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匣快速装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7091发布日期:2019-08-03 16:52阅读:1031来源:国知局
弹匣快速装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把子弹批量快速装入枪的子弹匣的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弹匣快速装弹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枪的子弹装入弹夹,要靠人手一粒一粒地往弹匣里压,费时费力,且易于伤手。特别是紧急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费时费力而失去时间,其代价就可能是生命。如果有一种工具或称可以协助射手快速有效地把子弹装进弹匣,方便和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近年也出现了一些功能相近的快速装弹装置,但这些现有技术的快速装弹装置的缺点是:要么容积太小,虽然依靠工具,但仍只能一颗一颗地压入弹匣,仍耗费较多的时间;要么虽然能批量装填但装置本身结构过于复杂且体积大而不便携带,操作较麻烦,成本也高,其实际应用性不强;还有的快速装弹装置的压弹滑块依靠与其大致呈90°角度的拨块拨动,其力学性能不理想,费时费力,装弹速度也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力的弹匣快速装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弹匣快速装弹装置,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子弹腔室,还包括位于壳体一端并与子弹腔室连通的弹匣装入口,所述的子弹腔室内滑动配合有用于将线性排列的子弹压入弹匣的推杆,推杆延伸出子弹腔室远离弹匣装入口另一端壳体的供推杆进出的开口外,子弹腔室顶部的壳体上设有装入子弹用的开口,该开口处有可封闭或打开的顶盖。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弹匣快速装弹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克服了以上现有技术快速装弹装置的缺点,根据不同的弹匣和子弹,一次可装填5-30发子弹,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推杆沿子弹腔室直线运动,其力学性能理想,操作简单方便省力,装填迅速,大幅度缩短了装弹时间,且便于携带,实用性强,适用性广。

进一步地,所述子弹腔室的宽度等于或大于所装子弹最大直径,子弹腔室底部横截面形状与子弹头形状相配。采用以上结构后,弹头朝下落入子弹腔室底部形成的沟槽如V字形沟槽或U字形沟槽,使子弹腔室内的子弹在一条直线上呈线性排列,使压弹更顺畅快速。

进一步地,壳体的与弹匣装入口连接处的子弹腔室的两侧壁上至少各设有一个防止子弹在未装弹匣的状态下弹出的弹簧阻弹卡。采用以上结构后,能有效地防止子弹在没有装入弹匣时即在操作人员主观将子弹向弹匣压入之前挡住子弹而避免弹出,使本装置工作可靠性更强,向弹匣装弹操作更迅速,更准确,更省时。

进一步地,壳体的弹匣装入口的壁上有限制弹匣非人为脱开壳体的弹匣锁定装置。采用以上结构后,能有效地防止子弹在装入弹匣过程中弹匣非正常脱开壳体,使本装置工作可靠性更强,向弹匣装弹操作更准确,更迅速,更省时。

进一步地,所述的推杆包括推头、推杆体以及便于施力的把手。采用以上结构后,推杆的力学性能更理想,向弹匣装弹操作更准确,更迅速,更省时。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的端面形状为呈上下延伸的长方形,至少一个下角为从子弹匣内拨出子弹的直角。采用以上结构后,该快速装弹装置可同时兼顾从弹匣卸弹的功能,使该快速装弹装置实用性更强,适用性更广。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所述壳体外壁靠近弹匣装入口的手握部分设有防滑纹。采用以上结构后,该快速装弹装置力学性能更理想,操作可靠性更强,更省时省力。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盖为上凸的半圆形,顶盖与子弹腔室顶部装子弹用的开口的一侧壁经弹性合页连接,顶盖与子弹腔室顶部装子弹用的开口的另一侧壁上有弹簧锁扣组件。采用以上结构后,关闭顶盖后,更便于握手且顶盖对子弹起到导向作用,使压弹过程更顺畅,更省力,且顶盖的关闭或打开十分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盖为透明材料制作的顶盖。采用以上结构后,可透视看到子弹腔室内的子弹数量,更便于操控。

进一步地,壳体上有挂带连接结构。采用以上结构后,可安装挂带,更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压弹装置一种实施例(与一种步枪弹匣配合使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压弹装置图1实施例的顶盖打开并装有子弹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压弹装置图1实施例中的弹匣锁定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压弹装置中图1实施例的弹匣锁定装置的横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压弹装置中图1实施例的弹簧阻弹卡装在壳体上时的横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正面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压弹装置中图1实施例的定位销钉在壳体上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正面放大示意图(示出了弹簧卡)。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压弹装置图1实施例装有子弹时的纵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压弹装置中的弹簧锁扣组件安装在壳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弹簧锁扣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弹簧锁扣组件的爆炸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欲安装于本实用新型装置子弹腔室内的一种带径向凸圈子弹外形结构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压弹装置另一种实施例(与另一种步枪弹匣配合使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另一种实施例纵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压弹装置另一种实施例(与一种手枪弹匣配合使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的纵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壳体,2、子弹腔室,3、弹匣装入口,4、推杆,5、供推杆进出的开口,6、装子弹用的开口,7、顶盖,8、弹簧阻弹卡,9、弹簧锁扣组件,10、支点,11、挂带通孔,12、导轨,13、直角,14、防滑凸柱,15、拨块,16、第三锁块,17、防滑纹,18、定位凹槽,19、提醒凹槽,20、弹匣锁定装置,21、弹性合页,22、公母扣,23、第一锁块,24、第一铰轴,25、第一复位弹簧,26、第一凸块,27、把手,28、推杆体,29、第四锁块,30、第二通孔,31、金属弹珠,32、第二圆筒,33、第二压簧,34、限位销钉,35、第一通孔,36、弹簧卡,37、第一圆筒,38、第一压簧,39、卡头,40、推头,41、匚字形滑块,42、第三铰轴,43、第三复位弹簧,44、第二锁块,45、第二铰轴,46、第二复位弹簧,47、第二凸块,48、拨杆,49、拨杆孔,50、径向凸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声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弹匣快速装弹装置,又可称为弹匣快速装弹工具或称弹匣快速装弹器等。

本实用新型弹匣快速装弹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又可称外壳。所述壳体1的横截面形状优选为椭圆形,可理解成包括中空的具有子弹形状的子弹腔室2的椭圆形。所述壳体1外壁靠近弹匣装入口3的手握部分设有防滑纹17,如沿椭圆形的壳体1周边除顶部的顶盖7外的外壁上,设多个环形凹槽构成的防滑条纹17,以上结构便于操作时手握该处抓紧度好,更便于手控操作。供推杆进出的开口5处的壳体1底部两侧设有对称布置且用于稳定放置壳体1的支点10。使压弹时壳体支撑性能更好,更便于推杆滑动,其力学性能更好。两支点10的底面可呈相互连接的平面。当然,壳体外形形状不限于椭圆形,可根据不同子弹种类及尺寸,采用不同的外形形状,外形的形状主要考虑原则便于手控操作。壳体材料可选用硬质塑料,或胶木,或金属材料如铝合金。为便于携带,可在壳体1上设有挂带连接结构,如在壳体1尾部设一个供挂带穿过以扣合挂带的挂带通孔11;又如挂带环;或用螺钉直接固定挂带等结构。

如图2、图6、图7、图10所示

本实用新型弹匣快速装弹装置,还包括设于壳体1内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子弹腔室2。所述子弹腔室2的宽度等于或大于子弹最大直径,可以理解为子弹腔室2的宽度略大于子弹最大直径,如子弹最大直径为8毫米,则子弹腔室2的宽度可为8.4毫米。子弹腔室2底部横截面形状与子弹头形状相配,如与圆锥子弹头俗称尖子弹头相配的V字形弹槽,又如与球面子弹头又称圆弧面子弹头相配的U字形弹槽。V或U导轨的横截面状也会因子弹的外形变化而变化。总之,原理上是使子弹腔2内的子弹在一条直线上呈线性排列,使压弹更顺畅快速。

如图2、图4、图5所示

发明弹匣快速装弹装置,还包括设于壳体1一端并与子弹腔室2连通的弹匣装入口3,弹匣装入口3又可称弹匣接口或称弹夹装入口。所述弹匣也有称子弹匣或弹夹。弹匣装入口3处的壳体1的横截面积一般都大于子弹腔室2所在的壳体1的横截面积。壳体1的弹匣装入口3的壁上有限制弹匣非人为脱开壳体1的弹匣锁定装置20。采用以上结构后,能有效地防止子弹在装入弹匣过程中弹匣非正常脱开壳体1,使本装置工作可靠性更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枪械不同,弹匣的种类很多,每种弹匣对应其不同的接入口,所配的弹匣装入口3处的大小,形状,卡位可有所不同。但弹匣装入口3与壳体1及子弹腔室2的连接结构、连接关系和连接位置基本不变。本实用新型弹匣快速装弹装置的弹匣装入口3可广泛适用于步枪的各种弹匣和手枪的各种弹匣。只要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包括具有设于壳体1一端并与子弹腔室2连通的弹匣装入口3,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壳体1的弹匣装入口3的壁上有限制弹匣非人为脱开壳体1的弹匣锁定装置,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2、图4、图5、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弹匣装入口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以一种步枪弹匣如AR15弹匣为例说明。

所述的弹匣装入口3的腔室为上下延伸的正长方形,所述的弹匣锁定装置20包括经第一铰轴24铰接在壳体1的弹匣装入口壁上的第一锁块23,第一锁块23的下端有穿过壁的通孔且伸入弹匣装入口3的腔室内并与弹匣侧外壁上的凹槽相配以锁定弹匣或脱开弹匣的第一凸块26,第一锁块23的上端与设于壳体1壁上的第一复位弹簧25相抵以在自然状态下使第一凸块26呈锁定状态。弹匣装入口3装入弹匣后,通过第一复位弹簧25抵压第一锁块23而使第一凸块26固定弹匣;按下第一锁块23克服弹簧力使第一凸块26脱离弹匣的凹槽便可取出弹匣。

如图11、图15、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弹匣装入口的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以另一种步枪弹匣如AK47弹匣为例说明。

其余结构与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相同,不同点在于:所述的弹匣装入口3的前端面为避免干涉,设计成与弧形弹匣相配的倾斜面,从上向下倾斜,上厚下薄,弹匣装入口3的腔室从纵剖看大致为上宽下窄的梯形。弹匣锁定装置的结构也有所不同:所述的弹匣锁定装置包括经第二铰轴45铰接在壳体1的弹匣装入口内顶壁上的第二锁块44,第二锁块44的内端下部与弹匣壁上的凹槽相配以锁定弹匣或脱开弹匣的第二凸块47,第二锁块44的内端与设于壳体1内壁上的第二复位弹簧46相抵以在自然状态下使第二凸块47呈锁定状态。弹匣装入口3装入弹匣后,通过第二复位弹簧46抵压第二锁块44而使第二凸块47固定弹匣;按下第二锁块44克服弹簧力使第二凸块47脱离弹匣的凹槽便可取出弹匣。

如图17、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弹匣装入口的第三种具体实施例,以一种手枪弹匣如9MM手枪弹匣为例说明。

其余结构与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相同,不同点在于:所述的弹匣装入口3的腔室为从外向内倾斜且上下边平行的室道,手枪弹匣装入后,弹匣呈外高内低倾斜。所述的弹匣锁定装置也略有不同:第四锁块29为配合倾斜的弹匣装入口3的腔室而呈左上向右下的倾斜,且与弹匣的凹槽配合使用以锁定或脱开弹匣的凸块设在弹匣装入口的腔室的前内底壁处。

如图1、图6、图7所示

壳体1的与弹匣装入口3连接处的子弹腔室2的两侧壁上至少各设有一个防止子弹在未装弹匣的状态下弹出的弹簧阻弹卡8。壳体1的与弹匣装入口3连接处的子弹腔室2的两侧壁上设有的弹簧阻弹卡8为对称设置。根据子弹的大小,每一侧壁上可对称各设一个或各设两个,优选每一侧壁上各设两个,两个弹簧阻弹卡8位于子弹腔室2所在壳体1的高度方向的中段,且两个弹簧阻弹卡8之间有间隔且在同一铅垂线上。当然也可以每个侧壁上各设三个。所述的弹簧阻弹卡8优选以下结构:包括第二圆筒32,设于第二圆筒32内的第二压簧33,被第二压簧33外抵的金属弹珠31,第二圆筒32该端开口的直径小于金属弹珠31的直径以限制金属弹珠31脱离第二圆筒32,即,使金属弹珠31能凸进子弹腔室2而挡住子弹非正常弹出,但金属弹珠31不会脱离第二圆筒32。所述的弹簧阻弹卡8设于壳体1的子弹腔室壁的第二通孔30内,其金属弹珠31在第二压簧33弹力下向内伸入子弹腔室2内以挡住子弹。当然,所述的弹簧阻弹卡8也可以采用以下所述的弹簧卡36的结构,即,弹簧阻弹卡8的结构可与以下所述的弹簧卡36的结构互换。

如图1、图10、图14所示

所述的子弹腔室2内滑动配合有用于将线性排列的子弹压入弹匣的推杆4,推杆4延伸出子弹腔室2远离弹匣装入口3另一端壳体1的供推杆进出的开口5外。所述的推杆4包括推头40和推杆体28以及便于施力的把手27。采用以上结构后,推杆的力学性能更理想,向弹匣装弹操作更准确,更迅速,更省时。推头40的横截面形状尺寸可与子弹弹身的外形形状尺寸相配。在本实施例中,供推杆进出的开口5处的高度小于子弹腔室2的高度,而推头40尺寸和形状与供推杆进出的开口5处的横截面尺寸和形状相配,即与子弹弹身的外形和尺寸相配,可满足如AR15等大部分子弹压入弹匣的需要,且本实施例中推杆体28和推头40的横截面尺寸和形状相同。某些情况下也可根据子弹的不同形状,使推头的尺寸和形状与子弹相配,如图14所示的子弹尾端有一径向凸圈50,为使子弹腔室内的子弹呈线性快捷迅速地被推头压入弹匣,设计时推头的着力点可集中在径向凸圈50上,可在推头与径向凸圈对应的位置设置一内突的压块。总之,推杆推头的形状以线性排列子弹有效受力为依据设计。推头的主要作用是最大限度地对准线性排列的子弹的着力点,使子弹有效地呈线性快捷迅速地向前推进以压入弹匣。

如图1、图2、图8、图9、图10所示

壳体1供推杆进出的开口5处的底壁上有对推杆体28缩回的终点位置定位和装弹发数提醒的弹簧卡36,推杆体28的底部有与弹簧卡36位置相对应且与弹簧卡36配合使用的定位凹槽18和提醒凹槽19。所述的推杆体28缩回至终点位置时推杆4位于非工作位置。

所述的弹簧卡36优选以下结构:包括第一圆筒37、设于第一圆筒37内的第一压簧38,被第一压簧38外抵的卡头39,第一圆筒37上有限制卡头39脱离第一圆筒37的限位结构。所述的弹簧卡36设于壳体1该开口处的底壁上第一通孔35内,其卡头39在第一压簧38弹力下内凸伸入子弹腔室2内而可与推杆体28上的定位凹槽18或提醒凹槽19相抵以起定位或提醒作用。当然,正如以上所述,弹簧卡36也可以采用以上所述的弹簧阻弹卡8的结构,即,弹簧卡36的结构可与以上所述的弹簧阻弹卡8的结构互换。所述的定位凹槽18可以看成是推杆体28某中位卡点。所述的提醒凹槽19可做这样的理解:根据推杆体28的长度预设一个预定数如10发子弹的距离,如装弹容量为10发子弹的弹匣,则装满后该结构予以弹卡动作提醒。展开讲,弹簧卡36有两个作用:在非工作状态下收回推杆4后,防止推杆4活动,因为收回推杆体28于子弹腔室2内时刚好卡在定位凹槽18内,起定位作用。而在装弹即装填子弹的过程中,若弹匣为20发的弹匣,那么在10发处设一提醒凹槽19,弹簧卡36卡住提醒凹槽19时,提醒操作人员10发已装入弹匣。如果使用的是10发的弹匣,弹簧卡36卡住提醒凹槽时,则提醒操作人员10发均已装入弹匣,提醒操作人员将新的弹匣安装好后再继续装填余下10发子弹。凹槽又可称缺口,这里优选倒V字形槽或称倒V字形缺口。

壳体1供推杆进出的开口5处的侧壁上有防止推杆4的推头40脱离壳体1的子弹腔室2的限位结构,所述的限位结构如凸柱、销钉、螺钉等,推杆体28的至少一个侧面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12,该导轨12的内端有与侧壁上的限位结构配合使用的限位结构。侧壁上的限位结构优选限位销钉34,通过限位销钉34与导轨12内端的限位结构如限位块配合以防止推杆体从子弹腔室2内拔出。一般来讲,只需一面的导轨12与限位销钉34配合就行,但实际制造中在推杆体28的两面均设有导轨34,以对称美观,当然在不影响推杆体28强度的情况下还可节省材料。

如图1、图15所示

所述把手27的端面积大于推杆体28的横截面积。所述把手27的端面形状为大致呈上下延伸的长方形,至少一个下角为从子弹匣内拨出子弹的直角13,两个下角均可做成直角13。带直角13的把手27可看成是卸弹方角拨板,在需要从弹匣里卸掉子弹时,可用该直角13。两个上角则可为圆弧角以便于手握。采用以上结构后,该快速装弹装置可同时兼顾从弹匣卸弹的功能,使该快速装弹装置实用性更强,适用性更广。所述把手27的后端面设有若干个防滑凸柱14,以增加摩擦力。

如图1、图3、图11、图12、图13所示

子弹腔室2顶部的壳体1上设有装入子弹用的开口6,该装入子弹用的开口6的长度优选与子弹腔室2的长度相等。在装入子弹用的开口6处的壳体外壁上可设刻度线以使装入多少发子弹随时清楚。该装入子弹用的开口6处有可封闭或打开的顶盖7,所述的顶盖7优选为上凸的半圆形,便于握手。顶盖7与子弹腔室2顶部装子弹用的开口6的一侧壁经弹性合页21连接,顶盖7与子弹腔室2顶部装子弹用的开口6的另一侧壁上有弹簧锁扣组件9。采用以上结构后,关闭顶盖7后,可防止子弹在子弹腔室2中上下跳动,并对子弹起到导向作用,使压弹过程更顺畅,更省力,且顶盖7的关闭或打开十分方便快捷。在弹簧锁扣组件9所处的壳体1外壁上可设开锁关锁标示,以明确告知操作者弹簧锁扣组件9所处状态。

所述的弹簧锁扣组件9包括经第三铰轴42铰接在子弹腔室2顶部装子弹用的开口6的壳体1壁上的第三锁块16,第三锁块16顶端内侧与顶盖内侧有相互锁扣的公母扣22,第三锁块16下部与壳体1壁上有一第三复位弹簧43。所述的弹簧锁扣组件9还包括该处壳体1壁上设有的一当公母扣22扣合后限制第三锁块16下部内压以防非正常脱开公母扣进而非正常弹开顶盖7的闭锁开关。所述的闭锁开关包括伸入第二锁块16内侧并可位于第三复位弹簧43上方或三方围住第三复位弹簧43且开口朝下的匚字形滑块41或U字形滑块。匚字形滑块41或U字形滑块连有一侧向伸出第三锁块16外侧并能沿上下方向拨动的拨快15,所述的连有如拨块15的一侧固定有一拨杆48,拨杆48插入匚字形滑块41的拨杆孔49内。匚字形滑块41拨至下部时,或者说匚字形滑块41由于自身重力一般位于下部时,匚字形滑块41围在第三复位弹簧43左上右三方,或称半包围住第三复位弹簧43,使第三锁块16下部即使按压,也不能脱开公母扣22,目的是在非工作状态下,不会因为意外原因碰到第三锁块16而打开上盖使工具受损。

所述的弹性合页21如橡胶制作的合页,本身具有当解除锁定时顶盖7自动弹开的特性。当然,也可在合页的铰轴上采用弹簧或弹簧片以实现解除锁定时顶盖7自动弹开的效果。合上顶盖7时,公母扣22自动锁住顶盖7。拔动拨块15,解除第三锁块16的锁固状态,按压第三锁块16,顶盖7自动打开,可进入工作状态。在非工作状态时,合上顶盖7,公母扣22自动锁住,向下拔动拨快15,第三锁块16被锁固,第三锁块16被锁固后,用外力再按压16,上盖7不会打开。

当然,顶盖7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子弹腔室2内部子弹的上下跳动。所以,若采用沟槽式推拉顶盖等其他结构,也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所述的顶盖7为透明材料如玻璃、有机玻璃或透明塑料等制作的顶盖。采用以上结构后,可透视看到子弹腔室内的子弹数量,更便于操控。

本实用新型弹匣快速装弹装置操作方法如下:

把空弹匣插入弹匣装入口;

拔动拨块15,解除第三锁块16的锁固状态,按压第三锁块16,顶盖7自动打开,把推杆4拉至子弹腔室2的最末端处,检查子弹腔室2内为空的,且干净无杂物;

沿子弹腔室2把子弹弹头向下,将子弹装入子弹腔室2内,并装满;装填时壳体1的头部和尾部可呈30度左右倾斜,弹匣及头部在下,借助重力作用,子弹可以由前到后呈现线性整齐排列;

合上顶盖7;

一手握紧壳体1,一手推动推杆4的把手27,将子弹腔室2内的子弹逐发推至弹匣,直至弹匣装满,可放置于桌面操作,亦可将壳体1尾部垫高;

如子弹腔室2内子弹数量多于弹匣所容数量,比如10发的弹夹,而子弹腔室2内有20发子弹,装入10发后,在弹簧卡36和提醒凹槽19的作用下,能感受到推杆体被卡弹,取下装满的弹匣,换上另外一个空弹匣,继续前推推杆4直至子弹全部进入弹匣。

当需要从弹匣中卸弹时,把推杆体28收回到壳体1内,一手握住壳体1,一手握紧弹匣,用把手2的直角13一发一发子弹顶出弹匣外。

本装置非工作状态下,不装弹匣,子弹腔室2内也不留有任何子弹,把推杆体28收回壳体1内并被卡定在定位凹槽18卡处,同时,锁定结构使弹簧锁扣组件9的公母扣22锁住而放于安全处存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