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增亮效果的量子点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1823发布日期:2018-12-18 20:42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增亮效果的量子点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薄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增亮效果的量子点膜。



背景技术:

量子点其实是一种纳米级别的半导体,通过对这种纳米半导体材料施加一定的电场或光压,它们便会发出特定频率的光,而发出的光的频率会随着这种半导体的尺寸的改变而变化,因而通过调节这种纳米半导体的尺寸就可以控制其发出的光的颜色,由于这种纳米半导体拥有限制电子和电子空穴的特性,这一特性类似于自然界中的原子或分子,因而被称为量子点,将量子点膜应用于显示技术领域,相比较OLED和LCD在色彩的还原上更加的精准,使得显示画面更加的生动饱满。

现阶段的量子点膜是显示技术的最重要的一种应用方式,量子点显示技术本质上与LCD屏大致相同,都需要背光模组,因此量子点膜在透光性上的要求非常高,透光性性能差的量子点膜会减低显示亮度并且增加背光模组的电能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增亮效果的量子点膜,解决了量子点膜透光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增亮效果的量子点膜,包括量子点层、扩散层、分割层、基材层和阻隔层,所述量子点层粘连扩散层,所述量子点层粘连分割层,所述分割层粘连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粘连阻隔层;

所述扩散层包括柔性基体和导光棱,所述柔性基体与量子点层粘连,所述柔性基体的一表面与导光棱粘连;

所述分割层包括偏光棱和透光孔,所述分割层是由偏光棱垂直交错形成的网状结构,四个所述偏光棱交叉形成透光孔。

进一步的,所述扩散层内部设置有扩散粒子,扩散粒子的直径为2-12nm范围,所述柔性基体的厚度为6-10μm范围,所述导光棱高度为9-10μm范围,两个所述导光棱之间间距为3-5μm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分割层的外形为网格型结构,所述偏光棱的横切面为菱形,菱形对角线长度为3.5-6μm范围,所述透光孔的长为4-6μm范围,宽为3-5μm范围,所述导光棱的一表面通过基体胶粘剂粘连在柔性基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阻隔层包括水氧阻隔层和阻隔胶,所述阻隔层通过阻隔胶与基材层粘连,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12-15μm范围,所述阻隔层的厚度为18-20μm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具有增亮效果的量子点膜位于导光板与保护镜片之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增亮效果的量子点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具有增亮效果的量子点膜通过扩散层对背光模组发射的背光进行折射,将屏幕边缘未能折射导出的光进行再次折射利用,提高屏幕的显示亮度,减少屏幕电能的消耗。

2、该具有增亮效果的量子点膜通过分割层对光进行均匀折射,使得通过量子点层的偏转光再次折射矫正路径,使得屏幕在像素不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显示锐度,提高图像显示的清晰度。

3、该具有增亮效果的量子点膜通过阻隔层能够有效的提高量子点膜的稳定性,降低显示像素衰减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增亮效果的量子点膜层次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量子点层,2-扩散层,3-分割层,4-基材层,5-阻隔层,201-柔性基体,202-扩散层,301-偏光棱,302-透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增亮效果的量子点膜;

其中如图1所示,包括量子点层1、扩散层2、分割层3、基材层4和阻隔层5,量子点层1粘连扩散层2,量子点层1粘连分割层3,分割层3粘连基材层4,基材层4粘连阻隔层5;

其中如图2所示,扩散层2包括柔性基体201和导光棱202,柔性基体201与量子点层1粘连,柔性基体201的一表面与导光棱202粘连;

其中如图3所示,分割层3包括偏光棱301和透光孔302,分割层3是由偏光棱301垂直交错形成的网状结构,四个偏光棱301交叉形成透光孔302;

其中,扩散层2内部设置有扩散粒子,扩散粒子为折光微粒,扩散粒子的直径为2-12nm范围,柔性基体201的厚度为6-10μm范围,导光棱202高度为9-10μm范围,两个导光棱202之间间距为3-5μm范围,所述导光棱(202)的一表面通过基体胶粘剂粘连在柔性基体(201)上;

其中,分割层3的外形为网格型结构,偏光棱301的横切面为菱形,菱形对角线长度为3.5-6μm范围,透光孔302的长为4-6μm范围,宽为3-5μm范围;

其中,阻隔层5包括水氧阻隔层和阻隔胶,阻隔层5使量子点膜具有隔氧隔水的作用,水氧阻隔层由无机物氧化物组成,阻隔层5通过阻隔胶与基材层4粘连,基材层4的厚度为12-15μm范围,阻隔层5的厚度为18-20μm范围;

其中,具有增亮效果的量子点膜位于导光板与保护镜片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