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涤纶高导湿功能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8177阅读:948来源:国知局
中空涤纶高导湿功能面料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料,特别是一种高导湿功能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截面的纤维不断推出,使服装面料的功能性不断增加。而中空涤纶纤维的,由于它可以将空气微细分隔,形成无对流的封闭状态,多层的静止空气抑制了热传导和空气对流,使保暖性能大大提高。因此中空涤纶纤维织物在保暖面料上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业内通常使用中空涤纶纤维与其它传统材料混纺的纱线去制造面料,这种面料结构虽然能够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但是排湿效果较差,致使出汗较多时,面料的保温效果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涤纶高导湿功能面料。它可以在具备较高的保暖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导湿排湿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空涤纶高导湿功能面料,其特点是:包括过渡层,过渡层两侧分别连接有内层和外层;所述过渡层是以中空涤纶短纤纱为经纱、以棉纱为纬纱的交织面料层;所述内层是中空涤纶短纤纱的纬编面料层;所述外层为棉纱的纬编面料层。

上述的中空涤纶高导湿功能面料中,所述过渡层和内层中的中空涤纶短纤纱由四孔中空涤纶短纤纺制而成。

前述的中空涤纶高导湿功能面料中,所述内层的中空涤纶短纤纱规格为42S;过渡层中的中空涤纶短纤纱规格为32S,棉纱规格为42S;外层的棉纱规格为32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不同材料、不同结构的三层复合结构,其中内层中空涤纶短纤纱的纤维中空结构和纤维集合体之间形成有多重毛细管,构成一了个良好的导湿系统,而过渡层中既包含导湿性能高的中空涤纶短纤纱,也包含吸湿能力高的棉纱,外层则全为吸湿能力高的棉纱,使得整个面料的内到外的吸湿能力成梯度增加,从而可有效将内层的水分传导到外层,利于导湿、排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中空涤纶高导湿功能面料,如图1所示:包括过渡层2,过渡层2两侧分别连接有内层1和外层3;所述过渡层2是以中空涤纶短纤纱为经纱、以棉纱为纬纱的交织面料层;所述内层1是中空涤纶短纤纱的纬编面料层;所述外层3为棉纱的纬编面料层。所述过渡层2和内层1中的中空涤纶短纤纱由四孔中空涤纶短纤纺制而成。所述内层1的中空涤纶短纤纱规格为42S;过渡层2中的中空涤纶短纤纱规格为32S,棉纱规格为42S;外层3的棉纱规格为32S。各层之间可使用均匀排布的细棉纱连接,连接的细棉纱隐藏在内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