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棉板表层覆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5084发布日期:2020-05-08 14:25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棉板表层覆膜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棉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岩棉板表层覆膜机构。



背景技术:

岩棉板是一种普遍使用的建筑材料,具有防火、隔音、耐高温的优良特性,无毒无害,安全环保。但岩棉板的吸水率大,板体长时间暴露,累积的水分会增加保温层的重量,导致保温层脱落,所以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岩棉板吸水,尤其是岩棉板的两个大面,四周与其他岩棉板拼接施工后,大面暴露极易吸水,在岩棉的大面上覆盖一层膜能有效防止大面吸水,但覆膜过程及其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岩棉板表层覆膜机构,通过在岩棉板的大面上均匀裹覆一层膜,实现自动化覆膜,简化翻板、涂胶、人工贴膜的复杂过程。

其解决方案是,一种岩棉板表层覆膜机构,包括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上左右间隔设有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架体上还设有位于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之间的压实台,压实台的另外两侧均设有夹送机构,架体上还开设有位于第一传送带和压实台之间的导膜口,所述架体上方固定设有顶架,顶架上从第一传送带到第二传带送到方向依次设有布胶器、上滚筒和切断机构,所述架体下方设有靠近导膜口的下滚筒,下滚筒由电机驱动且下滚筒上卷绕有膜,膜向上从导膜口伸出并穿过第一传送带和压实台之间的空隙卷绕在上滚筒上,所述切断机构正对第二传送带与压实台之间的空隙,切断机构包括安装在顶架下表面上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切断器,切断器的下表面上固定设有若干远红外加热管,切断器上还设有向下延伸设有切断锯齿。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送带上固定设有行程开关,第二传送带为常停状态,下滚筒也为常停状态,行程开关与控制第二传送带的电机、控制下滚筒的电机、切断机构导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实台上靠近第一传送带的一侧转动设有下压实辊,压实台上方设有与顶架转动连接的上压实辊,上压实辊与压实台之间的距离与岩棉板厚度一致。

优选地,所述顶架上还转动连接有位于布胶器下方的涂胶辊,涂胶辊的轴线与上滚筒的轴线为与同一平面,且涂胶辊压向上滚筒。

优选地,所述布胶器靠近涂胶辊的一侧开设有若干漏胶孔,布胶器的进胶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固定在架体上的泵,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有胶箱。

优选地,所述架体下方还固定连接有刮胶板,刮胶板呈楔形,刮胶板的尖端倒钝且始终与膜接触,所述胶箱位于刮胶板下方。

优选地,所述夹送机构包括固定在架体上表面的直线导轨,直线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上固定安装有薄型缸,薄型缸的活塞杆朝向岩棉板。

优选地,所述上滚筒与下滚筒上均设有对称的两个限位环,膜位于两个限位环之间且膜的宽度与岩棉板宽度一致。

优选地,所述膜为防水透气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传送带和夹送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岩棉的自动覆膜和传送,电气控制配合远红外加热管,实现膜的切断、连接、拉直动作,且将胶水直接涂布在膜上,避免了再岩棉板上涂胶易沾到杂物的问题,简化了需要翻转岩棉板、双面贴膜的步骤,有效简便地实现了对岩棉板的覆膜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布胶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i的放大图;

图5为切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5给出,一种岩棉板表层覆膜机构,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上左右间隔设有第一传送带2和第二传送带3,架体1上还设有位于第一传送带2和第二传送带3之间的压实台5,压实台5的另外两侧均设有夹送机构11,岩棉板从第一传送带2上运输到夹送机构11的工作范围内,夹送机构11从两侧夹起岩棉板,将岩棉板夹送至第二传送带3上,架体1上还开设有位于第一传送带2和压实台5之间的导膜口15,所述架体1上方固定设有顶架4,顶架4上从第一传送带2到第二传带送3到方向依次设有布胶器6、上滚筒14和切断机构9,布胶器6直接将胶水涂布在膜上,省去了给岩棉板涂胶的时间及翻转岩棉板的工序,所述架体1下方设有靠近导膜口15的下滚筒13,下滚筒13由电机驱动且下滚筒13上卷绕有膜,膜向上从导膜口15伸出并穿过第一传送带2和压实台5之间的空隙卷绕在上滚筒14上,所述切断机构9正对第二传送带3与压实台5之间的空隙,切断机构9包括安装在顶架4下表面上的安装板91,安装板91的下表面固定设有气缸92,气缸9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切断器93,切断器93的下表面上固定设有若干远红外加热管95,切断器93上还设有向下延伸设有切断锯齿94。下滚筒13在电机的驱动下卷起上滚筒14上的膜,即下滚筒13为卷膜过程的主动件,当岩棉板经过压实台5时,岩棉板的前端顶起膜并持续向第二传送带3移动,膜裹覆粘贴在岩棉板的大面上,实现同时对岩棉板上下两个大面贴膜的过程,夹送机构11运行至行程末端时,松开岩棉板,此时岩棉板完全落至第二传送带3上,切断器93下降时切断锯齿94向下切进第二传送带3与压实台5之间,将膜切断,远红外加热管95将膜两张重叠的膜压紧,并通过高热使两层膜粘合,便于后续下滚筒13收紧膜。

所述第二传送带3上固定设有行程开关,第二传送带3为常停状态,下滚筒13也为常停状态,行程开关与控制第二传送带3的电机、控制下滚筒13的电机、切断机构9导线连接。当岩棉板整体落在第二传送带3上时触发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传递信号给切断机构9,切断机构9向下切断膜,第二传送带3的电机与下滚筒13的电机延时动作,下滚筒13开始卷起剩余的膜使膜重新回到拉直状态,同时第二传送带3运行将岩棉板送出覆膜机构,岩棉板离开第二传送带3后,行程开关复位,第二传送带3和下滚筒13停止动作,不限于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实现上述顺序控制。

所述压实台5上靠近第一传送带2的一侧转动设有下压实辊7,压实台5上方设有与顶架4转动连接的上压实辊8,上压实辊8与压实台5之间的距离与岩棉板厚度一致。岩棉板被膜覆盖的过程中,下压实辊7将岩棉板下表面的膜均匀压合在岩棉板上,上压实辊8将岩棉板上表面的膜均匀压合在岩棉板上,碾压出膜与岩棉板之间的空气,使膜更牢固地贴合在岩棉板上。

所述顶架4上还转动连接有位于布胶器6下方的涂胶辊17,涂胶辊17的轴线与上滚筒14的轴线为与同一平面,且涂胶辊17压向上滚筒14。布胶器6将胶涂布在膜上后,涂胶辊17与膜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涂胶辊17转动,将膜上成滴、成团的胶水碾压散开,让胶水分布更均匀。

所述布胶器6靠近涂胶辊17的一侧开设有若干漏胶孔61,布胶器6的进胶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固定在架体1上的泵10,泵10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有胶箱12。胶箱12中存放有胶水,泵10从胶箱12中抽取胶水送至布胶器6中,通过布胶器6上的漏胶孔61滴落在膜上。

所述架体1下方还固定连接有刮胶板16,刮胶板16呈楔形,刮胶板16的尖端倒钝且始终与膜接触,所述胶箱12位于刮胶板16下方。在切断机构9切割后会有已经涂有胶水的膜剩余,当剩余的膜被下滚筒13收卷时,刮胶板16刮下模上多余的胶水,尖端倒钝不会划伤膜,胶水顺着刮胶板16的斜面掉落在胶箱12内循环利用。

所述夹送机构11包括固定在架体1上表面的直线导轨111,直线导轨111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12,滑块112上固定安装有薄型缸113,薄型缸113的活塞杆朝向岩棉板。滑块112在导轨上做往复运动,薄型缸113在滑块112行程上靠近第一传送带2的一端夹紧岩棉板,在靠近第二传送带3的一端松开岩棉板,两个滑块112同步动作,两个薄型缸113也同步动作,保持传送岩棉板的一致性。

所述上滚筒14与下滚筒13上均设有对称的两个限位环18,膜位于两个限位环18之间且膜的宽度与岩棉板宽度一致。夹送机构11在夹紧岩棉板时将岩棉板的两边与膜的宽方向对齐,让膜整齐地贴合在岩棉板上,贴后岩棉板两侧没有多余的膜露出,无需剪裁修边,限位环18防止膜在拉直、收卷过程中移位造成后续覆膜过程歪斜的情况。

所述膜为防水透气膜。建筑的外墙体是需要透气的,无透气孔的膜会影响墙体的透气性。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上滚筒14与下滚筒13将膜竖直拉平,布胶器6将胶水涂布在膜上,下滚筒13转动带动上滚筒14转动让膜自上而下输送,岩棉板从第一传送带2上输送至夹送机构11的工作行程内,岩棉板两侧的夹送机构11夹紧岩棉板将岩棉板水平送至第二传送带3上,在此过程中岩棉板将膜顶向第二传送带3方向,使膜包裹在岩棉板的上下两面上,岩棉板被送至第二传送带3上后,切断机构9向下运动切断膜,同时被切断的膜经过热融合重新连接在一起,第二传送带3启动将岩棉板输送出去,下滚筒13转动将多余的膜收卷、拉直,收卷过程中刮胶板16会将膜上多余的胶水刮落进胶箱12中循环利用,岩棉板离开第二传送带3后下滚筒13停止收卷动作,第二传送带3也停止运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传送带和夹送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岩棉的自动覆膜和传送,电气控制配合远红外加热管,实现膜的切断、连接、拉直动作,且将胶水直接涂布在膜上,避免了再岩棉板上涂胶易沾到杂物的问题,简化了需要翻转岩棉板、双面贴膜的步骤,有效简便地实现了对岩棉板的覆膜过程。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纳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