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型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67891发布日期:2021-02-05 17:11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型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涤纶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型涤纶面料。


背景技术:

[0002]
涤纶面料是日常生活中用的非常多的一种化纤服装面料。其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因此,适合做外套服装、各类箱包和帐篷等户外用品。
[0003]
现有技术的涤纶面料有以下缺点:1、现有涤纶面料长时间穿着过程中易有细菌滋生,对人们健康造成不利影响;2、涤纶面料为疏水面料,涤纶面料裁剪成的衣物吸湿性较差,夏季穿着有闷热感且穿着过程中出汗易堆积在皮肤表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抗菌型涤纶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菌型涤纶面料,竹纤维与抗菌纤维交织成的面层在涤纶面料表面可提高整体抗菌性能;吸湿排汗纤维与棉纤维交织成的内层与涤纶面料粘接,涤纶面料内含有羊毛纤维,相互配合可快速排湿,避免汗液堆积。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菌型涤纶面料,包括涤纶面料,所述涤纶面料包括经纱线a、纬纱线和经纱线b,所述经纱线a水平置于经纱线b的左侧,所述经纱线a和经纱线b均与纬纱线交织,所述涤纶面料上表面与面层复合,所述面层包括竹纤维和抗菌纤维,所述竹纤维缠绕连接有抗菌纤维,所述涤纶面料底部固定连接有内层,所述内层包括棉纤维和吸湿排汗纤维,所述棉纤维与吸湿排汗纤维混纺。
[0007]
可选的,所述竹纤维与抗菌纤维缠绕呈麻花形结构。
[0008]
可选的,所述经纱线a的材质为羊毛纤维。
[0009]
可选的,所述经纱线b和纬纱线的材质均为涤纶纤维。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抗菌型涤纶面料:
[0012]
1、竹纤维与抗菌纤维交织成的面层在涤纶面料表面可提高整体抗菌性能;涤纶面料外表面粘接有面层,面层由竹纤维和抗菌纤维纺织而成,竹纤维具有天然的抗菌、抑菌、杀菌的效果,因为竹子里面具有一种独特物质,具有天然的抑菌、防螨、防臭、防虫功能,竹纤维制品上的细菌不但不能长时间生存,而且短时间内还能消失或减少,抗菌纤维是将含银的无机抗菌剂混入聚酯中进行纺丝而得,穿着过程中抗菌纤维内抗菌剂能够缓缓溶出,持续在纤维表面形成抑菌圈,起抗菌杀菌作用,竹纤维与抗菌纤维配合可持续抗菌灭菌,内层与涤纶面料复合可避免外界细菌对人体造成损伤。
[0013]
2、吸湿排汗纤维与棉纤维交织成的内层与涤纶面料粘接,涤纶面料内含有羊毛纤维,相互配合可快速排湿,避免汗液堆积;涤纶面料粘接的内层为里料与人体皮肤接触,内层为吸汗排湿纤维和棉纤维交错编织而成,吸湿排汗纤维利用纤维表面微细沟槽所产生的
毛细现象使人皮肤表面的汗水经芯吸、扩散、传输等作用,迅速迁移至织物的表面并发散,从而导湿快干,棉纤维的材质柔软吸湿性高,可辅助吸湿排汗纤维排湿同时保证人穿着舒适,涤纶面料为大部分涤纶纤维和少部分羊毛纤维交织而成,羊毛纤维的吸湿性较好,纺织进涤纶面料内可提高涤纶面料整体的吸湿性,内层的吸湿排汗纤维与棉纤维和涤纶面料内的羊毛纤维相配合可提高整体吸湿性,可快速排除皮肤表面汗液,避免汗液堆积影响舒适感。
附图说明
[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抗菌型涤纶面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抗菌型涤纶面料的面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抗菌型涤纶面料的内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抗菌型涤纶面料的涤纶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面层;2、涤纶面料;3、内层;4、竹纤维;5、抗菌纤维;6、棉纤维;7、吸湿排汗纤维;8、经纱线a;9、纬纱线;10、经纱线b。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下面将结合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抗菌型涤纶面料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2]
参考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菌型涤纶面料,包括涤纶面料2,所述涤纶面料2包括经纱线a8、纬纱线9和经纱线b10,所述经纱线a8水平置于经纱线b10的左侧,所述经纱线a8和经纱线b10均与纬纱线9交织,所述涤纶面料2上表面与面层1复合,所述面层1包括竹纤维4和抗菌纤维5,所述竹纤维4缠绕连接有抗菌纤维5,所述涤纶面料2底部固定连接有内层3,所述内层3包括棉纤维6和吸湿排汗纤维7,所述棉纤维6与吸湿排汗纤维7混纺。
[0023]
示例的,涤纶面料2由大部分涤纶纤维和小部分羊毛纤维纺织而成,涤纶纤维具有极优良的定形性能,涤纶纱线或织物经过定形后生成的平挺、蓬松形态或褶裥等,在使用中经多次洗涤,仍能经久不变,涤纶纤维的强度高,弹性好,吸湿性较差,羊毛纤维的吸湿性好,涤纶纤维与羊毛纤维配合可提高涤纶面料2整体的吸湿性,面层1在涤纶面料2外表面起抗菌作用,内层3在涤纶面料2内表面起吸湿作用。
[0024]
参考图2所示,所述竹纤维4与抗菌纤维5缠绕呈麻花形结构。
[0025]
示例的,竹纤维4与抗菌纤维5缠绕呈一条纱线进行纺织,可提高面层1整体抗菌
性。
[0026]
参考图4所示,所述经纱线a8的材质为羊毛纤维。
[0027]
示例的,经纱线a8材质为羊毛纤维,羊毛纤维的吸湿性较好,公定回潮率15~17%,极限吸湿率可达40%。
[0028]
参考图4所示,所述经纱线b10和纬纱线9的材质均为涤纶纤维。
[0029]
示例的,经纱线b10和纬纱线9的材质相同,涤纶纤维的基本组成物质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涤纶纤维具有极优良的定形性能。
[0030]
使用时,涤纶面料2裁剪制成衣物后穿在身上,涤纶面料2外表面粘接有面层1,面层1由竹纤维4和抗菌纤维5纺织而成,竹纤维4具有天然的抗菌、抑菌、杀菌的效果,因为竹子里面具有一种独特物质,具有天然的抑菌、防螨、防臭、防虫功能,竹纤维制品上的细菌不但不能长时间生存,而且短时间内还能消失或减少,抗菌纤维5是将含银的无机抗菌剂混入聚酯中进行纺丝而得,穿着过程中抗菌纤维5内抗菌剂能够缓缓溶出,持续在纤维表面形成抑菌圈,起抗菌杀菌作用,面层1与涤纶面料2复合可避免外界细菌对人体造成损伤,行走过程中涤纶面料2粘接的内层3与人体皮肤接触,内层3为吸汗排湿纤维7和棉纤维6交错编织而成,吸湿排汗纤维7利用纤维表面微细沟槽所产生的毛细现象使人皮肤表面的汗水经芯吸、扩散、传输等作用,迅速迁移至织物的表面并发散,从而导湿快干,棉纤维6的材质柔软吸湿性高,可辅助吸湿排汗纤维7排湿同时保证人穿着舒适,涤纶面料2为大部分涤纶纤维和少部分羊毛纤维交织而成,羊毛纤维的吸湿性较好,纺织进涤纶面料2内可提高涤纶面料2整体的吸湿性,内层3的吸湿排汗纤维7与棉纤维6和涤纶面料2内的羊毛纤维相配合可提高整体吸湿性,可快速排除皮肤表面汗液,避免汗液堆积影响舒适感。
[003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抗菌型涤纶面料,包括1、面层;2、涤纶面料;3、内层;4、竹纤维;5、抗菌纤维;6、棉纤维;7、吸湿排汗纤维;8、经纱线a;9、纬纱线;10、经纱线b,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32]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