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铁用聚氨酯防水板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38922发布日期:2021-04-27 18:39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铁用聚氨酯防水板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水性能的高铁专用聚氨酯板材。


背景技术:

2.高强度(高铁专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属于双组分化学反应型防水涂料,其中甲组分是由聚醚和异氰酸酯缩聚得到的异氰酸酯封端的预聚体,乙组分是由增强剂、增塑剂、增稠剂、促凝剂组成的彩色的液体,使用时将甲、乙两组分按比例混合均匀涂刷在防水基层上,经常温交联固化,形成高强高延伸的橡胶状弹性涂膜,防水材料的强度主要为3.5mpa和6.0mpa。现有的聚氨酯板材大部分是在板材表面涂1

3层聚氨酯涂料,这种类型的聚氨酯板材具有强度高、弹性好、不透水性强、耐环境温变开裂性、耐腐蚀性等优点,但是阻燃性低。现有增加板材的阻燃性的方式主要是在聚氨酯表面再涂刷一层防火涂料,或是聚氨酯涂料中加入阻燃组分。但是这两类聚氨酯板材的阻燃层只能做到基础阻燃,阻燃的时间较短,阻燃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铁用聚氨酯防水板材,主要通过层防护,提高聚氨酯板材的阻燃性寿命。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高铁用聚氨酯防水板材,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二聚氨酯涂层,所述第二聚氨酯涂层上表面设有第一tpo膜层,所述第一tpo膜层上表面设有第一聚氨酯涂层,所述第一聚氨酯涂层上表面设有第一阻燃层;所述板体的下表面设有第二tpo膜层,所述第二tpo膜层的下表面设有第二阻燃层;
6.所述第一tpo膜层的下表面和第二tpo膜层的上表面均为磨砂面,所述第一tpo膜层的上表面和第二tpo膜层的下表面均为锯齿面,所述第一tpo膜层的锯齿面与第一聚氨酯涂层之间形成第一填充腔,所述第二tpo膜层的下表面与第二阻燃层之间形成第二填充腔,所述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之间填充有填充层。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阻燃层、第一聚氨酯涂层、第一tpo膜层、第二聚氨酯涂层、板体、第二tpo膜层和第二阻燃层之间通过自粘胶粘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tpo膜层的锯齿面和第二tpo膜层的锯齿面均包括多个同向均匀排列的梯形凸台,相邻两个梯形凸台之间为凹槽。
9.进一步的,所述梯形凸台的表面为磨砂层。
10.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层为无卤阻燃剂填充层或岩棉填充层。
11.进一步的,所述梯形凸台的有效高度为0.5mm,相邻两个梯形凸台之间的距离为10mm。
12.进一步的,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的厚度均为0.2mm;第一聚氨酯涂层和第二聚
氨酯涂层的厚度均为0.5mm。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为金属板或阻燃塑料板。
14.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板为铝板,或不锈钢板,或彩色钢板,或钛板,或铜板。
15.进一步的,所述板体为木板、压合板、金属板、塑料板中的任意一种。
16.本实用新型高铁用聚氨酯防水板材,其有益效果在于:
17.(1)本防水板材的表面设有两层阻燃层,能够有效阻燃,避免在一定燃烧时间内对内部具有防水功能的聚氨酯层和tpo膜层进行破坏,延长了防水板材的使用期限。
18.(2)本防水板材在第一tpo膜层与第一聚氨酯涂层之间、第二tpo膜层与第二阻燃层之间填充有无卤阻燃剂或岩棉,能够进一步防火,保障了内层板材主体和第二聚氨酯涂层。同时在表面两层阻燃层的加持下,有效阻燃,且有效延长了阻燃时间,提高了板材的寿命。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第一tpo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第二tpo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4.1第一阻燃层,2第一聚氨酯涂层,3第一tpo膜层,4第二聚氨酯涂层,5板体,6第二tpo膜层,7第二阻燃层,8填充层。
25.301锯齿面,302磨砂面,303梯形凸台,304磨砂层。
26.601锯齿面,602磨砂面,603梯形凸台,604磨砂层。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8.实施例1
29.一种高铁用聚氨酯防水板材,如图1

3所示,包括板体5,板体5的上表面设有第二聚氨酯涂层4,第二聚氨酯涂层4上表面设有第一tpo膜层3,第一tpo 膜层3上表面设有第一聚氨酯涂层2,第一聚氨酯涂层2上表面设有第一阻燃层 1;板体5的下表面设有第二tpo膜层6,第二tpo膜层6的下表面设有第二阻燃层7;第一阻燃层1、第一聚氨酯涂层2、第一tpo膜层3、第二聚氨酯涂层4、板体5、第二tpo膜层6和第二阻燃层7之间依次通过自粘胶粘接。第一阻燃层 1和第二阻燃层7的厚度均为0.2mm;第一聚氨酯涂层2和第二聚氨酯涂层4的厚度均为0.5mm。第一阻燃层1和第二阻燃层7为阻燃塑料板。
30.第一tpo膜层3的下表面和第二tpo膜层6的上表面均为磨砂面,第一tpo 膜层3的上表面和第二tpo膜层6的下表面均为锯齿面,第一tpo膜层3的锯齿面和第二tpo膜层6的锯齿面均包括多个同向均匀排列的梯形凸台,相邻两个梯形凸台之间为凹槽;梯形凸台的表
面为磨砂层,梯形凸台的有效高度为 0.5mm,相邻两个梯形凸台之间的距离为10mm。第一tpo膜层3的锯齿面与第一聚氨酯涂层2之间形成第一填充腔,第二tpo膜层6的下表面与第二阻燃层7 之间形成第二填充腔,所述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之间为填充层8,填充层8 中填充有岩棉。
31.实施例2
32.一种高铁用聚氨酯防水板材,如图2

4所示,包括板体5,板体5的上表面设有第二聚氨酯涂层4,第二聚氨酯涂层4上表面设有第一tpo膜层3,第一tpo 膜层3上表面设有第一聚氨酯涂层2,第一聚氨酯涂层2上表面设有第一阻燃层 1;板体5的下表面设有第二tpo膜层6,第二tpo膜层6的下表面设有第二阻燃层7;第一阻燃层1、第一聚氨酯涂层2、第一tpo膜层3、第二聚氨酯涂层4、板体5、第二tpo膜层6和第二阻燃层7之间依次通过自粘胶粘接。第一阻燃层 1和第二阻燃层7的厚度均为0.2mm;第一聚氨酯涂层2和第二聚氨酯涂层4的厚度均为0.5mm。第一阻燃层1和第二阻燃层7为不锈钢板。
33.第一tpo膜层3的下表面和第二tpo膜层6的上表面均为磨砂面,第一tpo 膜层3的上表面和第二tpo膜层6的下表面均为锯齿面,第一tpo膜层3的锯齿面和第二tpo膜层6的锯齿面均包括多个同向均匀排列的梯形凸台,相邻两个梯形凸台之间为凹槽;梯形凸台的表面为磨砂层,梯形凸台的有效高度为 0.5mm,相邻两个梯形凸台之间的距离为10mm。第一tpo膜层3的锯齿面与第一聚氨酯涂层2之间形成第一填充腔,第二tpo膜层6的下表面与第二阻燃层7 之间形成第二填充腔,所述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之间为填充层8,填充层8 中填充有岩棉。
34.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2进行试验检测,得到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35.表1防水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36.指标实施例1实施例2拉伸强度(mpa)30.433.5加热拉伸强度保持率(%)≥100≥100加热断裂伸长率(%)≥450≥450加热伸缩率(%)≥4≥4阻燃级别94v

494v
‑437.从阻燃级别可以看出,本防水卷材的阻燃级别高,阻燃效果好。
3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