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车辆激光通信压制及敌我识别综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0212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军用车辆激光通信压制及敌我识别综合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军用武器领域,尤其涉及军用车辆激光通信压制及敌我识别综合系统。



背景技术:

激光技术为上世界60年代兴起的新技术之一,由于其有测量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早期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主要为测距,在军事领域,无论是直瞄火炮还是制导武器,距离是在射击前必须也是最为重要需要提前测量好的参数,激光测距仪就此被发明。有矛就有盾,为了让敌方单兵以及装甲车辆的激光测距仪无法使用,相应的激光干扰设备也就应运而生。目前发明的激光干扰设备主要有配套发烟器使用,当探测设备探测到激光束后即向乘员告警并判别方向,发射烟雾,使用烟雾对激光束本身进行干扰,还有就是对激光源进行压制,发射强光照射回激光束源使发射方暂时无法瞄准。现有几种方式都是短时被动防御或干扰,无法从根本上消灭危险,敌方有生力量及武器依然存在,当烟雾弹使用完毕,也就失去了屏障,无法再对发射的激光束进行物理干扰,很有可能导致最终被直瞄武器和制导武器摧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的军用车辆激光通信压制及敌我识别综合系统,包括激光通信模组、激光侦测压制干扰模组、激光敌我识别模组、备用电源组、主设备舱、固定激光镜头组、周视激光镜头、平台、转盘、升降套筒、外置设备舱、机械升降把手、固定座、无盖防护箱、防护顶盖和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通信模组、激光侦测干扰模组和激光敌我识别模组整合在主设备舱中,所述的固定激光镜头组分别设置于主设备舱外壁,所述的周视激光镜头位于主设备舱上方,周视激光镜头底部通过转盘与主设备舱顶部相连,所述的平台上方为无盖防护箱,防护顶盖位于周视激光镜头上方,所述的升降套筒从固定座向上,贯穿平台中心,与主设备舱底部相连。

激光通信模组、激光侦测干扰模组和激光敌我识别模组整合在主设备舱中,可以增加战车对抗手段的多样化同时简化了战车外观;固定激光镜头分布设备外壁做到360°全覆盖,没有死角,提高了战车的生存力;位于上部的周视激光镜头配合底部转盘的使用,可以做到360°任意角度旋转,在固定激光镜头组受损或者故障时可作为固定激光镜头组的补充,避免防御范围出现空隙;材质为钢制的无盖防护箱在平时和未进入战场以及战斗状态下可以作为有效的防护层,起到一定的对内部激光设备的保护,避免被弹片和反器材武器摧毁;配合无盖防护箱以及升降设备的使用,当设备整体下降后,防护顶盖即可与无盖防护箱契合,形成相对密闭的保护空间,使系统在不使用时的保护环境更好,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升降系统可以将本系统的探测范围提升,避免被战车本身的通信、武器和观瞄设备所阻挡,同时也可避免被周围环境中的障碍物阻挡视角,同时将设备延伸出炮塔和车体内部,这样不占用炮塔和车内的宝贵空间,合理利用了炮塔和车顶外部空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激光通信技术的原理即先将声音信号调制到激光束上,然后把带有声音信号的激光发送出去,最后用接收装置把音像信号检出来;激光压制干扰的原理则是利用激光功率大小可调,其能量释放可控,并且可以做到非常集中的原理;激光敌我识别的原理则是利用了激光保密性强和速度快的特点加以利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显著优点是:

所述的周视激光镜头旋转角度为360°,作为唯一独立的一个激光镜头模组,其不仅能在固定激光镜头组出现战损和故障时作为其中某一方向上的补充,同时在作战时也可对多目标出现导致该方向上的固定激光镜头应接不暇时的补充,避免出现遗漏情况出现,加强了任意方向上的进攻力量,以及提高了防御效率。

所述的固定激光镜头组的数量至少为6组,每个固定激光镜头角度固定,相邻激光镜头视角有重合,所有激光镜头组视角相拼接组合后视角范围为360°,保证了战车时刻都可以对周边所有方位角度的友军车辆、敌军单兵和车辆进行激光通信、干扰、压制以及敌我识别的设备,不仅保证了与友军之间的通信,避免了误伤,而且可以对有效地对敌军的激光和各种光电设备进行探测和压制,大大提高了战场生存率。

所述的无盖防护箱、防护顶盖、升降套筒、固定座和平台均采用钢制材料制成,可以最大限度抵御小口径枪弹、杀伤破片、反器材武器和爆炸冲击波对内部设备的毁坏,有效避免在低烈度战斗中就损伤重要的观瞄设备,增加了结构本身的防护力,提高了结构本身的战场生存率。

所述的升降套筒采用电动模式,外部有机械升降把手,本结构主要由电动马达驱动套筒结构完成升降,外部机械把手作为补充,可在断电和电动部件损坏以及线路等出现问题的时,可使乘员出仓对本结构的升降动作进行手动操作,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

所述外置设备舱位于固定座上方,与升降套筒相连,内部有备用电源组,在战车被击毁无法使用车内电源对本结构进行供电的情况下,其外置设备舱内的备用电源可对其进行单独应急供电,使其可以继续工作一定时间,为战车免于再次遭受锁定和打击提供一定时间的防护,提高了乘员和战车本身的战场生存率。

所述的固定座由螺栓固定在坦克装甲车辆顶部表面,不占用炮塔及车内本就紧凑的空间,又极大得保证了本结构的探测视野和效果,便于整体更换和维修,大大节省了乘员在战场上宝贵时间。

所述的防护顶盖和周视激光镜头之间除刚性连接外,两端由钢条进行加固,增加了受风受力面积较大的防护顶盖和本结构主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该部位的抗损力。

所述的防护顶盖最大宽度大于无盖防护箱最大宽度,在本结构主设备舱升起状态时,有效地起到对下方镜头的遮挡作用,避免雨水、阳光和强光的干扰,提高了本结构的实用性和使用时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公开的军用车辆激光通信压制及敌我识别综合系统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公开的军用车辆激光通信压制及敌我识别综合系统的内部设备结构示意图。

1激光通信模组 2激光侦测压制干扰模组 3激光敌我识别模组

4备用电源组 5主设备舱 6固定激光镜头组 7周视激光镜头 8平台

9转盘 10升降套筒 11外置设备舱 12机械升降把手

13固定座 14无盖防护箱 15防护顶盖 1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军用车辆激光通信压制及敌我识别综合系统,包括激光通信模组1、激光侦测压制干扰模组2、激光敌我识别模组3、备用电源组4、主设备舱5、固定激光镜头组6、周视激光镜头7、平台8、转盘9、升降套筒10、外置设备舱11、机械升降把手12、固定座13、无盖防护箱14、防护顶盖15和螺栓16,所述的激光通信模组1、激光侦测干扰模组2和激光敌我识别模组3整合在主设备舱5中,三个模组为一组集成在一个固定激光镜头组6或周视激光镜头7后方,所述的固定激光镜头组6分别设置于主设备舱5外壁,分别朝向不同角度,所述的周视激光镜头7位于主设备舱5上方,周视激光镜头7底部通过转盘9与主设备舱5顶部刚性相连,所述的平台8上方为无盖防护箱14,无盖防护箱14四周有壁,上部镂空,与平台8之间焊接而成,防护顶盖15位于周视激光镜头7上方,两者之间采用焊接刚性连接,所述的升降套筒10底部固定在固定座13上,并从固定座13向上,贯穿平台8中心孔洞,与主设备舱5底部刚性相连。

当使用本结构内激光通信模组1进行工作时,可开启相应选项开关,则激光通信模组1开始工作,可在有效范围内(本结构最大通信距离为5000米),完成车际和人车之间的激光通信,由于本结构仅针对一定范围内如行军车队和进攻编组之间的通话,以及激光通信的快速精确方向性强以及丢包率低的优点,本结构有效通信距离基本能保证所需通信要求,如对上一级进行通信,则可使用激光中继平台进行转接;当使用本结构内激光侦测压制干扰模组2进行工作时,由于激光束功率可调以及可以非常集中的优点,可开启相应选项开关,则激光侦测压制干扰模组2开始工作,在该模组工作状态中,可选择关闭或自动模式,在关闭状态则系统完全静默,主设备舱5收缩,在自动模式状态,则本结构主设备舱5升起,激光器首先会以低功率主动发射低能量脉冲光束,同时接收器工作,当探测到对方观瞄仪器镜头所反射回的微光,则自动加大功率,向探测到的反射微光方向,精确地发射出高能量脉冲光束将对方观瞄仪器镜头的感光元器件摧毁,或使观测人员的肉眼暂时或永久性失明,这样也就使对方无法准确探知我方精确距离,同时使对方的激光制导武器丧失制导无法使用;当使用本结构内激光敌我识别模组3进行工作时,可开启相应选项开关,则激光敌我识别模组3开始工作,由于激光通信的保密性好,不易被模拟和破译,可用于我方的敌我识别,不易被对方破译模仿,也不易造成我方的误伤。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周视激光镜头7安装在转盘9上,由于转盘9为电动液压驱动控制其旋转,所以其旋转角度为360°,所以转盘9上的周视激光镜头7的旋转角度也可达到以车身为原点水平360°。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固定激光镜头组6数量至少为6组,安装在主设备舱5内部固定接口上,所以每个固定激光镜头视野角度固定不变,相邻激光镜头视角经过调整将重合范围固定为单个激光镜头视野的5%,所有固定激光镜头视角相拼接组合后视角范围为360°。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无盖防护箱14、防护顶盖15、升降套筒10、固定座13和平台8均采用钢制材料压制成型,焊接制成,表面喷涂防锈迷彩油漆。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升降套筒10采用电动液压升降机结构,最大升降高度为1.2米,收缩后最高为30CM,额定载荷25KG,驱动方式为24伏交流电,当馈电或电路出现问题时,乘员可出仓使用机械升降把手12进行手动升降操作。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外置设备舱11位于固定座13上方,与升降套筒10采用焊接方法刚性连接,内部为可拆卸式备用电源组4,备用电源组4通过内部管路与本结构和车辆线路相连,以便使用车载发动机对其进行充电,使其起到应急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固定座13外圈周围打有固定孔,由螺栓16穿过固定孔固定在坦克装甲车辆顶部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防护顶盖15下方和周视激光镜头7上方之间由焊接钢条进行加固。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防护顶盖15最大宽度大于无盖防护箱14最大宽度,当主设备舱5下降后,防护顶盖15即可与无盖防护箱14契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