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口罩用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9255阅读:17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口罩用无纺布。



背景技术:

过去医用口罩一般的结构都为两层纱网布间加一层医用棉组成,它不仅隔菌效果差,而且透气性和吸水性都比较差,佩戴者使用很不舒服。从空气污染问题突出后,医用口罩向着可以隔离PM2.5粉尘的方向发展,其厚度较好,号称8层以上。但实际上多数口罩只是增加了夹心层的厚度,不能真正起到隔离PM2.5粉尘的作用,而且关于透气性和吸水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口罩用无纺布,能够解决现有医用口罩用无纺布材料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医用口罩用无纺布,自内向外依次包括亲肤层、吸水层、抑菌层、阻隔层、防水透气层和面层;所述亲肤层和面层均为无纺布层;所述阻隔层为树脂膜层,其上设有直径为0.1~1μm的纳微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亲肤层为细旦聚丙烯纤维纺粘无纺布层。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面层为竹纤维与细旦聚丙烯纤维的混合纺粘无纺布层。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竹纤维与细旦聚丙烯纤维的混合比例为3~5:1~2。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水层为由腈纶短纤维、粘胶短纤维、竹纤维和麻纤维以4~6:4~6:1:1的质量比例制成的横向纤维丝和纵向纤维丝交错布置而成,并采用针刺复合的方式固定连接为一体。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抑菌层为吸入除菌药物的活性炭结构层。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水透气层为聚乙烯膜层,其上带有密集分布的直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0.05~0.1mm。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阻隔层为聚四氟乙烯膜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口罩用无纺布,通过各层的合理设计,可有效阻隔空气中的PM2.5尘埃及有毒气体,同时能够高效吸收人体呼出的水汽,还兼具抑菌杀菌的功效,对人体起到有效的保护,同时还满足舒适透气的效果,综合性能优异,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口罩用无纺布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亲肤层,2.吸水层,3.抑菌层,4.阻隔层,5.防水透气层,6.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1

一种医用口罩用无纺布,自内向外依次包括亲肤层1、吸水层2、抑菌层3、阻隔层4、防水透气层5和面层6。

所述亲肤层1为细旦聚丙烯纤维纺粘无纺布层。

所述吸水层2为由腈纶短纤维、粘胶短纤维、竹纤维和麻纤维以4~6:4~6:1:1的质量比例制成的横向纤维丝和纵向纤维丝交错布置而成,并采用针刺复合的方式固定连接为一体。具有抑菌吸收双重功能。

所述抑菌层3为吸入除菌药物的活性炭结构层,还可以吸收过滤空气中的有毒气体。

所述阻隔层4为聚四氟乙烯树脂膜层,其上设有直径为0.1~1μm的纳微孔,可以有效组织PM2.5的颗粒尘埃。

所述防水透气层5为聚乙烯膜层,其上带有密集分布的直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0.05~0.1mm,允许气体进出,并阻止外界水分进入。

所述面层6为竹纤维与细旦聚丙烯纤维的混合纺粘无纺布层,其中,竹纤维与细旦聚丙烯纤维的混合比例为3~5:1~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