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产生细菌和发霉氨纶平布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82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不易产生细菌和发霉氨纶平布面料,它包括氨纶平布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纶平布面料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层(2),所述防水层(2)的内部设置有多条横向疏水通道(2.1),所述防水层(2)的上表面设置有抗菌层(3),所述抗菌层(3)包括纵向设置的多根空心绒布条(3.1),所述空心绒布条(3.1)内嵌置有纵向的抗菌条(3.2),所述抗菌条(3.2)与下层的防水层(2)的横向疏水通道(2.1)之间连接有竖向疏水通道(2.2),所述抗菌条(3.2)至空心绒布条(3.1)的外表面还存在有发散设置的疏水微孔,所述氨纶平布面料本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防辐射层(4),防辐射层(4)内设置有纵向布置的防辐射条(5),所述防辐射层(5)的下表面设置有贴身层(6);所述贴身层背面设置有衬里织物层,该衬里织物层,包括由蕾丝线体编织而成的基布层,基布层包括内布层和外布层,内布层和外布层之间设有纳米抗菌防霉涂料层,所述外布层的外表面设有美加抗微生物水晶保护盾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产生细菌和发霉氨纶平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身层(6)包括贴身内层以及贴身外层,所述贴身内层利用集圈和成圈线圈的配合,形成一个个的小柱子,小柱子表面为光滑的凸面,小柱子里面形成弓起的凹面,凸面部分与身体接触,凹面部分与贴身外层交织在一起,所述贴身外层通过经线和纬线的交织形成一个个透气的小孔,所述小孔与小柱子相对交错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产生细菌和发霉氨纶平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条(5)包括中心的弹性纤维(5.1)、绕设于弹性纤维(5.1)表面的防辐射金属丝组(5.2)以及包覆于外层的保护层(5.3),弹性纤维(5.1)上缠绕有多组防辐射金属丝组(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易产生细菌和发霉氨纶平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金属丝组(5.2)包括5~10根防辐射金属丝,多组防辐射金属丝组(5.2)之间的绕距为同一组防辐射金属丝组(5.2)的相邻两根防辐射金属丝距离的10~20倍。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