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型防雾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2882发布日期:2018-06-30 07:17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型防雾玻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玻璃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稳定型防雾玻璃。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建筑以及其他设备对于采光性的需求,大量的透光性材料被广泛应用,特别是玻璃材料。而在现代城市建筑中,光幕墙的应用更是广泛,在建筑中,为了保证建筑美观及建筑内的采光度,营造出更为舒适的室内环境,在建筑中广泛使用玻璃进行隔风透光,在保证室内环境密封性的同时,保证了室内采光要求。

然而,现有的普通玻璃在室内外温差较大的季节如夏季或者秋冬季,在玻璃上极容易因为温差而导致水雾凝结起雾,使得玻璃透光率降低,且室内使用者无法正常透过玻璃观察室外环境。而传统的防雾玻璃大多数采用的是利用加热技术进行除雾的,这样一方面会提高玻璃的制造成本,技术要求高;另一方面还会由于加热故障而导致无法除雾,抗雾能力的稳定性比较差,难以满足现代玻璃抗雾的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稳定型防雾玻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型防雾玻璃,该防雾玻璃包括有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所述防雾玻璃还包括一层中间玻璃层,中间玻璃层设置于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中间玻璃层材质为偏光玻璃。

所述防雾玻璃还包括有一层防雾层,所述防雾层设置于外层玻璃的外侧,其远离外层玻璃一侧的外表面由凸起部和凹进部组成,凸起部和凹进部相间隔均匀布置,且凸起部和凹进部之间圆滑过渡;所述凸起部外表面通过粘性材料粘结有亲水性树脂膜,凹进部外表面也通过粘性材料粘结有疏水性油膜,亲水性树脂膜和疏水性油膜均与防雾层形成一体化结构,且亲水性树脂膜和疏水性油膜连接处经过抛光处理呈过渡性连接。

所述防雾玻璃还设置有一层碳化硅层,碳化硅层设置于内层玻璃的内侧,其与内层玻璃粘结于一体。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光跳线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内层玻璃、外层玻璃和中间层玻璃之间通过PVB膜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光跳线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凹进部和凸起部之间的高度差不大于0.01mm。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光跳线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粘性材料为树脂层胶。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光跳线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树脂层胶厚度不大于0.001mm。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光跳线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亲水性树脂膜厚度为0.001mm,疏水性油膜厚度为0.002mm。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光跳线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的厚度均为2-3mm。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光跳线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碳化硅层的厚度为45-125n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防雾玻璃最外侧设置有防雾层,使得玻璃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玻璃上易因温差而发生水雾凝结时,水雾冷凝并自动汇集成水珠,从玻璃面上滑落,使玻璃不易形成雾面;防雾层分为凹进部和凸起部,使得水珠更容易凝结成股状从而迅速滑落,减少水珠由于分子力在玻璃上停留的时间,以更快速地除雾,在凹进部上加设亲水性树脂膜以及在凸起部上加设疏水性油膜,可以将水珠快速汇聚到凹进部,进一步加速水珠汇总流失,从而可基本实现完全避免雾气的形成。

所述防雾玻璃采用自身物理性质即可,抗雾化稳定性强,透光性好,成本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持续使用,不受外界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防雾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防雾层;11-凸起部;12-亲水性树脂膜;13-凹进部;14-疏水性油膜;2-外层玻璃;3-中间玻璃层;4-内层玻璃;5-PVB膜;6-碳化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型防雾玻璃,该防雾玻璃包括有外层玻璃2和内层玻璃4。所述防雾玻璃还包括一层中间玻璃层3,中间玻璃层3设置于外层玻璃2和内层玻璃4之间,中间玻璃层3材质为偏光玻璃。

如图1~2所示,所述防雾玻璃还包括有一层防雾层1,所述防雾层1设置于外层玻璃2的外侧,其远离外层玻璃2一侧的外表面由凸起部11和凹进部13组成,凸起部11和凹进部13相间隔均匀布置,且凸起部11和凹进部13之间圆滑过渡;所述凸起部11外表面通过粘性材料粘结有亲水性树脂膜12,凹进部13外表面也通过粘性材料粘结有疏水性油膜14,亲水性树脂膜12和疏水性油膜14均与防雾层1形成一体化结构,且亲水性树脂膜12和疏水性油膜14连接处经过抛光处理呈过渡性连接。

如图1~2所示,所述防雾玻璃还设置有一层碳化硅层6,碳化硅层6设置于内层玻璃4的内侧,其与内层玻璃4粘结于一体。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内层玻璃4、外层玻璃2和中间层玻璃3之间通过PVB膜5连接。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凹进部13和凸起部11之间的高度差不大于0.01mm。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粘性材料为树脂层胶。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树脂层胶厚度不大于0.001mm。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亲水性树脂膜12厚度为0.001mm,疏水性油膜14厚度为0.002mm。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外层玻璃2和内层玻璃4的厚度均为2-3mm。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碳化硅层6的厚度为45-125nm。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通过在防雾玻璃最外侧设置有防雾层1,使得玻璃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易因温差而发生水雾凝结时,水雾冷凝并自动汇集成水珠,从玻璃面上滑落,使玻璃不易形成雾面;防雾层1分为凹进部13和凸起部11,使得水珠更容易凝结成股状从而迅速滑落,减少水珠由于分子力在玻璃上停留的时间,以更快速地除雾,在凹进部13上加设亲水性树脂膜14以及在凸起部11上加设疏水性油膜12,可以将水珠快速汇聚到凹进部13,进一步加速水珠汇总流失,从而可基本实现完全避免雾气的形成。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