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波阻抗线性组合油气检测方法_2

文档序号:8338489阅读:来源:国知局
函数;
[0037](4)根据弹性波阻抗角度选取适当角度范围对叠前道集进行部分叠加,得到相应入射角度的部分叠加数据体,以弹性波阻抗曲线为约束反演出相应角度的弹性波阻抗数据体;
[0038](5)将弹性波阻抗反演数据代入所构建油气检测函数得到加权弹性波阻抗差数据体,由于交会分析结果来源于测井数据而反演结果来源于地震数据,两者间存在系统差。通常,这样的系统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当然,为了达到更加良好的油气检测效果,也可根据剖面识别效果对油气检测函数的参数进行微调。例如,对a、b值进行小幅度调整,譬如,a、b值的变化范围各自控制在10%以内,通常情况下可以是a值不变,对b值进行在10%以内的调整。但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调整不是必须的,不具有普遍性。
[0039](6)提取步骤(I)所确定物性门槛值上储层的加权弹性波阻抗差平均值,绘制加权弹性波阻抗差平面图,根据测井解释结论与测试结论建立其与含油气性关系。
[0040](7)绘制目的层段储层含油气性预测平面图。
[0041]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0042]图1是弹性波阻抗线性组合油气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可以为:先利用岩石物理分析确定开展油气检测所需的孔隙度下限,通过模型正演优选弹性波阻抗油气检测的最佳入射角;然后开展近、远道弹性波阻抗交会分析,拟合油气检测趋势线的方程,构建油气检测函数;最后开展弹性波阻抗反演,计算加权弹性波阻抗差数据体,提取储层加权弹性波阻抗差平均值结合测井解释结论、测试结论预测储层含油气性平面。这里的弹性波阻抗反演,是分别对近、远道弹性波阻抗进行反演,以分别得到近、远道弹性波阻抗数据体;数据体是由一一对应的弹性阻抗数据构成;反演的具体步骤是先利用测井数据构建低频的弹性波阻抗模型,然后提取综合子波,利用部分叠加地震数据反演出弹性波阻抗(弹性波阻抗反演需要利用测井数据与地震资料);加权弹性波阻抗差数据体是一个单一的地震数据体,是由近角度弹性波阻抗、远角度弹性波阻抗利用函数Z =Y- (a X X+b)计算得到的结果,该结果可以直接用于流体识别。
[0043]图2A和2B为利用岩石物理分析确定气层、水层识别所须孔隙度门槛分析图。其中,图2A为利用孔隙度> 2%储层完成的岩石物理参数交会,此时气层、水层的各种岩石物理参数差异很小。图2B为利用孔隙度>4%储层的岩石物理参数交会,此时气层、水层的各种岩石物理参数差异明显。这说明如果以孔隙度2%为门槛值识别储层含油气性效果差,而以孔隙度4%为门槛值识别储层含油气性效果较好。需要说明的是,孔隙度的门槛值根据岩石性质不同而不同,可以通过常规实验来确定,也就是说,这里所说的“孔隙度的门槛值^ 4%识别储层含油气性效果较好”只适应本示例中的研究区域。本申请中的孔隙度门槛值并不是必须> 4%,只是孔隙度> 4%的情况下油气检测效果会较为理想,例如,在图6的油气检测也并不是只对孔隙度门槛值>4%进行了油气检测,而是检测了所有的储层段即也包括孔隙度〈4%的储层。
[0044]图3A至图3E利用正演模拟了气层、水层在不同入射角情况下弹性波阻抗交会分析的差异,其中,黑色五角星代表气,灰色五角星代表水。从图3A至图3E中可以看出,在0° 一 10°、0° —15°、0° — 20°弹性波阻抗交会上,气层、水层弹性波阻抗分异不明显,在0° — 25°弹性波阻抗交会上气层、水层弹性波阻抗分异明显,在0° — 30°弹性波阻抗交会上气层、水层弹性波阻抗分异更好(考虑到地震资料实际入射角,本示例中,优先选用5° 一25°弹性波阻抗交会)。
[0045]图4A和图4B是利用实际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完成的5° (近道)一25° (远道)弹性波阻抗交会图。图4A利用了目的层段所有样点,图中致密碳酸岩的气水性质难以区分,图4B只利用目的层段特定孔隙度门槛值以上样点,其气、水性质可以较好区分,气水识别趋势线明显。趋势线以上为水层区,趋势线以上为气层区。
[0046]图5为近、远道弹性波阻抗反演剖面及加权弹性波阻抗差值剖面。图5的上部区域是5°弹性波阻抗反演剖面(即,近道弹性波阻抗反演剖面),图5的中部区域是25°弹性波阻抗反演剖面(即,远道弹性波阻抗反演剖面),图5的下部区域是加权弹性波阻抗差值剖面。5°、25。弹性波阻抗反演剖面对储层含油气性都不敏感,而利用所构建油气检测函数求取它们的加权弹性波阻抗差可以较好识别气层。
[0047]图6为弹性波阻抗线性组合法含油气性综合预测平面图。储层平均加权弹性波阻抗差值越低说明其含油气性好,反之含油气性差。即,加权弹性波阻抗差为黑色、深灰色代表含油气性好,灰色表示含油气性较好,浅色表示含油气性不好。综合实钻井的测井解释结论、测试结论,最终可在加权弹性波阻抗差图上快速圈定出含油气有利区。
[0048]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改善了利用弹性波阻抗反演技术判别含油气性的方法实用性,使其不但可判别储层含油气性,还能对油气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做出相应评价;对预测模板的建立与预测分析都进行了量化,提高了预测与分析精度,使预测精度相应提高;贴近生产实际需求,与地质结合更为紧密,最新的测井解释成果、测试成果及地质认识可以及时地应用于含油气有利区的圈定。
[0049]此外,本发明的方法中,还可对加权弹性波阻抗差值与含油气概率的关系进一步细化,利用加权弹性波阻抗差值生成含油气概率体。这里所说的“进一步细化”的工作在本申请中没有开展,也不是在油气检测中必须开展,其需要根据研究区测井资料统计分区间统计弹性波阻抗差与含气概率的对应关系,然后跟据统计结果建立弹性波阻抗差与含气概率的对应关系。
[0050]尽管上面已经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
【主权项】
1.一种弹性波阻抗线性组合油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近角度弹性波阻抗与远角度弹性波阻抗交会,寻找近、远角度弹性波阻抗交会的气水识别趋势线,并回归得到该气水识别趋势线的方程=Ytl= aXXfb,其中,Ytl为远角度弹性波阻抗,Xtl为近角度弹性波阻抗; 根据所述气水识别趋势线方程构建油气函数Z = Y_(aXX+b),其中,Z为加权弹性波阻抗差,Y为远角度弹性波阻抗,X为近角度弹性波阻抗; 根据测井解释、测试资料建立含油气性与储层段加权弹性波阻抗差的平均值的量化关系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波阻抗线性组合油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角度的度数为3?8°,所述远角度的度数为23?2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波阻抗线性组合油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角度和所述远角度之差为18?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波阻抗线性组合油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构建油气函数的步骤之后和所述建立量化关系的步骤之前,开展弹性波阻抗反演,计算加权弹性波阻抗差数据体,提取储层段加权弹性波阻抗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波阻抗线性组合油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储层段加权弹性波阻抗差的平均值表征含油气性,而且储层段加权弹性波阻抗差的平均值越低表示该平均值所对应位置的含油气性越好,储层段加权弹性波阻抗差的平均值越高表示该平均值所对应位置的含油气性越差。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波阻抗线性组合油气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近、远角度弹性波阻抗交会,寻找交会的气水识别趋势线,回归得气水识别趋势线方程Y0=a×X0+b,Y0、X0分别为远、近角度弹性波阻抗;根据气水识别趋势线方程构建油气函数Z=Y-(a×X+b),Z为加权弹性波阻抗差,Y、X分别为远、近角度弹性波阻抗;根据测井解释、测试资料建立含油气性与储层段加权弹性波阻抗差的平均值的量化关系。本发明的方法不但可定性判别储层流体性质,而且可将加权弹性波阻抗差的平均值的大小作为含油气概率好低的指示指标。
【IPC分类】G01V1-30
【公开号】CN104656137
【申请号】CN201510089776
【发明人】欧阳明华, 邓小江, 王玉雪, 邹文, 董伟
【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2月2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