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转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143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止转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施工机具,特别是一种千斤顶。
随着预应力技术的发展,施工单位对预应力机具的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千斤顶的两个主要部件油缸和活塞在张拉预应力钢绞线时,由于钢绞线是由多根钢线缠绞而成,受张力时钢绞线的两端均产生很大的扭矩,使得油缸和活塞发生相对转动。这样现有千斤顶就存在两大隐患其一,油缸和活塞之间的密封所使用的是非转动密封圈,密封圈磨损加快,千斤顶使用不久容易漏油。其二,在单孔张拉且张拉的钢绞线比较长时,活塞的转动速度很高,有造成安全事故的可能,锚夹具的夹持可靠性得不到保证,在张拉多孔锚具时不利于锚具的重复定位。
此外,现有的千斤顶活塞伸长量的测量方法是手持钢尺测量,重复测量的次数很多,比较麻烦,且测量的基准是靠人来控制的,因而测量的数据不准确,影响张拉力的控制,当千斤顶的活塞伸长到其极限位置时,如果测量不准确,有损坏千斤顶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千斤顶的上述隐患,提供一种能限制油缸与活塞的转动自由度,并可方便、准确地测量千斤顶活塞的伸长量,提高千斤顶操作安全性的止转千斤顶。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止转千斤顶包括装配在定位螺堵上的油缸、位于油缸内的穿心套、装在油缸与穿心套之间的活塞,其改进之处在于截面为直角形的止转体一端插在固定在活塞底端的止转块上的孔或槽内,另一端插在固定在油缸缸体上的止转块上的孔或槽内、并可沿油缸的轴线方向来、回滑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换,所述的止转体上刻有刻度或附有标尺。
本实用新型之止转千斤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千斤顶的油缸和活塞之间加装了止转体,油缸和活塞所受的扭矩经止转体加以克服,油缸和活塞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因此,密封圈不容易磨损,千斤顶的密封性能得以提高;在单孔张拉且钢绞线比较长时,不会产生因活塞或油缸发生转动而引发的安全事故;锚夹具的夹持可靠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在张拉多孔锚具时有利于锚具的重复定位。
2、由于在千斤顶的止转体上刻有刻度或附有标尺,测量的基准不变,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有利于张拉力的控制,提高了千斤顶操作的安全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止转千斤顶的结构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止转千斤顶结构示意图(主视剖视图);图2止转千斤顶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实施例一种止转千斤顶,包括装配在定位螺堵1上的油缸4、位于油缸4内的穿心套2、装在油缸4与穿心套2之间的活塞6,在活塞6底端连接有一止转块7,截面为直角形的止转体5一端插在止转块7上的孔或槽内,另一端插在固定于油缸4上的止转块3上的孔或槽内、并可随活塞6沿油缸4的轴线方向在止转块3的孔或槽内来、回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变换,所述的止转体5可以是用一整块料制成、也可以是分体制造连接而成,其上刻有刻度或附有标尺。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种变换,所述止转体5的一端与连接在活塞6底端的止转块7固定接连。
权利要求1.一种止转千斤顶,包括装配在定位螺堵(1)上的油缸(4)、位于油缸(4)内的穿心套(2)、装在油缸(4)与穿心套(2)之间的活塞(6),其特征在于在活塞6底端连接有一止转块(7),截面为直角形的止转体(5)一端插在固定于活塞(6)底端的止转块(7)上的孔或槽内,另一端插在固定于油缸(4)上的止转块(3)上的孔或槽内、并可随活塞(6)沿油缸(4)的轴线方向在止转块(3)的孔或槽内来、回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转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转体(5)上刻有刻度或附有标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止转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体(5)的一端与固定于活塞(6)底端的止转块(7)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止转千斤顶,包括装配在定位螺堵1上的油缸4、位于油缸内的穿心套2、装在油缸与穿心套之间的活塞6,截面为直角形的止转体5一端插在固定于活塞6底端的止转块7上的孔或槽内,另一端插在固定于油缸4上的止转块3上的孔或槽内、并可随活塞沿油缸的轴线方向在止转块3的孔或槽内来回滑动,止转体上刻有刻度或附有标尺。该止转千斤顶能限制油缸与活塞的转动自由度,并可方便、准确地测量千斤顶活塞的伸长量,提高千斤顶操作安全性。
文档编号B66F11/00GK2386032SQ9921826
公开日2000年7月5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4日
发明者李文献, 苏强 申请人:柳州市建筑机械总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