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点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32707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花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烟花点液机。



背景技术:

在烟花生产中,有一道工序是往内筒引线端加硝药液或防潮液或胶液,长期以来都是人工操作,一个内筒一个内筒地加,不但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成本高、质量难于保障,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安全可靠的烟花点液机。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烟花点液机,有液料供送装置、液料点注装置、筒子供送装置,所述液料供送装置有料桶、液料供送器,所述液料点注装置有点注头,点注头有点注孔,液料供送器与液料点注装置之间有管连接。

所述筒子供送装置为多工位旋转式,其上的筒子装在一个作间歇旋转运动的圆盘上;或为摆动式,其上的筒子装在一个绕轴心摆动的板上;或为直线往复式,其上的筒子装在一个作直线往复运动的板上;或为固定式,其上的筒子装在一个静止的板上。

所述液料供送器有重力式、正压式、负压式、挤压式。

所述液料供送装置的数量大于1。

所述液料点注装置的数量大于1。

所述液料点注装置的点注头有液料通断机构。

所述料桶的盖装有升降机构。

所述料桶装有搅动器。

所述液料供送器为一个气缸串联一个缸体,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活塞及气缸与缸体各自的连接端与缸体内的活塞相连,缸体的另一端有一个带单向阀的进液口和一个带单向阀的排液口。

所述液料供送器的气缸带有可调行程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杜绝了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烟花点液机,有液料供送装置、液料点注装置、筒子供送装置。所述液料供送装置有料桶14、料桶盖12,升降气缸15的缸体与料桶14连接,升降气缸15的活塞杆与料桶盖12连接。液料供送器的气缸22串联一个缸体20,气缸22的活塞杆25穿过气缸活塞21及气缸22与缸体20各自的连接端与缸体20内的活塞18相连,缸体20的另一端有一个进液口单向阀17和一个排液口单向阀19,进液管11与进液口单向阀17连接。活塞杆25的末端装有调节气缸22的行程的调节螺母23和锁紧螺母24。缸体20固定在料桶盖12上。固定在料桶盖12的搅动气缸16的活塞杆与搅动板13相连。本实施例有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液料供送装置。

所述液料点注装置有下板27、中板28、上板34。下板27装有点注头30,点注头30的数量和排列位置与筒饼10的筒子数量和排列位置完全一样,连通槽33连通点注头30,中板28与下板27固定连接,外竖管32及内竖管35穿过上板34,插入中板28与连通槽33连通,导管26与排液口单向阀19、外竖管32及内竖管35相连通。上板34与机架4固定连接(图中未画出),通断杆31固定在上板34的下面,通断杆31的数量和排列位置与点注头30的数量和排列位置完全一样,液料点注装置未工作时,通断杆31的前端插入点注头30的点注孔中。外气缸29及内气缸36的缸体与上板34下面固定,外气缸29及内气缸36的活塞杆与中板28连接,液料点注装置工作时,外气缸29及内气缸36的活塞杆伸出,下板27及中板28向下移动,通断杆31的前端退出点注头30的点注孔,液料从点注孔流入筒子中。本实施例有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液料点注装置。

所述筒子供送装置有转盘2,转盘2上面固定有六个均匀分布的筒饼定位框9,转盘2下面与转轴6固定,转轴6装在上轴承座7和下轴承座5中,上轴承座7和下轴承座5固定在机架4上。大齿轮8与转轴6固定,与大齿轮8相啮合的小齿轮3固定在步进电机1的输出轴上,步进电机1固定在机架4上。步进电机1使转盘2作间歇旋转运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气缸活塞21向上移动,料桶4里的液料通过进液管11与进液口单向阀17进入缸体20内。气缸活塞21向下移动,进入缸体20内的液料被压入连通槽33内,外气缸29及内气缸36动作,它们的活塞杆伸出,下板27及中板28向下移动,通断杆31的前端退出点注头30的点注孔,液料从点注孔流入筒子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花点液机,它有液料供送装置、液料点注装置、筒子供送装置,所述液料供送装置有料桶、液料供送器,所述液料点注装置有点注头,点注头有点注孔,液料供送器与液料点注装置之间有管连接,所述筒子供送装置为多工位旋转式或为摆动式或为直线往复式或为固定式,所述液料供送器有重力式、正压式、负压式、挤压式,所述液料供送装置的数量大于1,所述液料点注装置的数量大于1,所述液料点注装置的点注头有液料通断机构,所述料桶的盖装有升降机构,所述料桶装有搅动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杜绝了安全事故。

技术研发人员:钟自奇;李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玉香
技术研发日:2017.08.07
技术公布日:2017.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