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1293发布日期:2018-11-23 20:3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复合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复合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英文名:NonWovenFabric或者Nonwovencloth)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 它不是由一根一根的纱线交织、编结在一起的,而是将纤维直接通过物理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所以,当你拿到你衣服里的粘称时,就会发现,是抽不出一根根的线头的。非织造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率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

目前,传统的无纺布功能比较单一,不能将多种材料进行复合,在抗菌、抗撕裂、抗静电等发面都较差,以上这些问题就需要对传统设备进行改进,那么如何设计出一种新型复合无纺布,这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无纺布,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复合无纺布,包括无纺布本体,所述无纺布本体的左右边沿设有波浪型凸齿,所述波浪型凸齿左右对称分布且大小尺寸统一,所述波浪型凸齿的内侧均设有多个半圆形凸环,所述半圆形凸环设有多个且保持垂直上下等距分布,所述无纺布本体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两个条状凸柱,所述条状凸柱之间设有多个凸块,所述凸块上均匀分布多个透气孔;

所述无纺布本体包括吸湿布料层、活性炭吸附层、防静电层、保健布料层和抗辐射层,所述吸湿布料层的底部连接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的底部连接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的底部连接保健布料层,所述保健布料层的底部连接抗辐射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保健布料层包括涤纶纱层、银纤维层、聚醚砜纤维层和竹纤维层,所述涤纶纱层、银纤维层、聚醚砜纤维层和竹纤维层之间顺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抗辐射层设为通过金属纤维与纺织纤维混织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防静电层的材质设为涤纶长丝与导电纤维混织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吸湿布料层由平纹纯棉纤维布料构成,所述吸湿布料层厚度设为0.25-0.4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了吸湿布料层、活性炭吸附层、防静电层、保健布料层和抗辐射层进行混合而成,整体提高了无纺布本体的功能性,使其具备抗静电、吸附除杂、吸湿、抗辐射和保健作用,结构简单,功能性较强。

2.本实用新型从外观上进行改进设备,添加的波浪型凸齿更显对称美观,同时在条状凸柱内侧添加的凸块上布满多个透气孔,大大提高了设备的透气性能,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复合无纺布的表面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复合无纺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复合无纺布的保健布料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无纺布本体-1、波浪型凸齿-2、半圆形凸环-3、条状凸柱-4、凸块-5、透气孔-6、吸湿布料层-7、活性炭吸附层-8、防静电层-9、保健布料层-10、抗辐射层-11、涤纶纱层-12、银纤维层-13、聚醚砜纤维层-14、竹纤维层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复合无纺布,包括无纺布本体1,所述无纺布本体1的左右边沿设有波浪型凸齿2,所述波浪型凸齿2左右对称分布且大小尺寸统一,所述波浪型凸齿2的内侧均设有多个半圆形凸环3,所述半圆形凸环3设有多个且保持垂直上下等距分布,所述无纺布本体1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两个条状凸柱4,所述条状凸柱4之间设有多个凸块5,所述凸块5上均匀分布多个透气孔6;所述无纺布本体1包括吸湿布料层7、活性炭吸附层8、防静电层9、保健布料层10和抗辐射层11,所述吸湿布料层7的底部连接活性炭吸附层8,所述活性炭吸附层8的底部连接防静电层9,所述防静电层9的底部连接保健布料层10,所述保健布料层10 的底部连接抗辐射层11。

请参阅图3,所述保健布料层10包括涤纶纱层12、银纤维层13、聚醚砜纤维层14和竹纤维层15,所述涤纶纱层12、银纤维层13、聚醚砜纤维层14 和竹纤维层15之间顺次连接。通过这样的设计聚醚砜纤维层14耐热性好,不易老化且耐燃性好,即使燃烧也不发烟,竹纤维层15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同时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银丝纤维层13具备一定的抗辐射能力。

请参阅图2,所述抗辐射层11设为通过金属纤维与纺织纤维混织而成。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利用抗辐射层11提高整体抗辐射能力。

请参阅图2,所述防静电层9的材质设为涤纶长丝与导电纤维混织而成。通过这样的设计利用涤纶长丝与导电纤维混织而成的防静电层9能提高整体的抗静电能力。

请参阅图2,所述吸湿布料层7由平纹纯棉纤维布料构成,所述吸湿布料层厚度设为0.25-0.46mm。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大幅提高无纺布本体1的吸湿能力。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无纺布,通过添加了吸湿布料层7、活性炭吸附层8、防静电层9、保健布料层10和抗辐射层11进行混合而成,整体提高了无纺布本体1的功能性,使其具备抗静电、吸附除杂、吸湿、抗辐射和保健作用,并且从外观上进行改进,添加的波浪型凸齿2更显对称美观,同时在条状凸柱4内侧添加的凸块5上布满多个透气孔6,大大提高了设备的透气性能,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

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本体1、波浪型凸齿2、半圆形凸环3、条状凸柱 4、凸块5、透气孔6、吸湿布料层7、活性炭吸附层8、防静电层9、保健布料层10、抗辐射层11、涤纶纱层12、银纤维层13、聚醚砜纤维层14、竹纤维层1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传统的无纺布功能比较单一,不能将多种材料进行复合,在抗菌、抗撕裂、抗静电等发面都较差,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该种设备通过添加了吸湿布料层、活性炭吸附层、防静电层、保健布料层和抗辐射层进行混合而成,整体提高了无纺布本体的功能性,使其具备抗静电、吸附除杂、吸湿、抗辐射和保健作用,整体结构简单,功能性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