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LOW‑E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2644阅读:8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音LOW‑E玻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音LOW-E玻璃。



背景技术:

玻璃是重要的建筑材料,随着对建筑物装饰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玻璃在当代的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应用十分的广泛,如玻璃窗、玻璃制装饰品、玻璃制器皿、车载玻璃、玻璃幕墙等,并且随着玻璃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因此玻璃的使用量也不断增大,并且随着噪音污染越来越严重及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隔音玻璃的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包括隔音效果、美观性能等,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隔音效果优良,并且美观、内部阳光投射舒适平衡的玻璃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音LOW-E玻璃,它结构简单,隔音效果优良,并且美观、节约成本以及玻璃透过色偏向于中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隔音LOW-E玻璃,包括玻璃基层以及镀膜层,玻璃基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low-e低辐射节能玻璃层、透明胶片层、中空铝条层、上玻璃基层、隔音胶片层、下玻璃基层,镀膜层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底保护层、铜层、银层、顶保护层、电介质层,底保护层设置于low-e低辐射节能玻璃层上端面。

作为优选方案,隔音胶片层为透明隔音胶片,该隔音胶片层的厚度设置为0.30~1.55mm。

作为优选方案,中空铝条层的厚度设置为6-20mm。

作为优选方案,low-e低辐射节能玻璃层的厚度设置为10-20nm。

作为优选方案,上玻璃基层以及下玻璃基层设置为钠钙硅酸盐浮法玻璃,该上玻璃基层的厚度与下玻璃基层的厚度相等,下玻璃基层的厚度设置为6mm。

作为优选方案,底保护层的厚度设置为3.5nm~15nm,铜层的厚度设置为4nm~7nm、银层的厚度设置为4nm~7nm、顶保护层的厚度设置为3.5nm~15nm、电介质层的厚度设置为30nm~70nm。

作为优选方案,底保护层、铜层、银层、顶保护层、电介质层均采用交流电依次溅射在玻璃基层上。

作为优选方案,玻璃的四周包覆有U型包边。

作为优选方案,U型包边设置为两个,该U型包边为相对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U型包边设置为热固玻璃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通过在上玻璃基层以及下玻璃基层之间设置隔音胶片层,提升了玻璃的隔音效果,并且提高了上玻璃基层以及下玻璃基层之间的粘接性能。

第二、通过在镀膜层内设置铜层,降低了镀银层的厚度,减少了生产成本,避免因玻璃基板颜色偏绿导致室外反射色发绿和发黄,并且设置low-e低辐射节能玻璃层,在室外面颜色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使透过色更加偏向于中性,提升了透色美观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采用U型包边的俯视图。

图中:玻璃基层1、low-e低辐射节能玻璃层11、透明胶片层12、中空铝条层13、上玻璃基层14、隔音胶片层15、下玻璃基层16、镀膜层2、底保护层21、铜层22、银层23、顶保护层24、电介质层25、U型包边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参照图1所示,

实施例一,一种隔音LOW-E玻璃,包括玻璃基层1以及镀膜层2,玻璃基层1由上至下依次包括low-e低辐射节能玻璃层11、透明胶片层12、中空铝条层13、上玻璃基层14、隔音胶片层15、下玻璃基层16,镀膜层2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底保护层21、铜层22、银层23、顶保护层24、电介质层25,底保护层21设置于low-e低辐射节能玻璃层11上端面。

上述结构中,在上玻璃基层14以及下玻璃基层16之间设置隔音胶片层15,提升了玻璃的隔音效果,并且提高了上玻璃基层14以及下玻璃基层16之间的粘接性能,设置透明胶片层12增加了low-e低辐射节能玻璃层11与中空铝条层13的粘性,并且在镀膜层2内设置铜层22,降低了镀银层23的厚度,减少了生产成本,避免因玻璃基板颜色偏绿导致室外反射色发绿和发黄,并且设置low-e低辐射节能玻璃层11,在室外面颜色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使透过色更加偏向于中性,提升了透色美观效果。底层阻挡保护层可以对low-e低辐射节能玻璃层11起保护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铜层22的附着力。

本实施例中,隔音胶片层15为透明隔音胶片,该隔音胶片层15的厚度设置为0.30~1.55mm。中空铝条层13的厚度设置为6-20mm。low-e低辐射节能玻璃层11的厚度设置为10-20nm。为了减少成本,上玻璃基层14以及下玻璃基层16设置为钠钙硅酸盐浮法玻璃,该上玻璃基层14的厚度与下玻璃基层16的厚度相等,所述下玻璃基层16的厚度设置为6mm。为了保证七层镀膜均匀、稳定地溅射在玻璃基层1上,底保护层21的厚度设置为3.5nm~15nm,铜层22的厚度设置为4nm~7nm、银层23的厚度设置为4nm~7nm、顶保护层24的厚度设置为3.5nm~15nm、电介质层25的厚度设置为30nm~70nm。底保护层21、铜层22、银层23、顶保护层24、电介质层25均采用交流电依次溅射在玻璃基层1上。

参照图2所示,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玻璃边缘在经受高温时因为受热不均而炸裂,玻璃的四周包覆有U型包边3。U型包边3设置为两个,该U型包边3为相对设置。为了提升U型包边3的耐火能力,U型包边3设置为热固玻璃钢材料制成。

上述实施例仅是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