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破片式强光爆震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5249阅读:2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破片式强光爆震弹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强光爆震弹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无破片式强光爆震弹。



背景技术:

强光爆震弹,属于声光弹的一种,爆炸时能够产生巨大声响和瞬间极强的闪光,实现震慑、驱散、制服、牵制、干扰有生目标的目的,被广泛应用于室内人质劫持、恐怖劫机及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当中。

现役强光爆震弹炸时易产生对人员造成杀伤的破片。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爆炸时发火机构的击发座不能被炸碎,而是以整体向外飞行,经常会对处置对象造成较大伤害;二是弹体采用ABS合金材料,爆炸时产生带有尖锐棱角的破片,易对人员造成杀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破片式强光爆震弹。该无破片式强光爆震弹在确保良好的震慑和驱散效果前提下,爆炸后不产生任何杀伤性破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破片式强光爆震弹,其特征在于:包括击发座、延期点火管、外弹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弹壳内的内弹壳,所述外弹壳和内弹壳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延期点火管竖直设置在所述击发座内,所述击发座上设置有用于击发所述延期点火管的发火机构,所述外弹壳的下端设置有下盖,所述外弹壳的上端安装有上盖,所述内弹壳的下端封闭,所述内弹壳的上端开口,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用于伸入内弹壳上端开口并与所述内弹壳相连接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开设有用于与延期点火管下端位置相对应的传火孔,所述内弹壳内填装有闪光爆震剂,所述上盖上开设有用于将所述闪光爆震剂爆炸后产生的声响和闪光泄出的上喷孔,所述下盖上开设有用于将所述闪光爆震剂爆炸后产生的声响和闪光泄出的下喷孔。

上述的一种无破片式强光爆震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上盖体,所述上盖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击发座相连接的第一上连接筒,所述上盖体的外檐处向下折弯形成呈圆弧形的下折弯过渡部,所述下折弯过渡部上设置有用于与外弹壳连接的第二上连接筒,所述连接体设置在所述第二上连接筒内并与所述上盖体相连接。

上述的一种无破片式强光爆震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喷孔斜向布设在所述下折弯过渡部,所述上喷孔的外端向靠近所述击发座的方向倾斜。

上述的一种无破片式强光爆震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连接筒与击发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上连接筒与外弹壳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体与内弹壳粘结连接。

上述的一种无破片式强光爆震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包括下盖体,所述下盖体的外檐处向上折弯形成呈圆弧形的上折弯过渡部,所述上折弯过渡部上设置有用于与外弹壳连接的下连接筒。

上述的一种无破片式强光爆震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喷孔斜向布设在所述上折弯过渡部,所述下喷孔的外端向远离所述击发座的方向倾斜。

上述的一种无破片式强光爆震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筒与外弹壳螺纹连接。

上述的一种无破片式强光爆震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喷孔的数量和下喷孔的数量均为多个。

上述的一种无破片式强光爆震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喷孔的孔径和下喷孔的孔径均为8mm。

上述的一种无破片式强光爆震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火机构为翻板式击针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

2、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弹壳将内弹壳爆炸产生的破片隔离,避免破片飞出而造成人员杀伤,同时,通过设置在上盖上的上喷孔和设置在下盖上的下喷孔能够将爆炸产生的巨大声响和强闪光泄出,实现对人员的驱散效果。

3、本实用新型将上喷孔斜向布置在上盖上呈圆弧形的下折弯过渡部,同理,将下喷孔斜向布置在下盖上呈圆弧形的上折弯过渡部,这种斜向布设的上喷孔和下喷孔,可以适应复杂地形而使弹体不会二次激射。

4、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B-B剖视图。

图8为图6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下盖; 11—下喷孔; 12—下盖体;

13—上折弯过渡部; 14—下连接筒; 2—外弹壳;

3—上盖; 31—上喷孔; 32—连接体;

33—传火孔; 34—上盖体; 35—下折弯过渡部;

36—第一上连接筒; 37—第二上连接筒; 4—击发座;

5—翻板式击针结构; 51—保险拉环; 52—保险销;

53—保险柄; 54—扭簧; 55—扭簧销;

56—翻板击针; 6—内弹壳; 7—闪光爆震剂;

8—延期点火管; 9—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无破片式强光爆震弹,包括击发座4、延期点火管8、外弹壳2和设置在所述外弹壳2内的内弹壳6,所述外弹壳2和内弹壳6之间具有间隙9,所述延期点火管8竖直设置在所述击发座4内,所述击发座4上设置有用于击发所述延期点火管8的发火机构,所述外弹壳2的下端设置有下盖1,所述外弹壳2的上端安装有上盖3,所述内弹壳6的下端封闭,所述内弹壳6的上端开口,所述上盖3上设置有用于伸入内弹壳6上端开口并与所述内弹壳6相连接的连接体32,所述连接体32上开设有用于与延期点火管8下端位置相对应的传火孔33,所述内弹壳6内填装有闪光爆震剂7,所述上盖3上开设有用于将所述闪光爆震剂7爆炸后产生的声响和闪光泄出的上喷孔31,所述下盖1上开设有用于将所述闪光爆震剂7爆炸后产生的声响和闪光泄出的下喷孔11。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火机构为翻板式击针结构5。所述翻板式击针结构5包括保险拉环51、保险销52、保险柄53、扭簧54、扭簧销55和翻板击针56,所述扭簧销55设置在击发座4上且位于延期点火管8的一侧,所述扭簧销55通过扭簧54与翻板击针56连接,所述保险销52安装在击发座4上用于限制翻板击针56绕扭簧销55,所述保险销52与保险拉环51相连接,所述保险柄53安装在击发座4上以用于在保险销52拔出后限制翻板击针56绕扭簧销55转动。

本实施例中,该无破片式强光爆震弹在使用时,当将该无破片式强光爆震弹投掷后,在扭簧54的作用下,保险柄53脱落、翻板击针56翻转后击发延期点火管8,延期3—4秒后,通过上盖3的传火孔33激励内弹壳6里面的闪光爆震剂7爆炸,内弹壳6发生爆裂,内弹壳6产生的破片被外弹壳2挡住,产生的巨大声响和强闪光,通过设置在上盖3上的上喷孔31和设置在下盖1上的下喷孔11泄出,实现对人员的驱散效果,同时没有杀伤性破片产生,不会对人员造成杀伤。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弹壳6使用ABS合金材料注塑成型,其内装填的闪光爆震剂7,药量为8至10g,散装于内弹壳6内。所述外弹壳2、上盖3和下盖1均使用超硬铝合金材料制成。

结合图3、图4和图5,所述上盖3包括上盖体34,所述上盖体34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击发座4相连接的第一上连接筒36,所述上盖体34的外檐处向下折弯形成呈圆弧形的下折弯过渡部35,所述下折弯过渡部35上设置有用于与外弹壳2连接的第二上连接筒37,所述连接体32设置在所述第二上连接筒37内并与所述上盖体34相连接。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上喷孔31斜向布设在所述下折弯过渡部35,所述上喷孔31的外端向靠近所述击发座4的方向倾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连接筒36与击发座4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上连接筒37与外弹壳2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体32与内弹壳6粘结连接。

结合图6、图7和图8,所述下盖1包括下盖体12,所述下盖体12的外檐处向上折弯形成呈圆弧形的上折弯过渡部13,所述上折弯过渡部13上设置有用于与外弹壳2连接的下连接筒14。

结合图6、图7和图8,所述下喷孔11斜向布设在所述上折弯过渡部13,所述下喷孔11的外端向远离所述击发座4的方向倾斜。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连接筒14与外弹壳2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上盖3上设置上喷孔31和在下盖1上设置下喷孔11,主要是考虑到弹药投掷后,主要是侧面着地,若下喷孔11设置在下盖1的外侧面或上喷孔31设置在上盖3的外侧面,则很有可能受力不均而激射。考虑到该无破片式强光爆震弹主要应用于室内,若上喷孔31设置在上盖3的外端面上或者下喷孔11设置在下盖1的外端面上,则该无破片强光爆震弹很有可能滚入角落导致一边喷孔受堵,造成弹体受力不均激射而造成人质伤亡,因此,本实施例中,将上喷孔31斜向布置在上盖3上呈圆弧形的下折弯过渡部35,同时,将下喷孔11斜向布置在下盖1上呈圆弧形的上折弯过渡部13,这种斜向布设的上喷孔31和下喷孔11,可以适应复杂地形而使弹体不会二次激射。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喷孔31的数量和下喷孔11的数量均为多个。优选的,所述上喷孔31的数量和下喷孔11的数量均为8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喷孔31的孔径和下喷孔11的孔径均为8mm。从理论分析来看,爆震声响的产生与装药燃气的急速释放和扩散有直接关系,是一个气固二相流问题,因此喷孔的流量和流速越大,声响也就越大;由此可见,喷口直径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随着直径的增大,泄爆面积会随之增大,导致流量增大的同时流速减小了;反之,也不是越小越好,随着直径的减小,流速虽然提高了,流量却减小了。经过反复的实验印证,当上喷孔31的数量和下喷孔11的数量均为8个,且上喷孔31的孔径和下喷孔11的孔径均为8mm时,效果最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