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型密封胶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7096发布日期:2018-09-01 04:2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自粘防水卷材的打底固定。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防水技术通常使用的自粘防水卷材,在铺设时由于基面灰尘、污染等原因不能与基面紧密结合,自粘防水卷材与基面间留有空隙、粘结不牢,因此产生空鼓、立面脱落等问题,是现代建筑施工所无法接受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与基面粘结性强、自愈性强,本身带有一定的防水功能的自闭型密封胶膜。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自闭型密封胶膜,自上至下包括上表面防粘隔离膜层、自粘层、中间胎体层、自闭型可蠕变胶膜层、下表面防粘隔离膜层。

所述自粘层为:橡胶类自粘胶层、热熔胶层、沥青自粘胶层、热熔弹性体压敏胶层。

所述中间胎体层为:TPO、TPV、EPDM、PET、PE、石油树脂类等材质的薄膜层。

所述自闭型可蠕变胶膜层为:橡胶类可蠕变胶膜层、热熔类可蠕变胶膜层、橡化沥青层。

所述橡胶类可蠕变胶膜层为丁基橡胶胶膜层、氯丁橡胶胶膜层;所述热熔类可蠕变胶膜层为EVA胶膜层。

所述上表面防粘隔离膜层为:PE、PET、纸基材等材质的离型膜。

所述下表面防粘隔离膜层为:PP、PET、纸基材等材质的离型膜和非离型热熔膜。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闭型密封胶膜,在应用中通过下表面自闭型可蠕变胶膜层与基面粘合,上表面自粘层与自粘卷材粘合,具有与基面粘结好、与自粘类防水卷材粘结强度高的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闭型密封胶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自闭型密封胶膜,自上至下包括上表面防粘隔离膜层1、自粘层2、中间胎体层3、自闭型可蠕变胶膜层4、下表面防粘隔离膜层5。

所述自粘层2可以是橡胶类自粘胶层、热熔胶层、沥青自粘胶层、热熔弹性体压敏胶层等。

所述中间胎体层3可以是TPO、TPV、EPDM、PET、PE、石油树脂类等材质的薄膜层。

所述自闭型可蠕变胶膜层4可以是橡胶类可蠕变胶膜层、热熔类可蠕变胶膜层、橡化沥青层等。

所述橡胶类可蠕变胶膜层可以是丁基橡胶胶膜层、氯丁橡胶胶膜层等;所述热熔类可蠕变胶膜层可以是EVA胶膜层等。

所述上表面防粘隔离膜层1可以是PE、PET、纸基材等材质的离型膜。

所述下表面防粘隔离膜层5可以是PP、PET、纸基材等材质的离型膜和非离型热熔膜。

自闭型密封胶膜在应用中,去除上、下表面防粘隔离膜层后,通过下表面的自闭型可蠕变胶膜层与基面粘合,上表面的自粘层与自粘卷材粘合,从而起到与基面粘结好、与自粘类防水卷材粘结强度高的作用。

上文中:

TPO,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

TPV,热塑性硫化橡胶。

EPDM,三元乙丙橡胶。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聚乙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