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膜覆底的单透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1704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PET膜覆底的单透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透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ET膜覆底的单透膜。



背景技术:

通常单透膜的制备工序为:对离型纸的离型面涂布压敏胶,再与PVC黑白膜贴合,经过冲孔并更换掉冲有孔的离型纸,覆上新离型纸,这样制备的单透膜在喷绘时,油墨穿过孔洞落在离型纸的离型面上,由于离型面对油墨几乎不吸收,影响人眼对喷绘画面的效果判断。

为解决上述问题,同时又能省却更换离型纸的步骤,节约能耗,节省耗材,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三层单透膜以及BOPP膜覆底的单透膜。该三层单透膜的制备工序为:采用两百多摄氏度的高温对热熔胶加热,再涂布到原纸上,后与冲有孔的单透膜半成品贴合。该BOPP膜覆底的单透膜的制备工序为:采用一百多摄氏度的高温对BOPP膜加热,后与冲有孔的单透膜半成品贴合。由于该两种单透膜均保留了冲有孔的离型纸层,增加了孔洞的深度,并且热熔胶纸与BOPP膜对油墨的吸收性要略优于离型纸,改善了人眼难以判断喷绘效果好坏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两种单透膜中,由于纸张经历高温会脱水起皱,影响单透膜的平整度,起皱的单透膜在喷绘时易妨碍喷墨针头的移动,使其断裂;由于BOPP膜经历高温再冷却易发脆,影响单透膜的力学性能,使其收卷、使用的过程中易撕拉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平整度更高,力学性能更好的PET膜覆底的单透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ET膜覆底的单透膜,包括PVC膜、压敏胶层、离型纸,所述PVC膜、压敏胶层、离型纸均设置有相通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纸的底部设置有无孔PET膜,所述无孔PET膜的厚度小于0.1mm。

所述PVC膜为PVC白膜。

所述PVC白膜与压敏胶层之间还有一层PVC黑膜,所述PVC黑膜上含有与PVC膜上一致的孔洞。

所述压敏胶层为黑色压敏胶层。

所述PVC膜为PVC透明膜。

所述PVC透明膜与压敏胶层之间含有反光膜,所述反光膜含有与PVC膜上一致的孔洞。

所述PVC膜为PVC雾面膜。

所述无孔PET膜是通过加热的方式或背胶的方式贴合到离型纸的背面。

本发明所述的PET膜覆底的单透膜与现有技术中的单透膜相比,具有更高的平整度,更好的力学强度,并具备一定的挺度,保证本产品在收卷、松卷、扯拉、喷绘、张贴的过程中耐折弯,耐撕拉且孔洞不易变形,另外,本产品的底部光泽性和手感均较好,在收卷时不影响PVC正面的光泽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PET膜覆底的单透膜,包括PVC膜1、压敏胶层2、离型纸3,所述PVC膜1、压敏胶层2、离型纸3上均设置有相通的通孔4,所述离型纸3的底部设置有无孔PET膜5,所述无孔PET膜5的厚度为0.05mm。

所述PVC膜1为PVC白膜。

所述PVC膜1与压敏胶层2之间还有一层PVC黑膜6,所述PVC黑膜6上含有与PVC膜1上一致的通孔4。

所述无孔PET膜5是通过加热的方式贴合到离型纸3的底部。

实施例2:

一种PET膜覆底的单透膜,包括PVC膜1、压敏胶层2、离型纸3,所述PVC膜1、压敏胶层2、离型纸3上均设置有相通的通孔4,所述离型纸3的底部设置有无孔PET膜5,所述无孔PET膜5的厚度为0.08mm。

所述PVC膜1为PVC白膜。

所述压敏胶层2为黑色压敏胶层。

所述无孔PET膜5是通过加热的方式贴合到离型纸3的底部。

实施例3:

一种PET膜覆底的单透膜,包括PVC膜1、压敏胶层2、离型纸3,所述PVC膜2、压敏胶层2、离型纸3上均设置有相通的通孔4,所述离型纸3的底部设置有无孔PET膜5,所述无孔PET膜5的厚度为0.05mm。

所述PVC膜1为PVC透明膜。

所述PVC透明膜与压敏胶层2之间含有反光膜6,所述反光膜6上含有与PVC膜1上一致的通孔4。

所述无孔PET膜5是通过背胶的方式贴合到离型纸3的背面。如图3所示层7为PET膜5上的背胶层。

实施例4:

一种PET膜覆底的单透膜,包括PVC膜1、压敏胶层2、离型纸3,所述PVC膜1、压敏胶层2、离型纸3上均设置有相通的通孔4,所述离型纸3的底部设置有无孔PET膜5,所述无孔PET膜5的厚度为0.08mm。

所述PVC膜1为PVC雾面膜。

所述无孔PET膜5是通过加热的方式贴合到离型纸3的背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