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8067发布日期:2019-06-22 01:27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抗菌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包装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抗菌复合膜。
背景技术
:医用包装袋通常是利用复合膜制成,在包上产品后,需要经过高温蒸汽、环氧乙烷或辐照等灭菌方式的灭菌过程,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灭菌失败或灭菌不彻底的情况,以及可能存在未能完全杀灭的细菌孢子。因此,医用包装袋所采用的材料,其自身也应具有一定的灭菌功能。传统的复合膜是先分别制作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然后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进行复合,上述生产方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1.操作繁琐,传统的生产方式需要先制膜,再复合,复合过程中,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需要添加胶黏剂等成分,有的还需要添加溶剂,有异味、溶剂残留等。2.对于有颜色的复合膜,色母通常是通过溶剂添加在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的胶层中,有溶剂残留且着色不均匀。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便捷抗菌效果好的医疗器械抗菌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疗器械包装抗菌膜,包括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所述第一基材层包括抗菌层,所述抗菌层设置于第一基材层远离第二基材层的一侧,所述抗菌层包括共聚pp和抗菌母料,所述抗菌母料包括以下组分:包括5-10重量份的纳米银玻璃微珠、50-80重量份的共聚pp、10-30重量份的乙烯-辛烯共聚物、10-30重量份的乙烯-丙烯酸-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1-5重量份的三甲基硅氧烷、1-3重量份聚乙烯蜡、0.1-0.5重量份抗氧化剂、0.5-2重量份ppa助剂。第二基材层采用现有的pet材料或pa材料。第一基材层中,纳米银采用银离子玻璃微珠粉末,其可以缓慢释放银离子,使抗菌层具有长效灭菌性。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使抗菌层具有良好的韧性以及起到增容剂的作用;乙烯-丙烯酸-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表面具有大量的极性基团,可以和银离子玻璃微珠表面基团形成稳定的化学键,可以增加银离子玻璃微珠和共聚pp之间的相容性,使其结合牢固;三甲基硅氧烷进一步提高银离子玻璃微珠和共聚pp之间的相容性,同时提高银离子玻璃微珠在共聚pp中的分散性;聚乙烯蜡起分散和润滑作用;ppa助剂防止共聚pp炭化,降低挤出温度,降低挤出电流,改善抗菌层表面性能。所述抗菌层包括50-80重量份的共聚pp、10-30重量份的乙烯-辛烯共聚物、0.5-1.5重量份的抗菌母料和2-4重量份的爽滑剂。所述抗菌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设有韧性层,所述韧性层设置于复合层靠近抗菌层的一侧,所述韧性层包括以下组分:40-60重量份的嵌段共聚pp、10-20重量份的sebs、10-20重量份的乙烯-辛烯共聚物,1-3重量份的芥酸酰胺和10-30重量份的茂金属聚乙烯。嵌段共聚pp具有耐高温、耐低温、耐冲击等性能,sebs具有很好的增韧效果,而茂金属聚乙烯则使医疗器械包装抗菌膜具有耐冲击、耐穿刺的性能。所述韧性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设有色母层,所述色母层包括以下组分:80-90重量份的均聚pp、10-20重量份的乙丙共聚物、1-3重量份的色母、0.5-2重量份的ppa助剂和1-3重量份的成核剂。本发明通过直接在色母层中添加色母来取代原有的上色方式,不需要使用溶剂对色母进行溶解,ppa助剂和乙丙共聚物均可以增加色母的分散效果,成核剂可使色母层手感硬挺,热变形温度提高。韧性层和色母层相结合可使医疗器械包装抗菌膜同时具备挺度和耐冲击性平衡的综合性能。所述色母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设有复合层,所述复合层包括:20-40重量份的共聚pp、20-50重量份的马来酸酐接枝pp、20-40重量份的乙烯-丙烯酸共聚物、10-20重量份的ldpe和10-20重量份的乙丙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pp和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具有大量的极性基团,可以和pet或pa等极性材料产生化学键,增加复合强度,ldpe在高温下氧化也产生大量极性基团,增加复合强度。乙丙共聚物可以在体系通起到相容剂的作用使各种组分产生协同作用。加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多层共挤挤出复合生产线的搭建,所述多层共挤挤出复合生产线包括4个料罐、与料罐相配合的挤出机、分配器、模头和压辊,所述料罐与挤出机相连通,4台挤出机的出料端与分配器相连通,分配器通过模头与压辊相配合;s2:将抗菌层、韧性层、色母层和复合层的原料按配比在料罐中混合,并通过挤出机和分配器,在模头处得到第一基材层原料;s3:将第二基材层电晕处理,输送至压辊处;s4:在压辊处将第一基材层原料和第二基材层进行复合,得到抗菌复合膜。相对于传统的复合膜加工方式,本发明通过4个挤出机,将第一基材层中的4个层分别挤出,并在压辊处与第二基材层进行复合,挤出机挤出的熔融状态的第一基材层原料直接在压辊的作用下与第二基材层进行复合,不需要再通过胶接等方式,优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污染。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其加工方式采用一步复合,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不需要使用胶粘剂,无溶剂,产品着色均匀,安全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多层共挤挤出复合生产线的示意图图中:1、料罐2、挤出机3、分配器4、模头5、压辊6、传动辊具体实施方式抗菌母料的制备将5-10重量份的纳米银、50-80重量份的共聚pp、10-30重量份的乙烯-辛烯共聚物、10-30重量份的乙烯-丙烯酸-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1-5重量份的三甲基硅氧烷、1-3重量份聚乙烯蜡、0.1-0.5重量份抗氧化剂、0.5-2重量份ppa助剂混合制成抗菌母料抗菌层的制备将50-80重量份的共聚pp、10-30重量份的乙烯-辛烯共聚物、0.5-1.5重量份的抗菌母料和2-4重量份的爽滑剂加入至料罐a。韧性层的制备将40-60重量份的嵌段共聚pp、10-20重量份的sebs、10-20重量份的乙烯-辛烯共聚物,1-3重量份的芥酸酰胺和10-30重量份的茂金属聚乙烯加入至料罐b。色母层的制备将80-90重量份的均聚pp、10-20重量份的乙丙共聚物、1-3重量份的色母、0.5-2重量份的ppa助剂和1-3重量份的成核剂加入至料罐c。复合层的制备将20-40重量份的共聚pp、20-50重量份的马来酸酐接枝pp、20-40重量份的乙烯-丙烯酸共聚物、10-20重量份的ldpe和10-20重量份的乙丙共聚物加入至料罐d。四个料罐分别经过挤出机2和分配器3,在汇集到模头4处,从动辊6将放卷的第二基材层放卷运动到从动辊6与压辊5的切面处,模头释放第一基材层各层的原料,在压辊5处进行复合,得到抗菌复合膜。抗菌复合膜的抗菌性能使用gb/t31402-2015/iso22196:2007(idt)的测试方法52μm规格抗菌复合膜测试指标平均厚度51.6um密度1.02拉伸强度≥60mpa断裂伸长率68%热封强度48mp[a热封温度152℃热收缩率(120℃)(纵/横)1.5/0.8摩擦系数(动/静)0.28/0.30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