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珍珠纤维毛圈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1411发布日期:2020-08-14 18:1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珍珠纤维毛圈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珍珠纤维毛圈面料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贴身穿着的服装面料要求也越来越高,内衣面料与人体的接触时间较长,号称人体第二层肌肤。内衣面料的服用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人们对服装的第一感觉,因而有其特殊的应用需求。因此,提高面料的服用性和功能性成为内衣面料市场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珍珠纤维毛圈面料,能够提高面料的服用性和功能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珍珠纤维毛圈面料,包括外层、连接层和里层,所述外层通过连接层与里层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外层由棉纱编织而成,所述连接层内衬入有细旦莱卡纱,所述里层至少由珍珠纤维纱编织而成,所述里层的亲肤面形成有细密的沉降弧圈。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层由氨纶纱编织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外层为高支精梳棉纱。

作为优选,所述里层由高支精梳棉纱和珍珠纤维纱编织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外层的经纬线编织密度低于里层的密度。

作为优选,所述珍珠纤维纱由珍珠纤维和吸湿排汗纤维混纺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连接层内衬入有细旦莱卡纱,使面料的弹性得以改善,提高服用性;外层为高支精梳棉纱编织而成,使面料的表面光洁柔软;里层的亲肤面形成有细密的沉降弧圈,具有良好的透气、舒适和吸湿性;珍珠纤维具有远红外、负离子、吸收异味和除臭等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高面料的服用性和功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珍珠纤维毛圈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层、2-连接层、3-里层、4-沉降弧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珍珠纤维毛圈面料,包括外层1、连接层2和里层3,所述外层1通过连接层2与里层3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外层1由棉纱编织而成,所述连接层2内衬入有细旦莱卡纱,所述里层3至少由珍珠纤维纱编织而成,所述里层3的亲肤面形成有细密的沉降弧圈4,所述连接层2由氨纶纱编织而成,所述外层1为高支精梳棉纱编织而成,所述里层3由高支精梳棉纱和珍珠纤维纱编织构成,所述外层1的经纬线编织密度低于里层3的密度,所述珍珠纤维纱由珍珠纤维和吸湿排汗纤维混纺而成。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珍珠纤维毛圈面料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将连接层2内衬入有细旦莱卡纱,使面料的弹性得以改善,提高服用性;外层1为高支精梳棉纱编织而成,使面料的表面光洁柔软;里层3的亲肤面形成有细密的沉降弧圈4,具有良好的透气、舒适和吸湿性;珍珠纤维具有远红外、负离子、吸收异味和除臭等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高面料的服用性和功能性。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珍珠纤维毛圈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1)、连接层(2)和里层(3),所述外层(1)通过连接层(2)与里层(3)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外层(1)由棉纱编织而成,所述连接层(2)内衬入有细旦莱卡纱,所述里层(3)至少由珍珠纤维纱编织而成,所述里层(3)的亲肤面形成有细密的沉降弧圈(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珠纤维毛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2)由氨纶纱编织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珠纤维毛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为高支精梳棉纱编织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珠纤维毛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里层(3)由高支精梳棉纱和珍珠纤维纱编织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珠纤维毛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的经纬线编织密度低于里层(3)的密度。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珍珠纤维毛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珍珠纤维纱由珍珠纤维和吸湿排汗纤维混纺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珍珠纤维毛圈面料,包括外层、连接层和里层,所述外层通过连接层与里层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外层由棉纱编织而成,所述连接层内衬入有细旦莱卡纱,所述里层至少由珍珠纤维纱编织而成,所述里层的亲肤面形成有细密的沉降弧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高面料的服用性和功能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训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立肯诺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4
技术公布日:2020.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