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堆芯测量系统止推段及延伸段旧件的复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57825发布日期:2019-08-30 22:51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核电站堆芯测量系统止推段及延伸段旧件的复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是关于核电站堆芯测量系统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核电站堆芯测量系统止推段及延伸段旧件的复用方法。



背景技术:

核电站堆芯测量系统的功能是提供反应堆堆芯中子通量,反应堆燃料组件冷却剂温度和反应堆压力容器水位测量数据。其中子通量测量功能是通过50根插入燃料组件的指套管及其内部中子通量测量探头完成,指套管作为堆芯中子通量探测器移动的通道,起到保护探测器的作用,中子通量探测器可在指套管内部移动,指套管外壁与一回路冷却剂直接接触,属于一回路压力边界。上世纪80年代国外核电站已有指套管磨损泄漏的反馈,目前国内核电站普遍采用涡流检查的方式检查指套管磨损情况。指套管磨损机理为每根指套管除密封段与密封件固定外,全长未设置其它固定装置,因而受到反应堆冷却剂横向冲击和振动的影响,堆芯内的指套管不断地与导向管、支撑结构相互碰撞、摩擦而形成磨损缺陷。

对于指套管壁厚磨损量>50%的超标缺陷,一般采用抽取一小段指套管进行割管移位处理,即避开原来的磨损位置,使指套管换位置磨损,避免始终磨损同一位置。在进行割管移位处理过程中,需用到止推段、延伸段备件,该备件目前只能从法国采购,存在供货周期长、价格高昂等问题,各核电站对止推段、延伸段备件储备数量有限,战略备件借用难度大。为提高止推段、延伸段备件使用率,克服备件储备不足,节省维修成本,急需开发核电站堆芯测量系统止推段及延伸段旧件复用技术。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步骤简单合理的核电站堆芯测量系统止推段及延伸段旧件的复用方法,该核电站堆芯测量系统止推段及延伸段旧件的复用方法可提高止推段、延伸段备件使用率,可大幅度降低维修成本,可保证指套管割管移位工作成功开展,确保电厂大修顺利进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堆芯测量系统止推段及延伸段旧件的复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车床上用三爪卡盘夹紧止推段的止推环,启动车床转动止推段及延伸段装配组件,检查确认圆周无异常跳动,若有异常跳动则进行对中调整;步骤2:从延伸段末端向止推段的止推环侧定位止推段与延伸段焊缝的中间位置,用车刀对止推段与延伸段间焊缝外表面焊肉进行车削,去除突出止推段、延伸段外径外表面的焊肉;步骤3:用尖刀向下切割,以去除止推段与延伸段间的焊肉;步骤4:松开三爪卡盘,取下止推段及延伸段装配组件;用三爪卡盘夹紧指套管短管,用扳手卡住延伸段的凹槽位置,晃动扳手将止推段与延伸段分离脱开,完成止推段与延伸段焊缝分离;步骤5:在车床上用三爪卡盘夹紧止推段的止推环,启动车床转动止推段及指套管短管,检查确认圆周无异常跳动,若有异常跳动则进行对中调整;步骤6:在车床上用钻头在止推段与指套管焊缝处向止推段的止推环侧钻削,将止推段与指套管焊缝焊肉去除;步骤7:松开三爪卡盘,取下止推段及指套管,抽出指套管,完成止推段与指套管焊缝分离;步骤8:在车床上将止推段末端内侧用车刀磨出倒角;步骤9:在车床上将止推段末端外侧用车刀磨出倒角;步骤10:在车床上将止推段外径与延伸段焊接坡口位置用车刀磨出倒角;步骤11:在车床上将延伸段外径与止推段焊接坡口位置用车刀磨出倒角;步骤12:去除机加工毛刺。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在止推段与延伸段的焊缝中间左右各2mm宽度区域用车刀对止推段与延伸段间焊缝外表面焊肉进行车削。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用60°尖刀向下切割完成焊肉去除。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6中:在车床上用直径φ8.5mm钻头,在止推段与指套管焊缝处向止推段的止推环侧钻削,钻至深度1.1mm。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8中:在车床上将止推段末端内侧用车刀磨出1.1mm×45°倒角。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9中:在车床上将止推段末端外侧用车刀磨出0.5mm×45°倒角。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10中:在车床上将止推段外径与延伸段焊接坡口位置用车刀磨出1.5mm×45°倒角。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11中:在车床上将延伸段外径与止推段焊接坡口位置用车刀磨出1.5mm×45°倒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的核电站堆芯测量系统止推段及延伸段旧件的复用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核电站堆芯测量系统止推段及延伸段旧件的复用方法实施成功率高,可提高止推段、延伸段备件使用率。使用该技术可大幅度降低维修成本,在止推段、延伸段备件储存不足或借用困难情况下,可保证指套管割管移位工作成功开展,确保电厂大修顺利进行。该旧件复用技术可在各适用核电站进行推广及应用,在保证电厂大修进度及降本增效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核电站堆芯测量系统止推段及延伸段旧件的复用方法的止推段及延伸段装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核电站堆芯测量系统止推段及延伸段旧件的复用方法的止推段及延伸段装配组件止推段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核电站堆芯测量系统止推段及延伸段旧件的复用方法的止推段及延伸段装配组件延伸段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核电站堆芯测量系统止推段及延伸段旧件的复用方法的技术核心为通过机加工处理手段将止推段与延伸段焊缝、止推段与指套管焊缝分离,同时机加工处理止推段、延伸段相关焊接坡口尺寸至符合焊接工艺要求,满足止推段、延伸段备件现场使用要求。

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核电站堆芯测量系统止推段及延伸段旧件的复用方法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前提条件:指套管已完成切割,止推段及延伸段装配组件已完成放射性去污。

步骤1:在车床上用三爪卡盘夹紧止推段φ36mm止推环,启动车床转动止推段及延伸段装配组件,检查确认圆周无异常跳动,若有异常跳动则进行对中调整;

如图1至图3所示,止推段及延伸段装配组件包括:指套管1、止推段2和延伸段3。指套管1的末端与止推段2的末端为焊缝连接,延伸段3与止推段2之间为焊缝连接。

步骤2:从延伸段末端向止推段φ36mm止推环侧74.0mm位置定位,该位置为止推段与延伸段焊缝4中间,在焊缝中间左右各2mm宽度区域(焊肉宽度为4mm)用车刀对止推段与延伸段间焊缝外表面焊肉进行车削,去除突出止推段、延伸段外径φ22mm外表面的焊肉,加工至圆周尺寸为φ22.3mm;

步骤3:止推段与延伸段焊接位置均为1.5mm×45°倒角。在进行止推段与延伸段焊缝分离时,考虑后续需进行坡口打磨抛光、同时机加工处理过程中防止切削力过大,从延伸段末端向止推段φ36mm止推环侧74.0mm位置定位,该位置为止推段与延伸段焊缝中间,用60°尖刀向下切割,首次切割深度为1.3mm,后续每次进刀量为0.1mm。对于已进行过割管移位焊接的备件,切割至1.5mm深度,可完成焊肉去除;对于原厂焊接备件,切割至1.6mm深度,可完成焊肉去除;

步骤4:松开三爪卡盘,取下止推段及延伸段装配组件;用三爪卡盘夹紧指套管短管,用17#扳手卡住延伸段宽度10mm凹槽位置,晃动扳手将止推段与延伸段分离脱开,完成止推段与延伸段焊缝分离;

步骤5:在车床上用三爪卡盘夹紧止推段φ36mm止推环,启动车床转动止推段及指套管短管,检查确认圆周无异常跳动,若有异常跳动则进行对中调整;

步骤6:在车床上用直径φ8.5mm钻头,在止推段与指套管焊缝5处向止推段φ36mm止推环侧钻削,钻至深度1.1mm,可将止推段与指套管焊缝焊肉去除;

步骤7:松开三爪卡盘,取下止推段及指套管短管,抽出指套管短管,完成止推段与指套管焊缝分离;

步骤8:止推段末端内侧为1.1mm×45°倒角,外侧为0.5mm×45°倒角,与指套管焊接后内外侧倒角被焊肉填平。在车床上将止推段末端内侧用车刀磨出1.1mm×45°倒角;

步骤9:在车床上将止推段末端外侧用车刀磨出0.5mm×45°倒角,切割过程尽量避免止推段长度的减少;

步骤10:在车床上将止推段外径φ22mm与延伸段焊接坡口位置,用车刀磨出1.5mm×45°倒角;

步骤11:在车床上将延伸段外径φ22mm与止推段焊接坡口位置,用车刀磨出1.5mm×45°倒角;

步骤12:去除机加工毛刺。止推段与延伸段焊缝、止推段与指套管焊缝分离已完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切割深度、钻削深度等数据依据焊接坡口尺寸要求、零件图纸尺寸要求及实际机加工处理成功实践总结出的最优化参数,处理后的止推段、延伸段备件可满足零件设计要求、焊接要求,具备可用性。防城港核电厂2号机组第二轮大修中共对12套旧备件进行翻新,其中一套由于此前焊接融合过深(手工焊接,个别存在融合过深现象)未成功,排除人员操作失误,成功率可达到91.7%。通过使用上述技术方案成功翻新的止推段、延伸段备件,已应用于防城港核电厂2号机现场,投用后至今无异常,通过实践验证了旧件复用技术的可靠性。

综上,该核电站堆芯测量系统止推段及延伸段旧件的复用方法可提高止推段、延伸段备件使用率,可大幅度降低维修成本,可保证指套管割管移位工作成功开展,确保电厂大修顺利进行。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