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防水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25092发布日期:2020-08-21 14:4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性防水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弹性防水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人棉面料,简称人棉,是指人造棉,学名粘胶纤维,属于人造纤维,手感类似棉,价格比棉便宜,由于吸湿性好,穿着舒适,可纺性优良,常与棉、毛或各种合成纤维混纺、交织、用于各类服装及装饰用纺织品,是一种应用较广泛的纺织材料,但是目前的人棉面料本身极易发生被拉扯变形的情况,并且在被拉扯变形后,面料无法通过自身具备的弹性恢复原状,因而使得其实用性较差。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抗拉纱线一和抗拉纱线二来增强表层和里层的抗拉强度的弹性防水复合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弹性防水复合面料,包括表层和里层,所述表层底面热压形成若干凹槽一,所述凹槽一内粘接有一根抗拉纱线一,所述里层顶面热压形成若干沿凹槽一长度方向分布的凹槽二,所述凹槽二内粘接有一根抗拉纱线二,所述表层的底面与里层的顶面热压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凹槽一、凹槽二、抗拉纱线一和抗拉纱线二,从而使得本面料能够在不增加面料的厚度前提下对面料具备的抗拉强度进行加强,并且使得人们需要使用较大的作用力才能够使得面料发生弹性形变,并且在拉力消失后,抗拉纱线一和抗拉纱线二能够拉动里层和表层恢复原状,避免本面料被拉扯坏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凹槽一于表层底面呈阵列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若干凹槽一于表层底面呈阵列分布,从而使得抗拉纱线一亦能够均匀分布,从而使得表层上各个位置的抗拉强度分布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凹槽二沿凹槽一的长度方向阵列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若干凹槽二沿凹槽一的长度方向阵列分布,从而使得抗拉纱线二能够较为均匀地分布,从而使得里层上的各个位置的抗拉强度分布均匀,从而使得整个面料的抗拉强度分布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拉纱线一和抗拉纱线二均包括芯层以及螺旋缠绕于芯层外的两根腈纶纤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腈纶纤维,从而使得其能够对芯层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并且增强抗拉纱线一和抗拉纱线二本身所具备的抗拉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拉纱线一和抗拉纱线二的外侧均包裹有特殊柔软保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特殊柔软保护层,从而使得其能够对抗拉纱线一和抗拉纱线二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并且当特殊柔软保护层遇水时能够发生膨胀,从而防止面料通过凹槽一和凹槽二漏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层由两根相互螺旋缠绕的芯线组成,所述芯线由若干中空纱加捻而成,所述芯线的外侧包裹有加强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中空纱,从而使得芯线具备较好的弹性,并且通过设置加强层,从而加强抗拉纱线一和抗拉纱线二的抗拉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空纱采用人造棉材质,所述加强层为螺旋缠绕在芯线外侧的棉纤维,所述特殊柔软保护层为柔软型弹性橡胶,且柔软型弹性橡胶为遇水膨胀橡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凹槽一、凹槽二、抗拉纱线一和抗拉纱线二,从而使得本面料能够在不增加面料的厚度前提下对面料具备的抗拉强度进行加强,并且使得人们需要使用较大的作用力才能够使得面料发生弹性形变,并且在拉力消失后,抗拉纱线一和抗拉纱线二能够拉动里层和表层恢复原状,避免本面料被拉扯坏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表层和抗拉纱线一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里层和抗拉纱线二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抗拉纱线一和抗拉纱线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表层;2、里层;3、凹槽一;4、抗拉纱线一;5、抗拉纱线二;6、凹槽二;7、芯层;8、芯线;9、中空纱;10、加强层;11、特殊柔软保护层;12、腈纶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弹性防水复合面料如图1至4所示,

一种弹性防水复合面料,包括表层1和里层2,表层1底面热压形成若干凹槽一3,若干凹槽一3于表层1底面呈阵列分布,凹槽一3内粘接有一根抗拉纱线一4,里层2顶面热压形成若干沿凹槽一3长度方向分布的凹槽二6,若干凹槽二6沿凹槽一3的长度方向阵列分布,凹槽二6内粘接有一根抗拉纱线二5,表层1的底面与里层2的顶面热压连接,抗拉纱线一4和抗拉纱线二5均包括芯层7以及螺旋缠绕于芯层7外的两根腈纶纤维12,抗拉纱线一4和抗拉纱线二5的外侧均包裹有特殊柔软保护层11,芯层7由两根相互螺旋缠绕的芯线8组成,芯线8由若干中空纱9加捻而成,芯线8的外侧包裹有加强层10,中空纱9采用人造棉材质,加强层10为螺旋缠绕在芯线8外侧的棉纤维,特殊柔软保护层11为柔软型弹性橡胶,且柔软型弹性橡胶为遇水膨胀橡胶,抗拉纱线一4和抗拉纱线二5的制备可通过加捻机加工得到,而表层1由若干50s的人造棉纤维通过经纬编织机经纬编织而成,而里层2由若干100s的人造棉纤维通过经纬编织机经纬编织而成,里层2与表层1之间涂覆有一层由聚四氟乙烯制作而成的防水涂层,通过设置防水涂层,从而使得本面料具备较好的防水效果。

由于里层2由若干100s的人造棉纤维通过经纬编织机经纬编织而成,从而使得人们与本面料的里层2接触的时候,能够感受到100s人造棉纤维的精细地手感,从而使得人们与面料接触的时候能够得到较好的触感,而由于表层1由若干50s的人造棉纤维通过经纬编织机经纬编织而成,从而使得构成表层1的纤维较粗且其耐磨效果较好,从而使得本面料的外侧不易被磨损,通过设置凹槽一3、凹槽二6、抗拉纱线一4和抗拉纱线二5,从而使得抗拉纱线一4和抗拉纱线二5能够对本面料的两个方向上的拉力进行抵抗,并且使得当人们需要拉扯本面料的时候,需要较大的作用力才能够使得本面料被拉开,而本面料被拉扯开以后,能够通过构成芯线8的若干中空纱9所具备的较好弹性来恢复原状态,中空纱9可通过喷丝板制备,属于现有技术,并且加强层10能够加强抗拉纱线一4和抗拉纱线二5的抗拉强度,而特殊柔软保护层11,能够增强抗拉纱线一4和抗拉纱线二5的弹性,使得抗拉纱线一4和抗拉纱线二5在发生弹性形变以后能够通过自身具备的较强弹性来恢复原状,从而使得本面料遭遇外力拉扯以后能够恢复到原样,不易被拉扯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弹性防水复合面料,包括表层(1)和里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1)底面热压形成若干凹槽一(3),所述凹槽一(3)内粘接有一根抗拉纱线一(4),所述里层(2)顶面热压形成若干沿凹槽一(3)长度方向分布的凹槽二(6),所述凹槽二(6)内粘接有一根抗拉纱线二(5),所述表层(1)的底面与里层(2)的顶面热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防水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凹槽一(3)于表层(1)底面呈阵列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防水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凹槽二(6)沿凹槽一(3)的长度方向阵列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防水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纱线一(4)和抗拉纱线二(5)均包括芯层(7)以及螺旋缠绕于芯层(7)外的两根腈纶纤维(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防水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纱线一(4)和抗拉纱线二(5)的外侧均包裹有特殊柔软保护层(1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弹性防水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7)由两根相互螺旋缠绕的芯线(8)组成,所述芯线(8)由若干中空纱(9)加捻而成,所述芯线(8)的外侧包裹有加强层(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弹性防水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纱(9)采用人造棉材质,所述加强层(10)为螺旋缠绕在芯线(8)外侧的棉纤维,所述特殊柔软保护层(11)为柔软型弹性橡胶,且柔软型弹性橡胶为遇水膨胀橡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性防水复合面料,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目前的人棉面料本身极易发生被拉扯变形的情况,并且在被拉扯变形后,面料无法通过自身具备的弹性恢复原状,因而使得其实用性较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表层和里层,表层底面热压形成若干凹槽一,凹槽一内粘接有一根抗拉纱线一,里层顶面热压形成若干沿凹槽一长度方向分布的凹槽二,凹槽二内粘接有一根抗拉纱线二,表层的底面与里层的顶面热压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弹性防水复合面料通过抗拉纱线一和抗拉纱线二来增强表层和里层的抗拉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胡达英;祁正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柯桥冠准纺织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3
技术公布日:2020.08.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