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尿布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15484阅读:来源:国知局
小。
[0042]另外,通过使熔接部(封合缘部)40的厚度T比上述厚度Ta和上述厚度Tb的至少一者大,不会过度地熔融固定,因此,封合部变得柔软,肌肤触感良好。在此,肌肤触感良好包括穿着者的手感也良好的意思。
[0043]特别是当使熔接部(封合缘部)40的厚度T比上述厚度Ta和上述厚度Tb的各个都大时,不会过度地熔融固定,因此,熔接部(封合缘部)40变得柔软,外观和肌肤触感变得更良好,因此,进一步优选。
[0044]另外,从侧封部的熔接强度的观点来看,熔接部(封合缘部)40的厚度T相对于前身部IA侧和后身部IB侧的外装体的合计厚度(Ta+Tb)的比例(% )优选为100 %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5 %以下,且从外观和肌肤触感的观点来看,优选为30 %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 %以上,另外,从外观和肌肤触感以及侧封部的熔接强度的观点来看,优选为30?100%,进一步优选为50?95 %。
[0045]另外,从侧封部的熔接强度的观点来看,熔接部(封合缘部)40的厚度T与前身部IA侧和后身部IB侧的外装体的合计厚度(Ta+Tb)的差(Ta+Tb — T)优选为O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2mm以上,且从肌肤触感的观点来看,优选为0.25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2mm以下,另夕卜,从侧封部的熔接强度和肌肤触感的观点来看,优选为O?0.25mm,进一步优选为0.02?0.2mmo
[0046]另外,从肌肤触感的观点来看,熔接部(封合缘部)40的厚度T相对于前身部IA侧的外装体的厚度Ta和后身部IB侧的外装体的厚度Tb的各个的比例(%)优选为11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0 %以上,且从侧封部的熔接强度的观点来看,优选为300 %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以下,另外,从侧封部的熔接强度和肌肤触感的观点来看,优选为110?300%,进一步优选为150?200%。
[0047]另外,从肌肤触感的观点来看,熔接部(封合缘部)40的厚度T与前身部IA侧的外装体的厚度Ta和后身部IB侧的外装体的厚度Tb的各个的差(T一Ta、T 一Tb)优选为0.05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mm以上,且从侧封部的熔接强度的观点来看,优选为2.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mm以下,另外,从侧封部的熔接强度和肌肤触感的观点来看,优选为0.05?
2.0mm,进一步优选为0.I?I.0mm。
[0048]另外,熔接部(封合缘部)40的宽度W比该熔接部(封合缘部)40的厚度T小,由此能够实现肌肤触感变得更良好的有利的效果,因此优选。从同样的观点来看,熔接部(封合缘部)40的上述宽度W优选为上述厚度T的9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以下,且优选为1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 %以上,且优选为10?95 %,进一步优选为30?70 %。
[0049]另外,从侧封部的柔软性和提高触感的观点来看,熔接部(封合缘部)40的宽度W优选较小,例如优选为2.0mm以下,更优选低于1.0mm,进一步优选低于0.3mm。另一方面,从确保封合强度的观点来看,优选为0.1mm以上。
[0050]另外,熔接部(封合缘部)40的厚度T如上所述,优选比熔接部(封合缘部)40的宽度W大,例如,在熔接部(封合缘部)40的宽度W低于0.3mm时,该熔接部(封合缘部)40的厚度T优选为0.3mm以上。
[0051]实现这种各部分的尺寸的大小关系、特别是使熔接部(封合缘部)40的厚度T比前身部IA侧的外装体的厚度Ta或后身部IB侧的外装体的厚度Tb大,在使用了热辊装置等加压加热装置的侧封部的形成方法中通常无法达成。即,依据使用加压加热装置的常用方法形成的侧封部(熔接部)是通过将构成该侧封部的外装体一边在厚度方向上压缩一边进行加热而形成的,因此,从热效率等观点来看,通常该熔接部的厚度比前身部IA侧或后身部IB侧的外装体的厚度小。像本实施方式这样,为了使熔接部(封合缘部)40的厚度T为外装体的厚度Ta和/或Tb,在侧封部4的形成工序中,将外装体3—边抑制厚度方向上的压缩程度一边形成侧封部4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边抑制外装体3的压缩一边形成侧封部4的方法,能够举出使用激光的熔断。即,能够举出如下方法:使用激光作为外装体3的熔断方式,对外装体3的侧封部4的形成预定部位照射激光而将其熔断,由此形成侧封部4。
[0052 ] 上述的尿布I能够通过例如以下说明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
[0053]尿布I的制造方法包括:使重叠前身部侧和后身部侧的状态的带状的外装体3中的侧封部的形成预定部位为加压状态的重合加压工序;对处于加压状态的侧封部的形成预定部位,经由在与外装体3的输送方向A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光通过部27照射激光,由此将该外装体3切断,并且使通过该切断产生的、层叠状态的外装体的切断侧缘部彼此熔接,从而形成侧封部4的侧封部形成工序。另外,包括在重合加压工序之前,对带状的外装体3(外层片31、内层片32)固定吸收性主体2的主体固定工序。
[0054]更具体而言,在尿布I的制造方法中,如图5所示,在上述重合加压工序中,将带状的外装体3(外层片31、内层片32)在其宽度方向上折叠,由此使固定了吸收性主体2的带状的外装体3的前身部侧和后身部侧重合,由此制造“没有形成侧封部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前体在一个方向上相连的尿布连续体10”。然后,在上述侧封部形成工序中,将该尿布连续体10中的带状的外装体3如图6所示,通过激光30的照射,切断(熔断)成单体,同时将通过该切断而产生的、层叠状态的多个外装体3(外层片31、内层片32)的切断侧缘部彼此熔接,而连续地制造包括具有一对侧封部4、4的外装体3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I。
[0055]更详细地进行说明,首先,如图5所示,在从坯料辊(未图示)连续供给的带状的外层片31与从坯料辊(未图示)连续供给的带状的内层片32之间,将形成腰部褶皱的腰部弹性部件5、形成腰身部褶皱的腰身部弹性部件6和形成腿部褶皱的腿部弹性部件7,以拉伸至规定的拉伸率的拉伸状态配置多个。此时,腿部弹性部件7通过与片的流动方向正交地往复运动的公知的摆动引导件(未图示),一边形成规定的腿周图案一边配置。另外,在带状的外层片31和带状的内层片32上,在将它们重合之前,在两个片31、32的任一者或两者的相对的面的规定部位,通过粘接剂涂敷机(未图示)涂敷热熔型粘接剂。此外,腰部弹性部件5、腰身部弹性部件6等弹性部件以跨两个片31、32中的通过激光照射被切断的部分(侧封部4的形成预定部分,图7、图8中以附图标记1C表示的切断预定部分)的方式,以拉伸状态配置时,为了避免该切断后的该弹性部件的大幅度缩短或该弹性部件的脱落等不良情况的发生,优选在该部分和其附近涂敷粘接剂。也可以对腰部弹性部件5和腰身部弹性部件6,在将其配置于两个片31、32间之前,利用粘接剂涂敷机(未图示)间隔性地涂敷热熔型粘接剂。
[0056]然后,如图5所示,向一对夹持辊11、11之间,送入以拉伸状态夹有腰部弹性部件5、腰身部弹性部件6和腿部弹性部件7的带状的外层片31和带状的内层片32并加压,由此形成在带状片31、32之间以拉伸状态配置有多根弹性部件5、6、7的带状的外装体3。
[0057]另外,在该外装体3的形成工序中,在相邻的两根腰身部弹性部件6、6间,使用凸辊12和与该凸辊12对应的砧辊13等接合机构形成将带状的外层片31和带状的内层片32接合的多个接合部(未图示)。
[0058]然后,根据需要,使用弹性部件预切割机构(未图示),与后述的配置吸收性主体2的位置对应地、按压多根腰身部弹性部件6和多根腿部弹性部件7而切断成多个单体,使得不显现收缩功能。作为上述弹性部件预切割机构,例如能够举出日本特开2002-253605号公报中记载的复合伸缩部件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弹性部件切断部等。
[0059]接着,如图5所示,在由其它工序制造出的吸收性主体2上预先涂敷热熔粘接剂等粘接剂(未图示),使该吸收性主体2旋转90度,间隔性地供给到构成带状的外装体3的内层片32上而固定(主体固定工序)。然后,如图5所示,在配置有吸收性主体2的带状的外装体3中的被腿部弹性部件7环状包围的环状部的内侧形成腿部通孔L0’。该腿部通孔形成工序能够使用旋转切割机、激光切割机等的与一直以来这种物品的制造方法中的方法同样的方法来实施。
[0060]接着,将带状的外装体3在其宽度方向(与外装体3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折叠。更具体来说,如图5所示,将沿着带状的外装体3的输送方向的两侧部3a、3a,以覆盖吸收性主体2的纵向X两端部的方式折返而固定吸收性主体2的纵向X两端部之后,将外装体3与吸收性主体2—起在其宽度方向上对折(重合加压工序中的重合工序)。这样能够得到尿布连续体I O。
[0061]接着,对这样制造出的尿布连续体10,如图6所示那样使用激光接合装置20照射激光,形成一对侧封部4、4(侧封部形成工序),而连续制造包括具有一对侧封部4、4的外装体3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I。
[0062]对激光接合装置20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激光接合装置20包括:在箭头A方向上旋转驱动的中空的圆筒辊23;向配置于该圆筒辊23的中空部且形成圆筒辊23的周面部的圆筒状的支承部件21照射激光30的照射头35;和包括环状的加压带24(按压部件)的带式加压装置26。
[0063]激光接合装置20具有能够对在环状的支承部件21的外周面(圆筒辊23的周面部)卷绕的加压带24的张力进行增减调整的张力调整机构(未图示),通过该张力的调整,利用支承部件21和加压带24,能够适宜地调整对尿布连续体10(片层叠体)施加的压力。
[0064]支承部件21形成圆筒辊23的周面部(与被加工物的抵接部),夹持固定在形成圆筒辊23的旋转轴方向两端部的一对环状的框体22、22之间。支承部件21包括铁、铝、不锈钢、铜等金属材料或陶瓷等具有耐热性的材料。
[0065]支承部件21具有激光能够通过的光通过部27。如图6所示,支承部件21作为光通过部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该支承部件21的隙缝状的开口部27。像图7所示那样俯视圆筒辊23的周面时,隙缝状的开口部27形成为与要形成的侧封部4的外侧缘的形状(熔接部4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即,开口部27在一对框体22、22间形成为隔开一定间隔的连续波状(波浪状)。开口部27的长度方向和与尿布连续体10(带状的外装体3)的输送方向A交叉的方向一致,更具体而言其长度方向和与圆筒辊23的旋转轴的轴长方向平行的方向一致,且在圆筒状的支承部件21的周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支承部件21在开口部27透过激光,而在开口部27以外的部分不通过(透过)激光。作为在支承部件21形成开口部27的方法能够举出下述方法:1)在包括与环状的框体22的周长相同长度的单一的环状部件的支承部件21的规定部位通过蚀刻、冲压、激光加工等贯通设置开口部27的方法;2)作为支承部件21,代替单一的环状部件而使用多个弯曲的形状的部件,将这些多个部件在一对框体22、22之间在该框体22的周向上隔开规定间隔配置的方法。
[0066]另外,支承部件21如图7所示,在其外表面(与被加工物抵接的面)具有凹部28。凹部28在圆筒状的支承部件21的周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在位于相邻的2个凹部28、28之间的区域(凸部)形成有隙缝状的开口部27。开口部27在上述凸部中的圆筒状的支承部件21的周向的中央形成。
[0067]这样,在支承部件21的外表面形成有凹部28,由此,在尿布连续体10(带状的片层叠体)的厚度不均匀时,能够以该尿布连续体10中的厚度相对较大的部分(例如,吸收性主体2的配置区域)纳入凹部28内的方式,将该尿布连续体10导入到支承部件21的外表面上。而且,如果将尿布连续体10像这样导入到支承部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