连续工艺中。在将膜联接至芯层之后,可将制品切短或切成包装所需的长度。如果需要,那么可对膜的一个或多个表面进行化学或物理处理,例如电晕处理、气相沉积(以提供导电膜)、添加脱模剂等。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所描述的制品可包括布置于芯层的堆叠之间的膜(具有整体连接层)。参考图6a,制品600包括由包括高粘度连接层620的膜隔开的芯层610、630。膜620例如可为本文所描述的膜中的任一者,例如可为膜120、170、300、400或500中的任一者。芯层610、630可为相同的或可为不同的。在一些情况下,芯层610、630包含至少一种共同的材料。在其他情况下,芯层610、630中的一者可使用呈粒子形式的热塑性树脂来制备,而芯层610、630中的另一者可使用呈纤维形式的热塑性树脂来制备。芯层610、630可包括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增强纤维和/或热塑性材料。在一些情况下,膜620可包括至少一个包含聚酰胺的层、至少具有如连接层一般的功能的另一层以及至少一个包含高粘度材料的第三层。在其他配置中,可将膜620配置成5-层膜,其中包含聚酰胺材料的各层邻近于芯610和芯630,例如具有相同或不同的聚酰胺的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的线性或环状聚酰胺材料存在于膜620的邻近于芯610、630的层中。包含高粘度(例如高粘度聚丙烯)的中心层可通过连接层夹在高粘度层的每一侧上。现参考图6b,如果需要,那么可添加包含高粘度层和连接层的附加膜660以提供制品650。在一些情况下,同样可将具有高粘度层和连接层的第三膜(图中未示)添加至芯层610的相对表面。膜660可与膜620相同或可不同。在一些情况下,膜620与660为相同的以简化制品650的自动化生产。在其他配置中,即使膜620与660可为相同的,也可沿机器方向放置膜620、660中的一者,并且可沿横向方向放置膜620、660中的另一者。在制品650的一些配置中,膜620可不包括高粘度层或连接层或两者,而膜660可包括高粘度层和连接层。虽然未示出,但制品600或制品650上还可存在一个或多个覆盖层。如果需要,那么膜660可包括外层,例如可联接至覆盖层的层,所述外层包含线性或环状聚酰胺或包含聚酰胺的共聚物,例如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在某些情况下,包括芯层堆叠的复合制品可包括约2-10个芯层,更具体地说约2-8、2-6或2-4个芯层。如结合图6a和6b所提到,一个或多个膜可隔开堆叠的芯层。在某些情况下,具有高粘度层和连接层的膜可仅存在于堆叠的外表面上。参考图7a,示出了包括芯层710、720以及包括高粘度层和连接层的膜730的制品700。可通过将层710、720中的热塑性材料熔融来联接芯层710、720或可使用粘着剂或其他材料来联接。在一些情况下,堆叠足够的芯层以为总制品700提供所需厚度,并且然后将膜730添加至堆叠的顶部芯层中。可将附加层(例如覆盖层或其他层)联接至膜730以提供包括芯层的堆叠的复合制品。如果需要,那么膜730可包括外层,例如可联接至覆盖层的层,所述外层包含线性或环状聚酰胺或包含聚酰胺的共聚物,例如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在其他配置中,可将包括高粘度层和连接层的附加膜添加至芯层堆叠的相对表面中。参考图7b,制品750包括芯层堆叠710、720以及各自包括整体连接层的膜730、760。如果需要,那么可将附加芯层堆叠联接至膜730、760中的任一者。在替代配置中,在连接层730、760之间可存在2-10个芯层堆叠以增加制品750的总厚度并且/从而提供具有所需特性的制品。在制品750的一些配置中,层堆叠中可存在约2-6个膜层。膜中的任何两者或更多者可为相同的或可为不同的。如果需要,那么膜730、760中的一者或两者可包括外层,例如可联接至覆盖层的层,所述外层包含线性或环状聚酰胺或包含聚酰胺的共聚物,例如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在需要特定基重的芯层的某些配置中,可制备具有特定基重的单个芯层或可将各个较小的基重组合以提供特定基重的多个芯层。在一些情况下,膜可存在于每个芯层之间,而在其他情况下,膜(例如包括高粘度层和连接层的膜)可仅存在于芯堆叠的外表面或表面上。如果需要,那么在芯层堆叠之间可存在粘着剂层,以促进芯层彼此的联接。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在芯层形成之后将膜添加至芯层堆叠的芯层中,例如可层合、粘合或以其他方式以一定方式粘着至芯层。不希望受任何特定科学理论约束,在加工期间,可任选通过使用粘着剂通过与芯的聚合物组分融合来将膜粘合至聚合物芯,以在芯与膜之间提供足够的结合强度从而阻止在热成形期间发生脱层作用。在一些实例中,粘着剂可呈层形式,诸如粘着膜、涂层或施加至芯和/或表面层的其他类型的层,而在其他实例中,粘着剂可断续地安置于芯层与膜之间。如果需要,芯与表面层之间可存在散布的粒子,并且所述粒子可(但不需要)在芯与膜之间提供粘着力(或附加粘着力)。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使用许多方法来制备复合制品。举例来说,视所需的特定应用而定,通常可将复合物制备成诸如薄片或膜等各种形式、于预成形衬底上的层状材料的形式或其他更硬质的形式。对于某些应用,可以薄片形式提供复合物并且除膜之外可任选包括位于此类薄片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附加层。在一个说明中,此类附加覆盖层可为另一膜、非织造纱布、幕幛、织造织物或其组合。如果需要,那么附加层可为可透气的并且可在热成形和/或模制操作期间大体上与复合制品一起延伸和铺展。此外,此类层可为施加至含纤维热塑性材料的表面的粘着剂,诸如热塑性材料(例如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或其他此类聚合物)。一般来说,复合制品特别在当呈薄片形式时的面密度从约150gsm变化至约4000gsm,更具体地说约150gsm至约3000gsm,例如约200gsm至约800gsm,或约300gsm至约700gsm或约300gsm至约600gsm。在其他情况下,可在形成芯层期间形成和放置膜。举例来说,可将膜挤出至部分成形的仍较软的芯层上。举例来说,当芯层的材料被放在网状物上并且仍然较软时,可将膜挤出并且放置于软芯层的顶部。芯层变硬和/或使膜加芯层穿过一个或多个辊隙或辊可起到将膜联接至芯层的作用。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使用本文所描述的复合制品来提供中间物和最终形式制品,包括建筑制品或用于汽车以及其他应用的制品,包括但不限于顶篷内衬、门模块、仪表板顶盖、主体和引擎盖面板、诸如用于娱乐车辆的侧壁面板、货箱内衬、前柱和/或后柱装饰、遮阳棚等。鉴于本公开的益处,其他此类制品对熟练技工来说将为显而易见的。可使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许多方法将复合制品模制成各种制品:压力成形、热成形、热冲压、真空成形、压缩成形以及热压处理。例如美国专利号6,923,494和5,601,679中以及dubois和pribble的"plasticsmoldengineeringhandbook",第五版,1995,第468至498页以及别处描述了说明性方法。在某些实例中,可将本文所描述的膜安置于芯层的整个表面上,可断续地于安置于表面上或可以条带或贴片形式进行安置。图8-11中示出了示出以不同方式安置有表皮材料的复合物的透视图的说明。参考图8,复合制品800包括芯层810和大体沿复合制品800的长轴方向(例如机器方向)安置的膜带820、825。虽然不希望受任何特定科学理论约束,但可能需要将膜安置于需要附加加强的区域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将一个或多个膜贴片安置于现有的膜上以在所述区域提供附加的或增强的粘合,例如可沿芯层的边缘施加条带以增强边缘处的耐剥离性。条带820和825的确切尺寸、宽度以及组成可变化并且典型地可由与制备本文所描述的膜所用的相同的材料并且使用相同的方法来制备所述条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将条带820和825中的至少一者选择成包括包含高粘度层和连接层的膜,或两个条带820、825均可包括包含高粘度层和连接层的膜。条带820和825的组成和尺寸不需要为相同的。此外,条带820和825中的每一者的各区域可包括不同的组成,例如不同的连接层材料或不同粘度的连接层、不同非极性膜组件等。在其他配置中,芯的整个平面表面可包括第一表面层(其可为或可不为包括高粘度连接层的膜),并且可将诸如图8中所示的那些膜带安置于与第一表面层相对的表面上。虽然图8示出了包括两个条带820和825的复合制品800,但还可使用仅单个膜带或多个条带,例如可存在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或更多个单独的条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由最终用户在复合制品成形成所需结构或形状(例如成为汽车内部部件)之前施加条带,或可在将第一表面层施加至芯层之前预施加至第一表面层。如本文结合其他膜所提到,如果需要,那么膜带820、825中的一者或两者可包括外层,例如可联接至覆盖层的层,所述外层包含线性或环状聚酰胺或包含聚酰胺的共聚物,例如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现参考图9,复合制品900被示出为包括芯层910,并且芯层910上沿大体正交于复合制品900的长轴方向(例如横向方向)的方向安置有多个膜带920、925以及930。如本文所描述,可能需要将膜带安置于需要附加粘合的复合制品区域中,例如边缘处。条带920、925以及930的确切尺寸、宽度以及组成可变化,并且典型地可由与制备本文所描述的包括高粘度连接层的膜所用的相同的膜材料并且使用相同的方法来制备条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条带920、925以及930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具有高粘度层和连接层的膜。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条带920、925以及930中的至少两者包括具有高粘度层和连接层的膜。在某些实例中,条带920、925以及930全部包括高粘度层和连接层。条带920、925以及930还可包括增强材料,在各个条带920、925以及930中所述增强材料可为相同的或可为不同的。在某些实例中,可对条带920、925以及930中的至少一者加以选择以为条带提供至少10gsm的基重。在某些实例中,可将条带920、925以及930中的至少两者选择成每个条带包含至少10gsm的基重。在其他实例中,可将条带920、925以及930中的每一者选择成每个条带包含至少10gsm的基重。如果需要,那么条带920、925以及930中的每一者的各区域可包括不同的组成,例如不同的连接层、不同粘度的连接层、不同非极性膜组件等。在其他配置中,芯层910的整个平面表面可包括第一表面层(其可为包括高粘度连接层的膜),并且可将诸如图9中所示的那些条带安置于第一表面层上。虽然图9示出了包括三个条带920、925以及930的复合物900,但可使用仅单个膜带或超过三个条带,例如可存在四个、五个、六个或更多个单独的条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由最终用户在复合物成形成所需结构或形状(例如成为汽车内部部件)之前施加条带,或可在将第一表面层施加至芯层之前预施加至第一表面层。如本文结合其他膜所提到,如果需要,那么膜带920、925以及830中的一者或多者可包括外层,例如可联接至覆盖层的层,所述外层包含线性或环状聚酰胺或包含聚酰胺的共聚物,例如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在将膜带安置于芯材料上的某些实施方案中,可提供超过单个膜带,并且可将不同膜带不同地布置于复合物上。参考图10,复合制品1000包括芯层1010、安置于芯层110上的第一膜带1020以及安置于第一膜带1020上的第二膜带1030。第二膜带1030是正交于第一膜带1020安置。膜带1020、1030中的一者或两者可包括高粘度层和连接层。在一些情况下,膜带1030包括高粘度层和连接层,而膜1020不包括高粘度层(但可包括或可不包括连接层)。在某些情况下,条带1020与1030之间的角度不需要为九十度,例如它可小于九十度或超过九十度。图10中所示的实施方案包括直接邻近于芯层1010安置的第一条带1020,但在其他实例中,可直接邻近于芯层1010安置条带1030,而条带1020可安置于条带1030上。如本文所描述,可能需要将膜带安置于复合物的提供附加或增强粘合的区域中,例如边缘处。条带1020和1030的确切尺寸、宽度以及组成可变化并且典型地可由与制备本文所描述的膜所用的相同的材料并且使用相同的方法来制备所述条带。在一些实例中,条带1020、1030中的至少一者包含至少10gsm的基重。在某些实例中,条带1020和1030中的每一者包含至少10gsm的基重。条带1020和1030的组成和尺寸不需要为相同的。此外,条带1020和1030中的每一者的各区域可包括不同组成,例如不同连接层、不同高粘度材料、不同粘度的连接层、不同非极性膜组件等。在其他配置中,芯层1010的整个平面表面可包括第一表面层(其可为或可不为包括高粘度连接层的膜),并且可将诸如图10中所示的那些膜带安置于与第一表面层上。虽然图10示出了包括两个膜带1020和1030的复合制品1000,但还可使用仅单个膜带或多个条带,例如可存在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或更多个单独的条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由最终用户在复合物成形成所需结构或形状(例如成为汽车内部部件)之前施加膜带,或可在将第一表面层施加至芯层之前预施加至第一表面层。如本文结合其他膜所提到,如果需要,那么膜带1020、1030中的一者或两者可包括外层,例如可联接至覆盖层的层,所述外层包含线性或环状聚酰胺或包含聚酰胺的共聚物,例如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在一些情况下,仅最外层条带1030的外层可包含线性或环状聚酰胺或包含聚酰胺的共聚物,例如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在将两个或更多个条带安置于芯上的某些实例中,可以不同方式安置条带的不同区域。参考图11,复合制品1100包括芯层1110,并且芯层1110上安置有膜带1120、1125、1130以及1135。与芯层1110直接接触并且在条带1120和1130下布置条带1135,而将条带1125布置于条带1120和1130的顶部。在不同配置中,例如可将条带1135布置在条带1130下,但在条带1120顶部。如本文所描述,可能需要将膜带安置于芯层的需要增强粘合的区域中。条带1120、1125、1130以及1135的确切尺寸、宽度以及组成可变化,并且典型地可由与制备本文所描述的膜所用的相同的材料并且使用相同的方法来制备膜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条带1120、1125、1130以及1135中的至少一者可包括高粘度层和连接层。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条带1120、1125、1130以及1135中的至少两者可包括高粘度层和连接层。在一些实例中,条带1120、1125、1130以及1135中的至少三者可包括高粘度层和连接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条带1120、1125、1130以及1135全部可包括高粘度层和连接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条带1120、1125、1130以及1135中的至少一者可具有至少10gsm的基重。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条带1120、1125、1130以及1135中的至少两者可具有至少10gsm的基重。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条带1120、1125、1130以及1135中的至少三者可具有至少10gsm的基重。在某些实例中,条带1120、1125、1130以及1135中的每一者可具有至少10gsm的基重。条带1120、1125、1130以及1135的组成和尺寸不需要为相同的。此外,条带1120、1125、1130以及1135中的每一者的各区域可包括不同组成,例如不同连接层、不同粘度的连接层、不同非极性膜组件等。在其他配置中,芯层1110的整个平面表面可包括第一表面层(其可为或可不为包括高粘度连接层的膜),并且可将诸如图11中所示的那些膜带安置于与第一表面层上。虽然图11示出了包括四个条带1120、1125、1130以及1135的复合物1100,但还可使用仅单个条带或超过四个条带,例如可存在五个、六个、七个、八个或更多个单独的条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由最终用户在复合制品成形成所需结构或形状(例如成为汽车内部部件)之前施加条带,或可在将第一表面层施加至芯层之前预施加至第一表面层。如本文结合其他膜所提到,如果需要,那么膜带1120-1135中的一者或多者可包括外层,例如可联接至覆盖层的层,所述外层包含线性或环状聚酰胺或包含聚酰胺的共聚物,例如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在一些情况下,仅最外层条带1125的外层可包含线性或环状聚酰胺或包含聚酰胺的共聚物,例如线性或环状聚酰胺,任选没有任何己内酰胺。在其他配置中,可通过任何已知技术(例如层合、粘着粘合等)将覆盖层或装饰层施加至制品的第二表面层。装饰层可例如由聚氯乙烯的热塑性膜、聚烯烃、热塑性聚酯、热塑性弹性体等形成。装饰层还可为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包括由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等形成的泡沫芯。可将织物粘合至泡沫芯,诸如由天然和合成纤维制成的织造织物、针刺之后的有机纤维非织造织物等、起绒织物、针织品、植绒织物或其他此类材料。还可用热塑性粘着剂将织物粘合至泡沫芯,所述热塑性粘着剂包括压敏粘着剂和热熔粘着剂,诸如聚酰胺、改性聚烯烃、氨基甲酸酯以及聚烯烃。还可使用纺粘、热粘合、水针、熔喷、湿式成网和/或干式成网法来制备装饰层。以下描述某些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一些新颖方面。实施例1进行分析测试以评估膜的某些物理特性。测试三种膜,包括(1)具有共聚酰胺(copa)层和聚丙烯(pp)层的双层膜(膜1),(2)xiro45.31160gsm膜(膜2)以及(3)xiro45.31180gsm膜(膜3)。使用直径为约99mm的圆盘测定膜1的基重,每次测试5个试样。使样品在72华氏度(degreefahrenheit)和50%相对湿度下适应24小时。在添加膜之前和之后测量每个圆盘的重量。还进行了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量。在dsc测量中,使用两个加热-冷却周期测量,并且加热/冷却速率为10摄氏度/分钟(degreescelsiusperminute)。膜1的基重经过测定为约58.7gsm。约50%的基重是来自共聚酰胺层和连接层,而剩余50%的基重是来自聚丙烯层。未测量膜2和3的基重,但如上文所提到由供应商指定为约60gsm(膜2)和80gsm(膜3)。进行dsc测量作为膜组分和性能的证据。在第二加热周期期间观测到下表1中列出的峰。图12-14中示出了dsc曲线。图12示出了膜1的dsc曲线,图13示出了膜2的dsc曲线,而图14示出了膜3的dsc曲线。表1dsc测量示出了关于共聚酰胺峰的类似热特性,但关于聚丙烯峰观测到差异。实施例2还测量了包括热塑性芯和实施例1的三个膜的复合制品的剥离强度以评估粘着性能。将聚氨酯泡沫层层合至热塑性芯/膜复合物。在180度剥离测试中,制备150mm乘25mm的试样并且在进行180度剥离测试之前在35摄氏度和95%湿度下的湿度室中放置16小时。在实验室中通过将芯层层合至膜并且然后层合至泡沫覆盖层来制备试样。芯层具有约800gsm的基重并且包含约43.7重量%玻璃纤维、约2.8重量%放样剂(loftingagent),其余的芯(约53.5重量%)包括聚丙烯。试样具有约3.5mm的最终厚度。图15中示出了测试结果。膜1的性能类似于膜2和3,尽管膜1具有比膜3低的基重。环境条件是指室温(约25摄氏度)和大气压,并且md是指机器方向而cd是指横向方向。从左至右,对于每个膜,柱状图代表环境md、环境cd、湿度md以及湿度cd。实施例3通过改变制品的厚度和加工条件进一步测试膜的粘着性能。表2中列出了不同测试条件。表2条件温度烘箱时间芯模制厚度1204摄氏度2.5min3.5mm2204摄氏度2.5min3.0mm3220摄氏度2.0min3.5mm4220摄氏度2.0min3.0mm图16中示出了所述测试条件的结果。具有膜1的实验制品(st-8378)展示与具有膜3的对照制品(st-8379)类似的性能。对于图16中的柱状图中的每个分组,实验材料出现在左侧而对照材料出现在右侧。实施例4将各种部件模制至微型顶篷内衬中。模制温度设定在190摄氏度和210摄氏度。以相同方式处理实验制品(st-8378)和对照制品(st-8379)。在模制工艺期间未观测到显著差异。在模制期间控制面板1的间隙。图17中的表3概括了在不同模制条件下试样的实际衬底模制厚度。在此实施例中的加工温度期间未观测到颜色变化。图18和19示出了进行过模制的所有部件沿机器方向和横向方向的峰值粘着强度。对于每个柱状图分组,从左至右的柱代表st-8378(环境条件)、st-8379(环境条件)、st-8378(加湿条件)以及st-8739(加湿条件)。在两种不同的加工温度下未观测到显著性能差异。在对照样品与实验样品中,粘着性能通常随模制厚度增加而降低。实施例5通过类似于实施例2中所描述将膜层合至芯层来进一步评估膜1。将聚氨酯层层合至膜以提供顶篷内衬。在环境条件(约25摄氏度)下、使用加热(90摄氏度持续24小时,随后在环境温度下1小时)以及在加湿条件下(50摄氏度和90%湿度持续24小时,随后在环境温度下1小时)评估顶篷内衬碎片。将具有膜1的试样称为st-8634并且与使用膜2(称为对照1,所述对照具有包括800gsm的基重的芯)制备的顶篷内衬相比较。图20中示出了180度剥离测试的结果。从左至右,在每个柱分组中,各柱代表st-8634md、对照1md、st-8634cd以及对照1cd。对偏差运行(膜1如实施例1中所提到)和生产性运行(膜2如实施例1中所提到)进行类似测试。图21中示出了偏差和生产性运行的剥离测试结果。从左至右,在每个柱分组中,各柱代表偏差md、生产md、偏差cd以及生产cd。实施例6使用从也使用实施例1中所提到的膜2的对照2样品的模制顶篷内衬上切割的饰板进行类似于实施例5的评估。对4-托盘偏差运行和2-托盘偏差运行进行评估。图22示出了遵循实施例5中所描述的方法从模制顶篷内衬切割的4-托盘偏差(芯材料具有约700gsm的基重并且偏差运行使用如实施例1中所提到的膜1)运行试样的剥离强度。图23示出了遵循实施例5中所描述的方法从模制顶篷内衬切割的2-托盘偏差运行试样的剥离强度。从左至右,在每个柱分组中,各柱代表对照2md、偏差md、对照2cd以及偏差cd。实施例7进行对照2与偏差材料的声性能的另外的评估。测量从顶篷内衬切割的平面面板。膜中的缝隙存在于面板中。图24中示出了4-托盘偏差的结果,而图25中示出了2-托盘偏差的结果。上文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和图的结果与具有整体粘度连接层的膜提供与缺乏整体连接层的更重的膜类似的性能相一致。实施例8图26a和26b示出了三个构建物的剥离强度(图26a为机器方向,而图26b为横向方向)。从左至右,在各个柱分组中,各柱代表环境、湿度、环境2、加热以及环境3。如图31的表格中所示,st-9288a构建物包括不具有高粘度连接层的80gsm膜、30gsm粘着剂以及50gsm聚丙烯(pp)。st-9288c构建物包括具有高粘度连接层的70gsm膜、30gsm粘着剂以及40gsmpp。st-9288d构建物包括具有高粘度连接层的80gsm膜、30gsm粘着剂以及50gsmpp。所述构建物中的每一者的芯为3.5mm厚。此实施例中的膜基重高于前面的实施例中所测试的膜1。用泡沫型覆盖材料对薄片进行实验室组装并且经过测量为150mm乘25mm。载荷速率为300mm/min。图28的表格中示出了各种测试条件。当存在高粘度连接层时机器方向剥离强度增加(st-9288c和st-9288d)。当存在更多pp时横向方向剥离强度增加(st-9288d)。实施例9对类似于实施例8中的一者的另外的测试样品进行测试,除了所用的芯厚度为3.0mm,而不是3.5mm。图27a和27b中示出了结果。从左至右,在各个柱分组中,各柱代表环境、湿度、环境2、加热以及环境3。在比较实施例8与实施例9的机器方向剥离强度时,当使用较不厚的芯时机器方向剥离强度通常增加。类似地,较不厚的芯同样使得横向方向剥离强度增加。然而,当总模制厚度增加时(例如3.5mm芯提供比3.0mm芯厚的构建物),高粘度连接层的存在在类似密度下提供增强的剥离强度。一般来说,在芯层的密度恒定但厚度增加的情况下,预期剥离强度将降低,因为所述材料为较低密度的,例如在表面存在较少的材料来粘合。在存在高粘度连接层的情况下,剥离强度的此预期降低可得以减小、抵销或避免。这些结果与高粘度连接层甚至在总制品的芯层具有增加的总厚度(在大体上恒定的基重下)的情况下也提供增加的剥离强度相一致。实施例10图29示出了对各种顶篷内衬饰板构建物的剥离强度测量的结果。图30示出了实施例10的测试条件。冷是指-30摄氏度,热是指85摄氏度,并且不同的环境柱代表在环境条件下不同的测量。从左至右,在每个柱分组中,各柱代表环境1、湿度1、热1、冷1、环境2、湿度2、热2以及冷2,环境和湿度条件在以上实施例中已提到。如图29中所示,当存在高粘度连接层时顶篷内衬饰板剥离强度增加。添加更多的pp(st-9288d中50gsmpp相较于9288c中40gsmpp)并不大体上改变顶篷内衬饰板的剥离强度,除了在高湿度条件下。这些结果与高粘度连接层增加剥离强度相一致。特定而言,当st-9288a构建物与st-9288d构建物相比较(仅有的差异为st-9288a构建物中缺乏高粘度连接层)时,剥离强度平均增加。实施例11在此实施例和实施例12-14中测试了某些其他膜的性能。在这些实施例中,使用以下缩写:表3下表中列出了膜的若干特性。已使用两种类型的粘着剂组分并且涉及两种膜结构。所有所评估的膜均可被视为至少两层膜(随着许多的膜包括3-5个层),所述至少两层膜具有一个聚丙烯(pp)层和一个粘着剂层。所有粘着剂层中均使用聚酰胺共聚物(co-pa),但使用了不同类型的copa组分。此外,每个种类的膜的面密度同样可变化。表4:评估粘着力的膜使用mettlertoledo822e设备来进行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测量。dsc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区分膜组成并且验证粘着剂组分活化温度。将测试周期设定为两个加热-冷却周期程序:1)将温度按10摄氏度/min的速率从30摄氏度逐渐升温至200摄氏度;2)将温度从200摄氏度冷却至30摄氏度;3)重复步骤1);以及4)重复步骤2)。分析主要集中于步骤3),所述步骤被认为对化学组成而不是热历史具有最佳反映。通过测量具有99mm直径的圆片的重量来测定面密度。对膜样品进行面密度测量以验证从供应商得到的信息。还对上面层合有所评估的膜的lwrt薄片测量面密度并且因此确保所测试的lwrt衬底间的相似性。仅对整个膜测量了面密度,而未进一步调查每个功能层的面密度,并且粘着剂层的对应值是由膜制造商提供。通常对诸如顶篷内衬等应用提出剥离粘着力方面的要求。粘着性能为用以检验膜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热成形工艺将装饰织物施加至lwrt衬底。将lwrt衬底在烘箱(例如ir烘箱)中加热至超过用于lwrt的聚烯烃树脂的熔点的温度,并且当lwrt薄片从烘箱出来但仍在超过粘着剂组分的活化温度并且可能也超过热塑性组分的熔点的温度下时,将织物压缩至衬底。在整个工艺之后,预期整个组件在低于粘着剂组分的活化温度的温度下。从具有均匀衬底厚度的平面面板切割用于剥离测试的试样。剥离测试典型地遵循astmd903标准(日期为2010年),可能作出极小的修改,诸如试样尺寸等。除顶篷内衬之外,有时还进行筛检研究,其中使用lwrt板的实验室模制平面面板和泡沫型装饰织物组件,而不是从模制顶篷内衬切割的部件。所报导的数据是基于最少五个所测试的试样的平均值。在环境条件下以及在特定环境老化周期下评估粘着性能。为在膜间进行公正的比较,挑出膜x1和x2作为标准样品并且用作用于所有比较的对照样品。剥离粘着力还将受衬底等级和所选衬底的模制厚度的影响。因此,为最小化测试偏差,所比较的试样包括来自相同生产批次的lwrt衬底并且模制至相同衬底厚度。还从使用相同生产性运行中的lwrt衬底的相同制备工艺收集在不同环境周期下测试的试样。图32示出了膜x1与a1之间的比较并且呈现了沿机器方向(md)与横向机器方向(cd)的剥离强度数据。每个柱分组从左至右代表md环境、cd环境、md湿度之后以及cd湿度之后。对通过实验室模制程序制备的筛检试样进行测量。用lwrt衬底和泡沫型织物夹住一片粘着剂膜。将衬底模制至3.5mm。膜x1在环境条件下展示出比膜a1稍微更佳的性能。然而,膜a1在湿度环境周期(35摄氏度,95%湿度,16小时)之后展示出性能降低,而膜x1在此周期后可维持在相同性能水平。环境老化之后的性能变化为之间膜x1与膜a1的显著差异。举例来说,膜x1在环境老化之后仍可提供相同水平的适合的粘着性能。膜x1与膜a1之间的性能差异与不同共聚酰胺材料膜(例如没有任何己内酰胺的共聚酰胺膜)提供增强的性能相一致。实施例12表5中列出了所测试的膜的面密度。结果证实了从膜供应商得到的规格信息。表4概括了在dsc测量的第二加热周期(步骤3)中观测到的峰。110℃附近的吸热峰为粘着剂组分的熔融峰,而更高温度的峰与聚烯烃组分有关。仅在具有1型粘着剂的膜上注意到55℃附近的放热峰,所述放热峰为粘着剂的再结晶峰。使用dsc测量来证实所测试的膜之间的差异。表5:对所评估的膜的面密度测量膜面密度(g/m2)x160.5x277.4a159.8c159.9c271.2c379.2表6:在dsc测量的第二加热周期中观测到的峰实施例13图33示出了在环境条件下两个对照样品膜x1与膜x2之间的比较。膜x1与膜x2属于相同产品家族并且拥有相同的材料组成。为放大膜x1与膜x2之间的差异,将此特定测试中所用的lwrt芯衬底模制至6mm,此为比典型应用厚的衬底厚度。这代表为实现粘着更具挑战性的情况。还通过筛检实验室模制程序制备所测试的试样。注意到膜x2展示出比膜x1显著更佳的剥离强度,尽管两种膜拥有相同类型的粘着剂组分以及相同量的粘着剂组分。性能差异是归因于lwrt的多孔性。在模制期间,粘着剂膜处于熔融阶段并且lwrt的多孔性使膜可渗入衬底。存在于膜x2中而不存在于膜x1中的另外的高熔点聚烯烃有助于将更多的粘着剂组分维持在粘着界面。实施例14对膜构建作出变化,并且引入高粘度连接层。替代使用另外的聚烯烃组分来阻止界面处的粘着剂渗入,此新构建物可帮助阻止或减缓聚烯烃渗入,这可使更多粘着剂保持在界面处。图34示出了膜x1与包含高粘度连接层的膜c1之间的比较。从左至右,在每个柱分组中,各柱代表md环境、cd环境、md加热之后、cd加热之后、md湿度之后以及cd湿度之后。此比较中所测试的试样是从由顶篷内衬模制器得到的模制顶篷内衬切割而来,并且衬底厚度为约5mm。1)在环境条件下,2)在90摄氏度下加热老化24小时之后,以及3)在50摄氏度加上90%湿度下湿度老化24小时之后进行剥离粘着力测试。膜c1展示出与膜x1大体类似的性能,具有一些微小的改善。图35示出了膜x2与膜c1之间的比较研究的结果(环境条件以及35摄氏度90%湿度老化16小时)。从左至右,在每个柱分组中,各柱代表md环境、cd环境、md湿度之后以及cd湿度之后。此研究中所测试的试样是从内部模制的顶篷内衬切割而来并且将衬底模制至约3.5mm。膜x2具有比膜c1更有前景的性能,其指示额外的20g/m2的聚丙烯比膜结构从常规结构变化至增强型结构更高效地改善粘着。图36示出了在较低面密度下通过增强型膜结构来实现膜x2的性能的情况。所有试样均是从内部模制的顶篷内衬切割而来。1)在环境条件下,2)在湿度老化之后,3)在热老化之后,4)在冷老化湿度之后并且重复1)至4)的条件进行测试。从左至右,各柱分组代表环境1、湿度1、热1、冷1、环境2、湿度2、热2以及冷2。所有三个所测试的膜(膜x2、膜c2以及膜c3)可在环境周期下存活而没有大的性能降低。在此特定研究中,膜c2与c3相对于膜x1展示出改善,特别是在加热以及湿度周期之后。更重要地,膜c2具有比膜x1轻的面密度。因此,具有70g/m2的面密度的膜c2可为利用膜x2的应用的潜在的性能改善并且还节省成本的候选物。此结果被认为是归因于增强型膜结构中所用的高粘度连接层的益处。实施例11-14的结果表明更佳的膜化学性质有助于界面处的粘着。环境老化之后的性能与膜中所用的粘着剂的类型有关。膜中的另外的非粘着剂组分也有助于界面处的粘着。额外的聚丙烯的存在帮助阻止界面处粘着剂组分的损失。这可改善粘着剂与泡沫之间的实际接触,此随后可改善界面处的粘着。替代增加聚丙烯的量,高粘度连接层还可将粘着剂组分保持在界面处。通过两种粘着组分的性质来确定粘着剂膜选择。孔隙率越高通常需要越多粘着剂保留在界面。当介绍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元件时,冠词“一个(种)(a/an)”、“该”以及“所述”意在指存在所述元件中的一者或多者。术语“包含”、“包括”以及“具有”旨在为开放性的并且意味着可存在不是所列元件的附加元件。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将认识到,鉴于本公开的益处,实施例的各种组分可与其他实施例中的各种组分互换或用其取代。虽然上文已描述了某些方面、实施例以及实施方案,但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将认识到,鉴于本公开的益处,所公开的说明性方面、实施例以及实施方案的添加、取代、修改以及变更均为可能的。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