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90193阅读:来源:国知局
排出的气体由于与电池芯18产生热交换,其结果带有热量,该带有热量的排出气体不会滞留在电池堆12周边,从而能够降低电池堆12的彼此之间的热影响。在此情况下,S卩使减小电池堆12的相邻间隔d,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冷却效果,因此,能够减少电池堆12的相邻间隔d进而减少电池组10的尺寸。
[003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位于车辆后侧的电池堆12的设置高度低于位于车辆前侧的电池堆12的设置高度,以使得排气口 24不正对。也就是说,将2个电池堆12与座椅的乘坐面10a相同地,形成后下倾斜配置方式。其结果,能够有效防止电池组10和座椅的乘坐面10a之间的冲突,能够提高乘客的舒适性及降低车辆高度等。即,在将2个电池堆12的配置高度设为相同高度的情况下,车辆前侧的电池堆12有可能与座椅的乘坐面10a发生冲突。为了避免所述冲突且将乘坐面10a进行后下倾斜配置,虽然可以使座椅的乘坐面10a随着靠近后方而变薄,但在此情况下,会大幅损害乘客的舒适性。另外,如果提高乘坐面10a(以及座椅的配置高度),则虽然能够避免电池组10和乘坐面10a之间的冲突,但在此情况下,如果不将车厢顶部提升则会增加闭塞感,损害乘客的舒适性。但是,如果提升车厢顶部,则相应地会导致车辆尺寸及重量增加,导致燃料消耗量增加。另一方面,通过如本实施方式所示,与乘坐面10a对应地将电池组10也形成后下倾斜配置,从而能够在有效防止电池组10和乘坐面10a之间的冲突的同时,确保乘客的舒适性,另外,还能够防止燃料消耗量增加。
[0032]此外,由于在座椅下方的地板上存在横梁,所以存在与周围相比变高的第一面110a、以及位于该第一面I 1a的车辆后侧且低于该第一面11 Oa的第二面110b。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第一面IlOa上的车辆前侧的电池堆12设置在与位于第二面IlOb上的车辆后侧的电池堆12相比更高的位置处。其结果,电池组10的底面与车辆地板相同地形成台阶。即使将所述电池组10横跨地板的台阶设置,也不易产生死区,空间效率提高。
[0033]S卩,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两个电池堆12的排气口24的高度彼此错开,从而能够减少电池堆12的相邻间隔d,并且减少电池组10的前后宽度。另外,通过将两个电池堆12的设置高度彼此错开,从而能够提高空间效率,能够有效防止车辆尺寸变大,另外,由于能够确保座椅的乘坐面10a的厚度,所以还能够确保乘客的舒适性。
[0034]此外,至此为止所说明的结构仅为一个例子,即便两个电池堆12的排气面相对,只要各自的排气口 24的至少一部分不与另一个电池堆的排气口正对,就也可以是其它结构。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排座椅100的下方配置电池组10,但也可以配置在车内空间的其它位置。
[0035]例如,也可以不配置在后排座椅100处,而是在前排座椅的下方设置电池组10。前排座椅的乘坐面10a也是后下倾斜配置,前排座椅的下方存在地板横梁所导致的台阶。由此,在此情况下,只要以使得多个电池堆12各自的排气口 24彼此不正对的方式,将后侧的电池堆12的设置高度配置为低于前侧的电池堆12的设置高度即可。
[0036]另外,也可以将电池组10设置在行李舱中而不是座椅下方。图3是表示将电池组10设置在行李舱中的情况的图。在行李舱中形成有用于收容备胎的凹部(备胎部112),可以将其中一个电池堆12配置在该备胎部112中。在此情况下,通过使后侧的电池堆12的设置高度低于前侧电池堆12的设置高度,以使得多个电池堆12各自的排气口 24彼此不正对,由此,可以减少死区,能够确保行李舱的宽敞。
[0037]另外,在至此为止的说明中,举出了将电池堆12的配设方向配置为与车辆宽度方向平行的例子。但是,电池组10的配置朝向也可以与设置空间的状况对应而适当变更。例如,在车厢前方的宽度方向中央部(沿车辆宽度方向排列的两个前排座椅之间)配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较大的通道状的加强部件即地板通道。也可以将电池组10配置在该地板通道周边。图4是表示在地板通道114周边设置电池组10的情况的图。此外,在图4中,点划线CL示出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在此情况下,电池芯18的层叠方向与车辆前后方向大致平行。另外,在电池组10中收容两个电池堆12,一个电池堆12配置在地板通道114上,另一个电池堆12配置在前排座椅102下方。此时,通过与地板通道114所形成的台阶对应地将两个电池堆12的设置高度错开,从而能够减少死区,能够进一步提高空间效率。另外,通过使两个电池堆12的排气口 24彼此不正对,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池芯18的冷却效率,并且能够减少电池组10自身的尺寸。
[0038]另外,在至此为止的说明中,通过将电池堆12自身的设置高度错开而使排气口24的高度错开。但是,只要排气面相对但排气口 24不正对,则电池堆12的设置高度也可以相同。例如,如图5所示,也可以对使每一个电池堆12的排气口 24的形成位置不同。即,可以是一个电池堆12在顶面附近形成排气口 24,另一个电池堆12在高度方向中央附近形成排气口24。在此情况下,即使两个电池堆12的配置高度相同,排气口 24也不正对。因此,排出的气体彼此不易发生干涉,能够提高冷却效率并且减少电池堆12的相邻间隔。
[0039]另外,在至此为止的说明中,举出了将两个电池堆12沿水平方向排列的例子,但也可以根据设置空间的状况而将顶面朝横向配置,从而将两个电池堆12上下排列。图6是表示将两个电池堆12上下排列的例子的图。在此情况下,各电池堆12配置为顶面朝横向。两个电池堆12配置为,以使得各自的排气面彼此相对且排气口 24不正对的方式,沿排气面方向即左右方向偏移。但是,如果进行设置的空间的壁面没有凹凸等,则也可以并不使电池堆12的设置位置偏移,而是如图5所示使排气口 24的形成位置偏移。不管怎样,通过使排气口 24不正对,则能够减少电池堆12彼此之间的热影响,并且能够减少电池堆12的相邻间隔,能够减少电池组10的尺寸。
[0040]此外,在至此为止的说明中,仅举出了收容在一个电池组10中的电池堆12为两个的例子,但收容在电池组10中的电池堆12的数量只要是两个以上即可,并不特别限定。在此情况下,只要使多个电池堆12中的至少两个电池堆12构成为排气面相对且排气口 24不正对即可,其它的电池堆12的排气口 24可以正对。
[0041]另外,也可以是每个电池堆12的形状、排气口24的尺寸及数量都不相同。例如也可以如图7所示,一个电池堆12的排气口 24的尺寸及数量与另一个电池堆12的排气口 24的尺寸从及数量不同。此外,在图7中描绘了阴影线的部分是形成排气口 24的范围。在此情况下,只要各个排气口 24的至少一部分与另一个电池堆12的排气口 24不正对即可。在这里,“排气口的至少一部分与另一个电池堆的排气口不正对”不仅包括一个电池堆12的排气口 24的范围完全不落在另一个电池堆12的排气口 24的范围内的状态,也包括如图7所示一个电池堆12的排气口 24的范围与另一个电池堆12的排气口 24的范围部分重叠的状态。
【主权项】
1.一种电池组,其是至少具有第一电池堆和第二电池堆的车载电池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二电池堆各自具有形成有冷却介质的排气口的排气面,所述第一、第二电池堆配置为,所述排气面彼此相对,且各自的排气口的至少一部分不与另一侧电池堆的排气口正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二电池堆的所述排气口形成于相同位置,为了使所述排气口不正对,将所述第一电池堆相对于第二电池堆沿与所述排气面平行的方向偏移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组横跨构成车内空间的多个面中的第一面及第二面而设置,其中,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邻,且相对于所述第一面在沿与所述排气面平行的方向上有位置偏移,通过将所述第一、第二电池堆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将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面上,从而将所述第一电池堆相对于所述第二电池堆沿与所述排气面平行的方向偏移地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二电池堆以所述排气面沿车辆高度方向延伸且彼此水平地相邻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一电池堆相对于所述第二电池堆沿车辆高度方向偏移地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组设置在座椅下方或行李舱处,所述第一、第二电池堆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相邻地配置,所述第一、第二电池堆中的位于车辆后方的电池堆的搭载高度低于位于车辆前方的电池堆的搭载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二电池堆分别具有:顶面、与所述顶面相对的底面、电池芯的层叠方向两端面即正面及背面、以及所述电池芯的宽度方向两端面即一对侧面,在所述一对侧面上形成有排气口,在所述顶面或底面上形成有进气口。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其在不降低冷却效率的前提下,提高空间效率。在具有两个电池堆(12)的电池组(10)中,两个电池堆(12)各自具有形成有冷却介质的排气口(24)的排气面,将两个电池堆(12)以使得该排气面彼此相对且排气口(24)相互不正对的方式,沿高度方向偏移地配置。
【IPC分类】H01M10/04, H01M10/52, H01M10/613
【公开号】CN105655625
【申请号】
【发明人】下内涉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