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263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层叠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和透明导电膜的层叠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触控面板、液晶显示面板、有机EL面板、电致变色面板、电子纸元件等中,使用通过在塑料膜上设置透明电极而形成的膜基板的元件的需要正在增加。

作为透明电极的材料,目前包含铟和锡的氧化物(ITO:铟锡氧化物)的薄膜为主流,为了在加工工序、运送工序等中防止划痕、污渍等目的,在包含所述ITO薄膜的透明导电膜上贴合表面保护膜(承载膜)等后使用。

顺便说一下,作为以防止所述透明导电膜的卷曲为目的的表面保护膜,例如,提出了一种透明导电膜用表面保护膜,其用于保护透明导电膜的与导电性薄膜相反侧的表面,其特征在于,将在特定条件下测定的热收缩率调节为MD(纵向)和TD(宽度方向)均为0.9%以下(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42775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的触控面板等领域中,近年来日益要求其薄型化,与此相伴,也要求透明导电膜自身的薄膜化。作为一般的触控面板的方式,可以列举电阻膜方式、静电电容方式等。在电阻膜方式的情况下,在基于其导通方式的基本结构方面要求书写耐久性(ペン耐久性),因此透明导电膜的薄型化处于困难的状况。与此相对,在近年来触控面板中大量采用的静电电容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利用静电电容的变化进行位置的检测,因此透明导电膜自身的薄型化是可能的,来自市场的要求也强烈。

薄膜化的透明导电膜与厚的透明导电膜相比,硬挺度、脆性差,因此在触控面板的制造工序中的加工性和操作性变得困难。因此,考虑伴随透明导电膜的薄膜化,将表面保护膜的基材加厚,将该透明导电膜与表面保护膜的层叠体的总厚度调节为与采用以往的厚的透明导电膜和薄的表面保护膜时的层叠体的总厚度相同程度,从而弥补透明导电膜的加工性和操作性的方法。即,认为在将基材的厚度加厚的表面保护膜层叠至薄膜化的透明导电膜的状态下,进行ITO薄膜的结晶化、透明导电膜的裁切、阻剂印刷、蚀刻等各种处理,由此能够使其加工性和其操作性变得容易。

但是,在将透明导电膜薄膜化的情况下,透明导电膜自身容易受到热收缩行为的影响。因此,由于上述的触控面板的制造工序中的蚀刻处理时的阻剂液或显影液中的浸渍以及干燥时的加热的影响等,即使在层叠有表面保护膜的状态下,也产生了在透明导电膜上产生凹凸状的变形的新问题。在将产生了这样的凹凸的透明导电膜用于实际的制品时,产生在显示器的开启或关闭的状态下容易观察到ITO图案的图案可视性的问题。

另外,在透明导电膜与表面保护膜的厚度差异很大的情况下,在上述的ITO薄膜的结晶化工序时,由于加热导致的各膜的热收缩率的差异,产生层叠有表面保护膜的透明导电膜卷曲的问题。透明导电膜产生卷曲时,在运送具有该透明导电膜的层叠体时,产生被空气浮起·不能吸引,或者不能通过工序间的闸门等不良状况,难以稳定且连续地进行生产。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以透明导电膜的耐卷曲性为课题,但是未考虑与透明导电膜的薄型化相伴的上述问题以及作为被粘物的透明导电膜的加热收缩率,不能说足以解决本发明的课题。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以往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例如在约140~约150℃的加热工序时,粘贴的透明导电膜也不显著卷曲的耐卷曲性优良的层叠体。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除了所述耐卷曲性以外还能够形成具有良好的图案可视性的透明导电膜的层叠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对具有特定的面内加热收缩率的透明导电膜应用具有特定的面内加热收缩率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能够达成上述目的,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包含在支撑体的至少单面具有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以及具有透明导电层和透明基材的透明导电膜,

所述支撑体的在140℃加热90分钟时的面内加热收缩率S1为0.3%~0.9%,

所述透明导电膜的在140℃加热90分钟时的面内加热收缩率S2为0.3%~0.6%。

所述支撑体的厚度优选为大于70μm且200μm以下。

所述支撑体的在140℃加热90分钟时的长度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1md优选为0.9%以下,宽度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1td优选为0.6%以下。

所述支撑体优选为聚酯类树脂膜。

所述粘合剂层优选由含有基础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层叠体在具有特定的面内加热收缩率的透明导电膜上粘贴有包含具有特定的面内加热收缩率的支撑体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因此加热后的透明导电膜的卷曲不极端地成为凹凸,而能够容易地运送。另外,在加工本发明的层叠体上的透明导电膜时,所得到的透明导电膜能够发挥良好的图案可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中使用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层叠体的截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层叠体的特征在于,包含在支撑体的至少单面具有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以及具有透明导电层和透明基材的透明导电膜,

所述支撑体的在140℃加热90分钟时的面内加热收缩率S1为0.3%~0.9%,

所述透明导电膜的面内加热收缩率S2为0.3%~0.6%。

1.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

本发明中使用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以下有时简称为“承载膜”)在支撑体的至少单面具有粘合剂层,并且所述支撑体的在140℃加热90分钟时的面内加热收缩率S1为0.3%~0.9%。

所述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作为具有透明基材和透明导电层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使用,特别是,用于具有透明导电层和透明基材、并且在140℃加热90分钟时的面内加热收缩率S2为0.3%~0.6%的透明导电膜。而且,在透明导电膜的与透明导电层相反侧的透明基材表面(透明基材表面上还具有功能层的情况下,为该功能层)上,贴合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的粘合剂层后使用。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使用图1、图2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图1、图2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使用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3在支撑体2的至少单面具有粘合剂层1,所述支撑体2的在140℃加热90分钟时的面内加热收缩率S1为0.3%~0.9%。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承载膜3如图2所示,层叠在具有透明导电层4和透明基材5,并且在140℃加热90分钟时的面内加热收缩率S2为0.3%~0.6%的透明导电膜6上,在透明基材5的与透明导电层4接触的面相反侧的表面上,贴合有所述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的粘合剂层1的粘合面。

(1)支撑体

作为构成本发明中使用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的支撑体2,只要在140℃加热90分钟时的面内加热收缩率S1为0.3%~0.9%,则没有特别限制。在此,本发明中的支撑体的面内加热收缩率是指在支撑体上层叠有粘合剂的承载膜的状态下测定时的收缩率。这是因为,粘合剂层对加热收缩率的影响小,因此承载膜的加热收缩率可以看作支撑体的加热收缩率。面内加热收缩率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

<面内加热收缩率>

以下述方式计算支撑体的长度方向(M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1md和宽度方向(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1td。具体而言,将包含粘合剂层和支撑体的承载膜切割为宽100mm、长100mm的大小(试验片),在支撑体侧沿MD方向和TD方向的各方向划长度80mm的直线而作出十字记号,并利用奥林巴斯数字式小型测定显微镜STM5(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测定MD方向和TD方向的记号的长度(mm)。然后,以粘合剂层朝上的状态放置试验片,并进行加热处理(140℃、90分钟)。在室温下静置冷却1小时后再次测定MD方向和TD方向的记号的长度,并将其测定值代入下式,由此求出MD方向和TD方向的各自的加热收缩率。

加热收缩率S(%)=[[加热前的记号的长度(mm)-加热后的记号的长度(mm)]/加热前的记号的长度(mm)]×100

将所求得的M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1md与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1td之和作为支撑体的面内加热收缩率S1(%)。

支撑体的面内加热收缩率S1优选为0.4%~0.7%。在本发明中,通过将支撑体的面内加热收缩率S1调节到前述范围内,可以将透明导电膜的卷曲调节到最佳范围内,因此优选。

支撑体的M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1md优选为0.9%以下,更优选为0.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6%以下,特别优选为0.5%以下。支撑体的S1md的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0%以上,更优选为0.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2%以上。通过将支撑体的S1md调节到前述范围内,可以抑制蚀刻处理时的层叠体的收缩,本发明的层叠体上的透明导电膜的图案可视性良好,因此优选。

支撑体的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1td优选为0.6%以下,更优选为-0.2%~0.4%,进一步优选为0.05%~0.4%,进一步优选为0.05%~0.30%,特别优选为0.10%~0.30%。对于耐卷曲性而言,通过以收缩水平(即S1td为正侧)保持支撑体的S1td,可以将S1md抑制得相对较低。结果,与S1md高的承载膜相比,可以稳定地兼具耐卷曲性和图案可视性。

作为支撑体,可以使用例如:纸等纸类支撑体;布、无纺布、网状物等纤维类支撑体(作为其原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适当选择例如马尼拉麻、人造丝、聚酯、纸浆纤维等);金属箔、金属板等金属类支撑体;塑料膜、片等塑料类支撑体;橡胶片等橡胶类支撑体;发泡片等发泡体;它们的层叠体(例如塑料类支撑体与其它支撑体的层叠体、塑料膜(或片)相互的层叠体等)等适当的薄片状物,从能够满足前述加热收缩率的观点考虑,优选塑料类支撑体。

作为所述塑料膜、片的材料,可以列举例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等以α-烯烃作为单体成分的烯烃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聚酯类树脂;聚氯乙烯(PVC);乙酸乙烯酯类树脂;聚苯硫醚(PPS);聚酰胺(尼龙);全芳族聚酰胺(Aramid)等酰胺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聚醚醚酮(PEEK)等。这些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其中,由于所述聚酯类树脂具有韧性、加工性、透明性等,通过将其用于承载膜的支撑体,可以提高作业性、检查性,为更优选的方式。

作为所述聚酯类树脂,只要是能够形成为片状、膜状等的聚酯类树脂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类树脂。这些聚酯类树脂可以单独使用(均聚物),也可以将两种以上混合·聚合后使用(共聚物等)。其中尤其是,优选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通过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为韧性、加工性、透明性优良的承载膜,作业性提高,为优选的方式。

本发明中使用的支撑体为树脂膜时,形成该树脂膜的树脂膜原膜(层叠粘合剂层前的、实施加热处理等前的树脂膜)的加热收缩率没有特别限制,特别是作为树脂膜原膜,优选使用Smd为1.2%以下并且Std为-0.15%~0.6%的聚酯类树脂膜,更优选使用Smd为0.9%以下并且Std为0~0.6%的聚酯类树脂膜,进一步优选使用Smd为0.8%以下并且Std为0.1%~0.5%的聚酯类树脂膜。进一步优选具有前述Smd、Std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所述支撑体的厚度优选为大于70μm且200μm以下,更优选为90~150μm,进一步优选为100~130μm。支撑体的厚度在前述范围内时,通过用于具有薄膜化倾向的透明导电膜,能够保持层叠体的层厚。因此,在加工工序、运送工序等中运送性优良,并且能够防止结晶化处理、蚀刻处理等加热时的卷曲的不良状况于未然,因此是有用的。

另外,前述支撑体根据需要可以利用聚硅氧烷类、含氟型、长链烷基类或脂肪酸酰胺类脱模剂、二氧化硅粉末等进行脱模和防污处理、或者进行酸处理、碱处理、底漆处理、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线处理等易胶粘处理、涂布型、捏炼型、蒸镀型等防静电处理。

另外,为了提高粘合剂层与支撑体间的粘附性,可以对支撑体表面实施电晕处理等。另外,也可以对支撑体进行背面处理。

(2)粘合剂层

本发明中的粘合剂层优选由含有基础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该粘合剂组合物可以为丙烯酸类、合成橡胶类、橡胶类、聚硅氧烷类等粘合剂等,从透明性、耐热性等观点考虑,优选以(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丙烯酸类粘合剂。

作为丙烯酸类粘合剂的基础聚合物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优选通过将含有具有碳原子数为2~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成分聚合而得到。从操作的容易性等观点考虑,使用前述(甲基)丙烯酸酯是有用的。

作为所述具有碳原子数为2~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A)、(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四烷基酯等,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其中,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4~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更优选(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A)、(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进一步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A)作为主要单体。在此,主要单体是指相对于单体成分中所含的“具有碳原子数为2~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总量为5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6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100重量%。

上述具有碳原子数为2~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的配合量在单体成分中优选为55重量%以上,更优选为60~100重量%,特别优选为60~98重量%。

上述单体成分中可以含有具有碳原子数为2~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以外的其它可聚合单体。作为上述其它可聚合单体,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使用用于调节(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剥离性的可聚合单体等。另外,这些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作为上述其它可聚合单体的配合量,在单体成分中为4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40重量%。

作为上述其它可聚合单体,可以适当使用例如:含磺酸基单体、含磷酸基单体、含氰基单体、乙烯基酯单体、芳香族乙烯基单体等提高凝聚力、耐热性的成分、含羟基单体、含羧基单体、含酸酐基单体、含酰胺基单体、含氨基单体、含环氧基单体、N-丙烯酰吗啉、乙烯基醚单体等具有作为交联基点起作用的官能团的单体成分。这些单体成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

作为上述含羧基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羧基戊酯、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等。

作为上述含酸酐基单体,可以列举例如: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

作为上述含羟基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羟基月桂酯、(甲基)丙烯酸(4-羟甲基环己基)甲酯、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乙烯醇、烯丙醇、2-羟基乙基乙烯基醚、4-羟基丁基乙烯基醚、二乙二醇单乙烯基醚等。

作为上述含磺酸基单体,可以列举例如:苯乙烯磺酸、烯丙基磺酸、2-(甲基)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酰胺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磺基丙酯、(甲基)丙烯酰氧基萘磺酸等。

作为上述含磷酸基单体,可以列举例如:丙烯酰磷酸2-羟基乙酯。

作为上述含氰基单体,可以列举例如:丙烯腈等。

作为上述乙烯基酯单体,可以列举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等。

作为上述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可以列举例如:苯乙烯、氯苯乙烯、氯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

作为上述含酰胺基单体,可以列举例如:丙烯酰胺、二乙基丙烯酰胺等。

作为上述含氨基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丙酯等。

作为上述含环氧基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烯丙基缩水甘油基醚等。

作为上述乙烯基醚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异丁基乙烯基醚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通过将上述单体成分聚合而得到,其聚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通过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本体聚合、悬浮聚合等公知的方法聚合,从作业性等观点考虑,更优选溶液聚合。另外,所得到的聚合物可以为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等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中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30万~500万,更优选为40万~400万,特别优选为50万~300万。重均分子量小于30万时,由于对作为被粘物的透明导电膜的透明基材的润湿性提高而使剥离时的粘合力增大,因此有时会造成剥离工序(再剥离)中的被粘物损伤,另外,具有粘合剂层的凝聚力变小,从而产生胶糊残留的倾向。另一方面,重均分子量超过500万时,聚合物的流动性下降,对作为被粘物的透明导电膜的透明基材的润湿不充分,具有导致在被粘物与承载膜的粘合剂层之间产生起泡的倾向。另外,重均分子量是指通过GPC(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得到的重均分子量。

另外,出于容易取得粘合性能的平衡的理由,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0℃以下(通常为-100℃以上,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1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下,特别优选为-30℃以下。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0℃时,聚合物难以流动,对作为被粘物的透明导电膜的透明基材的润湿不充分,具有导致在被粘物与承载膜的粘合剂层之间产生起泡的倾向。另外,(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可以通过适当改变所使用的单体成分、组成比而调节到前述范围内。

本发明中使用的粘合剂层通过适当调节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构成单元、构成比率、以及后述的交联剂的选择和配合比率等而使(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适当交联,由此成为耐热性优良的粘合剂层。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交联剂,可以使用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三聚氰胺类树脂、氮丙啶衍生物和金属螯合物等。其中,主要是从得到适当的凝聚力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使用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

作为上述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亚丁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低级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类,亚环戊基二异氰酸酯、亚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脂环族异氰酸酯类,2,4-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类,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物加成物(商品名:CORONATE L,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三羟甲基丙烷/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物加成物(商品名:CORONATE HL,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形式(商品名:CORONATE HX,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等异氰酸酯加成物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

作为上述环氧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N,N,N’,N’-四缩水甘油基间苯二甲胺(商品名:TETRAD-X,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1,3-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商品名:TETRAD-C,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

作为上述三聚氰胺类树脂,可以列举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等。作为氮丙啶衍生物,可以列举例如作为市售品的商品名HDU(相互药工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AZM(相互药工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AZO(相互药工株式会社制造)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

作为上述金属螯合物,可以列举铝、铁、锡、钛、镍等作为金属成分,乙炔、乙酰乙酸甲酯、乳酸乙酯等作为螯合成分。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

本发明中使用的交联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固体成分)优选为1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2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大于10重量份。另外,作为上限值优选为3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25重量份以下。配合量小于1重量份时,利用交联剂的交联形成不充分,粘合剂层的凝聚力变小,有时得不到充分的耐热性并且具有造成胶糊残留的倾向。另一方面,配合量超过30重量份时,粘合剂层的凝聚力增大,流动性下降,对作为被粘物的透明导电膜的润湿不充分,具有导致在被粘物与粘合剂层之间产生起泡的倾向,因此不优选。另外,这些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

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承载膜的粘合剂层优选由含有(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通过将含有具有碳原子数为2~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和上述具有官能团的单体的单体成分聚合而得到,此时,上述具有官能团的单体的官能团A和与上述官能团A反应的上述交联剂的官能团B的摩尔比(B/A)优选为0.70以上,更优选为0.7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8~0.95。例如,使用含羧基单体作为原料时,“全部交联剂的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的总摩尔数B”相对于“作为原料单体使用的全部含羧基单体的羧基的总摩尔数A”的比例[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B/羧基A](摩尔比)优选为0.70以上,更优选为0.7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8~0.9。通过将[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羧基]设定为0.70以上,可以减少粘合剂层中未反应的羧基,可以有效地防止由羧基与被粘物的相互作用而造成的经时剥离力(粘合力)上升,因此优选。

另外,例如,在配合(添加)7g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的官能团当量为110(g/当量)的交联剂时,交联剂所具有的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的摩尔数例如可以如下计算。

交联剂所具有的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的摩尔数=[交联剂的配合量]/[官能团当量]=7/110

例如,在添加(配合)7g环氧当量为110(g/当量)的环氧类交联剂作为交联剂时,环氧类交联剂所具有的环氧基的摩尔数例如可以如下计算。

环氧类交联剂所具有的环氧基的摩尔数=[环氧类交联剂的配合量]/[环氧当量]=7/110

另外,本发明中,可以与所述交联剂一起配合、或者单独配合具有两个以上辐射反应性不饱和键的多官能单体作为交联成分。此时,通过照射放射线等使(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交联。作为一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辐射反应性不饱和键的多官能单体,可以列举例如:具有两个以上乙烯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苄基等可以通过照射放射线进行交联处理(固化)的辐射反应性官能团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多官能单体。另外,作为上述多官能单体,一般优选使用辐射反应性不饱和键为10个以下的单体。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

作为上述多官能单体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等。

上述交联成分的配合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固体成分)优选为1~30重量份,更优选为2~25重量份。

作为放射线,可以列举例如:紫外线、激光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电子射线等,从控制性和操作性好、成本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紫外线。更优选使用波长200~400nm的紫外线。可以使用高压汞灯、微波激励型灯、化学灯等适当的光源照射紫外线。另外,使用紫外线作为放射线时,在粘合剂组合物中配合光聚合引发剂。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只要是根据辐射反应性成分的种类,照射能够成为其聚合反应的触发剂的适当波长的紫外线,从而产生自由基或阳离子的物质即可。

作为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苯偶姻、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邻苯甲酰苯甲酸甲酯、苯偶姻乙醚、苯偶姻异丙醚、α-甲基苯偶姻等苯偶姻类、苯偶酰二甲基缩酮、三氯苯乙酮、2,2-二乙氧基苯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等苯乙酮类、2-羟基-2-甲基苯丙酮、2-羟基-4’-异丙基-2-甲基苯丙酮等苯丙酮类、二苯甲酮、甲基二苯甲酮、对氯二苯甲酮、对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等二苯甲酮类、2-氯噻吨酮、2-乙基噻吨酮、2-异丙基噻吨酮等噻吨酮类、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乙氧基)苯基氧化膦等酰基氧化膦类、苯偶酰、二苯并环庚酮、α-酰基肟酯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

作为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芳香族重氮盐、芳香族碘盐、芳香族锍盐等盐、铁-芳烃络合物、二茂钛络合物、芳基硅醇-铝络合物等有机金属络合物类、硝基苄基酯、磺酸衍生物、磷酸酯、酚磺酸酯、重氮基萘醌、N-羟基酰亚胺磺酸酯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光聚合引发剂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通常配合0.1~10重量份,优选在0.2~7重量份的范围内配合。

另外,还可以并用胺类等光聚合引发助剂。作为上述光聚合引发助剂,可以列举例如:苯甲酸2-二甲基氨基乙酯、二甲基氨基苯乙酮、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异戊酯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聚合引发助剂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优选配合0.05~10重量份,更优选在0.1~7重量份的范围内配合。

此外,本发明中使用的粘合剂组合物中可以含有其它公知的添加剂,可以根据使用的用途适当配合例如着色剂、颜料等的粉体、表面活性剂、增塑剂、增粘剂、低分子量聚合物、表面润滑剂、流平剂、抗氧化剂、缓蚀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阻聚剂、硅烷偶联剂、无机或有机填充剂、金属粉、粒子状、箔状物等。

另外,作为粘合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2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30重量%以上。

本发明中使用的粘合剂层由上述粘合剂组合物形成,优选为通过利用上述交联剂将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交联而得到的粘合剂层。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通过将上述粘合剂层形成在支撑体上而得到。此时,(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交联一般在粘合剂组合物的涂布后进行,但是也可以将由交联后的粘合剂组合物构成的粘合剂层转印到支撑体等上。

(3)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的制造方法

作为在支撑体2上形成粘合剂层1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通过将上述粘合剂组合物涂布到支撑体2上,并干燥除去聚合溶剂等,从而在支撑体2上形成粘合剂层1来制作。然后,可以以粘合剂层1的成分转移的调节、交联反应的调节等为目的进行养护。另外,通过将粘合剂组合物涂布到支撑体2上来制作承载膜时,可以在粘合剂组合物中新添加聚合溶剂以外的一种以上的溶剂以能够在支撑体上均匀地涂布。

另外,作为上述粘合剂组合物的涂布方法,可以使用粘合带等的制造中使用的公知的方法。具体而言,可以列举例如:辊涂法、凹版涂布法、反转涂布法、辊刷法、喷涂法、气刀涂布法等。

将涂布在支撑体上的粘合剂组合物干燥时的干燥条件可以根据粘合剂组合物的组成、浓度、组合物中的溶剂的种类等适当确定,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在20℃~200℃下干燥约1秒~约24小时。

另外,如上所述配合作为可选成分的光聚合引发剂时,可以通过在涂布到支撑体(基材、基材层)的单面或两面后进行光照射,从而得到粘合剂层。通常,通过以约400mJ/cm2~约4000mJ/cm2的光量照射波长300~400nm的照度为1~200mW/cm2的紫外线使其进行光聚合而得到粘合剂层。

本发明中使用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的粘合剂层的厚度优选为5~50μm,更优选为10~30μm。在上述范围内时,粘附性与再剥离性的平衡优良,为优选方式。

2.透明导电膜

本发明中使用的透明导电膜,例如,如图2所示,具有透明导电层4和透明基材5,其面内加热收缩率S2为0.3%~0.6%。在此,面内加热收缩率S2可以通过与前述支撑体的面内加热收缩率的情况同样的方法求出。即,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求出。

<面内加热收缩率>

以下述方式计算透明导电膜的长度方向(M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2md和宽度方向(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2td。具体而言,将透明导电膜切割为宽100mm、长100mm的大小(试验片),沿MD方向和TD方向的各个方向划长度80mm的直线而作出十字记号,并利用奥林巴斯数字式小型测定显微镜STM5(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测定MD方向和TD方向的记号的长度(mm)。然后,进行加热处理(140℃、90分钟)。在室温静置冷却1小时后再次测定MD方向和TD方向的记号的长度,并将其测定值代入下式,由此求出MD方向和TD方向的各自的加热收缩率。

加热收缩率S(%)=[[加热前的记号的长度(mm)-加热后的记号的长度(mm)]/加热前的记号的长度(mm)]×100

将所求得的M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2md与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2td之和作为透明导电膜的面内加热收缩率S2(%)。

透明导电膜的面内加热收缩率S2优选为0.3%~0.5%。

作为透明基材5,只要是具有透明性的基材即可,可以列举例如:树脂膜、包含玻璃等的基材(例如,片状或膜状、板状基材等)等,特别优选树脂膜。透明基材5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约10μm~约200μm,更优选为约15μm~约150μm。

作为上述树脂膜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具有透明性的各种塑料材料。例如,作为其材料,可以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类树脂、醋酯类树脂、聚醚砜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氯乙烯类树脂、聚偏二氯乙烯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聚乙烯醇类树脂、聚芳酯类树脂、聚苯硫醚类树脂等。其中,特别优选聚酯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和聚醚砜类树脂。

另外,对于上述透明基材5,预先对表面实施溅射、电晕放电、火焰、紫外线照射、电子射线照射、化学转化、氧化等蚀刻处理或底涂处理,可以提高在其上设置的透明导电层4等与上述透明基材5的粘附性。另外,在设置透明导电层4前,根据需要可以通过溶剂清洗、超声波清洗等进行除尘、清洁。

作为上述透明导电层4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选自由铟、锡、锌、镓、锑、钛、硅、锆、镁、铝、金、银、铜、钯、钨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的金属氧化物。该金属氧化物中,根据需要可以还含有上述组中所示的金属原子。例如,可以优选使用含有氧化锡的氧化铟(ITO)、含有锑的氧化锡等,特别优选使用ITO。作为ITO,优选含有80~99重量%氧化铟和1~20重量%氧化锡。

上述透明导电层4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0nm以上,更优选为15~40nm,进一步优选为20~30nm。

作为上述透明导电层4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用现有公知的方法。具体而言,可以例示例如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另外,可以根据所需的膜厚采用适当的方法。

作为上述透明导电膜6的厚度,可以列举15~200μm。另外,从薄膜化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5~150μm,更优选为15~50μm。上述透明导电膜6以电阻膜方式使用时,可以列举例如100~200μm的厚度。另外,以静电电容方式使用时,优选例如15~100μm的厚度。特别是,伴随近年来的进一步薄膜化的要求,更优选15~50μm的厚度,进一步优选20~50μm的厚度。

另外,在透明导电层4与透明基材5之间,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底涂层、低聚物防止层等。

透明导电膜6可以具有功能层。功能层可以设置在上述透明导电膜的未设置透明导电层4的一侧的面上(即,图2中的透明基材5与粘合剂层1之间)。

作为上述功能层,例如,可以设置以提高可视性为目的的防眩处理(AG)层、防反射(AR)层。作为防眩处理层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例如电离辐射固化型树脂、热固型树脂、热塑性树脂等。防眩处理层的厚度优选为0.1~30μm。作为防反射层,可以使用氧化钛、氧化锆、氧化硅、氟化镁等。防反射层可以设置多层。

另外,作为功能层,可以设置硬涂(HC)层。作为硬涂层的形成材料,可以优选使用例如包含三聚氰胺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醇酸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硅氧烷类树脂等固化型树脂的固化覆膜。作为硬涂层的厚度,优选0.1~30μm。通过将厚度设定为0.1μm以上,在赋予硬度方面是优选的。另外,在上述硬涂层上可以设置上述防眩处理层、防反射层。

3.层叠体的特性及用途

将本发明的层叠体在140℃加热90分钟后的卷曲量优选为0~±10mm,从耐卷曲性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为0~±6mm。卷曲量超过±10mm时,在使用时有时会产生运送不良等问题,因此不优选。卷曲量的测定方法可以通过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

另外,对层叠体上的透明导电膜实施蚀刻处理后产生的凸凹高差优选为0.1~0.18μm,更优选为0.1~0.15μm。蚀刻凸凹高差的测定方法可以通过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

本发明的层叠体可以适合用于构成具有输入装置(触控面板等)的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电致发光)显示装置、PDP(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电子纸等)、输入装置(触控面板等)等设备的基材(构件)或者在这些设备中使用的基材(构件)的制造,特别是,可以适合用于触控面板用的光学基材的制造。另外,可以与电阻膜方式或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控面板等的方式无关地使用。

对本发明的层叠体实施裁切、阻剂印刷、蚀刻、银油墨印刷等处理而得到的透明导电膜可以作为光学器件用基材(光学构件)使用。作为光学器件用基材,只要是具有光学特性的基材,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构成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电致发光)显示装置、PDP(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电子纸等)、输入装置(触控面板等)等设备的基材(构件)或者在这些设备中使用的基材(构件)。

这些光学器件用基材伴随近年来的薄膜化的倾向而失去硬挺度,在加工工序、运送工序等中,容易产生弯曲或形状的变形。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用上述承载膜,可以将上述光学器件基材的卷曲保持在最佳范围内,从而可以在工序内稳定地进行运送。另外,可以抑制蚀刻处理时的阻剂液或显影液中的浸渍、干燥产生的加热等的影响而造成的光学器件的收缩,可以良好地保持在显示器上安装时的可视性。

实施例

以下,对于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和效果的实施例等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丙烯酸类聚合物(A)的制备>

在具有搅拌叶片、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和冷凝器的四口烧瓶中,投入90重量份丙烯酸丁酯(BA)、10重量份丙烯酸(AA)、0.2重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和234重量份乙酸乙酯,在缓慢搅拌的同时导入氮气,将烧瓶内的液温保持在约63℃,并进行约7小时聚合反应,从而制备丙烯酸类聚合物(A)溶液(30重量%)。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为60万,Tg为-50℃。

<粘合剂溶液的制备>

将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A)溶液(30重量%)用乙酸乙酯稀释到20重量%,相对于该溶液中的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固体成分),添加11重量份作为交联剂的环氧类交联剂(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TETRAD-C),保持在约25℃,并进行约1分钟混合搅拌,从而制备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

<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的制作>

将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涂布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厚度125μm,M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md:1.13%,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td:-0.11%)的单面上,并在120℃下加热60秒,从而形成厚度20μm的粘合剂层。然后,在上述粘合剂层的表面贴合单面实施了聚硅氧烷处理的PET剥离衬垫(厚度25μm)的聚硅氧烷处理面。在50℃下保存2天后的承载膜的特性为M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1md:0.74%、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1td:-0.08%、面内加热收缩率S1:0.66%。另外,使用时将上述剥离衬垫除去后使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的制作>中,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涂布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的单面上,并在150℃下加热60秒,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承载膜。所得到的承载膜的M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1md:0.59%、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1td:-0.13%、面内加热收缩率S1:0.46%。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的制作>中,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涂布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厚度125μm,M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md:0.72%,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td:0.31%)的单面上,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承载膜。所得到的承载膜的M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1md:0.41%、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1td:0.13%、面内加热收缩率S1:0.54%。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的制作>中,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涂布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的单面上,并在150℃下加热60秒,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作承载膜。所得到的承载膜的M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1md:0.39%、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1td:0.08%、面内加热收缩率S1:0.47%。

比较例1

在实施例1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的制作>中,将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涂布到剥离衬垫的单面(实施了聚硅氧烷处理的面),并在150℃下加热60秒而形成厚度20μm的粘合剂层。然后,在该粘合剂层的表面贴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厚度125μm,M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md:1.13%,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td:-0.11%)。在50℃下保存2天后的承载膜的特性为M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1md:1.02%、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1td:-0.10%、面内加热收缩率S1:0.92%。

比较例2

在实施例1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的制作>中,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涂布到经过退火处理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厚度125μm,M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md:0.12%,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td:0.03%)的单面,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承载膜。所得到的承载膜的M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1md:0.08%、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1td:0.01%、面内加热收缩率S1:0.09%。

<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的测定>

利用GPC(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制作的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

装置:东曹公司制造,HLC-8220GPC

柱:

样品柱:东曹公司制造,TSKguardcolumn Super HZ-H(1根)+TSKgel Super HZM-H(2根)

参比柱:东曹公司制造,TSKgel Super H-RC(1根)

流量:0.6ml/分钟

进样量:10μl

柱温:40℃

洗脱液:THF

进样试样浓度:0.2重量%

检测器:差示折射计

另外,通过聚苯乙烯换算而算出重均分子量。

<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测定>

关于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使用下述的文献值作为各单体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n(℃),通过下式求出。

式:1/(Tg+273)=Σ[Wn/(Tgn+273)]

式中,Tg(℃)表示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Wn(-)表示各单体的重量分数,Tgn(℃)表示各单体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n表示各单体的种类。

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70℃

丙烯酸丁酯(BA):-55℃

丙烯酸:106℃

另外,作为文献值,参考“アクリル樹脂の合成·設計と新用途開発(丙烯酸类树脂的合成、设计及新用途开发)”(中央经营开发中心出版部发行)。

<加热收缩率>

(1)支撑体的MD方向和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

以下述方式计算支撑体的长度方向(M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1md和宽度方向(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1td。具体而言,将包含贴合有隔片的粘合剂层和支撑体的承载膜切割为宽100mm、长100mm的大小(试验片),在支撑体侧沿MD方向和TD方向的各个方向划长度80mm的直线而作出十字记号,并利用奥林巴斯数字式小型测定显微镜STM5(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测定MD方向和TD方向的记号的长度(mm)。然后,将隔片剥离后,以粘合剂层朝上的状态放置试验片,并进行加热处理(140℃、90分钟)。在室温下静置冷却1小时后再次测定MD方向和TD方向的记号的长度,并将其测定值代入下式,由此求出MD方向和TD方向的各自的加热收缩率。

加热收缩率S(%)=[[加热前的记号的长度(mm)-加热后的记号的长度(mm)]/加热前的记号的长度(mm)]×100

求出支撑体的M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1md和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1td

(2)透明导电膜的MD方向和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

以下述方式计算透明导电膜的长度方向(M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2md和宽度方向(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2td。具体而言,将透明导电膜切割为宽100mm、长100mm的大小(试验片),沿MD方向和TD方向的各个方向划长度80mm的直线而作出十字记号,并利用奥林巴斯数字式小型测定显微镜STM5(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测定MD方向和TD方向的记号的长度(mm)。然后,进行加热处理(140℃、90分钟)。在室温下静置冷却1小时后再次测定MD方向和TD方向的记号的长度,并将其测定值代入下式,由此求出MD方向和TD方向的各自的加热收缩率。

加热收缩率S(%)=[[加热前的记号的长度(mm)-加热后的记号的长度(mm)]/加热前的记号的长度(mm)]×100

求出透明导电膜的M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2md和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S2td

(3)面内加热收缩率

通过下式求出支撑体和透明导电膜的面内加热收缩率。

支撑体的面内加热收缩率S1(%)=S1md+S1td

透明导电膜的面内加热收缩率S2(%)=S2md+S2td

<耐卷曲性>

在厚度100μm的PET基材上形成有极薄的ITO层(膜厚:30nm)的透明导电膜1(M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0.48%、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0.13%)的PET基材侧,利用手动辊粘贴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使得该承载膜的粘合剂层与所述透明导电膜的PET基材贴合),并切割为100mm×100mm的尺寸。在ITO面朝上的状态下在140℃加热90分钟后,在室温(23℃)静置冷却1小时。然后,在ITO层朝上的状态下将样品放置在水平面上,测定层叠体的四个角距水平面的高度(mm),采用其平均值(mm)作为卷曲性的数值。测定样品以n3进行评价。另外,对于实施例1中得到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对于在厚度100μm的PET薄膜上形成有极薄的ITO层(膜厚:30nm)的透明导电膜2(M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0.41%、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0.32%)同样地评价耐卷曲性。将其作为比较例3。

测定值的绝对值为0~6mm的样品的耐卷曲性特别优选,大于6mm且10mm以下的样品的耐卷曲性优选。另一方面,测定值的绝对值超过10mm的样品预测耐卷曲性产生问题。

<蚀刻凸凹高差>

在厚度100μm的PET基材上形成有极薄的ITO层(膜厚:30nm)的透明导电膜1(M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0.48%、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0.13%)的PET基材侧,利用手动辊粘贴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使得该承载膜的粘合剂层与所述透明导电膜的PET基材贴合),并切割为120mm×120mm的尺寸。将切割后的样品在ITO面朝上的状态下进行140℃、90分钟加热处理,并静置冷却5分钟。在ITO面上以2mm间隔贴合20块市售的聚酰亚胺胶带(2mm宽)。然后,将加入有盐酸的容器浸渍在水浴中使得盐酸恒温为50℃。将上述样品在50℃的盐酸中浸渍放置5分钟后进行水洗。通过表面电阻确认ITO层被蚀刻后,将聚酰亚胺胶带剥离。然后,进行140℃、30分钟干燥处理。另外,对于实施例1中得到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对于在厚度100μm的PET薄膜上形成有极薄的ITO层(膜厚:30nm)的透明导电膜2(M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0.41%、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0.32%),同样地评价蚀刻凸凹高差。将其作为比较例3。

高差的测定通过以下的内容进行。

装置:光学式轮廓仪NT9100(Veeco公司制造)

测定条件:在测定类型:VSI(无限循环扫描(Infinite Scan))、物镜:2.5×、FOV:1.0×、调制阈值:0.5%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另外,使用拼接功能根据5mm×1.8mm尺寸的图像实测截面轮廓的凹凸高差。样品以n3进行评价。

测定值为0.1~0.15μm的样品的凹凸高差的评价为“○”,大于0.15μm且0.19μm以下的样品的凹凸高差的评价为“△”,超过0.19μm的样品的凹凸高差的评价为“×”。

<图案可视性>

将上述蚀刻高差评价样品置于黑色丙烯酸类树脂板上,并在荧光灯下静置。在黑色丙烯酸类树脂板上移动上述样品的同时通过目视评价反映出的荧光灯的图像是否看起来呈阶梯状变形。

荧光灯的图像看起来笔直的情况:◎

荧光灯的图像看起来稍微呈阶梯状变形的情况:○

荧光灯的图像看起来明显呈阶梯状变形的情况:×

上述的评价结果◎、○没问题,×不能采用。

表1

从上述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全部的实施例中,耐卷曲性良好,图案可视性、蚀刻凸凹高差也优良。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的情况下,耐卷曲性低,透明导电膜极端地呈凹凸形状,为运送性产生问题的水平。另外,在比较例1中,图案可视性和蚀刻高差存在问题,在比较例2和比较例3中,耐卷曲性存在问题。

附图标记

1 粘合剂层

2 支撑体

3 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

4 透明导电层

5 透明基材

6 透明导电膜

7 层叠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