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音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5673阅读:8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音棉。



背景技术:

噪音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长期处于嘈杂的环境中,会诱发一些疾病,通常我们通过吸音棉或隔音垫来屏蔽一些噪音,要远离噪声,可以做到吸音和隔音,即将产生的噪声转换成吸音棉内部的动能,进而达到吸音降噪的效果。但是这类吸音棉,内部结构较为简单,不能很好的将噪音进行转换,特别是噪音较大或者时间较长时,目前的吸音棉不能从根本上进行降噪。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吸音棉。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吸音棉,包括:第一隔音层、纤维层、增强层、第二隔音层;

第一隔音层、纤维层、增强层、第二隔音层依次层叠设置,相邻两层之间紧密贴合,纤维层采用高聚物纤维材料制成,增强层两侧表面均具有凹凸结构,增强层由多个软性球构成,相邻两个软性球间隔布置。

优选地,任意相邻两个软性球的球心之间的距离2mm-3mm。

优选地,相邻两层通过黏胶粘贴。

优选地,纤维层的厚度大于增强层的厚度。

优选地,第一隔音层采用无纺布材料制成,第二隔音层采用无纺布材料制成。

优选地,增强层具有波浪状结构。

优选地,相邻两个软性球之间的距离小于软性球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吸音棉,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隔音层、纤维层、增强层、第二隔音层,增强层设置为由多个软性球构成的波浪结构,且相邻两个软性球之间间隔设置。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吸音棉,结构简单,第一隔音层、纤维层、增强层、第二隔音层依次层叠设置,增强层的相邻两个软性球之间间隔设置,能够有效吸收噪音,并将噪音在空隙之间进行转化,吸收更多的噪音,大大提高吸音效果,以达到隔音降噪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吸音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吸音棉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吸音棉,包括:第一隔音层1、纤维层2、增强层3、第二隔音层4;

第一隔音层1、纤维层2、增强层3、第二隔音层4依次层叠设置,相邻两层之间紧密贴合,纤维层2采用高聚物纤维材料制成,增强层3两侧表面均具有凹凸结构,增强层3由多个软性球构成,相邻两个软性球间隔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吸音棉,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隔音层、纤维层、增强层、第二隔音层,增强层设置为由多个软性球构成的波浪结构,且相邻两个软性球之间间隔设置。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吸音棉,结构简单,第一隔音层、纤维层、增强层、第二隔音层依次层叠设置,增强层的相邻两个软性球之间间隔设置,能够有效吸收噪音,并将噪音在空隙之间进行转化,吸收更多的噪音,大大提高吸音效果,以达到隔音降噪的效果。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纤维层2的厚度大于增强层3的厚度。

为了保证相邻两层的贴合牢固性,相邻两层通过黏胶粘贴。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隔音层1采用无纺布材料制成,第二隔音层4采用无纺布材料制成。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增强层3具有波浪状结构,进一步地,相邻两个软性球之间的距离小于软性球的直径,任意相邻两个软性球的球心之间的距离2mm-3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